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讀抗戰史:華北事變中《何梅協定》究竟存不存在?

重讀抗戰史:華北事變中《何梅協定》究竟存不存在?


重讀抗戰史:華北事變中《何梅協定》究竟存不存在?



各說各話:何梅協議引爭議何應欽否認協議存在

1935年12月初,因日方軍機以「協定」為由,任意飛臨北平上空示威,何應欽第一次透過報紙發表聲明,否認有「協定」之存在



重讀抗戰史:華北事變中《何梅協定》究竟存不存在?



何應欽多年來一直力辯沒有《何梅協定》,抗戰勝利的受降讓他大出一口氣。

何應欽否認有《何梅協定》


何應欽認為日方當時正期待中國拒絕撤軍。以獲得軍事衝突之藉口,而當時河北各中國駐軍並無作戰之部署,「戰守皆自為難」。他在6月9日已向蔣建議下令中央軍調駐豫省,「期能保全平津及國家元氣,留作持久抗戰之基礎」。10日上午得汪之指示後,他於當日下午約晤高橋,口頭告以:「(一)河北省黨部之撤退,已於今日下令。即日起結束;(二)五十一軍已開始移動,預定11日起。用火車向河南省輸送,大約本月25日輸送完畢,但如因車輛缺乏。或需延長數日;(三)第廿五師、第二師己決定他調。預定一個月內運畢;(四)關於全國排外、排日之禁止。已由國民政府重申明令。」高橋對何應欽之答覆表示滿意,無異詞而去。因此何應欽原認為「河北事件」已告一段落。但隔天(11日)高橋又到軍分會,會見軍分會辦公廳副組長朱式勤。要他轉交一份日文覺書,要求何欽照繕一份後蓋章送回。該覺書全文如下:


甲、在中國方面對於日本軍曾經實行之事項如左:(一)于學忠及張廷得一派之罷免。(二)蔣孝先、丁昌、曾擴情、何一飛之罷免。(三)憲兵第三團之擻去。(四)軍分會政訓處及北平軍事雜誌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謂藍衣社、復興社等有害於中日兩國邦交之秘密機關之取締,並不容許其存在。(六)河北省內一切黨部之撤退,勵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廢。(七〕第五十一軍撅退河北省外。(/又)第二師、第二十五師撇退河北省外,及二十五師學生訓練班之解散。(九)中國內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乙、關於以上諸項之實行。並承認附筆事項:(一)與日本方面約定之事項,完全須在約定之期限內實行,更有使中日關係不良之人員及機關,勿使重新進入。(二)任命省市等職員時,希望容納日本方面之希望。選用不使中日關係成為不良之人物。(三)關於約定事項之實施舊本方面採取監視及糾察手段。


以上為備忘起見,特以筆記送達。

覺書,是日本在外交方面提交給對方的一種非正式文書,在各種機構中廣泛應用,大多包含一些約束性條款,中文可譯為「備忘錄」。


高橋送來覺書之目的,一則希望中國方面將口頭承諾加以書面文字化,增加其約束力,二則增加「附筆事項」,使華北行政用人皆須符日方意旨,三則高橋自抬身價,欲在文書上造成與何應欽具對等地位之錯誤印象。何應欽對於高橋將他視為此次交涉之對手,十分震怒。加以南京中央早有不用文字或書面之原則,故派朱式勤將覺書送還,並向高橋說明,日方所希望各點,已由華北當局自動實行,無需再以書面答覆,同時電告中央,表示已拒簽高橋覺書,並得南京之同意。


6月13日,何應欽以河北事件已了結。並為避免高橋仍來糾纏。於是離北平赴南京向政府報告事件交涉經過。高橋於同一天又來軍分會,仍提出文字與前述「高橋覺書」完全相同的書面文件,只是將「覺書」正式改為「備忘錄」,要求由高橋代表梅津美治郎,軍分會辦公廳主任鮑文樾代表何應欽,共同簽字。但這一要求仍被何應欽拒絕。高橋此後與中國外交部駐北平人員繼續交涉,表示此備忘錄是奉東京軍部之命辦理,如不能實現,無法復命。中國方面則一再堅拒。日方於是稍示讓步,放棄索取備忘錄,只要求中國方面給一個表示承諾的書面通知。經雙方一再磋商,並修正文字,最後在7月6日,經行政院長汪精衛同意,由何應欽以一普通信函形式,寄交北平軍分會,派人送高橋轉梅津,全文如下:


