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宗性法師講十善】讓生命走向圓滿

【宗性法師講十善】讓生命走向圓滿

導讀

【宗性法師講十善】讓生命走向圓滿


《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養》最後一講,宗性法師告訴我們,用慈悲觀對治嗔,用因緣觀對治邪見,通過對宇宙人生真相的認識,遠離愚痴。法師希望我們做一個力行十善、身口意都向善的真正的佛弟子,那麼,我們的人格修養就能得到真正的圓滿,這是學佛、成佛的基礎,也是成就一切善法的基礎。


第九條:不嗔,離嗔,


進而修慈悲觀


嗔恨,就是不堪煩惱累積,然後顯現出來的習氣。當然,這裡也包括先天嗔恨的種子。

嗔恨心很多,要記住:「嗔是心中火,要燒功德林。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


嗔心重的人容易得肝癌,中醫講氣大傷肝,所以佛家講遠離嗔,要修慈悲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要尊重他們,關心愛護他們,給他們快樂和歡喜,給他們減少痛苦也是慈悲觀。


憤怒、生氣、煩、嫉妒都是屬於嗔恨心的範疇。


慈悲觀就是讓我們遠離這些,給人們帶去快樂和歡喜。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慈能給予別人快樂,悲心能減輕別人的痛苦。

【宗性法師講十善】讓生命走向圓滿


第十條:不痴,離邪見,


進而修因緣觀


痴就是沒有智慧,人家說人生是無常的,他說是能長壽的,可以長生不老的,這就是邪見。


要遠離邪見,得修因緣觀。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因緣而產生的,眼前所見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條件組成的臨時假象,任何事物都是條件組成的臨時產物。認識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就不會愚痴。

【宗性法師講十善】讓生命走向圓滿



結 論


總的來講,十善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指身體上的;不綺語,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是指口業上的;而不貪,不嗔,不痴是指意識上的。也就是說十善包括了身口意三個方面。個人品質,人際關係等,都包含在裡面。

我個人覺得如果每個人都能力行十善,從身口意三方面都力爭向善,那麼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教徒,也是真正有人格的人了。


所以要做到:去放生,保持清凈心,捨得施捨,能夠說無諍語、柔軟語、真實語、莊嚴語等,並且堅持修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那麼這樣的人格修養就能真正的圓滿,這就是學佛成佛的基礎,也是一切善法的基礎。


十善很重要,但要在生活中去實現卻很不容易。我們學佛要發願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斷一切惡就是要奉行五戒;修一切善即力行十善;度一切眾生就是修菩薩行。那就走上了成佛的道路了。


佛家講緣起和無常。緣起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由條件而組成的。比如說桌子,它需要木頭、工具、木工和加工技術等條件具足才能做成,幾個條件少一個都不行。桌子做好後開始是新的,用著用著便舊了,再慢慢的就壞了,所以一切都是無常的。


又好比今天的講座,為什麼能講力行十善,因為是有你們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又能發心要做人格圓滿的人,又有文殊院這麼好的千年道場提供場所,所以才有今天的法緣。


可是講座結束之後一切都在變化,有的人認真聽了,並且力行十善,然後變得越來越圓滿;有的人可能不以為然,聽了就忘了,這個結果就不好講,總之一切都在無常之中。我只能祝願各位快樂吉祥,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選自宗性法師《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養》


圖文/編輯:文殊院傳媒中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文殊院 的精彩文章:

想去凈土?先要不怕死
弘一大師為何自稱「二一老人」
熊孩子是「討債鬼」還是「菩薩」
修得一顆柔軟心
「夫妻冤家」何時了

TAG:成都文殊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宗性法師講十善(4)
宗性法師:呼喚良善——十一種善心所
宗性法師:放慢生命的腳步
弘一法師:生活十法
傳喜法師:依靠願力改變生命
宗性法師:智慧護生
養立法師為您講解禪與養生
凈宗法師開示 善導大師凈土思想的特色 凈宗法師
傳喜法師:善知識的重要性
傳喜法師:把感性的信仰升華為願力的生命
宗性法師:善用「四念處」來透視和對治我們的生活問題
傳喜法師:以智慧照見生命的不生不滅
清凈法師:尋求讓你解脫的善知識
傳喜法師:穿越生命的虛妄
傳喜法師:享受生命真實的富貴
傳喜法師:慈悲是善知識對眾生永不放棄的等待與呵護
開啟生命的琉璃門——傳喜法師《藥師經》講經法會圓滿
傳喜法師法語:生命為何有那麼多的不圓滿
點燈祈求一乘法師講法順利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