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紐約時報稱轉基因不能減少農藥使用,事實果真如此?

紐約時報稱轉基因不能減少農藥使用,事實果真如此?

10月29日,紐約時報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一篇調查報道稱,「增產」、「減少農藥使用」、「養活世界人口」等被稱為是發展轉基因的三大理由,但其經過調查和對幾十年的數據分析發現,轉基因產品既沒有比常規品種顯示出增產潛力,農藥使用量還大大增加。


這一結論並未得到業內的認可。國內外的專家稱,上述報道將不同地區的作物產量、使用的農藥等進行對比,但並沒有對變數進行控制,使得數據分析並不科學,結論也出現了偏差。


比較的基礎出了問題:單位沒統一

紐約時報調查顯示,自20年前美國引入轉基因玉米、棉花和大豆之後,殺蟲劑和殺菌劑的使用量降低了三分之一,噴洒型除草劑使用量上升了21%;相比之下,法國殺蟲劑和殺菌劑的使用量下降了65 %,除草劑的使用量也降低了36%。

紐約時報稱轉基因不能減少農藥使用,事實果真如此?



紐約時報報道的法國和美國近年來農藥的使用量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懷俄明大學植物科學系的副教授Andrew R. Kniss在其個人網站(http://weedcontrolfreaks.com)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對此表示質疑。Kniss稱,紐約時報給出的幾張經過調查所製作的圖,有誤導之嫌。首先,圖片中有關於法國和美國農藥使用劑量展示的數據使用的量綱並不相同(法國數據用的是千公噸,而美國數據使用的是百萬磅),不能直接將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其次,美國和法國的種植面積並不相同,而且美國的可耕地面積是法國的數倍。

紐約時報稱轉基因不能減少農藥使用,事實果真如此?



Andrew R. Kniss轉換統一單位後的法國和美國農藥使用量的對比 圖片來源:Andrew R. Kniss


Andrew R. Kniss在轉換統一單位並根據各自可耕地面積計算後發現,法國平均每畝耕地除草劑的使用量要比美國略高。而在每畝耕地的除草劑和殺菌劑的使用均量上,法國則是美國的2-3倍。

來自中國的例子,也支持轉基因作物可降低農藥使用量。中國已經大面積種植轉基因抗蟲棉花。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胡瑞法的團隊與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解放軍301醫院等合作,通過對多地多戶農民的多年調查發現,相對於常規品種,在中國種植的轉基因抗蟲棉可以使農民減少施用農藥10-13次。與此同時,因為使用農藥次數減少,還可以減少農民農藥中毒的比例,可以更好地保證農民的健康。


劑量背後另一個問題:毒性大小


Kniss還強調,其實上述關於農藥用量多少的討論其實並不能提供太多對農藥使用的理解,特別是談到轉基因作物所帶來的影響時。


比如有時候用量的增加,有可能是用一種更全面農藥代替了5種或6種施用量不同的傳統農藥;有時候也可以通過用一種高毒性或高濃度但使用量少的農藥來代替另一種相對安全但使用量大的農藥,從而減少總的農藥用量。


Kniss提到,今年5月份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的一個名為《轉基因作物:經驗與前景》報告稱,「某些時候,抗除草劑作物的使用一開始會與每公頃土地每年所用除草劑總量的下降相關,但這種下降趨勢並不總是能持久。不過,在評估對人類或環境風險的影響方面,這種簡單描述每公頃土地每年所用除草劑的總公斤數是增多還是減少的計算方法用處並不大。」所以,「建議:不鼓勵研究人員發表此類將每公頃土地每年所用除草劑總公斤數進行比較的數據,因為這類數據可能會誤導讀者。」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卡爾·普瑞(Carl Pray)曾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稱,紐約時報只看到了現有資料里顯示的一些數據,就將原因歸結為轉基因農業,而沒有研究數據背後的其他原因。


紐約時報為何選擇法國代表歐洲?


