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英國公投「脫歐」,引發了許多人了解英國的興趣。英鎊匯率的動蕩,也激發了人們去英國旅遊的熱情。


對於許多中國遊客來說,英國旅遊被大大低估了,他們忽視了英國迷人的自然景色和優渥的鄉村生活。雖然英國人並不樂見陌生人隨便闖入自己的後花園,他們希望把遊客困在倫敦擁擠的地鐵里,或者引到人煙稀少的蘇格蘭高地。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外國遊客會因為無知而錯失英國的美麗,但英國人自己卻絕對不會,他們舒適地在康沃爾享受陽光、沙灘和美味無比的海鮮,輕鬆地在德文郡的大莊園里散步、打獵??


要了解英國,你必須聽聽英國人自己的見解, 英國人已經充分地發現了英國。特別推薦10部關於英國的專題記錄片,絕大多數都是BBC拍攝,這是英國人對於自己的反省,也是人們理解英國歷史文化的最好媒介。


Andrew Marr"s The Making of Modern Britain,《現代英國之建成》

BBC二台,2009年出品,片長345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安德魯·瑪爾 (Andrew William Stevenson Marr) ,英國著名的記者和政治評論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和製作人。安德魯·瑪爾1959年7月31日出生於格拉斯哥,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曾在《獨立報》擔任編輯,也是《BBC新聞》政治新聞編輯。 2005年9月,他開始在BBC一台主持一檔政治類節目Sunday AM (現在該節目改名為The Andrew Marr Show) ,每周日早上播出。 2002年,他還主持BBC Radio 4 的長青節目Start the Week,這是一檔每周一早晨播出的談話類節目。這些節目在英國影響廣泛。


2007年,他製作了一部關於戰後英國政治歷史的紀錄片《英國現代史》(Andrew Marr"s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在BBC 二台播出後激起了很大的反響。2009年,他趁勢製作了該片的前傳《現代英國之建成》(Andrew Marr"s The Making of Modern Britain) 。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重點講述英國1901-1945年間的歷史。該片的價值在於安德魯·瑪爾的歷史觀以及對於英國社會所作出的一些冷靜、深入的分析,他為觀眾提供了理解近現代英國歷史社會的一種思路。由這部紀錄片入手認識英國歷史,彷彿踏著了一塊很有質地的基石,起點會很不一樣。


2010年,安德魯·瑪爾又出品了名為《超級都會》(Andrew Marr"s Megacities) 的系列紀錄片,研究世界知名大城市的生活、發展及面臨的挑戰。2012年還出品了講述伊麗莎白二世時期的紀錄片《鑽石女王》(The Diamond Queen) 。近年,安德魯·瑪爾又推出研究人類文明史的系列紀錄片《世界歷史》(Andrew Marr"s History of the World) 。


前幾年,在經歷了中風入院兩個月治療後,安德魯重新主持他的王牌談話節目《The Andrew Marr Show》。

Empire,《大英帝國》


2012年,BBC一台,片長300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18世紀中葉以後,曾經的海上霸主西班牙衰落之後,歐洲列強重新劃分勢力範圍,英國分得了印度,對於英國而言,印度為之帶來了極其重要的資源、市場和勞動力。


此後,印度不僅為英國獲取了極大的利益,而且還有信譽以及自信心。由印度開始,英國的勢力逐漸滲透到印度洋、佔領了好望角、模里西斯、斯里蘭卡、新加坡,並以此為據點,擴展到了全世界。那些幫助英國開拓殖民地的冒險家,許多是出於貪婪和權利慾,其中不少還神經有點錯亂。這些人的瘋狂舉動最後竟然被貫之於一種固執的理念:傳播先進文明。


對於英國人來說,這也許是一個從未消失的記憶:大英帝國在其鼎盛時期,曾經統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帝國的範圍從北極荒原到阿拉伯沙漠、加勒比海??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但這又是一個永遠都流著血的帝國,此起彼伏的反抗和鎮壓,帝國的統治政策和由此帶來的問題,也總是成為英國人的心頭之痛。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2012年,由英國記者傑里米·帕克斯曼 (Jeremy Paxman)撰稿並擔任主持的五集系列電視專題片《大英帝國》,穿梭於大英帝國曾經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檢討了英國的殖民地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於英國和世界所帶來的深遠影響,許多問題發人深省。這部系列片關注了殖民地本土人的感受,對於歷史的反思也顯得客觀而有說服力。


傑里米·帕克斯曼從1977年開始就為BBC工作,以直接、犀利的採訪風格著稱,尤其是針對政治家們的採訪。他在BBC 二台的節目《晚間新聞》(Newsnight)雖然被批評太激進、危言聳聽又給人居高臨下的感覺,但仍舊因為其敏銳深刻而受到歡迎。


這部《大英帝國》專題片由BBC和開放大學聯合製作,一經播映,立刻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讚譽。作為一部專題片,它不僅有助於人們了解英國,也有助於人們理解世界。英國畢竟是一個對於近現代世界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國家,這種影響即使當代美國都無法與之比擬。


