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該如何做好團隊管理?
讀過《明朝那些事兒》的小夥伴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從一個放牛娃做到了皇帝,一生遇到的敵人無數,而且個個敵人都比朱元璋條件好。
我們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分析
論資源:
陳友諒:他占著地廣土肥的湖廣;
張士誠:他拿下富得流油的江南,都是錢糧滿倉。
論技術:
陳友諒:城牆高巨型艦隊;鄭和下西洋的的航行技術由此而來;
張士誠:大型銅炮,全球最先進的武器技術;
論人才管理:
陳友諒:一次打賞,就是成百上千的地;
張士誠:直接賞賜黃金地段的蘇州園林;
論忠誠度與口碑:陳友諒的愛將張定邊,大明都開國了還是寧死不降,乾脆跑到福建當和尚。類似得悲愴感慨的故事,民間至今流傳。
至今蘇州老百姓每年陰曆七月三十要燒的九四香,更是為了紀念張士誠。他們造福百姓的光輝歲月,從未被遺忘。
但這樣倆位堪稱完美的英雄,為什麼還是贏不過朱元璋?
因為這幾條成功經驗,都是硬實力,朱元璋真正勝出的,卻是軟實力。確切說來,就是他做對的三件小事。
01、
多睡了一覺
那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發動了對南京的總攻!
為了撈人生第一桶金,朱元璋打算殊死一搏,但本該殘酷激烈,誰知開打就意外收穫:城外元朝守軍陳兆先部招呼了兩下,竟立刻送上門:不打了,三萬六千弟兄要投降。
但是在戰亂年代最不靠譜的,就是亂兵的忠誠度,剛收完東家錢,轉眼就拆東家店的缺德事,更是天天見,不新鮮。別以為投降就是好事情,如果弄不好就會把朱元璋咬得遍體鱗傷。
朱元璋麾下因此非常緊張,但朱元璋卻十分輕鬆,直接走進陳兆先營地,迎著三萬多人滿腹狐疑的目光,大大咧咧吩咐:老子晚上要睡覺,誰都別煩我。
於是撤去老護衛的朱元璋,放輕鬆的脫衣上床,很快鼾聲如雷,睡到第二天早晨太陽曬屁股才起,披衣走出營房,就見眼前刷刷跪了一地,陳兆先帶著降兵們滿眼熱淚,效忠!
因為在這個糾結難題面前,朱元璋卻深知一件事:陳兆先們過往很能打,很刺頭。但他們要的東西很簡單:信任。以企業管理的說法:就要歸屬感!
朱元璋對症下藥,就是這麼簡單:睡覺我都不會防你,咱還不是一家人?
放在陳友諒和張士誠身上,這力量就真弱。陳友諒連分兵去圍個城,都要提防叛變。後來鄱陽湖決戰,剛打沒幾個回合,基層官兵就組團跑路,仗沒打完就快成光桿司令了。
張士誠最後守蘇州,打的悲壯慘烈,但周邊的杭州等要地,基本都是沒打幾下就掛白旗,沒幾天就把蘇州鬧成孤城。忠誠良將再多,沒歸屬感也攔不住這事。
02、
多吃了一虧
老人常說:吃虧是福!年輕人聽了,卻總一臉不屑:老腦筋。
那是至正十三年(1353年),二十六歲的朱元璋,還是濠州豪強郭子興的馬前卒,事業總算起色,拉了七百多人的隊伍。
正想干點事業,卻不想濠州城各種內鬥,包括郭子興在內五位元帥互相死掐。這就好比一家公司,好容易升職加點薪,沒想到高層內鬥白熱化,正常運營全癱,眼看就是要歇的樣,不走還等啥?
可造反不是旅館住店,哪能是說走就走的旅行?五個元帥如狼似虎,哪怕名義上的老丈人郭子興,也不是個好伺候的主。
是老老實實窩在這裡,繼續跟這沒前途的團隊等死?還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被搶一樣扔下家當,跑別處去從頭再來?
朱元璋的回答毫不猶豫:留下兵!
