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納米線晶體管能自我修復 有助研製以1/5光速飛行的單晶元飛船

納米線晶體管能自我修復 有助研製以1/5光速飛行的單晶元飛船


納米線晶體管能自我修復 有助研製以1/5光速飛行的單晶元飛船


圖片來自網路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光譜》雜誌網站11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合作,研製出了一款能自我修復的晶體管。研究人員表示,最新自我修復技術有助於研製單晶元飛船,其能以五分之一光速飛行,在20年內抵達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今年4月12日,霍金宣布啟動「突破攝星」計劃,同俄羅斯商人尤里·米爾納、臉譜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合作建造能以五分之一光速(每秒6萬千米)飛行的微型星際飛船。不過,這種微型星際飛船能否「熬過」20年的太空飛行依然存疑,因為NASA的研究表明,宇宙高能射線會導致正電荷堆積,破壞晶元的二氧化硅層,讓設備性能受損,最終導致飛船失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NASA提出了很多方案:一是調整航線避開高能輻射區,但這可能導致航程增加數年,也不一定能保證飛船免遭輻射;二是在電子元件上加裝保護層,但這會使飛船增重、變大,導致速度降低;三是打造能自我修復的硅晶元。


  該研究團隊近日在舊金山召開的國際電子設備大會上提交了這項新成果。這種「柵繞式」納米晶體管使用納米線而非常用的鰭形通道作為晶體管通道,打開或關閉電荷流經通道的「門」完全將納米線包圍,在門上額外添加的一個觸點使電流能流過,如此一來,電流會加熱「門」以及它所包圍的通道,修復輻射造成的損傷。


  KAIST稱,這種納米線晶體管不容易受宇宙射線的「傷害」,「塊頭」也很小,非常適合用來製造太空飛行設備。研究人員稱,能在經受輻射破壞之後自我修復的晶元有望徹底變革太空探索方式,未來可能不再需要大型探測器來進行遙遠的星際旅行。不過,就目前而言,降低這一技術的成本是其實用化的關鍵。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NASA攜霍金打造星際飛船 能以1/5光速飛行
飛行步兵將成真!美軍研噴氣飛板每小時能飛150千米
如果飛船 以20%光速飛行,會發生什麼?
俄羅斯功勛試飛員米高揚逝世 能飛102種飛行器
迪拜飛行計程車試運行:8螺旋槳 時速100
全球首款在水面飛行的無人駕駛船舶 速度是普通船舶的10倍
精銳飛行員擅自行動 700公里時速穿越30米橋洞 剛下飛機就被逮捕
殲20極限飛行每平米十噸壓力,飛行員靠啥拉動鴨翼?
彈射版殲15鑒定試飛 配003電磁航母 海航實驗班規模擴充不僅有53名飛行員
滿載12000噸 配87米長飛行甲板 卻不能叫:直升機航母
直徑30米小行星剛從地球附近飛過:飛行速度達每秒16公里
F-35飛行員體重不能低於123公斤,為啥胖子能飛瘦子不能飛
迪拜自動飛行計程車終於獲准起飛 最早2022年正式運營
大型運輸飛機有望出新品,至少能拉170噸重物持續飛行一萬千米
以光速的20%飛行將會有多危險
1秒飛1000米,飛行員機內受不了壓力,還要穿宇航服
空客承諾將在2020年推出自動飛行電動計程車
駕駛純太陽能飛機,歷時505天完成環繞地球的飛行
速度秒殺飛機高鐵?航天科工再次回應時速4000時速的飛行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