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雲製造:未來製造業的希望在「雲端」嗎?

雲製造:未來製造業的希望在「雲端」嗎?


雲製造:未來製造業的希望在「雲端」嗎?



圖片展示了雲製造的概念,以及從傳統製造,到智能製造,到智慧製造,到今天的雲製造的過程。

(圖片來源於:瓦薩大學)


導讀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潮正席捲而來,各種創新技術風起雲湧,對於傳統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雲計算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瓦薩大學的Yuqiuge Hao的博士論文「雲製造:製造業和雲計算之間的戰略一致性」,著重介紹了由雲計算和傳統製造業相結合,產生的一種新理念「雲製造」。今天,我們結合這篇論文,帶大家一起揭開「雲製造」的神秘面紗,看看它對於未來製造業的影響。


從製造業的變革說起

在目前經濟全球化和新興技術蓬勃興起的大環境下,為了應對劇烈變化的商業環境以及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各個行業和公司都在積極應對,製造業也不例外。回顧之前的製造業革命,例如流水作業線(1960年代),柔性製造(1980年代),可重構製造(1990年代),基於網路和代理的製造(2000年代),直到如今的智能製造(2010年代)。製造業一直處於不斷的變革之中。


毋庸置疑,在最新的變革中,信息技術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提對於製造業的效率和生產率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信息技術的變革,已經滲透進入製造業的方方面面。它改造了傳統的工業模式,使之向著智能製造邁進。


下面一張圖反應了信息技術的參與度地理分布度,在這兩個維度上的製造業:


精實製造、敏捷製造


合弄製造、數字製造、計算機製造

虛擬製造、全球製造


網格製造、網路製造


這兩個維度是目前製造業發展的兩個趨勢,即信息技術參與度越來越高,地理分布越來越廣,走向聯網化和智能化。



雲製造:未來製造業的希望在「雲端」嗎?


(圖片來源於:瓦薩大學)


製造業發展趨勢和新興技術的影響


2015年,中國政府制定了「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以促進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包括現代製造和創新製造。另外,德國的「工業4.0「戰略計劃,創建了現實物理世界的「虛擬拷貝」,讓製造商可以採取分散性決策,促進智能工廠發展。」工業互聯網「是由通用電氣(GE)提出的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重點表述了信息物理系統在製造流程預測、智能監控、和計劃方面的價值。


很顯然,未來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是從傳統的產品生產,向著融合新興技術的製造業解決方案轉變。另外,一些類似的概念例如工業集成化、智能製造等等,也不斷出現。下圖二中展示了幾個主要國家的戰略,以及一些影響製造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例如:分布式製造需求驅動外包合作製造虛擬化集成化3D列印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信息物理系統


雲製造:未來製造業的希望在「雲端」嗎?



(圖片來源於:瓦薩大學)


雲計算的相關概念


根據2015年Gartner 的報告預測,雲計算將成為十大頂尖技術趨勢之一。 它已經被認為是製造業方面的新型業務策略和技術推動者。根據權威調研公司IDC的評估,「雲」將會在未來十年,助力製造業生產力的提高。到2020年,八成全球性的信息技術公司,將會提供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業務。


"雲"的概念來源於互聯網,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雲計算是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提供可用、便捷、按需的網路訪問,分享一些資源例如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等等,這些資源通常是虛擬化的,並且動態可擴展


雲計算,本身不是一個發明型的概念,它是現有的不同技術的一種合作形式。它是一種多學科的交叉研究領域不僅是面向技術的,也是面向業務的創新



雲製造:未來製造業的希望在「雲端」嗎?



雲計算在製造業領域的應用


在製造業領域,根據之前的研究,有兩種類型的雲計算應用方式,例如第一,直接使用雲計算作為一項技術,即雲計算版本的製造業;第二,特定行業的垂直雲,即雲製造


第一種情況下,直接採用雲計算技術,無需用戶投資更多硬體,可以直接訪問可配置的資源(網路、存儲、應用、服務),根據服務付費。除了成本優勢,更重要的是靈活可擴展。目前,雲服務分三種:軟體即服務(SaaS)、平台即服務((PaaS)、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