這次紐約時報報道選取的歐洲國家樣本是法國,然而法國農藥使用量的降低有特殊原因:法國政府近年來就一直致力於降低殺蟲劑使用。


法國曾先後提出兩個生態農藥計劃:第一個生態農藥計劃設想,從2008年至2018年計劃減少農藥使用量50%;2015年底,法國政府提出第二個生態農藥計劃,分兩個時段,第一個時段是2020年前,計劃減少農藥使用量25%;第二個時段是2050年前,計劃減少農藥使用量50%。

如果選取的是其他大部分的歐洲國家,則數據會高一些。即使如此,法國的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也還是比美國的平均水平高。


產量是衡量農作物特性的指標之一,但並不是全部


紐約時報稱,美國科學院近期的一份報告(《轉基因作物:經驗與前景》)直言:「幾乎沒有證據表明」美國使用轉基因作物後,增產水平超過常規作物。紐約時報記者在比較了北美廣泛種植的轉基因玉米、大豆、棉花、甜菜、油菜和西歐這些作物的產量後,發現使用轉基因技術的北美在增產速度上落後於西歐。


對於《轉基因作物:經驗與前景》提到的增產問題,此前已經有專家給出過解釋,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幾乎沒有證據證明轉基因作物會影響其增產率,即和常規作物一樣在條件優良時會增產。


事實上,轉基因作物的增產指的是通過減少因蟲害或雜草產生的損失,這類似於常規作物中的通過殺蟲劑或除草劑的減少損失是一樣的。比如,在蟲害嚴重時,種植轉基因抗蟲作物會減少因蟲害而引起的損失,針對有蟲的作物作為對照起到相對增產的效果;如果蟲害並不嚴重,增產效果也就不那麼明顯。根據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教授黃季焜等學者的統計,1999年,轉基因抗蟲棉和非轉基因抗蟲棉的單產分別是每公頃3.4噸和每公頃3.2噸;2000年蟲害嚴重時,非轉基因抗蟲棉單產降至每公頃1.9噸,而轉基因抗蟲棉單產僅下降至每公頃2.9噸。


再比如,抗乾旱的轉基因作物也是在天氣乾旱時能抵抗乾旱,其產量一定比非抗旱轉基因作物穩定。但如果天氣並不幹旱,轉基因作物增產的效果並不明顯。此外,有些轉基因作物本身就沒有增產作用的。比如,黃金大米等增加某些營養成分的轉基因作物。


不過,業內專家稱,產量雖然是衡量作物農作物特性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但並不是全部。在商品化的市場中,農作物的生產成本也十分重要。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佔到了總成本的80%左右。因此降低這部分成本可以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升農民收入,並降低農產品市場價格。實際上,在這個方面,轉基因抗蟲作物、轉基因抗除草劑作物體現的作用更大。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羅雲波此前也曾對媒體表示,生產成本同樣需要納入對轉基因產出效應的分析之中,從絕對產量上看,美國農業採用轉基因作物後,管理相對粗放,歐洲雖然產量高,但生產成本會更高些。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長效膠囊,可以在胃中逐日釋放藥物14天!
年輕血液隱藏著「青春之泉」的關鍵?
為什麼說《Current Biology》不是什麼正經雜誌?
「他汀」用藥需「量體裁衣」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愛運動,也許不是因為懶而是基因
你不愛運動,也許不是因為懶而是基因!
其實,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了解並不多
無籽水果究竟是不是轉基因食品,用沒用避孕藥
拖延症可能由「拖延基因」導致,但不代表我們無法對抗基因!
基因也會影響健身效果?你是不是也屬於其中一種呢?
「世界無煙日」香煙不僅能改變你的基因,還可以……
轉基因到底能不能「減農藥」或「增產」?
一上車就想睡覺?你以為夏乏無解,其實是基因作祟
你們不知道的轉基因!
不愛吃香菜?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事實證明:不食用轉基因食品真的是有益健康的!
興奮劑不行,那如果用基因工程改變運動員的基因呢?
基因確實非常強大 但是卻並不是萬能的
轉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還要知根知底
如今轉基因食品越來越多,既然無法避免攝入它們,那麼關於轉基因食品的這些常識你必須了解!
轉基因作物是非多!轉基因不是「萬能葯」亦不是「怪物」!
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基因病,不過我們仍然需要注意飲食
少吃也胖?可能是肥胖基因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