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祖妙用八個比喻解釋「輪迴」

佛祖妙用八個比喻解釋「輪迴」

佛祖妙用八個比喻解釋「輪迴」



所謂的「業」,是指能產生各種後果的前因。

誠如佛祖所說「業生萬物世間」,各種業因可以產生各種業果。積累福慧善業可以得來快樂妙果,反之積累罪惡之業就會招來痛苦後果,我們都曾經親身體會過這種現象。當今世界在很多地方出現了能夠回憶前生前世的人,他們能詳細具體地說出他們的前世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這一切正在證實生死輪迴的存在。當我們知道的確存在生死輪迴以後,就可以正確認識業與果的關係。


關於從前世中產生後世和後世要從前世中產生的問題,佛祖釋迦牟尼用八個比喻作了說明。


第一個比喻是上師念誦經文後徒弟學會念經。師徒二人六根俱全、能誦經文、能聽能記是其中缺一不可的三要素,這裡面上師是此生的比喻,徒弟是往生的比喻,誦經是心識相續的比喻。


第二個比喻是一盞油燈點燃另外一盞油燈。油、燈心和燈具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三要素,第一盞油燈是此生的比喻,點燃的另外一盞油燈是來生的比喻,第一盞油燈點燃另外一盞油燈的過程中先有第一盞油燈是非恆常往生的比喻,後一盞油燈要依靠前一盞油燈的點燃才能出現燈光是由因緣而生的比喻。

第三個比喻是鏡中影像。明鏡、臉和光線是其中缺一不可的三要素,這三要素具足以後鏡中才會照現臉影,這個比喻說明有了此生才會有往生,以及此生萬物不會轉移到往生萬物中且又真實存在一個往生。


第四個比喻是從印模中塑造出小佛像。這個比喻說明此生的所作所為能夠塑造相應的往生。


第五個比喻是火晶點火。火晶、陽光和草木是聚光點火時不可缺少的三要素,這個比喻說明有情眾生將會從不同的世道投生到另一個不同的世道。


第六個比喻是種子發芽。種子、土地和濕潤是能夠發芽的主要要素,這個比喻說明眾生不會斷滅不生。


第七個比喻是提起酸味就會流口水。酸料、品嘗和提起酸味是能夠流出口水的要素,這個比喻說明經歷過的業緣可以產生往生。

第八個比喻是空谷回音。發出聲音、沒有其他的大聲音和空谷是其中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個比喻說明只要因緣具足和沒有其他的阻礙就會投胎受生,而且非一非異。


這八個比喻全面闡述了從此生到往生的流轉過程,其中從無明、行、識到出生、老死等以十二因緣的流轉在世間輪迴投生的經過,都作了詳細的比喻說明。


今生今世,可以見到由於前世業因不同而得到的不同結果,由於前世所作的善惡不同,今世人們所經歷的貧富苦樂也不同,往生的去向則要看今世的造業和所作所為。今世多行布施,往生就會享受榮華富貴;今世多行偷盜搶劫和吝嗇,往生就會貧窮困苦;今世珍護戒律,往生就會容貌俊美;今世渝違戒律,往生就會面貌醜陋……如此眾多的因果事例不勝枚舉。總而言之,今世是人往生不一定還能做人,今世窮困往生不一定依然窮困。


也許有人會有疑惑:有的人奸滑狡詐而且專做殺生等罪業,但他們的生活卻過得幸福快樂;而有的人正直善良而且多積福業,但他們的日子卻越過越苦,這是為什麼呢?


要知道業與業果之間的關係深密難測,但是業的不會自動消失的特性是不容置疑的。業有很多種類,有現世現報之業、來生受報之業、順後受報之業、能引果報之業、圓滿果報之業、異熟果業、增上果業等多種多樣。多行罪惡之業的人看起來暫時過得還快樂,那是因為他們前世福業的果報還沒有結束,當福果受完以後,他們便要接受罪業的果報。今生多行善業而受苦的人,是因為他們正在承受前世罪業的果報,當惡果受完以後,他們一定能夠得到善業的果報。鳥飛得很高的時候雖然看不到它自己的影子,但是當鳥落到地面時影子一定會伴隨出現,而影子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它自己,同樣,我們所造諸業的果不會報應在土地中,也不會報應在石頭上,總有一天一定會報應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此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愛出者愛返 分享者福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福報越修越少的原因!
揭秘《金剛經》的四個層次!

TAG:般若五台山 |

您可能感興趣

佛陀為阿難尊者解釋七個夢境
登山費勁?老驢用9個字解釋真相!
關於脈輪最詳細的解釋:如何用瑜伽打開你的7個脈輪?
對比魅族,老用戶解釋:努比亞系統渣從何來?
胖的第二種解釋
一句話解釋六大茶類你知道嗎
一句話解釋茶,妙!
鄧小平用一句話解釋了毛主席為什麼要對八大軍區司令對調!
順豐菜鳥都欠用戶一個解釋
搞笑內涵:誰來解釋解釋這個技能的用處
佛家講堂:「佛」字的解釋
宇宙奧妙無限,這六個未解之謎無法用科學解釋
八字中木之「死活」解釋
三千塊錢一個吹風筒?戴森用兩個小時給我們解釋為什麼
歡樂頌 2:曲筱綃解釋『鯰魚效應』,只用三個字……
中國古代五大未解之謎,其中一個堪稱奇蹟,一個如今也無法解釋
東條英機用一個中國成語解釋,為啥一定要偷襲珍珠港
揭秘歷史無法解釋的12個巧合,中華五千年難道真是有輪迴?
孫殿英為什麼要盜慈禧的陵墓?除了財寶,孫殿英用八個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