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限韓令下,娛樂產業是被動躺槍還是主動重校方向?

限韓令下,娛樂產業是被動躺槍還是主動重校方向?

前幾天,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發言人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中國政府真的有「限韓令」嗎?這個問題起因於韓國《朝鮮日報》11月21日的一則報道稱,中國政府將正式禁播韓國電視劇。外交部發言人發言人耿爽當時給出三點反應:


首先,我沒有聽說所謂的「限韓令」。


第二,中方對中韓之間的人文交流一直持積極態度。但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是需要有民意基礎的。

第三,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一立場也是眾所周知的。中國民眾也對此表達了不滿,相信有關方面應該注意到了這種情緒。



限韓令下,娛樂產業是被動躺槍還是主動重校方向?



那位提問的記者看到這樣的回答估計要哭。這個問題本就是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有的事情可以只說不做,也有的事情可以只做不說。從坊間流傳和行業內部人士的交流以及相關電視台的動作來看,限制韓星參與相關影視作品和綜藝節目的民間動作早在9月份就開始,11月開始限韓令進一步升級,已從限制韓星參加國內電視台節目、公開演出,擴展到禁止接廣告代言,網路播出視頻。

此中原因當然大家都清楚,韓國與美國達成協議,將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引發了中國強烈抗議。尤其是近期,韓國政府和軍方不顧韓國民眾多次集會遊行反對,繼續推進部署工作。朴大媽在國內支持率創了4%的史上最低支持率後,仍然堅持不辭職。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國通過民間施加更大壓力很有必要,國內民眾也是支持的,經過年初以來港台演藝圈部分人的台獨港獨事件,很多大陸民眾已經具有了國家利益面前沒有明星的觀念。


限韓令受衝擊最大的無疑是韓國一直引為自豪的文化產業及其後面隱含的化裝品、服裝、汽車、手機電子等附帶產業。據韓國人統計,韓國每100美元的文化產業輸出,就會有412美元的產業拉動。在朴槿惠上台後的經濟增長思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創造經濟」。風靡全球的韓流文化自然成為主要核心。其目標是到2020年,文化內容出口額提高到224億美元,佔據全球5%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必然是其最重要的潛在目標市場。在8月第一波的限韓令消息傳出後,韓國娛樂企業市值開始大跌,CJ、SM、JYP、YG四大娛樂公司市值大跌361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元)。現在隨著強化版限韓令推行,韓國文娛產業未來的壓力只會更大。


當然限韓令也是一把雙刃劍,對中國相關行業也會帶來影響,雖然憑藉龐大的國內市場,受影響面會遠小於韓國。但由於受國際政治的影響,中韓關係預計很難很快恢復,所以「禁令」也不會很快取消。那我們就要分析一下限韓令下,中國文娛產業所受到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相關行業「躺槍」


對中國文娛產業最真接的影響就是對於很多之前與韓國藝人簽訂協議、已經完成製作、即將或可能已經開始在電視台播出的節目,面臨無法播出、延期播出或刪除韓星畫面後才能播出的窘境,對節目的收視率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於啟用韓星代言的產品廣告,相關企業為了避免影響產品形象,需要再出高價另請其他明星重新製作,之前的投資就打了水漂。

近期有網路媒體報料,有53部韓國藝人演出的電視劇,作品將無限期停播。而其中男星張翰成為最大苦主,其有4部擔任主演的戲均與韓星合作,包括《錦衣夜行》(與朴敏英)、《華麗上班族》(與秋瓷炫)、《傳奇大亨》(與具惠善)、《夏夢狂詩曲》(與高俊熙),將來播出的日期將遙遙無期。



限韓令下,娛樂產業是被動躺槍還是主動重校方向?



另外,限韓令下,對中韓之間在娛樂產業的資本也會帶來間接影響。據網上公開信息顯示,從2010年起,中韓在文娛產業資本層面的合作越來越多,不僅簽署了《中韓電影合拍協議》,國內不少巨頭,如搜狐(入股KeyEast)、騰訊(入股YG)、阿里音樂(入股SM)、蘇寧(入股FNC、Redrover)、華策(入股Next)等媒體平台紛紛入股了韓國娛樂公司,試圖分享韓流所帶來的可觀收益。而現在隨著限韓令的深入,這些平台的相關合作必然受到影響。當然這也可能帶來不錯的反效果,相關公司可能將來會加大國內產業的投入。


中國文娛產業將來如何發展

我們回顧一下韓流在中國的傳播,到目前出現過兩次高潮。第一次是隨著李英愛的《大長今》的熱播帶來了一股韓流,之後相對有一段時間的沉寂期。第二波是近二年《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所帶來的,並且第二波伴隨著其他韓國綜藝節目的引進,這股韓流的勢頭遠遠超過第一波,小至幾歲小孩,大至幾十歲大媽,都有哈韓族。國內的綜藝節目、影視劇目也大量模仿韓國同類型節目。如果說韓流侵佔中華文明在國內的位置有點言過其實,但韓國文化確實在一步一步侵蝕卻為不爭的事實。大家應該可以注意到最近流行以「小鮮肉」、「帥哥」為美的不太健康的現象。


在韓流流行中國的過程中,有不少娛樂機構和企業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拿綜藝節目來講,很多電視台或製作機構從開始模仿韓國節目、到引進版權,到近期甚至引進韓國導演、編劇、製作人員,等於把自己的大腦、手腳都已交給韓國人。如果說韓流像鴉片,這些娛樂機構已越吃越上癮,簡直已到了無法自撥的地步。很多娛樂機構出於嫌快錢的目的,片面追求票房,把韓國元素作為票房保證,拉上一兩個韓星或韓國導演,而不在電影情節上下功夫。如果任由這種現象蔓延下去,中國的文創產業將逐步失去自己的原創能力,貽害無窮。