第二種情況下,則是更進一步了,不僅是計算資源用於服務,而是整個製造業務參與進來


雲製造的概念


雲製造,是一種基於共享的哲學,代表了一種智能製造模型。它的主要特點是面向服務、知識性、高性能和節能。在這個模型中,結合前沿技術例如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等,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服務,支持整個製造周期。雲計算是為了計算目的,分享技術資源。而雲製造是為了製造的目的,在用戶之間分享廣泛的製造資源


目前來說,使用雲服務的製造商仍然很少。進一步的說,對於雲製造的概念,大多數公司還存在理解障礙,雲製造還處於起步期


雲製造服務系統


但是由一些相關的研究已經開始起步,總體來說,有兩種級別的雲製造服務系統


低級的: 這是社交媒體的製造業版本,可以支持業務分享。就像一個網站或者網頁一樣,提供實時的通信和信息交換,上面有商品提供者和需求者。這種類型例如阿里巴巴、ThomasNet、GlobalSpec等電商。


高級的:B2B 雲製造平台(CMP),提供辦公室到車間的全部集成,以及不同工廠之間的製造合作。這個平台同樣有提供者和需求者,但是它更專註於製造資源和能力的虛擬化,封裝為服務。這些服務可以幫助需求者完成製造活動。CMP 則提供了一個基礎框架,用於在一個合作化的製造流程中,管理整個製造活動。


雲製造產生「合作系統」


雲製造的形式中,在整個製造生態系統中的所有公司,都將具備合作化的工作化境。之前的供應鏈管理中,每個公司和工廠獨立地管理和監控的形式被取代,製造商建立一個啟用雲的「合作系統」。這種業務模式引進了多公司之間的內部以及外部的通信與合作。


雲製造可跨地理區域分布


作者解釋道,在雲的支撐下,製造商有機會管理地理上分布式的資源,為處於全球各地的其他工廠提供製造服務。隨著製造商和其他方更加緊密地工作,分享更多的信息。


企業系統和雲相結合


更進一步說,讓企業系統和雲相適應很重要,例如ERP (企業資源規劃), MES (機器執行系統), PPC (生產計劃與管制), RMA (遠程監控協助)等等這樣可以保證整個製造操作的運轉和「雲」相配合。


新興技術和雲相結合


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的出現,業改變了製造業的業務模式,助推了雲製造的擴張。越來越多的嵌入式設備、智慧型物件、和智能感測器參與到製造過程中去,確保製造商、車間和不同的合作夥伴之間的通信。關於產品,工藝和生產的實時信息起到了粘合劑的作用。


研究的主要獨創性貢獻


論文作者Hao說,「這項工作的主要的獨創性貢獻,在於它結合了四個不同公司的實際製造案例,所以研究中考慮和反應了實際工業的情況。」


參考資料


【1】http://www.uva.fi/en/news/cloudmanufacturing/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telligentThings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技術將如何發展?IDC發布十條經典預測!
日本松下推出新型IPS液晶面板:對比度極高!
新型微型自主航行潛艇問世:長度只有50厘米
壓力大?智能貼片幫到你!
石墨烯製備的新方法:激光誘導相分離

TAG:IntelligentThings |

您可能感興趣

「飛在青雲端」還是「飛在白雲端」?
騰訊在雲端:悄然轉變的巨頭,正在如何重新定義自己?
陳楸帆:在雲端
永遠的,你站在雲端,也不會掉下來。
「聽TA說」費勇:在雲端
那些住在雲端的日子,沒有七彩祥雲又何妨
秋在心上,詩在雲端
我把身體給了你,靈魂給了雲端。說《黑鏡》退步的,姐不服!
未來的載人金星探測:雲端飛艇
再做個賣技術的雲端「淘寶」,阿里雲頻建特色小鎮
華棲雲與阿里雲首推「雲上電視台」,可實現內容雲端一站式製作
馬雲怒懟圍棋人機戰沒意義 從論太極到說AI他的見地總是在雲端
輕井澤,躲進雲端下的靜謐之森
星空,在雲端之上
有個問題:雲端之上到底是如何觀測天氣的?
你在雲端,捧一杯咖啡,雅望天堂……
微軟打造車聯網平台,一切都在雲端
你有沒有試過在雲端之上,從上帝的視角來看中山?
攝影:喬治亞,雲端的鄉村,迷霧中的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