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超金元時代首年落幕為什麼企業要投資體育?

中超金元時代首年落幕為什麼企業要投資體育?

中超金元時代首年落幕為什麼企業要投資體育?



中國平安集團品牌總監盛瑞生(前右)和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張劍(前左)為廣州恆大隊頒發火神杯

2016年11月5日,2016年中國平安中超聯賽頒獎典禮在昆明舉行,一個賽季的懸念也最終得以揭曉。


奉獻了24粒進球和9次助攻的高拉特榮膺最佳球員;入選國家隊大名單的曹贇定也用最受歡迎本土球員獎回擊了外界的質疑,帶領恆大取得六連勝的斯科拉里獲得最佳教練員;上港球員武磊以14粒進球榮膺最佳本土射手,這已是他連續四年蟬聯該獎項;最佳守門員獎爭奪激烈,最終恆大門將曾誠擊敗國安的楊智、蘇寧的顧超捧得該獎。最佳陣容是4-4-2陣形,門將曾誠,馮瀟霆、張琳芃、金英權、姜至鵬出任後衛,前衛為保利尼奧、高拉特、武磊、吳曦,郜林、登巴巴佔據前鋒線。


而在俱樂部方面,天津權健憑藉勝負關係優勢拿下中甲冠軍,而貴州恆豐智城則以中甲亞軍的成績成功殺入下賽季的中超聯賽。杭州綠城和石家莊永昌不幸降級。


本賽季,中超進入了「大投入」的時代,且不論「80億」的版權費對於中超聯賽的競技水平,或者對中國足球的整體建設有多大的促進,俱樂部的收入一定會增長。按照中超的分紅計劃,中超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裡,每支球隊每年能分到6000萬以上的紅利。如果中超公司的利潤保持增長,中超球隊分紅過億也並非遠景。而充足的資金帶來最直接的變化就是更強大的引援,無論是像張琳芃、吳磊這樣年薪千萬的本土球星,還是如超1800萬歐元的特謝拉、1500萬歐元的拉米雷斯,強隊的球星越來越多,豪門之間的對決也越發精彩。

在中超的繁榮面前,國家隊的表現則略顯勢微,外援的強大無法掩蓋根基的薄弱。而要建構穩固的根基,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之外,還需要有社會力量的協助,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企業的力量。


作為中超聯賽的冠名贊助商,中國平安就是大力支持足球的企業典型。


從中超聯賽到中國之隊,從青訓到公益,從運動保險到球迷理財,中國平安不僅以贊助形式支持著足球事業,還綜合金融平台優勢,推出了一系列產品。


首先,中國平安先後以6億人民幣獨家冠名贊助2014-2017賽季中國足協超級聯賽,以4500萬人民幣贊助中國足協中國之隊。其次,平安在國內首創運動保險產品「黃金腿」,為國足各級球隊提供了超過14.2億的保險保障。同時,中國平安還承保北京國安俱樂部、河北幸福俱樂部2支中超俱樂部。在國足的理賠方面,平安已為女足任桂辛、男足員曾誠作出理賠,賠付金額逾百萬。


同時,中國平安組織全國300餘家機構邀請數千個客戶家庭參與青少年足球訓練營,並通過邀請知名球員及專業教練團隊,提升青少年足球訓練的專業性。其中,資助來自革命老區陝西省志丹縣的少年足球隊參與全國比賽,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支持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另外,平安還推出了「球迷寶」理財產品及「財富運動會」等營銷活動,為球迷提供了諸多增值服務。

其實,從平安集團此前所接受的相關採訪來看,在足球方面投入如此之大主要基於兩個原因。第一,自《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公布以來,社會各方面都非常重視中國足球的發展。平安自覺有義務、有責任以實際行動來支持中國足球。第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支持足球有利於推動平安的大健康戰略。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已經納入經濟發展全局。而足球運動作為國家綜合素質的體現方式之一,支持中國足球以及贊助其它體育賽事,也是平安推動大健康戰略的重要渠道。


從平安的戰略舉動可以看出,贊助體育其實是體育事業、群眾健康及公司展業三贏的結局,這也從一個側面解釋了「體育熱」的形成原因。未來,希望有更多像平安這樣的企業投入到體育與健康事業當中,從根源上提升中國體育競技及國民健康的水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客天下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問劉十九
霧霾撩了你的鼻毛,如何科學地挖鼻孔
尼泊爾骨灰淘金客:從骨灰中摸出一粒大金牙,沒有人比他們更熟練
所有美麗的邂逅都是事先預訂的
我如何為公益和黃曉明「討價還價」

TAG:博客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企業年金漸成A股長期資金來源
「債股結合」後時代中小微企業成功樣本
中日投資角色互換,日本更希望中國企業投資
日元升值 日本企業年金5年來首次出現虧損
後泡沫時代的日本企業經營
就在剛剛,證監會:核發9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總金額不超過66億元
天星資本投資的企業怎麼樣?
E時代企業導師嚴兆海—中國最賺錢的商業機會在這裡
新零售企業「猩便利」獲超億元天使輪融資,光速中國領投
禪城3億元獎勵金等企業申領
AI應用於會計行業,每年或為企業節省數百萬美元
轉型「投資型」企業家,才有機會贏取「新商業時代」的資本紅利
匯眾牧場成為全網第一家金融行業示範企業!
重磅:9月人工智慧領域融資金額TOP 10出爐,中國7家企業上榜,融資金額均破億
神州泰岳連續多年入圍中國軟體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
中國企業收購日本企業為何這麼難
第六屆中國企業家私人董事會年會
盤點全球十大最賺錢的企業,年收入均上百億,中國企業竟佔了四家
廈門軟體園培育多家IT企業 當地軟體、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收超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