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者對郭沫若的詩和歷史劇有什麼褒貶?

學者對郭沫若的詩和歷史劇有什麼褒貶?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郭沫若《鳳凰涅槃》


學者對郭沫若的詩和歷史劇有什麼褒貶?


2016年7月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郭沫若蠟像。 視覺中國 資料圖



11月16日是郭沫若誕辰124周年的日子。從最初的五四時代充滿反抗、叛逆的作品,成就時代之標杆,到建國後,在全國文學藝術會、中國文聯擔任要職,再到逝世後,各界對他在「文革」前後表現的爭論,直至今天,人們對郭沫若的評價仍尚存爭議。如果不談其人,只看作品的話,就會發現學界對他傳世的作品也有許多爭議,一些學者肯定他的反抗與劃時代意義,另外一些學者提出猛烈的批評。


對郭沫若作品的褒揚

1921年,郭沫若的第一本詩集《女神》出版,褒貶不一。在褒揚的一方中,最多的是對其自由詩體裁、白話詩風格的肯定。例如,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中寫道:「詩的本職專在抒情,在自我表現,詩人的利器只有純粹的直觀;他(郭沫若)最厭惡形式,而以自然流露為上乘。」聞一多也曾生動形容:「忽地一個人用海濤底音調,雷霆底聲響替他們全盤唱出來了。這個人便是郭沫若,他所唱的就是《女神》。」



學者對郭沫若的詩和歷史劇有什麼褒貶?


1921年版《女神》。



在《女神》首版後第二天,創造社作家鄭伯奇便對其思想內核進行分析。他認為《女神》是個性解放的產物,郭沫若通過大量直接的情感表達和宣洩,向讀者展現出自己心中的理想、矛盾、掙扎,也展示出渴望通過毀滅獲得新生的涅槃精神。隨後,學者們圍繞郭沫若詩中的表達技巧、思想內涵、社會心理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討。這些褒獎最後都指向其浪漫主義精神和對自由的不懈追尋。

學術研究要有新拓展,需要有新解讀,新時期以來,郭沫若作品研究者試圖從文化品格、文化傳統上去理解他的作品。早期郭沫若研究者黃侯興認為郭沫若的詩歌創作具有鮮明的「青春型」文化品格,「作為一個詩人、學者,郭沫若的一生,便是在精神、氣質、性格、情緒上始終屬於『青年』的印記。」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玉石也曾撰文《郭沫若浪漫主義新詩本體觀探論》,提出「郭沫若浪漫主義新詩本體論」。他認為詩人的情緒、生命的情緒就是郭沫若浪漫主義新詩本體的核心,情緒是郭沫若「詩歌生命的源泉」。


除了詩作,郭沫若的話劇,特別是歷史劇也常常受到讚揚。他一生總共創作過11部歷史劇,全都是托古喻今的風格。《屈原》可以算得上是他的代表作,在劇本完成後不久,散文作家孫伏園就撰文讚揚該劇實在是一篇「新正氣歌」,認為劇本表現的「是中國精神,殺身成仁的精神,犧牲了生命以換取精神的獨立自由的精神」。劉遽然則評價《屈原》的根本價值是「從屈原那種愛國捨身的高尚思想和堅毅不拔的卓越人格上,給予目前在為復興抗戰而奮鬥的中華兒女,一番寶貴的教訓和楷模」。



學者對郭沫若的詩和歷史劇有什麼褒貶?


1942年話劇《屈原》劇照,金山飾演屈原,張瑞芳飾演嬋娟。


對郭沫若作品的批評


對郭沫若作品的批評幾乎是伴隨著郭沫若本人的跌宕而成的。早期,學界亦不乏對他作品的批評,建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是郭沫若出任中國文聯要職的時間裡,鮮少有批評之聲,直至郭沫若逝世,陸續有重新商榷、評估的文章出現。


不可否認,郭沫若並非一位篇篇精品的作者,在他平生的大量作品裡,也有不少「粗劣「之作。另外,誠如俗語「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郭沫若的作品,換一個角度讀,也能讀出不少問題。在前文中提到聞一多曾讚許過《女神》,隨後也提出對該作的批評,「詩中夾用可以不用的西洋文字」、「《女神》底作者既這樣富於西方的激動底精神,他對於東方的恬靜底美當然不大能領略……」


除此之外,目前對郭沫若作品的批評大多集中在他建國之後的作品。有學者指出,建國以後,他的作品是典型的政治化文學作品,例如他在後期常常提及「東風」這一意象。這與毛澤東提出的「東風壓倒西風」的基調是一致的。從1962年5月對《憶秦娥·婁山關》中「西風」做政治化寓意的解讀之後,郭沫若便沒有停下對此的附和。政治第一、政治正確幾乎成為後期郭沫若創作的核心觀念。


同時,他後期的詩作里還充滿著口號和標語,從早先追求自由解放,突然帶頭推崇偶像崇拜,甚至失去理性判斷地對各項政策加以歌頌,今天看來實在是巨大的諷刺。例如,1974年,郭沫若寫作《春雷》一詩:


春雷動地布昭蘇,滄海群龍競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餘辜。


十批大錯明如火,柳論高瞻燦若朱。


願與工農齊步伐,滌除污濁繪新圖。


除了詩歌,學者對郭沫若歷史劇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他對傳統史實、傳說相去甚遠的改變和再創造。例如,早期的《王昭君》,他為了表達情感和彰顯主旨的需要,進行明顯地篡改杜撰。對此,當時的劇作家顧仲彝、作家向培良等人都提出過尖銳的批評。再加上其早期的歷史劇作品中,確實存在著思想過於直接明顯、藝術表現過於簡單化的問題,更令學者聚焦了這些不足,從而得出作品藝術性不足的結論。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一周,哈佛校長發表了一封公開信
中國核城404:一個地圖上無法搜到的地方
古代朝鮮人用漢字寫了一部講述聯手明朝抗倭的小說
巴基斯坦中資港口瓜達爾港開航 首批中國貨船出海
口述歷史為什麼重要?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初學者,如何弘揚佛法呢?
心理學者:如何正確看待和應對孩子的逆反情緒?
如何學習編程?對初學者的忠告
對於德語初學者,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回顧我的德語學習之路
隋文帝究竟幹了啥,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
法老詛咒真的存在嗎?學者:僅是迎合大眾的謠言
陳佈雷的自殺,竟然與這位大學者有關!
古代學者寫文章不避皇帝的諱,結果會怎樣?
為何中國學者和媒體對影響因子公式的表述普遍錯誤?
是什麼成就了那些「偉大的輟學者」
學者對話:現實主義魅力何在?
零基礎的初學者,如何學C語言?
台灣學者:為什麼說孔廟是儒教的聖域?
華人學者認為與導師合作有望問鼎諾獎,背後的爭論何在?
「學佛者」與「佛學者」有什麼區別,你了解嗎?
顏炳罡:儒學從來不是學者的奢侈品
鄧文迪既不是明星,也不是學者、精英人士等
震驚!為什麼會有學者認為岳飛不是「民族英雄」?
洪秀柱若敗 說明國民黨也不要和統?學者: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