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寶寶如果出現頭面部濕疹、眼睛分泌物、肛周潰瘍等,經常會有人質疑「奶有毒」。如果這時新媽媽有不同程度的憂鬱落淚、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更是有多種民間傳說,認為母親的不良情緒會產生「毒素」進入乳汁中毒害寶寶,而產生各種「中毒」現象。


另有一部分人或多或少有一點兒中醫知識,認為寶寶濕疹、肛周潰瘍、眼屎、舌苔白或黃等現象都是體內有「火」,有「濕毒」,都是媽媽體質不好,自己是「痰濕」、「熱性」體質,自然產生了有「濕氣」的奶水餵給寶寶,寶寶就會出現「濕毒」反應。


新媽媽喂哺母乳又會受到各種阻撓,如果這時恰好寶寶因各種原因發燒,「發熱」更是「火氣」大,自然是吃了「有毒」的奶水造成的,這奶便更不能餵了。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而這些現象的具體成因是什麼呢?我們綜合判斷一下,再下結論不遲。


科學家庭育兒

寶寶長各種疹子,是母乳有毒?


科學家庭育兒


有的老人認為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胎毒」,隨瀝青樣的胎便排出。如果胎便較少或排出較慢,「胎毒」就會部分留存在寶寶體內,長疹子、頭頂上長痂皮,甚至還會影響智力。老人們往往很恐懼,希望更快地解胎便,常常會使用各種排「胎毒」的藥水給寶寶喝。


此外,更多情況下,老人們會質疑新媽媽的奶水。剛出生那麼粉嫩的小孩,怎麼會長這些難看的疹子呢?那一定是媽媽「有毒」的奶水害的了。


那麼事實真相如何呢?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挨個道來:

1


粟粒疹


寶寶剛出生前幾周,寶寶臉上會分布一些細小的白頭粉刺,尤其是在鼻子上。疹子大概針尖大小,很少突起皮面或發紅,不仔細看也許很難發現,剛出生時寶寶皮膚總體看上去較為光滑。這是皮膚毛孔被分泌物阻塞所造成的。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不需處理,幾周後會自然消失。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2


毒性紅斑


這個名字很嚇人,不過一點兒危害性也沒有。這是一顆顆小紅點,中間還有顆黃白色的痘痘,看起來像蟲咬的一樣,最常見於腹部,原因不明,總體而言並不多見。這種現象大多在新生兒出生1周內出現,無需治療,2周內會自然消退。


3

新生兒痤瘡


帶寶寶照滿月照的細心媽媽會發現,在那前後寶寶臉上會有許多影響上鏡效果的小痘痘,就像少男少女的青春痘一樣,很讓人苦惱。這種痘痘的形成機制確實類似青春痘,有人稱之「嬰兒痤瘡」,醫學專有名詞為「脂溢性皮炎」。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這是因為嬰兒出生時激素增多,類似青春期的激素變化階段,可使皮膚內的皮脂腺里產生過多地像臘一樣的油膩膩的皮脂,在頭皮、額部、面頰部較為明顯,有時也會出現在耳後等部位。皮脂腺若受到阻塞,會導致發炎,形成油膩的、突起於皮面的、粟米粒大小的小紅疹。


約在第3周或第4周時出現,常在第3周達到高峰,4-6周後自行完全消退。一般清水清洗面部即可,也不需要過於頻繁,除此之外通常不需要處理。


新爸媽需要把寶寶指甲剪短,以免寶寶自己抓臉劃破皮膚;如果痤瘡周圍皮膚髮紅腫脹,或流出蜜狀液體,則考慮受到感染,可以少量使用抗菌藥膏。這類疹子最為常見,幾乎每個寶寶都會出現,相對較為明顯,因為類似「痤瘡」,最容易被當成「奶有毒」的證據,事實上是沒有事實依據的。


4


皮疹較早出現


如果粟粒樣紅色皮疹出現較早,在出生第2周前後,通常急劇惡化,從頭皮、頸部、肩膀逐漸向下蔓延,且持續時間長,多伴有其他過敏表現如肛周濕疹、煩躁、哭鬧不安、腹部不適甚至生長受限,那麼就可能是寶寶對配方奶或媽媽奶水中的物質過敏了,媽媽需要仔細尋找原因,最先考慮是否食用高蛋白物質如鮮奶等,藥物或刺激性的食物等,停用這類物質會很快好轉。在這一意義上,「奶有毒」一說貌似有道理,跟媽媽進食的特殊食物或藥物有關,跟情緒等因素依然是沒有關聯的。


5


各類胎記、血管瘤和痣等


均由過度生長的血管造成,多餘血管從薄薄的皮膚中透出來,呈現淡藍色片狀印記,成為「胎記」,事實上也是痣的一種。屁股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叫「蒙古斑」,淡紅色不光滑突起叫做「草莓樣血管瘤」,其他還有「咖啡牛奶斑」、「著色痣」等。這些出生就有,多數會自行消退或變小,不需任何處理,也大可不必緊張。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科學家庭育兒


寶寶眼睛分泌物也是母乳的問題?


