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末三傑之陸秀夫

宋末三傑之陸秀夫

陸秀夫(1237年11月8日-1279年3月19日),字君實,楚州鹽城(今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人,宋末政治家,與文天祥和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祖父陸大有,母趙氏乃宋朝宗室女。妻亦宋朝宗室女趙氏,兩婆媳為姑侄。另有妻倪氏、蔡氏。 寶祐四年(1256年)與文天祥同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德祐二年(1276年),臨安淪陷,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和陳宜中、張世傑以及楊妃等人帶著宋度宗的兩個兒子——7歲的益王趙昰和4歲的廣王趙昺。同年益王趙昰在福州做皇帝,定年號「景炎」,是為宋端宗。

端宗任命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堅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年),端宗死,得年10歲,陸秀夫與張世傑共同擁立宋端宗異母弟——七歲的廣王趙昺為皇帝,定年號「祥興」,端宗生母楊太后垂簾聽政。趙昺即位後,封陸秀夫為左丞相,與張世傑共同輔政。

祥興二年(1279年),元朝張弘范大軍大舉進攻厓山的趙昺流亡朝廷,崖山海戰中,宋軍潰敗。趙昺聞知被嚇得大哭大鬧。陸秀夫不願做元軍俘虜,先逼迫自己的妻兒投海自盡,後勸說趙昺「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當為國死,萬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轍。德祐皇帝遠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陸秀夫接著將玉璽栓在趙昺身上,背起年僅八歲的幼帝趙昺跳海而死,「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自此,南宋王朝覆滅。陸秀夫的後人輾轉遷徙到廣州的從化定居,地點叫錢崗村。

紀念

陸秀夫死後,與張世傑、文天祥齊名,稱為「宋末三傑」。陸秀夫投海後屍體漂近海邊,被人撈起,葬於二城(即今台山市都斛鎮義城村);清朝遭官員毀墓後,陸秀夫的後裔子孫在台山三合鎮聯安與開平東山鎮交界的馬山重修衣冠冢陸秀夫墓。今廣東省江門市的新會有紀念陸秀夫負幼帝跳海悲劇的陸秀夫紀念館,而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小南山上宋少帝陵前有陸秀夫餚少帝殉海塑像。

陸秀夫的家鄉鹽城建有陸公祠。在端宗撤離福州後,朝廷駐蹕的福州濂浦(今福州市林浦鄉)村民將皇宮改為供奉南宋功臣的廟宇。為躲避元朝追查,將正殿稱作「泰山宮」,內供趙匡胤、趙昰、趙昺塑像;側殿稱作「大王殿」,供奉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塑像。每年正月舉行「出宮行鄉」,將他們抬出宮外,家家設宴祭拜,延續至今。台灣新北市雙溪區亦有供奉宋末三傑的「三忠廟」。興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是雙溪區民的信仰中心。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昆明細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末三傑之張世傑
崖門海戰經過
南宋四川抗蒙山城
宣和北方大暴動
建隆之治經過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宋末三傑之張世傑
宋末三傑之文天祥
初漢三傑與唐三傑
浩然正氣之「宋末三傑」
漢初三傑之蕭何《四》
《太閣立志傳》統一日本的戰國三傑——豐臣秀吉
隋唐英雄十三傑,第一傑竟是李元霸
中國古代歷史十大謀臣,一代智聖諸葛亮和漢初三傑張良
北洋三傑、黃埔三傑,中國近代史上的這些三傑,你能說出幾組
清朝三傑之一,殺了李鴻章的兒子,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
淹死末代皇帝的民族英雄,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都是一時英傑,書法縱橫超群
歷史傳奇:幫助劉邦奪取天下的張良為什麼排在漢初三傑之首?
中共特工之王,「龍潭三傑」之一,病逝黨內軍內齊悲
高奇峰「嶺南畫派」創始者「三傑」之一
歷史上的「三傑」
《百家姓》之蘇姓:眉山三傑,滄浪一亭
「金陵三傑」之一柳子谷國畫作品欣賞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初三傑蕭何、張良和韓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