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醫日一方---冬日漫漫寒氣邪,牛膝護腎保關節

醫日一方---冬日漫漫寒氣邪,牛膝護腎保關節

醫日一方---冬日漫漫寒氣邪,牛膝護腎保關節

知心暖語

適宜人群:骨關節病患者或腎虛的人。

方法:

1、每次取10克牛膝,煎服或茶飲,每天兩次。

2、吃養腎食物: 豆類、白蘿蔔等。

3、練習養腎法:(1) 「搖山晃海式」;(2) 「補腎式」( 具體做法見內文)

功能主治:夯實先天之本——腎,補足腎氣;治療骨關節病,活血通痹。

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也是寒氣當家的季節。一般中老年人都不願意過冬天,因為冬天太冷,最容易患上一些腰痛、腿痛、膝關節痛、肩周炎之類骨關節病。原來有這類病的中老年人到了冬天,病情就會加重,疼痛加劇, 只能吃一些止痛藥捱過冬天。但止痛藥的效果都是暫時的 ,對胃還有很強的刺激作用,要是飯後吃,還會引起噁心、嘔吐癥狀。不但這樣,這些葯主要通過肝臟和腎臟代謝,這對肝腎功能本來就很差的中老年人來說,無疑雪上加霜。為什麼冬天時中老年人易患骨關節病呢?

醫日一方---冬日漫漫寒氣邪,牛膝護腎保關節

中醫把骨關節病歸入痹症。風、寒、濕等外邪侵襲人體,堵塞了經絡這條通道,使氣血不通暢,就出現血瘀。瘀就是不通,不通就會生病。寒濕重濁之氣向下走,最易傷到的就是關節, 所以患骨關節病的中老年人一到冬天,不是腰疼就是腿疼。腎主骨,因此冬季養生要著重養腎,以腎陽溫煦四肢,排清寒濕之氣,就能起到通痹的作用。

痹症有三種,並各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痛起來,也說不清痛在哪裡,一會兒腿痛,一會兒腰痛,那他患的是行痹。行痹的特點是不定哪疼( 痛不定位)。還有的痛點是固定的,比如說腰痛痛點在腰上,腿痛痛點在腿上。

如果腿腳痛,用曖水袋稍微熱敷一下,痛感就會明顯減輕,這種痛叫寒痹,特點是得溫熱之氣,痛感就會減輕。還有一種痛,比如說痛在膝關節,挽起褲子一看,膝關節腫脹,比平時粗了一圈,還伴有渾身關節和肌肉酸痛,這種痛叫做濕痹,也叫著痹。

這三種痹症,早在《素問·痹論》里就有記載: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對這些骨關節病,我建議大家從活血通痹的角度治療,不過這又出現丁一個新情況。很多人用中成藥活血通痹,因為要活血,用藥時難免 「旁生枝節」。比如說,好多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壓,一旦活血就容易血氣上行,使頭部和心臟的血液循環加快,易促發心臟病和腦出血。比如中藥當歸、川芎等等,都會使血氣上行,血壓升高。那麼,有沒有一種葯既能使血氣下行,還能通絡、通痹呢?有,而且很便宜,它就是牛膝。

有人就問了,牛膝該不會是牛的膝蓋吧?不是,牛膝是一種植物,入葯切成片狀後,看起來有點像牛筋,呈半透明狀。

牛膝性甘苦,平,入肝、腎經,是一味不苦口的良藥。《本草經疏》說「牛膝,走而能補,性善下行,故入肝腎,主寒濕痙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者,肝脾腎虛,則寒濕之邪客之而成痹,此藥性走而下行,其能逐寒濕而能除濕痹也必矣,蓋補肝腎則筋舒,下行則理膝,行血則痛止。」也就是說,牛膝可以活血祛瘀,通經止痛,還能補肝腎、強筋骨。除此之外,還可以治療骨關節病,補肝腎之陰。服用時,可煎服,也可當茶飲,每次10克,每天兩次即可。

