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直腸癌不可怕,流傳千年的古方或能解憂!

直腸癌不可怕,流傳千年的古方或能解憂!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無數的夢想,或是成為一名教師,或是讓自己變得再美再帥一點……對中醫人來說,有人的夢想就是研究經方、用好經方,就比如王三虎教授,熱愛經方、鑽研經方。王氏擅長以經解經的方法來研究經方,今以直腸癌的治療為例,看看他對以經解經法的運用情況吧!

宣揚經方,還要講經方的學習和研究方法。學習方法各位前輩講的很多,我就不談了。我擅長以經解經的方法來研究經方。以大腸癌的經方治療為代表,能看出我對這種方法運用的情況。大腸癌分結腸癌和直腸癌,本文介紹直腸癌的治療方法!

直腸癌不可怕,流傳千年的古方或能解憂!

直腸癌早期——白頭翁湯

直腸癌在古代書籍中是見於「腸風」「臟毒」兩個病。「臟毒」和「腸風」共同的癥狀都是出血,只不過臟毒的血晦暗,腸風的血鮮明而已。實質上,古代不能診斷得那麼準確。直腸癌既有臟毒的內容,也有腸風的內容。腸風常常是痔瘡、內痔造成的大便出血,當我們排除了內痔以後,確診它是直腸癌的時候,這種情況也比較多。隨著現代飲食結構的改變,食物越來越精細化,或者長期久坐少動,或者食物中的毒邪或者有害物質增加,以致這些年直腸癌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尤其是在大城市。對於直腸癌的治療,我們首先要看直腸癌的表現,出血、大便帶血,大便有黏液,大便不暢,還有里急後重。

一般來說,直腸癌的初期多半是體質壯實,舌紅苔黃厚,見於嗜食辛辣、煙酒導致了大腸濕熱成毒、氣機不暢、氣血凝滯,從這個病機上講,它就是白頭翁湯證。張仲景在白頭翁湯中講「熱痢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又牽扯到「熱痢」就是「疫毒痢」么,傳染性痢疾,細菌性痢疾。當然,白頭翁湯證應該包含了細菌性痢疾,但是我們在臨床上發現,直腸癌的初期表現就是白頭翁湯證的表現。所以白頭翁湯用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清熱燥濕解毒,就是直腸癌早期的代表方劑。當然,這樣一比較,古代的臟毒也就是這個意思。

古代把腸風和臟毒並論,認為風邪入腸,與濕熱相合,損傷大腸脈絡而成。所以我藉助古人治療腸風的經驗,用防風、荊芥治療腸風,用生地黃、牡丹皮、地榆、槐花涼血。當然我還將刺蝟皮作為直腸癌的辨病用藥。椿根、桑白皮清熱燥濕,對直腸癌引起的肛門滲液、潮濕也是可以加用的。

直腸癌不可怕,流傳千年的古方或能解憂!

尤其值得我們重點提出的是,對於里急後重的治療,一方面,我們取芍藥湯的芍藥緩解攣急,芍藥活血利陰,這是用芍藥甘草湯。另一個是用木香、黃連來化滯,還有枳實、檳榔來化滯。大家不要忘記,枳實也好、枳殼也好,是治療直腸癌非常有效的藥物,是古人治療腸風、臟毒常常用的葯。

還有一個葯,可能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薤白。可能瓜蔞薤白湯名氣太大了,所以我們只想到薤白是治療冠心病、胸痹的,就忽略了薤白是通大腸之氣的。張仲景在四逆散加減法中講,「下重者,加薤白」,可見薤白治療里急後重是有歷史淵源的,是不可取代的。張仲景在講四逆散原方的時候提到是以(因為它是散,四味葯是散劑)水五升,加薤白三升,煮水取五升。歷代注家,包括現在的專家教授,沒有任何一個人對本條提出疑問。但我提出疑問,因為薤白三升是絕對不可能的。橫向比較,瓜蔞薤白白酒湯,薤白僅僅是半升,接著的瓜蔞薤白半夏湯,薤白僅僅是三兩,而我們用四逆散,量也非常小,小到也就是幾克,就不可能用三升薤白,三升薤白是多大量?按現在考證算下來要三百多克,四百克,所以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用我的比例,四逆散就是輕取,也就是說打仗,我派班長去對付就可以了,若再要派人去,也不可能就派將軍。主次顛倒如此之甚,笨想就知道不可能。我們認為,這裡薤白是三兩,我們平常臨床用10克、12克就夠了。

直腸癌不可怕,流傳千年的古方或能解憂!

