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來源:新浪教育(http://dwz.cn/2WpZyo)


01. 好的習慣源自於從小的教育。


首先想說一下關於網路上經常看到的「德國禁止學前教育」這種說法。德國的孩子並不是在上學前天天傻不啦嘰的就是玩,而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孩子們也會學一些東西。他們的書包不比我們的小。

比如幼兒園時: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果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甚至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遵守社會秩序的教育。


而如果孩子對某類學科,比如音樂、藝術或體育感興趣,他們是有權利在一些學校或機構進行學習的,甚至有些是免費的。


在德國有一本有關兒童教育的書,十分流行,叫Struwwelpeter蓬頭彼得,以很多荒誕詼諧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養,很多好習慣也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的結果。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比如自理能力:如飲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訓練。


比如規則意識: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須先吃完飯菜,才能吃零食。


比如愛心:很多家庭會在家中養小動物、如小狗、小貓,讓孩子親自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懂得體貼入微地照顧弱小生命。


比如堅強:孩子摔倒後,只要不是很嚴重,父母不會馬上去幫忙,而是讓他們學會自己站起來。

比如尊重:告訴孩子要尊重別人的隱私。德國父母很多不會在未經過孩子同意時去翻閱孩子的東西。


比如禮貌:德國父母在尋求孩子幫忙時會說bitte(請),之後會說danke(謝謝)。


比如理財:德國父母會非常嚴格的控制零用錢數量,會讓孩子做些簡單的家務以獲得零用錢,避免不勞而獲。


比如承擔後果:有一個德國母親對自己總是起晚的兒子說「很遺憾,我不能開車送你去學校。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選擇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


比如承擔責任:有嚴厲的德國家庭,如果孩子忘了把臟衣服放進洗衣袋,他還得繼續穿臟衣服。

比如誠信:德國家長首先會以身作則,並經常會告訴孩子,要遵守約定,不能輕易誓言,答應過的事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


比如自信:德國家長非常重視自己孩子的自信培養,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家長都會給與更多的鼓勵和讚賞,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從小的自信來源是父母。他們也絕不以成績的好壞去否認自己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優秀。


比如合作:在德國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都會有意的去為孩子們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因為在德國有這麼一句話叫做: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02. 來看看他們長大後的好習慣。


看書:德國人經常手裡拿著一本書,在地鐵上,玩手機的人少,看書的人多。在德國如果你留心能看到各種大小的書店,而書店裡永遠都有不少的讀者。紙質的書籍在這個電子社會當中,似乎在德國仍然流行。德國人有91%在過去一年中至少讀過一本書,23%年閱讀量在9到18本之間;25%年閱讀量超過18本。


禮貌和謙讓:禮貌和謙讓其實是一種寬廣的心態。有一次在德國高速上遇到事故,兩排車並為一道,因為有急事,一個在我左方的車主動放慢讓我先過。如果你在人多的時候坐地鐵,你也會發現,站在門口的人會主動先下車,讓後面需要下車的人下車後在重新上車。


準時:大多數德國人都能遵守規定好的時間,這裡說的準時並不單單只德國人,還指德國的公共交通,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每輛地鐵、公交車都能按照時刻表的時間準時到達車站。


注重家庭:德國人與注重工作相比更注重家庭,他們會在下班後回家與家庭團聚,很少因為應酬而不回家,在節假日更是會把時間花在自己家庭身上。


記事本:幾乎每一個準時的德國人都會有一本記事本,這個記事本不一定是要與工作相關,但一定與自己的生活相關,比如記錄重要的事情或預約時間。


遵守交通規則:德國人十分遵守交通規則(不是全部,當然也有闖紅燈的行人),尤其是司機,因為這關乎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德國開車基本都會打開日間行車燈,而他們在變道時不僅要看後視鏡,還要扭頭去看盲點區是否有車(考駕照時必學的)。


注重生活質量:德國人絕對不是一個愛慕虛榮的民族,他們寧可把錢花在正在品質生活上去享受,儘管他們能造出世界頂級汽車。比如他們會花200歐去買一個保溫壺,而不是一個Gucci錢包,他們會花500歐去買一個廚房用具,而不是一個LV包,他們會花上千歐去維護自己的花園,而不是一件Burberry大衣。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奢侈品是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是一個包或一件大衣。


