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是如何真正自利利他的?

菩薩是如何真正自利利他的?

菩薩是如何真正自利利他的?


菩薩是如何真正自利利他的?


菩薩利益、安樂的自利利他


菩薩發菩提心,利益、安樂自利利他,都是有功德而沒有罪過的,而且趣向涅盤。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



利益種類 自利利他


云何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


略說應知有五種相,一、無罪相,二、攝受相,三、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滅相。

略說有五個相貌是菩薩利益種類,是自利利他。


一、是無罪相,二、是攝受相,三、是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滅相。


一、




一、無罪相


若諸菩薩所有自能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或復令他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勸勉調伏安置建立,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無有罪相。


發菩提心的菩薩,屬於利益自己的,或少或多,採取行動做善法的事情,而且增長善法。自己這樣做,也勸別人這樣做:「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

勸免眾生不要做惡事、改邪歸正。眾生做錯事了,菩薩會呵斥他、處罰他,名叫調伏。勸導眾生離開罪過的事情,安住在有功德的境界,叫做「安置」。多栽培善根,叫做「建立」。


這就是菩薩利益種類,有自利利他,而且都是有功德而沒有罪過的。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又諸菩薩性好悲愍。以調伏法調伏有情。若諸有情有下品過下品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軟訶責而訶責之。若諸有情有中品過中品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中訶責而訶責之。若諸有情有上品過上品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上訶責而訶責之。


諸菩薩的心性,悲愍眾生的苦惱,那怎麼辦呢?「以調伏法」,用戒定慧來調伏眾生。若諸有情有下品的過失,有下品的違犯。菩薩內心裏面對於這個犯戒有過失的眾生,還是親愛的。「無損惱心」:並沒有傷害他的意思。而他表現於外的面貌,是「軟訶責」,輕微的訶責這個犯戒的有情。若菩薩能發起好心腸來給那些做惡的人一些小小的懲罰,讓他們反省而回心向善,那表現出的反倒是大大的慈悲吧?「若諸有情有中品過中品違犯」:若諸有情有中品的過失,有中品的違犯戒。「內懷親愛」,菩薩對這個眾生怎麼辦呢?也是內心裏面是親愛的,無損惱心。以中品的訶責而訶責這個眾生。「若諸有情有上品過,上品的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上訶責而訶責之。」


二、





二、攝受相


若諸菩薩能引所有若自若他無染污樂、或眾具樂、或住定樂。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能攝受相。


菩薩自己栽培了善根,或者勸導眾生栽培善根,斷惡修善,清凈心修善獲得「無染污樂」,就是沒有過失的樂;得到滿意的生活用品、資具;禪定的安樂。


以前有栽培這樣的善根、善法,所以現在能攝受、招感這些樂的果報。


三、


此他




三、此他世相


若諸菩薩自利利他,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


如是四種自利利他,於四法受,隨其次第如應當知。


菩薩自利利他,


一、「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所作的功德現在能得到滿意果報了,不是將來的。


二、「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者有一類的人所做的功德,來生才得到善報,所以現在不能有利益。


三、「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現在栽培的善根,能得現報,將來還得利益」。


四、「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做種種的惡事,現在和將來都是苦惱的事情。


此世他世利,或者是利益,或者是不利益相,自利也是有這四句;利他也有這四句。


此世他世俱非利益」,菩薩一定叫人做善事,沒有叫人做惡事的,所以沒有這第四句。


云何名為四種法受?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此四廣辯,如經應知。


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此他世相。


法受就是內心的感受,「異熟」就是果報。


一、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現在放逸,現在是受樂,將來受苦的果報、墮三惡道。


二、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


現在用功修行,雖然目前還是苦,但將來是快樂的。


三、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


前生做了善業,今生是富貴;今生又繼續栽培善法,將來又是過好日子。


四、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過去沒好好修善,現在又不好好用功,所以現在苦,將來也是苦惱。


這四句法受,經上說的很多,讀經就知道了。


四、





四、寂滅相


若諸菩薩所有涅盤,及得涅盤世出世間涅盤分法,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寂滅略相。


當知此相望餘一切無上最勝。


布施、持戒、修禪定這些善法,是世間善法。涅盤,菩薩所得的諸法寂滅相,是出世間善法。


「及得涅盤世出世間涅盤分法」,是涅盤的因,「所有涅盤」是果,這是菩薩所成就的利益、所成就的功德。


涅盤的寂滅相,勝過「無罪相、攝受相、此他世相」,是勝過一切的,所以叫做無上最勝。

菩薩是如何真正自利利他的?





安樂種類 自利利他


云何菩薩安樂種類自利利他?