大氣交出七百個兵,哄得名義岳父郭子興心花怒放。給了朱元璋挑人的機會,於是朱元璋認認真真,選出了二十四位。這件事有多重要?看看他選的人就知道:徐達,湯和,周德興,郭英……
這不止是他最親近的童年夥伴,更是有一位算一位,各個軍事才能出眾的將才,後來橫掃南北的頂級軍事家。以犀利的眼光,把一次沉重的吃虧,化腐朽為神奇的變成大浪淘沙的選拔,真正組建自己最核心的成功團隊。
就這條而言,陳友諒張士誠與朱元璋相比,那更是天壤之別:陳友諒可以為在洪都城吃點虧,就放棄直撲朱元璋老窩的機會,傻乎乎在洪都城下乾耗。
更可以為了在鄱陽湖上吃點虧,就急火火跑到岸上紮營。甚至就為突圍吃點虧,就白白放棄黃金撤退機會。張士誠卻更雷,就為小戰吃點虧,就放棄夾擊朱元璋的機會。這二位一次次吃不起虧,也就最後造就了朱元璋的大便宜。
睡得起覺,吃得起虧,成就了朱元璋并吞四海的偉業,走向人生頂峰。
03、
多留了一次淚
是朱元璋一生最嚴肅不苟言笑,甚至憂心愁愁的時候。有一年生日的時候,本該普天同慶的好日子,他卻做出一件令全體臣工驚呆的事!
他把自己關進深宮裡,望著父母的畫像流淚,甚至接見臣下處理國事時,眼睛都是通紅,大臣請求熱鬧慶祝一番生日,卻被他一頓怒喝。
他說:自己想起了過世的父母,想起了那餓殍遍野的童年,實在心痛不已,生日也難過。
表面說來,這是一個成功人士,在特殊的日子裡憶苦思甜。但事後朱元璋的詔書告訴大家:他的眼淚里,絕不止是痛苦的革命家史,更是大明朝百廢待興的困苦現實。
從放牛娃到皇帝的奇蹟背後,是中國古代史上最艱難困苦的王朝開局。以朱元璋詔書里的話說,想到如今的農民們,正過著比自己童年還不如的日子,像自己父母一樣受苦,他還過個什麼生日?
這個心態有多可貴?陳友諒不曾有過,作亂害死老領導徐壽輝後,就猴急改國號稱帝。張士誠也不曾有過,打下富庶的江南,就像放了羊一般撒歡,成日關門享樂,以朱元璋自己的感慨說:張士誠啥都不比自己差,差的就是這條,剛有點地盤就先玩,自己比他強的,就是這心態。
因為有這把淚,本來有可能腐化的新政權,這下繼續高壓。
因為有這把淚,舉國的官員有了壓力,屯田墾荒招撫流民的建設,從此大面積鋪開。更因有這把淚,大明王朝創造了中國古代史上空前絕後的奇蹟:不能像漢唐一樣和親送女人,面對依然慘烈無比的對元朝戰爭和沉重軍費壓力,一手抓建設一手浴血奮戰,竟真箇打回太平江山,換得民生安樂的洪武盛世!
同樣的一把椅子,如果換成陳友諒張士誠坐,又會是怎樣?僅看缺了的這三件事,就極有可能是李自成黃巢的翻版,人心思治國,哪怕短暫太平,接下來恐怕繼續亂!
當然這二位英雄,確實沒有驗證機會,哪怕歷史可以假設,可以像打遊戲一樣快進重來,把三位所有的生死對決,倒退重來一遍。無論時間地點如何改變,唯一不會改變的,只能是結果!
做企業管理也一樣:信任、胸懷、危機感這些軟實力有可能比硬實力更為重要。
本文來源:我們愛歷史丨his-tory
作者丨 張嶔
授權HRGO整理髮布
朱元璋成功還有一個因素是學會用合伙人制度,HRGO也推出《合伙人制度工具箱》,數個工具手把手教你構建合伙人體系。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歡迎關注人文(ID:renwenzhishi),了解人文,學習人文。
※討論和思考哲學的方法
※中國文化歷史上的十五位聖學者
※二十四史中的千古名言
※劫國、狐胡國、山國
※歷代詩人的愛國詩詞,一腔熱血為報國!
TAG:人文 |
※康熙爺,是如何做好人才管理的?
※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的基礎就是習慣的管理,不吼不叫,高效不拖拉!
※不要因為「忙」才去管理時間,而是為了「不再瞎忙」:關於時間,多數人不知道的四個真相
※自己都管理不好,還談什麼理想和未來!
※管理你的能量,而不是時間
※女人,你連儀錶都管理不好,你還能做什麼
※真正的人生贏家,都是如何管理時間的?
※作為一個管理者,你不做績效管理,還能做什麼呢?
※當我們說管理基礎不好的時候,說的究竟是什麼?
※管理好自己,何憂天下不治?
※如何在抑鬱的時候管理自己?
※時間管理有良方,不要讓孩子敗給不守時
※如何做好管理?
※孩子真正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一個不發火的家長?
※管理他人使自己起煩惱,心不清凈,應該如何面對?
※連身材都管理不好的人,何以管理人生?
※沒誤過飛機的你,不是個合格的時間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