注重環保:德國人很少亂扔垃圾,因為他們知道環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國,他們也多數如此。我和一個德國人在中國爬山,由於沒找到垃圾箱,這個德國人拿著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個垃圾桶後才扔掉。


嚴謹:他們的嚴謹源自對細節的考慮,比如在德國超市裡買到的每一個雞蛋,上面都會有一個標號,而你可以通過這個標號,了解到下這個雞蛋的母雞的生長環境。


契約精神:在我們看來很多德國人非常死板,甚至是不會變通,但這是因為文化和從小養成的一種「契約精神」造成的,他們輕易不作出承諾,但承諾過的事情一定會做到。有了保證,才有了德國品牌質量的承諾。


不屈不撓:為什麼德國汽車比普通汽車貴出許多?為什麼德國的鍋比普通鍋貴出幾十甚至幾百倍?為什麼德國的米勒洗衣機要幾萬甚至幾十萬?為什麼MadeinGermany是高品質象徵?其實百年前的德國產品是被英國人嘲笑的疵品,但就是因為專註和堅持,才有了今天質量上的保證。


遵守社會秩序:每一個德國人幾乎都會遵守社會秩序,比如排隊,無論是人在排隊,還是汽車堵車排隊,很少有過插隊現象。


公共道德:如果你留心,你會發現大多數時候德國的公共場所(除了球賽期間)十分的安靜,幾乎大家都是竊竊私語的狀態,很少有大聲喧嘩的。(除了球迷和醉鬼)。


同情心:多數德國人會主動幫助弱者、殘疾人或老人。老人摔倒這種事也會在德國發生,但一定會有人上來幫忙,而且不只一個。當遇到殘疾人時,也會有人主動上前幫忙。


愛國:德國人很少嘴上去說自己多愛自己的國家,甚至經常諷刺自己國家不合理的地方。但從他們堅持使用自己國家生產的產品不難看出他們的愛國精神,當然也是他們對自己產品的信心。如果遇到國際球賽,那麼你肯定能夠感受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懷。


尊重生命:當遇到特殊車輛時(拉著警報的警車、救火車、救護車等),民用車會主動靠邊讓特殊車輛通行。


為什麼德國人故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深度好文)


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德國幼兒園沒有年級,所有年齡的都混在一起;德國小學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沒有課,只有課外活動;英語3年級才開始學習;小學4年級畢業,根據老師推薦升學,學習技工,中專或者上以後能上大學的文理中學;上大學的比例還沒中國高……然而,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1.憲法禁止學前教育


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原以為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a、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b、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c、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其實,歐洲有關國家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2.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


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3.殘酷教育


德國人認為,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因此,「殘酷教育」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某學者為了深入了解現在德國流行的「殘酷教育」,走進了幼稚園。


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麼干涉。


我發現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隻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看著我大驚小怪的模樣,陪同我的雅娜老師解釋說:「幼兒應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精力旺盛幾乎可以用來發電。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他們的活泛性。」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4.從不強迫孩子


雅娜老師說:「德國人從來不喂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格碧妮現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蘇珊娜博士說:「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大人不要強迫他們做什麼,也不包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獨立行為的發展。幫他完成某些事,日後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缺乏創造性。」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5.大人向孩子認錯


蘇珊娜博士認為,家長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給以孩子盡量多的愛而不是寵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長要常把「對不起」、「請原諒」和「謝謝」之類的詞掛在嘴邊。由於得到父母的愛護和尊重,德國的小孩從小就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購買什麼樣的家用電器、汽車,如何布置房間、處理家務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討,父母願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充分肯定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6.法律嚴禁父母嘮叨


在德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行入法律條款。一方面法律規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嚴禁父母「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7.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


德國人抱孩子方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隻胳膊上,紅撲撲的小臉朝外,後背貼著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著,樣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風中,「狠心」的家長不給小孩過多的遮蓋,還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兒園。


蘇珊娜博士說:「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他們需要自然的生長環境,不可過於控制,給孩子留下盡量多的自由發展空間。比如,抱孩子時孩子的臉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視野基本一樣,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動,全身能充分地與陽光和空氣接觸,有利於他們適應自然環境,茁壯成長。」


你必須跟孩子聊的10個問題: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就站在了人生節點上。有些話,你不跟他說,沒有人會跟他說。做父母的,需要好好工作;做孩子的,需要好好讀書。誰都希望不為誰操心。那麼,下面的10個問題,你必須跟孩子聊一聊。


1、目標


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標。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下,不管你平時多麼努力、多麼用功、多麼厲害,只要考砸了,就會被淘汰!你應該明白,作業多、書包重、沒日沒夜去學習,不是大人無情,而是現實殘酷!