略說應知五樂所攝。何等五樂?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苦對治樂,四者、受斷樂,五者、無惱害樂。


這五種樂是統攝了一切的樂。


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苦對治樂,四者、受斷樂,五者、無惱害樂


一、




一、因樂


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為因樂。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樂有兩類。「諸根境界」,六根所緣的境界,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境和合了,內心隨順生起快樂的感覺。六根和六境相觸,這是樂受的「因」。


現在的果、將來的果都是由業來的;做了善業,現在也得可愛的果報,將來得到可愛的果報。「如是一切總攝為一」,根和境的相觸,和現法當來可愛果的業,總合起來,合而為一「名為因樂」。除了這樣的因之外,更沒有可以名之為因的了。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此言因樂者,即與樂為因,名為因樂。謂根、境二法能生樂受故,名為二法,是樂因也。又根、境亦能生順苦受觸,今取生順樂受觸之根境,根境在樂受位中者,是故有品言。又釋,二樂品者,即樂自性中,有漏無漏樂為二也,又身、心樂為二,今文中言根境為因,能生漏無漏、身心二種,二種樂也。不以根境為二,但以為因,意舉所生之果。謂漏無漏樂,取能生之因,根境為樂因也。又二樂品取如前漏無漏身心等果,二兼取因,根境二為二樂品也。雖舉果樂,意取因樂。」


二、




二、受樂


言受樂者:謂待苦息,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因緣故,有能攝益身心受生,名為受樂。


受樂就是果樂,就是心裏面感覺快樂叫「受樂」。人間的眾生內心的感覺:有時候是樂;也有時候是苦。所以若說樂受的時候,就是苦受停下來了。「由前所說的因樂所攝三因緣故」,根和境,加上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加起來就是三種。這三種因緣有力量能攝益身心,生出一種樂的感覺,這就是受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三因緣即根、境二,及順樂果之業為三也。更別解,取如前別義中。」


略說此樂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


無漏樂者:學無學樂;有漏樂者,欲、色、無色三界系樂。


「略說此樂復有二種」,還有兩種不同。「一者、有漏」,凡夫境界。「二者、無漏」沒有煩惱的聖人,也有樂。


「無漏樂者」:「學無學樂」,這是從初果開始,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這些人他們功德沒有圓滿,要繼續修學聖道,所以稱之為「學」。到四果的時候,叫「無學」了,就是他功德圓滿了。這兩種人都有樂,這個樂叫「無漏樂」。


「有漏樂者」:「漏」是煩惱的意思。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這三個世界的眾生都是為煩惱所系縛的。也有樂,但是不能離開煩惱的,這就叫做「有漏樂」。


又此一切三界系樂,隨其所應六處別故,有其六種:謂眼觸所生,乃至意觸所生。


三界系縛的眾生的快樂,因為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的差別,所以享受的樂,也有這六種。「眼接觸到色的時候也會生出來樂。乃至意接觸一切法的時候,也有的時候會有樂,這加起來就是六種。


如是六種復攝為二:一者、身樂,二者、心樂。


五識相應名為身樂;意識相應名為心樂。


這六種樂再把它收縮起來,就是合而為兩種:一是身樂,二者心樂。


「五識相應名為身樂」,就是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前五識和樂和合,就叫做身樂。樂和第六意識和合,那麼就叫心樂。


三、



對治



三、苦對治樂


苦對治樂者:謂因寒熱饑渴等事,生起非一眾多品類種種苦受,由能對治息除寒熱饑渴等苦,即於如是苦息滅時生起樂覺,是則名為苦對治樂。


「寒熱饑渴」生起來苦惱的覺受,就是各式各樣的不如意的因緣,使令自己心裏面苦惱。人想辦法對治「寒冷饑渴」,把寒冷饑渴的苦痛驅逐出去。當這些苦都停下來的時候,就生起了安樂的感覺,苦對治樂是這樣意思。






四、受斷樂


滅想受定,名受斷樂。


到了滅盡定的時候,「苦、樂、憂、喜、舍」五種受都沒有了,就是不受。經上說:「不受一切法,得無生法忍」,這是聖人的境界,不是凡夫了!所以這就叫做「受斷樂」。這種樂,唯有聖人才可以,凡夫不能到達這裡。


五、



惱害



五、無惱害樂


無惱害樂,應知略說復有四種: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沒有煩惱來傷害也是一種樂。「應知略說復有四種」,加上前面四種就是八種了。這四種是:「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五、一、出離樂


正信舍家,趣於非家,解脫樊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


煩惱就是家,「舍家」,棄捨了煩惱的家。「趣於非家」,棄捨了煩惱的家,就來到沒有煩惱的世界去了。


「解脫樊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出家人就是解脫了家的樊籠,離開在家的「迫迮」和種種的苦惱。出了家就是樂,「名出離樂」。


