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慈成加參仁波切阿青寺百日閉關開示(一)

慈成加參仁波切阿青寺百日閉關開示(一)

每年藏曆的9月14日,亞青寺開始進入冬季的百日閉關修法,阿青寺也遵循亞青寺的傳承法規,即將進入百日閉關。近日,仁波切為今年參加閉關的弟子做了開示:


聞法之時,


應當像野獸聞聲一般

2016年10月24日


雖然說我們都在修行,但是完全放下世間瑣事、整日全身心地投入或者閉關專修數月或數年還不容易做到。但是,發願每天拿出半個小時或一兩個小時如理如法地修行還是能做到的。


在有限的時間裡,具備完整的加行、正行和迴向,按照次第修持才是有質量的修法。修行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保證質量和持久。就好像吃大量多樣的食物,不如選擇少量符合口味、營養衛生的飲食。要讓修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間可以不長,但要長期堅持。

慈成加參仁波切阿青寺百日閉關開示(一)


不要急於投入修行,先了解修行的方法最重要。在大乘佛法中,講法的上師與聞法的弟子都應當具備菩提心,否則,只會獲得一些聞法與講法的功德,對內心沒有任何意義。


無論在網路上還是在上師面前聞法,首先要觀察自己是否具足聞法的法器。比如,做飯之前,我們會先把所有的容器清洗乾淨,這樣做出的飯菜才會幹凈又美味。很多人坐在聽法的行列中,要麼低著頭玩手機,要麼追著貪嗔痴的妄想。有的人甚至一邊與好友或親人坐在一起聊天、談論近期生活中的變化和新鮮事,一邊聽法,聽完之後,全然沒有記住利益今生後世的法義,只清楚地記得「今天參加的人很多、今天天氣好不好、哪個音樂好聽、人們的穿著打扮怎樣,以及上師講的某段笑話」。這是因為耳識被外緣所束縛,沒有專註法音,散亂於外境,無法以正知正念護持心念所致。把一隻杯子口朝下放,還能倒進水嗎?


聽不到法音,就不知道如何思維,也不知道如何修行。所以,應當反觀我們自己是不是存在這些過失。倘若聞法之後,完全不知所講的含義,只是聽到講法的聲音,那也只能得到一點聞法的功德而已。

慈成加參仁波切阿青寺百日閉關開示(一)


經中說:「聞法之時,應當像野獸聞聲一般。」野獸聽到琵琶的聲音很入神,甚至不會覺察到正在靠近它的獵人。在聽聞稀有難得的佛法時,就要像野獸聽聞琵琶一樣專註,生怕漏掉一句法義。


如今世界的信息技術發達,我們隨時都可以在網路上聽法修學,如果在喧鬧的環境中聽經聞法或者邊和旁人聊天邊聞法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只有坐下來安靜地聽法才能得到利益。當然,在人多的地方也可以自己戴上耳機聽,一切方便與智慧的方法都是為我們修行而服務的。


佛法是心靈的良藥,它可以治癒各種煩惱,幫助內心獲得平靜與祥和。我們聽的法不少,卻仍不知道正確的修行方法,修行沒有進展,那就要尋找自己的問題了。聞法是修行的基礎,依照正確的方式聽聞,以相應的對治方法及時調整自己的過失,這就叫修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學周刊 的精彩文章:

每日慧語-皈依
每日慧語-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禪坐不會讓你變得更好,但這是OK的
戒律會讓人不自由嗎?
夢境的可信性高嗎?

TAG:佛學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老師開示:八字、相、命的奧秘(一)
宮渤仁波切法語開示
佛子行三十七頌第一講——竹·確吉恭波開示
安般守意-凈慧長老禪七開示連載(九)
【嘎瑪仁波切開示】佛陀去哪兒了?
大德開示│宗薩仁波切精彩開示:如何成為最有吸引力的人!
上師開示:關於扎西持林金剛薩埵佛像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六)
三皈五戒開示
【法師開示】向阿彌陀佛敞開心扉
大安法師精華開示:「阿彌陀佛」甚深義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七)
盂蘭盆節開示
關於上師瑜伽的開示(上)
德林長老開示:歇即菩提
【恭迎釋迦牟尼佛聖誕】夢參老和尚法語開示
禪修開示,正見破邪思第二日大堂開示一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阿底峽尊者關於神通與圓光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