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原文】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主之。《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組成與用法】

甘草二兩 白朮二兩 乾薑四兩 茯苓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原文要旨】

權衡「腎著之病」、「身體重,腰中冷」、「腰以下冷痛」 , 1、張仲景論「腎著之病」的目的是突出辨腎著寒濕證基本脈證的重要性;2、辨識「身體重,腰中冷」、「腰以下冷痛」的病變證機是寒濕浸淫,陽氣不溫,濕性重濁,寒凝經脈;3、辨析「如坐水中,形如水狀」的病證表現是形體如在水中浸泡一樣,病變證機是寒濕浸淫充斥肌膚,濕濁困重。

權衡「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 1、辨識「反不渴」的病變證機是寒濕充盛,陰津尚能布行;2、辨識「小便自利」,即寒濕浸淫於腎,腎仍能溫煦,尚未影響氣化水津;3、辨識「飲食如故」,即病變證機尚未影響於脾胃,脾能運,胃能納。4、張仲景論「病屬下焦」的目的是強調病變部位以下焦為主。

權衡「衣里冷濕」「身勞汗出」 1、辨識「衣里冷濕」的病證表現是身體寒冷、潮濕,加衣加被不能緩解,病變證機是陽虛不溫,寒濕浸淫,病變以潮濕為主;2、運用甘姜苓術湯辨治寒濕證,因寒主凝,濕主滯,病以無汗為主;張仲景特設汗出在疲勞或勞累之後,重點闡述病變證機不僅有寒濕,更有陽虛,動則傷氣,陽虛不能固護,組方用藥必須選用益氣葯。

權衡「腹重如帶五千錢」 1、寒濕在腎而浸淫於腹,病證表現以腹部沉重為主;2、寒濕在腎,腰為腎之府,病以腰部沉重為主。張仲景述「腹重如帶五千錢」的重點是指導臨床實踐應因人不同則有不同的病證表現,突出治病用方的靈活性與切機性。

【醫案一則】

患者某,男,57歲,鄭州人,2013年6月10日初診。有多年肌肉關節風濕病史,近因病證加重前來診治。刻診:全身肌肉及下肢關節重痛,手足不溫,怕冷,陽痿多年,汗出,大便溏瀉,日3次,舌質淡,苔白膩,脈沉弱。中醫診斷:痹證,辨為寒濕阻滯,陽虛不溫證。治當溫陽散寒,益氣固表,給予甘姜苓術湯與防己黃芪湯合方加味,處方:白朮24g,乾薑12g,茯苓12g,防己6g,炙甘草3g,黃芪10g,生川烏6g,生半夏12g,紅參10g,炙甘草6g。6劑,第1次煎50min,第2次煎30min,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天分3服;二診:全身肌肉及下肢關節重痛緩解,因食多噯腐,加生山24g,予前方6劑;三診:飲食好轉,大便成形日1次,予前方6劑;四診:全身肌肉及下肢關節重痛基本消除,予前方6劑;五診:諸證趨於緩解,為了鞏固療效,予前方變湯劑為丸劑,每次6g,每日分3服,治療3個月,諸症悉除。隨訪1年,一切尚好。

按語:根據肌肉關節重痛辨為濕,再根據手足不溫、怕冷辨為寒,因汗出弱辨為氣虛,以此辨為寒濕阻滯,陽虛不固證。方以甘姜苓術湯溫陽散寒燥濕;以防己黃芪湯益氣健脾,固表榮肌,加生川烏溫陽逐寒止痛,生半夏溫化燥濕除重。方葯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參考文獻:王付,甘姜苓術湯方證探索與實踐[J],中華中醫藥雜誌,2016,31(2):535-538.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更多精彩的養生內容、健康諮詢,不一樣的中醫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道經方

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小道經方》的疑問,可以聯繫小道經方工作人員,我們會為您做專業、詳細的解答。

新浪微博:@小道經方

小道經方QQ群: 21535031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道經方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是這樣的女人,冬天真的會很危險!
全方位守護家人健康「跟己安先生學中醫」
一段經歷讓他徹底對西醫失望「跟己安先生學中醫」
舌體胖大有齒痕,到底反應了身體什麼問題?
「心如死灰」得到科學驗證|心氣不足危害大

TAG:小道經方 |

您可能感興趣

桂枝湯去掉了桂枝,再加茯苓白朮當如何?
水腫型肥胖怎麼減?瘦身就喝茯苓陳皮薏仁茶
經方使用手冊: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的功效主治
喝水泡茯苓、枸杞、蟲草、石斛養生?全部都是錯!錯!錯!
補虛贏紅豆土茯苓鯽魚湯
想用土茯苓燉湯治濕疹?你一定要慎重!
喝水泡茯苓、枸杞、虫草、石斛养生?全部都是错!错!错!
濕氣重別老吃藥!茯苓加它熬成湯,不用兩天,吃一碗好一夏!
黃煌:「體質辨證」效如神——黃連解毒湯、葛根湯和桂枝茯苓丸
糖尿病葯膳2則:綠豆芽涼拌金針菇 茯苓長壽粥
夏至養生吃什麼 荷葉茯苓粥
茯苓,姜,薏米,帶你走入祛濕美食「店鋪」!
「食療葯膳」土茯苓煲豬脊骨湯,助您吃走「濕困」
一種「茯苓饅頭」健脾降血糖,千萬不能錯過!
叫你做美食:土茯苓薏仁粥
土茯苓綠豆老鴨湯 祛濕解毒 養陰補腎
張錫純的「治痰」經驗四:溫養心肺,宗《金匱要略》而自擬理飲湯,桂枝、乾薑、 白朮、茯苓、甘草、五味子
看電腦太多眼睛疼?茯苓柏子仁緩解視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