直腸癌中期——三物黃芩湯

那麼在直腸癌中期,用什麼呢?或者說我們中醫現在碰到的直腸癌,我一般很少不鼓勵患者做手術的,因為大小便可是人體的主要排泄通道。所以農村老一輩人都說,自己能送水火就不錯了,言外之意就是說自己只要管理好大小便,不需要別人幫助,把大小便用「水火」來形容,已經足夠看出其緊迫性。

《內經》也講「小大不利治其標」,所以其他部位的腫瘤不用西醫方法,個別病人我也還願意接受,直腸癌的能用手術不手術,我基本上不接受。因為一旦堵了,最後還是要做手術的。直腸癌之所以能形成,是因為大腸熱毒,濕熱郁久,陰液受傷,陰虛和濕熱並見,難分難解,我們以前只說「濕熱相合,如油入面,難分難解」,事實上,比濕熱更難解的是濕熱未盡,陰液已傷,燥濕相混,形成腫瘤,這才是惡性腫瘤之所以成為頭號疑難雜症的原因。直腸癌的中期常常是舌苔花剝,這是燥濕相混非常典型的舌象。

手術後怎麼防止複發,手術後還有肛門墜脹、里急後重,還有大便性狀的改變,臀、骶、會陰、肛門部的疼痛,怎麼辦呢?我認為,還是要抓住燥濕相混這個基本病機。基本病機確立了,它就有基本的方葯,代表方劑是三物黃芩湯。三物黃芩湯是孫思邈《千金要方》中的方子,宋代整理時放在《金匱要略》婦人病篇用以治療產後病。我首先把三物黃芩湯作為直腸癌燥濕相混型代表方劑,且應用多年,療效確鑿,選方精鍊,用藥準確。黃芩作為方劑的君葯,一葯四用,既能清實熱,也能清濕熱,還能清虛熱,更能清血熱,所以它對於直腸癌的大腸熱毒、耗血傷陰、血熱成毒、出血動血而言是非常難得的君葯。再用生地黃,涼血養陰,用苦參燥濕解毒清熱。三葯合用,互相抵消副反應,相反相成。

直腸癌不可怕,流傳千年的古方或能解憂!

直腸癌晚期——黃土湯

直腸癌晚期,多半是大便出血時間長,誤認為是痔瘡,後來貧血了,這才發現是直腸癌。這就是黃土湯證。我們講黃土湯證的時候說的是陽虛便血。說得輕巧,黃土湯僅僅是治陽虛嗎?僅僅是治虛寒嗎?

黃土是治虛寒的,附子也是治虛寒的,但是生地黃、黃芩這兩味葯大家怎麼能置若罔聞、視而不見呢?這就是以前沒有寒熱膠結致癌論的原因。古人治學有個方法叫孤證不立。說黃土湯就治寒熱膠結,這只是一面之詞,有沒有其他證據呢?我說有證據。黃土湯這一條的上一條是「吐血者,柏葉湯主之」,下來才是「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者,黃土湯主之」。

如果光說先便後血,我們能只用黃土湯嗎?也說明,黃土湯只是針對寒熱膠結的病機。也就是說,如果吐血(柏葉湯)是上消化道腫瘤的話,黃土湯就是下消化道腫瘤。張仲景的條文排列的意義,難道不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嗎?傷寒大家劉渡舟教授在《陝西中醫》發的「傷寒論條文排列法的意義」,連載了兩期,非常罕見,我當時感動,激動,體會深刻,當然,他沒有講到《金匱要略》條文排列的意義,這就是留給我們做的。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木瓜——風濕痛患者的「福瓜」

廚房裡的調料,竟也是止痛助孕的良藥!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餃子里該包什麼?學問可大了!
「扎四縫」只適合孩子,不適合大人?非也!
手腳冰冷?這幾招讓你暖起來!
中醫教您從五臟論治小兒遺尿
乾貨來了!趙紹琴治「冬溫」驗案兩則

TAG:雲南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才是補腎的秘方,千古流傳,很多人都忽略了,太可惜了!
流傳千年的艾葉,不但可以艾灸,還可做美味食療
廣為流傳的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腐,其實是錯的!
黃芪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奇方,可惜很多都要失傳了
一直流傳至今的神秘事件,可能你一個都不知道!
老中醫說:咳嗽了,試試這個小秘方,治肺不傷肺,流傳千古,效果好的不得了
流傳千年的「瘦肚子」良方,想瘦的人都需要它
吃了這麼多年的豬油一點事都沒有,現在卻流傳它可能致癌?你相信嗎?
它是從《傷寒論》中流傳下來的古方,對治療感冒有奇效!以後別再動不動就打針輸液了!
小字輩開懟老前輩,「不吃晚飯,治百病」的謬論倘若流傳,多少人將身受其害?
她們能入畫併流傳千古,靠的不只是顏值
快叫停!廣為流傳卻超坑爹的5種減肥法,害慘了多少人,不僅無效還對有害身體!
歷史流傳下來的幾個未解大怪獸,你知道嗎
流傳千年的救命奇穴,原來不是人中,而是它!
它一斤只要幾毛錢,卻流傳千年,被稱「長壽之果」,常爛在菜園,卻能抗癌防癌,降血糖
它一斤只要幾毛錢,卻流傳千年,被稱長壽之果,能抗癌防癌降血糖
流傳千年的救命奇穴,原來不是人中穴,而是它!
廣為流傳的偏方也是隱藏的殺手,然而多數媽媽竟還認為偏方可信!
民間流傳的偏方,能助孕還能改變胎兒性別,可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