科學家庭育兒


大部分新生兒在3周大時會開始流眼淚。這些淚水會沖內眼角細小的淚管流至鼻子。嬰兒的淚管通往鼻子末端處有時會覆蓋一層薄膜,通常在出生後不久就會打開,以便淚液能輸你排除,如果未能完全打開,就會造成淚管堵塞,無法順利排出的眼淚可能會引起感染,產生黃色、粘稠的分泌物。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這個現象有可能出現幾周甚至幾個月,有時會間斷性的複發,通常在寶寶6個月以後,淚管就會保持暢通了。新媽媽可以向眼科醫師諮詢,針對寶寶情況是否需要使用眼藥水或外用抗菌藥物,並學習淚管按摩的手法,幫助清潔疏通淚管,注意此法推廣存在一定風險,因為新媽媽無菌操作手法不會像醫護人員那樣規範,有可能加重眼部感染。


如6-9月後仍未好轉,眼科醫師很可能建議動一個非常小的手術打通淚管,而小寶寶只有進行全身麻醉保障手術安全。寶寶剛出生幾個月時,眼睛分泌物幾乎都是因為淚管阻塞造成的。如果大一點的寶寶存在眼睛分泌物,需要考慮結膜炎、中耳炎、鼻竇感染等可能,需要結合其他表現,諮詢眼科、耳鼻喉科醫生。


此外,順產寶寶剛出生時眼白中可能有一些血絲,也會被認為是「火氣」的表現。這是寶寶出生時,血管受到擠壓破裂造成的結膜出血,對眼睛並沒有傷害,幾個星期後會消失,並不用擔心。


科學家庭育兒


寶寶出現黃疸,也是奶水不好?


科學家庭育兒


剛出生時白白嫩嫩的小寶貝,兩三天後眼球和皮膚逐漸變黃,醫生說這是黃疸。網上一查,壞了,這黃疸是會壞腦子的,時間長了、指數高了都影響智力,將來不會讀書怎麼行,寶寶會「輸在起跑線上」。在當今我國6個大人對1個寶寶的模式下,寄託全家希望的小寶寶腦袋更是重中之重。


這時候新媽媽和家人又該著急了。家中老人又會認為「奶水不好」,嬰兒體內有「濕毒」才會皮膚髮黃。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1


怎麼判斷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足月兒多在生後2-3天內出現,4-6天達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持續時間較長,可持續2-4周。


色澤相對較淺,皮膚紅潤白裡透紅,局限於鞏膜、面頸部,或波及軀幹、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關節,很少手腳心發黃。大便顏色可偏黃,檢測尿中無膽紅素。


生理性黃疸最高值,足月兒不超過12mg/dL,早產兒不超過15mg/dL,不過近年有學者建議放寬這個限值。


病理性黃疸多在生後24小時出現,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


色澤相對較深,皮膚萎黃,往往遍及全身,如果患兒手足心均被黃染,往往提示膽紅素水平超過12mg/dL。患兒一般情況相對較差,可有睡眠、精神不好、躁動、哭鬧不休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核黃疸。


大便顏色根據病因可有不同,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疾病尿中可有膽紅素。病房觀察嬰兒個體差異很大,上述數值僅限於參考,不必過於拘泥或緊張,需綜合判斷,必要時諮詢兒科醫生。


2


治療


早期需要頻繁喂哺,而其他人經常建議用配方奶替代,母乳性黃疸寶寶的媽媽更是經常被建議永久性停喂母乳,避免長時間黃疸對寶寶造成永久性損害。


頻繁喂哺,從大便排黃,是比較明確的處理方法。事實上,國外通過詳細的數據統計和調查,頻繁喂哺母乳的寶寶,因母乳好消化,腸蠕動加快,排便次數多,黃疸消退更快。而早期增加配方奶造成的乳頭混淆、奶量下降等結果。


曬太陽。膽紅素能吸收光,在光照和氧化作用下,脂溶性的膽紅素氧化成為一種水溶性異構體,能從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


