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青藏高原東部強降溫變化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青藏高原東部強降溫變化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中新網西寧11月23日電 (孫睿)「為了避免或減少青藏高原東部地區由於強降溫而造成的災害,我們研究的《青藏高原東部強降溫變化特徵研究項目》目前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青海省氣候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時興合23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時興合介紹,近年來,地球氣候正經歷一次以「全球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暖冬成為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但在暖冬,寒冷的音符並未休止。


有研究表明,西北地區年極端低溫事件發生頻次是對區域性增暖的顯著負響應,中國最低氣溫增暖趨勢比平均氣溫顯著,極端低溫事件有減少之趨勢,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偶爾發生的低溫事件造成的危害、損失也會越來越大,如2008年1月,南方大部遭遇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給交通、電力、經濟等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此期間,青海也出現了大範圍、長時間降溫、降雪過程,形成了歷史上罕見的雪災,青海全省70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9億元;西藏也出現了範圍較大的低溫雨雪天氣,造成了近年來較重的雪災。

「作為一個科學問題,極端低溫事件的變化及其形成機制是非常複雜的,不同區域有其不同的特點,形成原因也不盡相同。」時興合說,青藏高原是中國氣候與環境變化的「敏感區」和「脆弱帶」,其氣候及氣候變化的演變對生態系統、經濟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


「以往對高原氣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汛期降水方面,對冬春秋季氣溫方面研究甚少,缺乏對強降溫的系統分析。」時興合說,因此,《青藏高原東部強降溫變化特徵研究項目》的研究以冷空氣監測預測業務規定相關標準為基礎,結合氣候、災情數據、地理信息系統等多種量化分析工具,來探討影響強降溫發生的可能原因,希望能夠提高短期氣候預測的準確率,為氣象防災減災提供有效參考依據。(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老人殺螃蟹被蟹鉗傷不治身亡 食肉菌致死率非常高
自閉症少年乘機被拒 媒體:合理拒載與歧視無關
中國明年發射首艘貨運飛船 將啟動第三批航天員選拔
學誠大和尚:祖師精神與祖庭文化是國際漢傳佛教界的精神財富
英法院支持14歲女孩「復活」遺願 其遺體已被保存

TAG:中國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青藏高原封閉湖泊水量變化及其氣候響應研究獲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乾旱區極端氣溫變化與大氣環流關係研究方面獲進展
高大樹冠的階段性切除和樹形構思變化,大師級作品改造,值得學習
研究揭示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大氣降水酸沉降的時空格局及其變化趨勢
研究:氣候變化將導致極端高溫天氣發生頻率大增
深茂高鐵最新變化!
高血壓發病趨勢變化
新研究揭藍鯨為何體型龐大:氣候變化導致「跳躍進化」
長距離推擊用雙腳探測果嶺高度變化
瑜伽雙腿的變化高深莫測
科學家揭示青藏高原與蒙古高原湖泊變化特徵相反
研究揭示全球變暖停滯期青藏高原地表感熱變化特徵及可能影響因子
鄧郁松:化解三類風險 應對房地產市場階段性變化
研究:海平面溫度變化助推部分地區持續乾旱
研究發現太平洋年代際振蕩位相變化主導中國東部降水變化
氣候變化對南極無冰區影響首次量化
熱帶森林恢復中植被和土壤碳庫變化研究獲進展
火星表面溝壑可能並非流水形成與溫度高低變化有關聯
環境變化需要對國防科研管理進行深刻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