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講傷寒論06—太陽病概說
第06 講:太陽病概說
下面我們就講六經病證的第一篇,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也是我們講義的第一章的內容。
《傷寒論》是一個原文課,那麼在講原文之前,我們每一篇在講原文之前,都給大家把這一篇的基本內容作一個概括的介紹,這個介紹,我們把它叫做「概說」。
概說中的第一個問題,我們談太陽病的成因。太陽病的成因比較簡單,常見的是風寒外襲,風寒之邪侵襲肌表,於是導致了太陽病的發生,這是常見的(情況)。
另外還有一種少見的情況,是少陰病,寒盛傷陽,正氣抗邪,陽氣就有恢復的這種傾向,陽氣恢復後,祛邪達表,於是乎出現了臟邪還腑,陰病出陽的情況,那麼這個情況在臨床上比較少見。首先說少陰病(的寒化證)有兩類證候,一個是以真陽衰微為主的,正氣虛衰為主的它不大可能出現臟邪還腑的問題,另外一類是以寒盛傷陽為主,這個病證的主要矛盾方面是寒邪太盛傷了少陰的陽氣。當機體陽氣來抗邪的時候,陽氣恢復以後,可以把一部分邪氣驅逐到太陽,讓它回到太陽,就叫驅邪達表,這個表不是指的體表,是指的太陽,因為太陽和少陰相表裡,太陽為表,少陰為里,驅邪達表的「表」是指的太陽膀胱,然後再現臟邪陰病出陽的情況,出現了膀胱有熱的尿血。這種情況雖然少見,但是對於太陽病的成因來說,它是太陽病的成因之一,所以我們在這裡作介紹,等後面到少陰病篇,我們遇到這個原文的時候,再給大家把它的病機和臨床表現作詳細的講解。
第二個問題,我們談談太陽病的病位,太陽病的病位主要涉及到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沒有涉及到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太陽小腸腑的病變。
在《黃帝內經》里,雖然用太陽來命名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用太陽來命名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腑。但是在《傷寒論》里,它的六經分證是根據臨床實際情況來的,那麼臨床上它所看到的外感風寒邪氣的初起階段,邪氣侵犯的主要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沒有涉及到小腸,所以太陽病裡頭沒有小腸的病變。
另外肺主皮毛,太陽主表,在太陽表證階段,寒邪傷表以後,常常引發肺氣的宣發肅降失調,所以在太陽病篇涉及到了許多肺部的病變,象我們剛才提到的麻黃湯有喘,小青龍湯證有喘,麻杏石甘湯證有喘,桂枝另厚朴杏子湯有喘,這些證候都是在太陽病篇出現的,因為這是外感病的客觀情況,太陽主表,肺主皮毛,太陽表陽受寒,表氣不利,常常可以導致肺氣宣發肅降的失調,所以肺部的病變在太陽病就都表現出來了,《傷寒論》中的太陽病包含了肺部的病變,而《傷寒論》中的太陰病變,只不過是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臟的病變而已。
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太陽病的病機,所以我們這裡要複習一下有關太陽的生理,我們從經絡,從臟腑、從陽氣這三個角度來回憶足太陽這個系統的生理。
從經絡循行的角度來看,足太陽膀胱經從頭到腳,它行於人體的頭、項、後背,它是人體最長的、穴位最多的經脈,這是它的循行特點。
那麼第二個要點我們要掌握的是,其脈上連風府,和督脈相通,下絡腰腎,和腎相連,這是在循行特點上我們要把握的第二個特點。那麼和督脈通,督脈是陽經的總督,它主管一身陽經的陽氣,調節全身陽經的陽氣,所以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相通,它就可以藉助督脈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這是它為什麼它可以主表的一個生理基礎。另外,它和腎相連,腎內藏元陰元陽,它是五臟六腑陰陽之氣的根本,它可以藉助腎中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這個問題我們後面還會講到。
這是經脈循行特點上,從頭到腳,行於頭、項、後背,上連風府,和督脈相通,下絡腰腎,和腎相連,所以它可以藉助督脈和腎中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
我們還應當知道的是,足太陽膀胱的經別,(經別是)十二經都別別出的一個分支,(足太陽)經別散佈於心,太陽膀胱經和心有關係,所以當太陽表邪循經入里化熱,和血結於下焦,和血結於膀胱的時候,下焦瘀熱循經上擾心神,就可以出現如狂,或發狂這樣的精神癥狀。按理說,一個膀胱的病變怎麼會出現精神癥狀呢,這就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的經別上行散佈於心的緣故,關於它的經絡的循行特點,我們就介紹這麼多。