事實上日常的晝夜節律光線,即使是室內光,對寶寶的黃疸已經有很多好處了。天氣好的時候常帶寶寶在陽台和戶外走走,最好有樹蔭或其他障礙物遮擋,那些漫反射的不甚強烈的光線,已經有很不錯的療效了。相比之下,短時間的日光直曬好處不會多很多,害處卻很大。有老人會建議給寶寶佩戴墨鏡。當然也是不科學的。


葡萄糖。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國民間多採用葡萄糖退黃,許多醫護人員也這麼建議。筆者查閱許多文獻,並沒有找到葡萄糖和去除黃疸有什麼特別的關聯性。


另,喂哺葡萄糖可引起血糖快速波動,不利於腦細胞發育。此外,喂哺葡萄糖水也會引起嬰兒乳頭混淆,有可能造成全母乳失敗概率增高。因此,這一做法並無任何科學依據,有害而無利,是不可取的。


益生菌。理論上,增加腸道益生菌,可以增加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糞膽原的概率,它們最中從糞便排出而排黃,的確有許多研究支持這一做法。而國內外該研究多在喂哺配方奶的嬰兒身上進行,添加益生菌可能存在益處;全母乳嬰兒使用益生菌的好處,並無權威對照試驗數據支持。


如果你的寶寶黃疸指數超過15mg/dL(早產寶寶的警戒值可能更低,如果黃疸出現較快且增長迅速,通常在出生24小時以內出現,具體數值醫院有較為詳細指征表格),有核黃疸可能或遺留長期慢性損害的風險。


因此醫生可能建議你住院治療了(當然寶寶個體差異很大,少數寶寶不到15mg/dL就出現早期癥狀,有的寶寶黃疸指數高達30mg/dL也沒有癥狀,其中也包括早產寶寶。近年來國外醫療干預的警戒值有所放寬。但我國醫療比較保守,通常會積極處理)。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科學家庭育兒


媽媽生病


科學家庭育兒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儘管哺乳期母親體質會增強,抵抗力有所增加,但漫長的哺乳期偶爾來幾次感冒、發燒、過敏……都是非常常見的事情。生病時期,奶水質量真的有影響嗎?是否應該堅持餵奶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目前存在爭議。當下絕大多數學者建議新媽媽繼續哺乳。感冒發燒的媽媽,戴上口罩餵奶是受到科學界鼓勵的。


研究統計觀察發現,6個月以內的哺乳寶寶接觸生病的媽媽,感染生病的概率較小,3個月內的寶寶很少發燒。


小嬰兒的易感微生物跟成人有所不同,6個月內嬰兒天然攜帶媽媽從孕期就源源不斷供給的抗體,另媽媽的乳汁還有傳遞抗體的作用,幫助寶寶預防感染,或獲得感染後幫助抵禦致病微生物。因此這個時期,奶水不僅沒有毒,還是「良藥」。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突然改喂配方奶,會讓很可能已經接觸到致病菌的寶寶失去這味「良藥」,還要經歷突然接受奶瓶或小勺,媽媽與自己分離而改換了照料者,心情緊張,胃腸功能紊亂,反而增加感染概率。


當然,寶寶因為咳嗽等反射力度較弱,感染引起肺炎等較為嚴重的後果,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在寶寶3-6個月內很少見。寶寶超過6個月,發育相對完善一些,即使感染、發熱等,對寶寶影響也相對小一些。感染本身也對寶寶的抵抗力是一次不錯的挑戰和歷練。


發燒真的會引起奶量減少嗎?短期內的確是這樣的


發熱會影響下丘腦分泌泌乳素等激素的功能,有可能造成奶水一過性減少,且發熱後大量出汗丟失水分,也有可能影響奶量。但一般人很少連續發燒超過1-2天,後期頻繁喂哺,完全可以將奶量迅速的漲回來。你完全不必對著吸奶器上的數字,再次擔憂苦惱。


事實上,我們經常聽新媽媽惋惜的說「我的奶水本來蠻好,發了一次高燒就沒有了」。「我發燒的時候,吸出的奶水只有平常的一半,後來乳房就再也沒那麼脹了,奶水再也漲不回原來的量」……筆者猜想,這其中一定有發燒會引起奶少、奶不好的刻板印象作祟。為了這一過性的奶量減少停喂母乳是很讓人痛惜的。


權衡利弊,還是一直喂下去比較妥當,期間密切觀察嬰兒的狀況。當然,還是盡量保護自己不要生病,平衡飲食,合理作息,並且盡量不要去人流過於密集的地方,也離咳嗽、打噴嚏的親朋和路人遠一些哦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科學家庭育兒


媽媽來月經後奶有毒?