中國文娛產業到了需要重校方向的時候了,而這次本不在預料中的限韓令,可能就是一次契機。


首先應該放下浮躁、賺快錢的心理。重拾原創精神、精品意識。今年中國電影票房下滑,五年以來第一次出現負增長,說實話也廣大觀眾觀影要求得到提升有很大關係,以前各種魚目混珠、粗製濫造的各種爛片已經讓觀眾無法忍受,電影人只有製作出有故事、有價值觀、有靈魂、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的電影,才能產生好的口碑,才能真正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

其次中國文娛產業應該具有更廣的視角。中國現在工業化進入了轉型升級階段,也進入了一個工業和資本輸出階段。而縱觀世界歷史,一國經濟的起飛階段,經濟上的強勢往往會伴隨著文化的強勢,會出現文化輸出。中國古代絲路文化、英國第一次工業化後隨殖民文化、到美國文化,無一不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相關的文化也隨之傳播到其他弱勢文化所在地。近觀我國,上世紀80、90年代亞洲四小龍時代,港台文化也對中國大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而現在中國也到了這個階段。中國因為人品眾多,好的方面是內需市場龐大,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做好了中國市場就可以活得很滋潤,因此也造成只關注國內市場、進取心不夠的不好方面。但是作好中國的文化產業,在中國發展到這個階段,就應該跟上工業和資本轉出的腳步,把中國故事、文化、影視產業也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相關的國家就可以成為文娛產業第一考慮進軍的方向,特別是東南亞、拉美。


東盟十國人口合計近6億,雖然有少數國家如越南、菲律賓與我們存在領土爭端,十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均,但隨著我們推進一帶一路,進行工業產能輸出,未來與中國的融合度會越來越高。而拉美國家,普遍沒有反華傾向,很多國家對華友好,現在也是中國資本和產業輸出的重點地區,這從我們最高領導人已經三次出訪拉美就可以看出來。


我們以前的文化傳播重點是放在了海外的華人華僑上,當然這個也很重要,未來也要繼續,但政府和業界也要將目光投到以前並沒有給予重視的人群上,在其中政府和文娛產業界要有一個很好的規劃,推出一些鼓勵政策,進行很好的配合。文化產業界也要轉換腦筋,不要只盯著韓國,是否也可以考慮與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進行一些文化產業上的合作以推進中國文化的輸出呢?


前幾天在看新聞時,看到秘魯的一間華文中學因教學資源豐富,受到很多當地人的喜歡,有不少秘魯的小孩也選擇在華文學校學習。其中有一堂介紹中國珠算的課程。當時看到這個新聞, 不禁在想,中國的傳統文化介紹學習當然很有必要,但是否可以考慮增加一些現代中國的內容呢?比如除了教他們學珠算,教他們唱唱TFBOYS、鹿晗的歌或許對於年輕人來說,更容易接受和受到歡迎呢?現在中國駐外的漢語老師有幾十萬,在其每日的漢語教學中,是否也有中國流行文化的介紹和學習內容呢?


所以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大時代,限韓令下我們不應只是被動「躺槍」,而是主動校正方向,放遠目光,中國娛樂產業的前景會更大。我們需要做的一是規劃,二是政策配合,三是為產業行動。


此文章為玩客公園原創,圖片源自網路。特此聲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中德簽訂足球協議,中國從此走「德風」?
中德簽訂足球協議,中國足球從此走「德風」?
走進千年「陶器村」 -廣西賓陽鄒圩
走進明清嶺南民居的典型代表-廣西賓陽蔡氏古宅
最具嶺南特色水鄉-小洲村,歷史和藝術的交融

TAG:玩客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動漫絕非是僅靠「燒錢」就能成功的產業
當學術大牛主動擁抱產業界,產業界如何跟上步伐?
中國的院線併購潮已經開始,它會把電影產業帶向何方?
獨家利好突襲,房地產業板塊還沒退潮,這類板塊有悄悄出擊了!
直擊非洲的美白產業,因為黑她們把臉漂白,生意還很好!
沿海紡織產業將轉移至內陸,是機遇?還是挑戰?
一廢屋腥臭難聞,警方出動後揪出鮮血淋漓的地下產業
如何走出「重複引進和產能過剩」的產業怪圈
「廣場舞運動產業」潛力巨大,娛樂化才是打開市場的正確姿勢
「網文 動畫」IP產業鏈重要一環,也是國產動畫突破口
亞馬遜等互聯網巨頭的進入,對美國動漫產業帶來何種影響?
超實用,動漫遊戲產業入行方式與專業學校
手機娛樂兩不誤 魅族已經悄然滲透進娛樂產業
直擊非洲的狩獵產業,只要付錢就可以捕殺動物,並做成標本帶走
中國的動漫產業為何沒有宮崎駿誕生,是因為這些原因嗎?引人深思
進口蕉威脅、供求失衡、災害侵襲……產業動蕩,香蕉果商如何應對?
創造「千頁」豆腐單品,並且帶動了一個產業/這家企業的「功力」還不止於此
被稱為「產業發動機」的《王者榮耀》能否擺脫「手游周期律」?
體育產業進入調整期,被動等待還是補給營養?這有50位頂尖導師願助你並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