膀胱腑,它是司氣化的,它位於下焦,和腎相連,它有氣化的功能,那麼它的氣化功能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化生陽氣,它怎麼化生陽氣呢?它是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膀胱的氣化產生陽氣,那麼這個陽氣就叫做「太陽之氣」,那麼這種陽氣通過太陽膀胱經,通過三焦,通過這兩個通道,向體表輸布,有溫養體表,調節體溫,防禦外邪的作用,這個功能,太陽陽氣的功能,我們到第三點「陽氣」,這個地方再講。所以它有化生陽氣的作用,膀胱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氣化化生太陽的陽氣,通過三焦,通過膀胱經向體表輸布,因此《黃帝內經》才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這樣的話,這個話我們講義上也引用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什麼意思呢?腠理毫毛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和三焦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密切相關的。這句話我們要記住,膀胱主表和三焦有關,所以當我們講到少陽病的時候,少陽病涉及到膽,涉及到膽經,涉及到三焦,少陽病三焦氣機不暢可以導致太陽表氣不和,為什麼?因為太陽的陽氣在輸布的過程中,因為三焦這個水、火、氣機的通道,這是太陽膀胱腑氣化機能的第一點----化生陽氣。
那麼太陽膀胱腑氣化功能表現的第二點是參與水液代謝。那麼在參與水液代謝上,它也有兩個表現,一個是排除廢水,這個功能大家都非常容易理解,人體多餘的水液,通過膀胱的氣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氣化則能出,有排除廢水的功能。
但是還有個功能不被人們所重視,就是化生津液,通過氣化,化生津液,並且使津液輸布上承。所以當太陽膀胱受邪,膀胱氣化不利的時候,排除廢水的功能發生了障礙,出現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化生津液的功能,輸布津液的功能發生了障礙,出現了上面津液缺乏的口渴、消渴、渴欲飲水、煩渴,這是膀胱腑在水液代謝方面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這就是我們以後要提到的,太陽膀胱腑證氣化不利的五苓散證。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這裡所說的膀胱,它絕不是解剖學上所說的那個只有貯藏尿液(功能)的那個器官,而應該是指的整個泌尿系統的一組功能,所以我們說中醫的臟腑的概念是以功能為邊界,而不是以解剖學的結構為邊界的。
太陽的陽氣,這個陽氣的量是多少,是三陽,陽氣的量是三陽,這個我們在講三陰三陽的時候就提到了,「太者,大也」,所以後世把太陽也叫做「大陽」也叫做「巨陽」,其陽氣巨大,陽氣的量充足,是三份。
陽氣的生成和布達,太陽的陽氣化生於下焦,這個剛才我們已經說過了,是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膀胱的氣化機能產生陽氣,然後通過三焦和膀胱向體表輸布,所以說它是化生於下焦的,那麼陽氣還需要補充於中焦,陽氣輸布到體表以後,在體表不斷消耗,所以太陽陽氣在體表的不斷消耗,需要藉助中焦脾胃所攝入的水谷精微,來不斷的補充能量。
比方說,我們冬天的時候,出來上班或者上課,早晨突然起得晚了,根本就來不及吃早飯,匆匆的趕車就到了單位或者學校,到了中午你正要吃飯的時候,你外地來了個老同學,他說他吃過飯了,他非得拽著跟你說話,結果你中午飯也沒吃,到了晚上這個老師拖堂,到了7 點鐘了他也不下課,你琢磨琢磨你會不會很冷,然後,好,好不容易下了課了,趕緊往家趕,到門口等車,一個小時車子不來,堵車了,你琢磨琢磨你身上是什麼感覺,是腹中?
太陽陽氣在體表的不斷消耗,需要藉助中焦脾胃所攝入的水谷精微來不斷的補充能量,就是這樣一個意思,太陽的陽氣還要宣發於上焦,太陽陽氣雖然要藉助太陽膀胱經,藉助三焦向體表輸布,但是要想均勻地布達到體表,還必須要藉助肺氣的宣發,因為肺是主皮毛的,肺是主宣發的,所以把津液輸布到體表,也把陽氣輸布到體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說太陽主表的功能是由眾多臟器協同完成的,光一個膀胱經脈,光一個膀胱腑完不成這個功能,所以太陽主表的功能,是由眾多臟器來協同完成的。那麼當太陽體表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以後,也就容易影響和太陽主表有關的這些臟器的這些臟器的功能失調。你看,表陽被寒邪所傷,很可能出現肺氣的宣發肅降,也很可能影響中焦接氣機的升降失調。
一旦感冒了,首先我們許多人食欲不振,吃得少了,不象過去那麼有食慾,還有的人出現胃氣上逆的噁心嘔吐,還有的人再現脾氣下陷的(癥狀),就是拉上幾泡稀,也有的人呢,一得感冒好幾天不大便,那都是體表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以後,影響了脾胃之氣升降功能的失調。
至於一些老年人,腎陽虛衰,一旦得了感冒,可能就會寒邪飛渡少陰,起病就表現了一派手腳發涼,精神不振,這就是「但欲寐」這樣一個證候。
所以我們還是重複那句話,太陽主表的功能是由眾多臟器協同完成的,當太陽表陽被風寒邪氣所傷之後,也可以影響和太陽主表的功能相關的臟器而出現功能的失調,所以太陽病篇合并證、並發證、變證最多,這也是和它的生理有關。
那麼為什麼說太陽主表呢?換句話來說,太陽的陽氣輸布到體表它有什麼功能?