透啟者,6月9日酒井參謀長所提各事項,均承諾之。並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此致


梅津司令官閣下

何應欽民國24年7月6日


高橋接受了這封打字便函,河北事件到此才正式告一段落。


此打字便函,根據何應欽的說法,僅系一單純的「通知」,他本人未簽字、蓋章其上。但站在日方立場,則視為雙方「協定」已經成立。起初日本人多稱為「華北協定」,以此為藉口,破壞中國在華北的行政主權。軍分會辦公廳主任鮑文樾、河北省主席商震苦於應付。1935年12月初,因日方軍機以「協定」為由,任意飛臨北平上空示威,何應欽第一次透過報紙發表聲明,否認有「協定」之存在;1936年1月,蔣介石對全國中校校長及學生代表談話,公開否認有何梅協定。雖然中國一再否認。但日方並不理睬,可以說,在「便函」發出之後,「何梅協定」的有無之爭已經開始了。


是真是假:何梅協定無名有實毋庸諱言

中國方面,即使不斷否認何梅協定,但處於日方高壓之下,實際作為卻又符合《何梅協定》精神。《何梅協定》無名有實,在實質上存在,這點不用為國民政府辯護。



重讀抗戰史:華北事變中《何梅協定》究竟存不存在?



日本並未笑到最後,《何梅協定》的背後是國民政府的忍辱發展建設。


《何梅協定》不存在的說法為何不對


從法律形式言,何應欽並未在「高橋覺書」上簽字,故北平軍分會與華北駐屯軍間,確實沒有一紙如「塘沽停戰協定」這樣明顯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書,何應欽自始至終否認「何梅協定」的存在,1977年甚且透過國防部史政局正式發函台灣各史政學術機構澄清其事。二次大戰後梅津美治郎在遠東軍事法庭受審時,也稱何梅協定是一項「君子協定」,並未形諸文字。河北事件發生時參與談判的磯谷廉介(時任日本使館少將武官,駐上海),於戰後病危時,也坦承「何梅協定」是日本方面故意宣傳,造成真有其事之錯誤印象。這些說法,都是針對何、梅之間並無法律性協議文書而言的。


然而,何、梅之間卻有一封「便函」存在。根據國際法慣例,條約的形式與名稱甚多。但在國際法上的效力完全一樣。何應欽這一「便函」雖不合條約的形式,但與「通知」類似,是一種「類似條約的文件」;而且,何應欽致函梅津雖屬於「單方行為」,但在國際法上,類似條約的文件與單方行為,也具有法律效果。


本來,雙方各有解釋,但從史實上看,河北事件結束後,日方即將何梅協定精神推廣及河北以外的其他華北各省,中國雖然否認何梅協定,但華北各省黨部繼河北省黨部之後也相繼退出,排日運動更是在嚴禁之列。1935年12月初何應欽以南京中央新任命的「行政院駐平辦事長官」身分返北平時,即招致日方絕對反對,最後只能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由宋哲元代何應欽主政華北。這無異是《何梅協定》中「南京中央勢力不得再進入華北」的持續作用。


總之,就日本而言,強調何梅協定可以作為其侵略行為之合理掩飾,且在武力作後盾下,推衍協定的應用範圍;而中國方面,即使不斷否認何梅協定,但處於日方高壓之下,實際作為卻又符合《何梅協定》精神。《何梅協定》無名有實,在實質上存在,這點不用為國民政府辯護。《何梅協定》的簽署,是當時南京國民政府忍辱發展策略的結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江橋抗戰一戰成名,打響第一槍,死後榮葬北京
誰在「西安事變」後「坑」垮東北軍:不是蔣介石
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門有哪些發現 曾絕不可外傳
為何1948年蔣介石就職總統當天就動了辭職之念?

TAG:談文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不退《巴黎協定》了?白宮:「不存在的!」
中印士兵互相扔石頭?華春瑩表示:中國恪守有關協議協定!
落實《巴黎協定》任重而道遠
《巴黎協定》曾經功敗垂成 關鍵時刻是中國力挽狂瀾!
「何梅協定」到底存在不存在?談判當天何應欽受到什麼極大侮辱?
為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辯護,美大學研究認為該協定難以奏效
陳鴻斌:日本還能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嗎
中國為何罕見強硬回應韓日軍情協定?
美韓自貿協定是否終結?特朗普稱將重談或結束
美國正式要求與韓國重談自貿協定,文在寅將「打太極」進行到底?
美媒:特朗普已決定退出《巴黎協定》
二戰蘇德互簽不侵協定,為何德國卻翻臉不認人?原因其實很簡單
特朗普為啥執意要退出《巴黎協定》?
美媒稱特朗普將重返巴黎協定 白宮闢謠:立場未變!
特朗普:將在周四就《巴黎氣候協定》宣布相關決定
馬克龍聯合國勇斗特朗普:捍衛伊朗核協議,巴黎氣候協定不能談判
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近日將做出決定
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全球譴責,朝鮮為何稱之「道德低劣的頂峰」?
身邊人說:特朗普決定退出《巴黎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