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除了各種神轉折,脫歐公投與美國大選的相似點還有很多……

除了各種神轉折,脫歐公投與美國大選的相似點還有很多……

想必大家都記得今年6月23日那場「世紀公投」,英國人竟然真的脫歐了,讓不少以為他們只是撒撒脾氣的人大吃一驚,成為今年最黑的黑天鵝事件。有網民說,看過了脫歐公投才知道,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雖然上周希拉里郵件門重啟給了特朗普一記神助攻,讓他的民意支持率幾乎與希拉里追平,但就算沒有這件事,特朗普的獲勝也可以說是情理之中。

除了各種神轉折,脫歐公投與美國大選的相似點還有很多……


11月5日,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持平。(圖片來源:BBC)


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有很多共同之處,背後的根本問題在全世界都能找到映射,值得仔細分析。


先來看第一隻黑天鵝:英國脫歐。

除了各種神轉折,脫歐公投與美國大選的相似點還有很多……



英國脫歐公投,各選區投票結果。黃色代表留歐,藍色代表脫歐。(圖片來源:衛報)


這場公投中最能說明問題的恐怕就是上圖了,我們能明顯看出留歐派的兩大集中地區。首先是倫敦和周邊地區。倫敦是金融城所在,也就是跨國資本的集中地。換句話說,這裡可謂是全球化進程中受益最大的地區。


再就是蘇格蘭,43%的出口收入來自歐盟;作為北海油田所在地,蘇格蘭希望獲得收入的自主分配權。留在歐盟,還可以享受來自歐盟的補貼和關稅優惠。

這樣看,支持脫歐的地區就比較明確了。這些地區產業結構單一,民眾多處在工人階層,生活條件不理想,也無法像倫敦一樣享受各種優待。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資本流動的成本越來越低,導致歐美髮達國家出現了產業空心化的現象:就業崗位不斷流失到海外,本國的中下層階級的利益受到直接損害。經濟高速發展時,富有和精英階層賺得盆滿缽滿,中下層階級也能跟著分一杯羹。然而隨著金融危機、歐債危機、難民危機的重重打擊,歐洲的內部矛盾就開始突顯了。這就是為什麼今年來倡導孤立主義、保守主義、民粹主義的極右派能在歐洲發展得勢如破竹。


這時候別說全球化了,英國政府就算只是宣傳歐洲一體化是件大好事,這些地區也肯定不會買賬。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全球化的好處都讓精英階層撈走了,我們憑什麼要替他們買賬?


明白了這一點,為什麼蘇格蘭一直想從英國分離出去就非常容易理解了。20世紀7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去工業政策」對蘇格蘭打擊很大,至今難以恢復。倒閉的礦場、船塢、破敗的工業城市街區,失業的民眾,讓蘇格蘭對保守黨政府和議會的厭惡持續至今。


一名蘇格蘭網民在知識分享網站Quara解釋了蘇格蘭一定要脫英的原因。他們覺得議會並沒有「代表」他們,威斯敏斯特宮不在意他們的訴求,不過沒關係,他們還有蘇格蘭議會和蘇格蘭民族黨。「如果卡梅倫說歐盟有益於經濟發展,蘇格蘭人聽到的是『歐盟有益於倫敦』,他們想朝著卡梅倫伊頓精英的臉踹上一腳。但如果斯特金(蘇格蘭首席大臣、蘇格蘭獨立黨領袖)說歐盟有益於蘇格蘭,那麼歐盟就真的有益於蘇格蘭。雖然他們還是想朝著卡梅倫的臉踹上一腳,但蘇格蘭更重要些。」

所以說,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恩怨,其實是草根階層和精英階層之間的恩怨,是全球化受害者和受益者之間的恩怨。舉例而言,蘇格蘭海域的北海油田產量持續增加,使得英國成為歐洲第三大產油國和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然而,油田帶來的巨大收益歸英國中央政府所有,蘇格蘭每年還要向中央政府繳納近90億英鎊的油氣稅,誰是受益者一目了然。蘇格蘭將全球化的衝擊歸咎於英格蘭,而英格蘭則將其歸咎於歐盟,本質上來說蘇格蘭中下層民眾與英格蘭中下層民眾的訴求是一樣的。


回到英國脫歐,脫歐派人群的另一個特點是年齡比較大,50歲以上的選民比18歲至24歲的選民更支持脫歐,他們的投票率也明顯比年輕人高。根據BBC的統計,18至24歲的年輕人中,支持脫歐的比例為27%;然而到了65歲以上,支持率就飛漲到了60%。

除了各種神轉折,脫歐公投與美國大選的相似點還有很多……


各年齡段投票支持脫歐和留歐的比例。(圖片來源:BBC)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割裂呢?因為活久見。41年前,當這些人還是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時,他們對生活充滿期待,相信加入歐盟就像是找到了夥伴,生活一定會越變越好。在1975年那次公投中,支持留歐的比例高達67.2%。