五、二、遠離樂


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離樂。


證初禪了,滅除欲和「惡不善法」,就是遠離了「諸欲惡不善法」,內心裏面就有了喜樂,這就叫做「遠離樂」。「遠離樂」,就是「離欲」的「樂」。


五、三、寂靜樂


第二靜慮以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


由初靜慮再進一步到第二靜慮以上,第三靜慮、第四靜慮以上的時候,「尋伺」的心所法停下來了,心就寂靜住了,所以叫做寂靜樂。「寂靜樂」的範圍很廣,從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都叫做寂靜樂。


五、四、菩提樂


一切煩惱畢竟離系,於所知事,如實等覺,此樂名為第三菩提樂。


出離樂、出家是持戒,這是一種樂;遠離樂和寂靜樂都是定樂。菩提樂就是智慧的樂了。佛教徒有戒、有定的基礎,修無我觀、法空觀成功了,不受煩惱的系縛了。


「於所知事」能夠通達世間法、佛法,得到一切種智了,這時候叫做「如實等覺」,「此樂名為三菩提樂」。「菩提」翻到中國話就是正覺。聲聞、獨覺及大菩提名三菩提,名之為「菩提樂」。


此中因樂,是樂因故,說名為樂。非自性故。


樂的自性是內心裏面的感覺。樂為什麼會有樂呢?由這個因而有,所以因也算是樂,「說名為樂」。


此中受樂,樂自性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


作因的時候,心裏面沒有樂的感覺,但是它有能力令人得到樂,等到樂出現的時候,心裏面感覺樂,這才是受樂,這是樂的自性。


苦對治樂,息眾苦故,遣眾苦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


寒熱饑渴所有這些苦,用方法把它除去,感覺樂,「說名為樂」。不是指樂因說的,也不是指樂的自性說的。


其受斷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亦非息遣種種苦故,說名為樂。然依勝義,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滅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名為樂。


滅受想定的樂,不是指樂因、樂的自性說、排遣各種苦的樂而說的。


聖人的境界,能見諸法的勝義,那個時候,心與一切法接觸,感覺都是苦惱!


安住在滅想受定的時候,勝義苦暫時地停下來了,暫時寂靜住了,所以名為樂。滅盡定是暫時的。


五、五、無惱害樂


無惱害樂所攝最後三菩提樂。由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於現法中附在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永寂滅故,說名為樂。


得了三菩提樂的人,棄捨身體了,將來的時候,勝義苦永久地寂滅而不現起了,也就是入無餘涅盤。


現在生命還存在,煩惱品一切麤重,附在生命體裡面。修無我觀成功了的時候,色受想行識裡面的煩惱種子完全寂滅了!但是色受想行識還在,只是裡面清凈了,沒有污染的煩惱種子了,就是有餘涅盤。有餘依涅盤、無餘依涅盤,都叫作三菩提樂。


諸餘所有無惱害樂,於最後樂能隨順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當知亦名無惱害樂。


出離樂、遠離樂和寂靜樂,能隨順三菩提樂,是三菩提樂的因,有能力引出來三菩提樂。所以也叫做無惱害樂。

菩薩是如何真正自利利他的?



此中菩薩念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終不念與無利益品所有安樂。菩薩於此無利益品所有安樂,以無倒慧如實了知。勸諸眾生,令悉舍離,隨力所能,方便削奪。


安樂的事情,對眾生要有利益,菩薩才布施的。是安樂,但是對眾生沒有利益,菩薩永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菩薩有無顛倒的智慧,觀察哪一種安樂對於眾生有真實利益。


菩薩勸導眾生舍離沒有利益的安樂。若是眾生不舍離,菩薩隨自己的智慧所能及的,想出來種種的方法,令眾生放棄沒有利益的安樂。

菩薩是如何真正自利利他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你越精進就越痛苦?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擇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非擇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虛空無為」
發願有多重要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利他,不如恕他
師父說:要以利他為第一,利他其實就是自利
利他,為了什麼?
菩薩是利他的——印順大和尚如是說
利他,終利己
是先利他還是先自己聞思修?
利他主義是人的天性嗎?
頓珠法師:欲自利者,當勤利他
他是巴西的驕傲、貝利的偶像,如果不是這次失利他將是第一代球王!
黑猩猩也有真正的利他主義
八戒:佛教講的惜言,是建立在利他基礎上的,不是利己
要利他?請先改變自己
胡雪岩告訴你,什麼是利他思維?
自利利他不涉私慾 佛家的廣結善緣怎麼講
是利他,還是在造業?
深海探密:座頭鯨的奇怪行為利己還是利他?
利已者生,利他者久!
每一天,不離自利利他的事業
極樂世界菩薩自利利他的十三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