科學家庭育兒


民間還有傳聞媽媽來月經後「奶有毒」,這也是毫無科學依據的。來月經通常是媽媽餵奶頻率、量減少,泌乳素對雌孕激素的抑制作用減弱引起的。當然,月經期因為激素影響、疼痛、失血等多種因素,奶量也會一過性減少,經期結束後頻繁喂哺能很快將奶量追回來。尚無任何科學研究證實來月經會影響奶水質量。新媽媽們大可不必擔憂。


科學家庭育兒


媽媽體內濕氣重容易讓寶寶拉肚子?


科學家庭育兒


寶寶生理性腹瀉,尤其是傳聞熱天餵奶,媽媽體內「濕氣重」,奶水更容易讓寶寶「拉肚子」。


這種傳聞也是不科學的。因為母乳更好消化,也更容易排出,客觀上乳糖含量也較高,寶寶大便會較人工餵養寶寶稀一些,解便通常也會頻繁些,稱生理性腹瀉。夏天高溫可影響寶寶胃腸功能,的確有可能造成大便較平日更稀一些。這會給人們一種母乳引起「拉肚子」,吃奶粉的寶寶大便正常一些的印象。我們了解上述這一點後,知道大便更稀反而是件好事,就不必再為奶水質量糾結了。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科學家庭育兒


總結


科學家庭育兒


綜上所述,絕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出現中醫常描述的「濕毒」、「火氣」等症侯,多數是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均可以用現代醫學解釋,跟奶水質量並沒有直接關聯。


另一方面,如果媽媽真的進食了讓寶寶過敏的食物,產生的奶水有時也會引起寶寶各種過敏表現,這個意義上,「奶有毒」的說法是有一定依據的。


這時候媽媽應該努力尋覓可能的致過敏食物或藥物,停止攝入並觀察寶寶有無好轉,且3-6月內避免再攝入這類物質。另外媽媽的飲食結構需更合理些,通常需要清淡些,多進食新鮮瓜果、蔬菜、瘦肉等,避免辛辣刺激、過於油膩或甜、鹹的食物。


多數老人家認為乳母需要大量進補「發」性食物,並補充大量的油脂、肉類、糖、鹽等,恢復體力、去除惡露和發奶,而中醫提到的「發物」,通常是易致敏的或含酒精的物質,許多並不可取。


一般情況下,母乳中的成分致寶寶過敏的概率較低,除此之外,多數新生兒其他類型皮疹、眼睛分泌物、程度較輕微的尿布疹等跟奶水質量基本上沒有明顯關聯。民間傳說媽媽生氣、憂鬱等不良情緒,並不會產生「毒素」,但會產生一些應激激素抑制泌乳素的分泌,也就是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量」,而不會影響「質」。

如何證明自己奶水沒有「毒」,營養足夠呢?



作者:馮欣源是一位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


科學家庭育兒微信平台獨家約稿,沒有平台授權謝絕轉載,如需轉載請查閱菜單下方的聯繫方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崔玉濤家庭育兒 的精彩文章:

嬰兒背帶是我的親密育兒戰友
積食這個心結咋解?孩子飯量如何把控?
疑難雜症:指甲上的豎條、玩小雞雞、春捂秋凍……
側卧奶睡」,真的是洪水猛獸?
爹媽這輩子對「傑出」閨女的評價,在選女婿時候都爆發啦!

TAG:崔玉濤家庭育兒 |

您可能感興趣

喝骨頭湯可以補鈣嗎?實驗證明還不如它!
不感冒就能證明自己身體好嗎?這很難說。
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純顆粒養不出好多肉?事實證明,只是你不會養!
親子鑒定除了證明你爸是你爸,還能幹嘛?到底準不準?
這狗也是沒誰了,感覺不胖不需要減肥,它非要證明自己!
如何證明你不是機器?
如何證明自己嫖過娼?
你,無需向誰證明什麼,只要留一份瑜伽給自己
如何證明我們生存的空間只可能是三維的?
如果身體有這些現象,證明你非常健康!快看看你有沒有?
如何能夠做到優雅地「調戲」女生,證明你才有戲?
曾被父母當垃圾一樣拋棄 秋瓷炫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可以過得很好
當你殺了人,如何證明自己不在場?
誰說冷血動物無情,這隻牛蛙用智商證明它是暖心好爸
如何一句話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身體幾個反應證明你喝不夠水
突然想吃辣、吃甜、吃咸,證明你的身體可能出問題了!
狗狗為了證明自己瘦,主動跳進水池,結果笑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