它的功能主要有三點,第一點是溫養肌表,我們一個正常的人,有正常的體溫,是靠太陽的陽氣來提供能量的,所以當太陽體表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之後,溫煦失司,我們就出現了怕冷,一怕冷我們就知道陽氣被寒邪所傷了,這就是給我們人的一個信號,你感受了寒邪發病了,溫養體表是它的功能的第一點。
第二點是管理汗孔闔,調節體溫。天氣熱的時候,或者我們運動了,或者吃了熱的飯的時候,體內代謝旺盛,產熱增多,我們的汗孔就打開,以出汗的方式來散一些熱。天氣冷的時候,為了減少身體的散熱,汗孔就關上,這是誰所主管的呢,是太陽的陽氣所主管的,關於汗孔開闔調節體溫。所以太陽的陽氣一旦受邪,這種管理汗孔開闔的功能失調,要麼就象太陽傷寒證那樣,汗孔關著不能開,無汗,要麼就像太陽中風證那樣,汗孔開著不能合,出現了汗出,汗出不斷,這是管理汗孔開闔(的功能)失調的表現。
太陽陽氣在體表的功能的第三點是防禦外邪。
那麼歸納起來是溫養肌表,調節體溫,防禦外邪,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肥腠理,司開闔,衛外而為固」。「肥腠理」就是溫養肌表,「司開闔」就是管理汗孔開闔調節體溫,「衛外而為固」就是防禦外邪。因此我們說太陽為什麼主表啊,是因為太陽的陽氣輸佈於體表,體表的防禦功能,保持體表正常體溫功能,保持我們正常的人一個恆溫的功能,就都是太陽陽氣所主管的,所以說太陽主表,那麼外來的風寒邪氣,侵犯了太陽的陽氣,當然我們就可以把它叫「太陽病」了。
風寒邪氣是陰邪,它容易傷陽氣,溫熱邪氣是陽邪,它容易傷陰液,體表的陽氣是太陽所主,體表的陰液主要靠肺來輸布,大家琢磨琢磨是不是這樣,體表的陽氣是靠太陽所輸布,體表的陰液是靠肺來宣發,所以風寒邪氣傷陽氣,起於足太陽,而溫熱邪氣傷陰液起於手太陰。所以溫病的衛氣營血辨證,開始就是手太陰溫病,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而六經辨證,是風寒邪氣傷陽氣為主,所以開始起於足太陽,因為體表的陽氣是由足太陽所化生,然後進一步輸布的。這就是傷寒和溫病在起病之初,它們表現了病位不同(的原因)所在。
那麼太陽病「概說」,我們講了太陽病的成因,太陽病的病位,講了太陽病的生理,這裡的生理只不過是為了,對我們以下解釋太陽病的證候、癥狀的病機來複習的,下面要談到的是太陽病的證候和分類、太陽病的治法,我們下次課再講。
好,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甘肅廳官劉維忠頻惹爭議:為宣傳中醫挨網友罵也在所不辭!
※經方床臨模擬練習57—每日醫案
※《金匱》?第十五篇01:黃疸病脈證並治·概述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砂仁
TAG:醫承有道 |
※郝萬山講傷寒論07—太陽病概說?(2)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太陽病類證、太陽病篇小結
※郝萬山講傷寒論:太陽病的分類提綱
※郝萬山講傷寒論36講—痞證類證、火逆證、太陽病欲愈候
※郝萬山講傷寒論:表郁輕證、太陽蓄水證(1)
※黑洞吃太陽 太陽向外噴發1000萬餘年能量
※小說:走出太陽山(20)
※小說:走出太陽山(10)
※1500萬度的太陽到底是多熱,一秒鐘烘乾太平洋?
※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質量為太陽1000萬億倍
※1500萬度的太陽到底是多熱,一秒鐘烘乾太平洋
※許還山:今天,我看見了3000個太陽
※超10萬隻魚翅太陽下暴晒
※銀河系有多重?頂7000億個太陽
※小說:走出太陽山(18)
※小說:走出太陽山(15)
※小說:走出太陽山(19)
※小說:走出太陽山(14)
※小說:走出太陽山(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