過去這幾十年是全球化發展最快的時期,當曾經意氣風發、充滿期待的年輕人頭髮已經花白步入中年時,他們悲傷地發現自己被騙了。歐盟沒給他們帶來夢想的生活,卻帶來了一車的麻煩,巴不得趕快投票跳車。


這時我們再看美國大選,特朗普的支持者又是誰呢?跟脫歐派差不多的一群人——「窮白階層」。與英國一樣,美國也出現了富人越富、窮人越窮、中產階級流失的局面。昔日橄欖型的社會正在向水桶型或蠻腰型社會發展。特朗普的支持者們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社會發展機會少,多分布在城市郊區,生活境遇較差。這說明歐洲遭遇的「窮」的問題,在美國也存在。


那麼「白」又如何解釋呢?這是美國社會不同於歐洲之處。歐洲難民危機的爆發,以及由此引發的資源、治安、反恐壓力,讓當地民眾和一些政治團體將冒頭指向了少數族裔,尤其是中東和北非移民,這些人表達自己各方面訴求的渠道非常有限。


然而在美國,貧窮的白人一直以來是最缺乏政治代表的群體。美國黑人、穆斯林、LGBT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確和話語權,可是白人中下層群體的政治地位卻不理想。為了表現多元性,無論是招生還是招聘,學校和企業都會給少數族裔預留一定名額,而被這些名額擠掉的,恰恰是無權無勢的白人群體。這就是為什麼反對移民、揚言要在美國和墨西哥交界修長城的特朗普給為他們帶來安全感。


希拉里曾說特朗普的支持者是「可憐蟲」,於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們製作了一個視頻「全世界的可憐蟲團結起來」(Deplorables Unite),背景音樂就是《悲慘世界》中那首著名的Do you hear people sing。


反全球化:

除了各種神轉折,脫歐公投與美國大選的相似點還有很多……



反大銀行:

除了各種神轉折,脫歐公投與美國大選的相似點還有很多……



反體制:

除了各種神轉折,脫歐公投與美國大選的相似點還有很多……



感受到「可憐蟲」們的憤怒了吧?窮則思變,這些對現實不滿的人,寧願承擔選擇錯誤的風險,也不願意再循著過去一路走到黑。所以,英國勇敢地選擇脫歐,美國人也可能冒險地選擇特朗普。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些人對改變的呼聲這麼大,為什麼在公投和選舉之前,一切卻看起來風平浪靜呢?這時就得說道表達民意的兩條通道:媒體和民調。


先說媒體。新聞輿論歷來是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很多人對西方媒體持有一種「美好的幻覺」,認為它們沒有什麼政治傾向或政治立場,在從事新聞報道時能做到價值中立,其提供的新聞是真實和客觀的。可惜,幻覺就是幻覺。


一般西方媒體都有鮮明的政治立場。根據英國各家媒體6月(也就是脫歐公投當月)的頭條報道可以看出,它們對脫歐的立場如下:支持留歐的包括《衛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獨立報》;支持脫歐的包括《每日郵報》、《每日快報》、《太陽報》。


熟悉英國媒體的讀者想必發現了,支持脫歐的媒體都是接地氣的草根小報,而支持留歐的都是主流正統媒體,這與民眾陣營的劃分是一致的。當然,什麼階層的媒體有什麼階層的讀者,很難想像在英國暖氣都燒不起的底層民眾會手捧著一份《金融時報》,對他們來說,《金融時報》發出的種種脫歐將帶來的金融海嘯與他們的生活距離太遠。


同樣,在考慮公投中該如何投票時,那些成功的商業人士、精英階層也不會從《每日郵報》尋求建議。因而,媒體報道的割裂進一步加劇了英國社會的割裂,底層受「小報思維」的強勢絕殺,對脫歐的正確性越來越篤定。


所以說,脫歐派也好,留歐派也罷,都能找到與他們同陣營的媒體。那麼為什麼在脫歐造勢過程中,脫歐派的聲音明顯較小呢?其實問題的答案上面已經說過了,無論是其他國家媒體,還是本國內的專家學者,這些有能力、有渠道在媒體上發聲的人,有誰會嚴肅對待小報呢?這些媒體的性質就註定了,當他們涉及時政問題時,根本不會得到上級階層的嚴肅對待。這就是為什麼吃瓜群眾讀到的經常是多少個商業領袖聯名對脫歐發出警告,一旦脫歐英國將經歷金融震蕩,奧巴馬呼籲英國留歐等等。


至此還有一家舉足輕重的英國媒體沒有說到,那就是英國廣播公司。在脫歐公投當天,BBC總結了幾乎所有英國媒體的頭條,唯獨自己遲遲沒有表態,它在文章中寫道:「根據選舉日規定,BBC只能報道客觀事實」,所以無法表達立場。