2、定位


在家裡,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小皇帝,但在學校,皇帝太多,沒人會把你當回事!除非你的成績更優秀、你的才藝更出眾、你的表現更出色,老師還當你是塊寶。社會也一樣,以後,你要成為富人還是窮光蛋,要住平房還是別墅,要別人瞧不起還是尊重,都靠自己負責。


3、學習


在學校,學習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學習好卻體質差,這與「讀書讀書、越讀越豬」沒二樣。同學間搞聚會,要比就比:20歲比學歷、30歲比能力、40歲比閱歷、50歲比財力、60歲比體力、70歲比病歷、80歲翻黃曆,人生幾十載,歸根到底就是比身體,孩子,好好鍛煉吧。


4、未來


一個人的未來由知識、能力、態度決定。知識可以通過學習獲得,能力也可以在實踐中增長,而態度卻由習慣養成。現在,端正態度還來得及。未來,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人。


5、自己


在學校,老師沒有義務對你好,除非你首先尊重老師,同學沒有義務關心你,除非你首先關心同學;在你的一生中,也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爸。不要以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轉不了,不要以為個人渺小,就自我放棄和拋棄。


6、朋友


交友就像投資。投資當然要考慮回報,如果你找了個朋友,而朋友最後沒有給你回報,只能證明你投資失敗。你要找那些比你強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記住,在朋友落難時,一定要施以援手。因為,與自己一起笑過的人易忘記,與自己一起哭過的人最難忘。這就是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


7、戀愛


早晚有一天,你是要談戀愛的,我以過來人身份忠告:花前月下漫步總是美好的,甜言蜜語更是迷人,可別忘了現實中還有風霜雨雪。愛情那點事,無外乎——你愛她她不愛你,她愛你你不愛她,你和她彼此相愛。第三種情況無疑令人神往,但概率不足10%。因此,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8、距離


為人父母,誰都渴望與子女的距離短些,但隨著兒女的成長,屬於你們的天空肯定會越來越廣闊,與父母的空間距離與時間距離也肯定會越來越遠。做父母的,當然特別在乎自己到底能夠佔據兒女多大的天空位置!因為,父母的天空與兒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隨著一天天老去而變得愈來愈小。我凡人百姓,同樣擁有大眾情懷,同樣在乎你是否常在身邊。父母的兒女情長,你是否讀得懂?


9、得失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得意,也不可能永遠失意,得意時,你要清醒,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厲害的人,要記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時,不退縮,堅持下去:過去是怎樣走過來的,現在就怎樣走過去。


10、親人


親人只有一次緣分,這輩子,即使無法與你一路伴行,但在風雨交加的時候,總會想著為你遮風擋雨一程!即使無能與你一路並肩作戰,但在艱難險阻的時候,總會想著與你一同分擔苦痛!這輩子,無論我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有個投資機會,如何決定要不要投資?


假如有個投資項目,可以獲利300萬,只要投資100萬,你會投嗎?如何判斷你眼前的投資是不是好機會?關注「首席理財師」,我們和富人的區別,往往就在投資理財能力。縮小距離就差一個掃碼!


首席理財師


licai91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O頭條 的精彩文章:

金融投資圈內一份萬能且有用的書單

TAG:IPO頭條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無法想像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你無法理解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建議永久收藏)
●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建議永久收藏)
好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的標準
用再多的化妝品不如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皮膚好
良好的學習環境里,輕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身材只是好習慣的附屬品
美容好習慣,養出好肌膚
女人的容貌,是生活習慣的寫照
六個好習慣改變女人的生活品質
中國人不能理解的德國十大生活習慣
中國人不能理解的德國十大生活習慣
有良好習慣的林彪
養生的好習慣和要戒掉的壞習慣
飲食習慣也具有「傳染性」,培養良好喜歡也要擇伴而食
寶寶厭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關鍵
保持身心健康 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怎樣訓練泰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