醫日一方---冬日漫漫寒氣邪,牛膝護腎保關節

說到補陰,中醫一直強調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那麼秋冬季節到底該養什麼陰呢?肝陰和腎陰。該怎麼養呢?可以吃一些葯來養肝血和滋腎陰,比如說 「首烏固精膏」,還有阿膠、人蔘等補品,這兩個季節吃這類補品一般都不愛上火。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有好些人覺得吃補品效果不太好,這是因為他們服用的方法不對。要發揮補品的最大功效,無論吃了什麼補品,吃完後一定喝一兩杯熱水,再來回走動幾步。這樣補品藥性能充分發揮,透達到身體的各個地方。

如果不願意吃補藥,冬天養腎我們還可以從飲食上進行調養。比如說各種豆類,豆類的樣子長得就像腎,所以有以形補腎的效果。除了豆類,栗子、核桃、紅薯等也有很好的滋陰補益效果。

此外,冬天大家都愛涮羊肉火鍋,因為羊肉屬溫,有補益的效果。但火鍋大多辛辣,吃完後很容易上火。不過沒關係,爰吃火鍋又怕上火的人,下次再吃火鍋時,可以要一兩盤白蘿蔔,留著別涮,生吃。白蘿蔔生吃既甘甜又涼爽,既理氣又瀉火,還養胃陰。

醫日一方---冬日漫漫寒氣邪,牛膝護腎保關節

最後,再說一下冬季養腎的招式。前面我們說過,「搖山晃海式」可以補腎,所以冬季中老年人不妨多扭扭腰。此外,我再為您獻上同樣活動腰部、直接補腎的 「補腎式」,它分為兩個把式:

第一式,坐在椅子上,上身挺直,雙手十指交叉,抱住左(右)膝蓋,手往上使勁,同時膝蓋往下使勁,這時動作的著力點應在腰部。然後,左右交替做10 次,就能伸拉腰部。

第二式,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膝蓋下方,掌心向上使勁往上托;右手放在後腦勺處,輕輕推頭向左扭,整個過程申腰部挺直。左右交替做10 次之後,你會發現,腰部左右的肌肉有被拉伸的感覺。

兩個招式做完後,您會覺得腰部發熱,就像放了丫個熱水袋一樣。「補腎式」 主要鍛煉小腹,能夠打通腎臟,起到補腎氣的作用,尤其對膀胱、子宮及前列腺大有益處。

「秋主收,冬主藏」,冬天是萬物蟄伏、休養生息的季節,也是身體藏匿精氣、夯實先天之本——腎臟的最好季節。如果冬季能補足腎氣,就像為腎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身體自然 「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 了。

如想獲取更多的古法養生保健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易醫道堂(或srrygw)。

醫日一方---冬日漫漫寒氣邪,牛膝護腎保關節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醫道堂 的精彩文章:

醫日一方---知母再加太子參,誰說秋日不勝春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呼吸調整(中篇):調息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正確姿勢(上篇):調身
醫日一方---長夏多濕熱,幸有霍香在

TAG:易醫道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醫日一方---三穴齊攻治療胃下垂
醫日一動---脾胃從小孩開始保護
醫日一方---八卦蹚泥步,肝、脾、腎全補
醫日一方---腎腧、肺腧、中極,治療遺尿的關鍵穴位
醫日一方---三陽腳、三陰腳,都是好葯
醫日一動---小兒哮喘:化痰平喘療效好
醫日一方---按摩經絡,保護好孩子的囟門
醫日一方---乳腺小增生的防治
醫日一動---脾寒、心熱祛除操:從此小兒不夜啼
醫日一方---治排卵期腹痛,甘草加足三里
醫日一方---經前乳房脹痛,原是胃氣不通
醫日一動---抱拳撞膻中,補肺、止咳、祛痰喘
醫日一方---五星級療養術---解除疲倦
醫日一動---若時感胸悶,請敲消濼穴
醫日一方---喝羊肉湯,治胃病沒商量
醫日一方---經期小腹愛脹痛,艾灸神門好輕鬆
醫日一動---按揉穴位,是治癒小兒鵝口瘡的好方法
醫日一方---黃連就是身體的消防員
醫日一方---丹參山楂粉——專克心腦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