不過即便是看起來無毒無害的BBC,也有人質疑它是否真的不偏不倚、客觀公正。英國作家羅賓·艾肯特曾寫過一本書Can We Trust The BBC?(我們能相信BBC嗎?)討論這個問題,後來又在《每日電訊報》上發表了文章Can we still trust the BBC? (我們還能相信BBC嗎?)他指出,BBC在啟動諸多批評政府的報道時,在採訪的問題、報道素材的剪輯、新聞主播的發言等環節,先行植入了明顯的意識形態,大量選擇性地搭配報道事實和背景介紹。而在國際新聞報道中,BBC的意識形態立場流露更為明顯,為了取得有利於己方觀點的報道內容,發展到了無視重要事實的危險地步。


當然,一人之言不足為信,但BBC以外的其他媒體選擇立場的事實已經可以說明,新聞報道吸收和釋放的聲音,都是經過操作和處理的。


那麼民調呢?他們總不能只調查上層社會的態度吧,為什麼還是跟最終的投票結果有很大出入呢?其實自從2015年英國大選中工黨意外慘敗後,人們對這個問題就做了很多分析,原因也比較複雜,但歸結到一句話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民調機構YouGov政治和社會研究負責人喬·特懷曼(Joe Twyman)表示,「每種方法--無論是電話、面對面還是線上--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試圖代表更廣泛的人群。但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所有的調查工作都是有缺陷的。」歐美民調公司經常採取的調查方法有兩種:一是電話調查、一是網路調查。


幾十年前,電話調查的結果還是比較準確的,那時民調公司都是隨機撥打座機號碼。然而,現代社會裡大家都用上了手機,即便能聯繫上受訪者,對方也不一定願意接受調查。我們都接過調查電話吧,可能電話那頭剛說「能不能耽誤您幾分鐘時間做一項調查?」,電話另一頭的人已經掛斷了。事實上,拒絕接受民意調查的人數越來越多,這些都提高了獲得高質量民調結果的難度和成本。


美國法律不允許使用自動撥號器,所以民調機構人員只能手動撥打受訪者的手機號碼。可是電話調查的回復率非常低,可能連5%都不到。所以民調機構經常遇到的情況是,手動打出了20000個電話,卻只收集到了1000個人的民意。


況且,這種調查方式電話費和人工費都很高,所以資金緊張的民調公司比較喜歡採用的方式是成本較低的網路調查。可這種方式也不理想,畢竟年長人群在線人數很少。


除了調查方式以外,受訪者心態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一些受訪者可能會在民調中撒謊,這似乎是人們無法左右的。但民調公司還疏忽了一點,他們低估了「不投票者」(non-voter)的政治訴求。


「不投票者」指的是在過去幾十年中幾乎沒有參加過投票活動的民眾。民調公司們覺得他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投票了,沒想到在脫歐公投中,有將近280萬(選民總數的6%)「不投票者」出現在了投票站,絕大多數投票給了脫歐。領導留歐運動的克雷格·奧利弗爵士(Sir Craig Oliver)說,「他們的出現讓我們必輸無疑,就算沒有280萬人這麼多,我們也會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哈里王子為女票怒懟媒體!從沒見過這麼燃的公開戀情…
世界上最乾淨的空氣在哪裡?99%的人不知道的最美歐洲小國
正式定了,川普總統!美國民眾驚呆,自己投的票到底發生了什麼?
迪奧、MB高跟鞋,Prada包,Balenciaga大衣,佳能印表機!
你最不能適應英國的哪一點?

TAG:英倫圈 |

您可能感興趣

比起美國的百老匯,這裡還有更多的選擇
美費盡心機想求得中國這種戰機,原來一切都是因為美國的這個目的
很多美國人去超市並不只是為了買打折商品,太搞了!
美國並沒有那麼便利——在美國做這些事比在中國難多了
中俄兩大國聯手都打不過半個美國?再加這個神奇國度勝負或將逆轉
為什麼選擇來美國?對比隔壁加拿大 美國在這些地方好太多!
在國外呆了這麼久,在美國過中秋讓你的思鄉情節有多濃?
美國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看完絕對震驚你!
中國對外軍售與美國差距巨大,除了性能還有別的原因么?
又丟人!中國大媽在美國景點大打出手嘴巴被撕爛 竟然是為了……
希拉里關鍵時刻的這次跌倒,或將逆轉美國大選形勢!
美國人的收入究竟有多少——你和他們的差距有多大?
在美國有一群人,可以一夫多妻,還是合法的……
假如有一天我回國了,我一定忘不了美國的……各種酸爽!
原來美國和中國開車有這麼多不同……
在美國花一萬多做的複位,到底是什麼問題?
歷史上,這些國家的消失,都與美國有關
有一種餐廳業態叫「寄居」,在美國,這種模式很賺錢!
這群美國人玩著漂流,一不小心,一不小心就被風刮成了加拿大難民
小心!美國餐館小費也有「潛規則」,很多人都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