Great British Railway Journeys,《英國鐵路紀行》


BBC,2012年出品,片長300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1840年,英國基本完成了全國鐵路網的布局,鐵路總長已經達到2萬英里,這個現代化的運輸體系支持了英國的現代產業和資源分配,同時也是英國消費的催化劑。1841年利物浦地圖製作者喬治·布萊德蕭 (George Bradshaw) 編輯出版了一本英國鐵路旅遊指南,這是維多利亞時代最暢銷的一本英國鐵路手冊,也推動了英國現代旅遊的熱潮。


2010年,BBC邀請曾經在撒切爾內閣中出任交通部長的邁克爾·波蒂略 (Michael Portillo) ,按照喬治·布萊德蕭的英國鐵路旅遊指南,乘坐火車在英國旅行,探訪喬治·布萊德蕭筆下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城鎮,一百七十多年來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非常有意思的行程,被製作成30分鐘一集的電視系列專題片《英國鐵路紀行》。


這個專題系列一經播出,立刻風靡英國,欲罷不能,從2010年一直持續到今年,已經播出了45集,總長超過1350分鐘。《英國鐵路紀行》是一個極佳的英國深度旅遊指南,從北到南,走遍了英國最重要的旅遊城鎮,你怎麼可能輕易就找得到像邁克爾·波蒂略這樣有地位、有知識的導遊?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2012年,BBC又與邁克爾·波蒂略合作,繼續製作了《歐洲鐵路紀行》專題系列,從英國出發,坐火車游遍歐洲。最近又看到了BBC與邁克爾·波蒂略合作製作的《美國鐵路紀行》。


Town with Nicholas Crane,《英國小鎮故事》


BBC,2010年出品,片長240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小鎮是鄉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雛形,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小鎮都會發展成為城市。在英國近代化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社會結構的調整,英國許多小鎮都經歷了興衰起伏的波動。


2011年BBC二台製作了一個關於英國小鎮的特別專題系列,英國地理學家、探險家、主持人尼古拉斯·克蘭 (Nicholas Crane) 引領大家走訪了英國的幾個著名小鎮:什洛普郡的勒德洛 (Ludlow) 、約克郡的斯卡波洛(Scarborough)、蘇格蘭小鎮佩斯 (Perth) 、德文郡的托特尼斯 (Totnes) 、蘇格蘭的奧本 (Oban) 、艾克塞斯的薩夫倫沃爾登 (Saffron Walden) 、西約克郡的哈德斯菲爾德 (Huddersfield) 、北愛爾蘭的恩尼斯基倫 (Enniskillen)等 ,考察英國小鎮的發展歷程。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這部專題片,讓人們了解到這些英國傳統小鎮近年來的工作:在繼續從事大量的歷史文化的維護的同時,也在更努力地營造一種更符合人性的生活場景。經過持續的努力,這些小鎮所培育的舒適生活環境、健康人際關係,完善產業鏈,已經散發出巨大的魅力,留住了當地的年輕人,也吸引了大都市的高素質人員移居到小鎮。這些小鎮的實踐,提供了後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極好樣板,它啟示我們:小鎮正從城市的雛形逐漸演變為城市的終結。


Rude Britannia,《猥瑣大不列顛》


BBC四台,2012年出品,片長90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這部專題片致力於探索英國諷刺文學和猥瑣粗俗的傳統,從近代媒體的政治漫畫、Viz雜誌、戲院、無線電廣播中的材料中,揭示英國社會的另類風俗民情。據研究者考證,英國的猥瑣文化肇始於18世紀早期的喬治時代,而英國黃段子、艷照最泛濫的則是維多利亞時期,此後,幾乎與紳士風度的形成相一致,猥瑣文化也凝固為英國傳統。


如果說幫會是專制政府的鏡子,通姦是一夫一妻婚姻的平衡,屌絲是高富帥的投影,《太陽報》是《經濟學人》的註解,那麼,英國人的道貌岸然也必須由猥瑣文化來支撐。學者還發現,英國的階級壁壘常常可以通過下流來疏通,人文精神也時時能夠藉以猥瑣而伸展。


Canal Walks with Julia Bradbury,《徒步游運河》


BBC四台,2010年出品,片長240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英國的運河長度超過2000英里,在工業革命時期,它們構成了英國的主要運輸網路,支撐著英國工業體系的原料和產品運輸。這個以河道、橋樑、隧道組成的運河系統用很高的效率、很低的成本,提升了英國產業的競爭力,為英國成為19世紀的超級經濟強國作出了偉大貢獻。


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英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現代運輸體系的建立,運河卸下了繁重的工業運輸職責,舒緩地延伸在英國田野。如今運河成為英國美好鄉村景色的一部分,也是旅遊愛好者最喜歡的歷史文化遺產。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這是一部沿著英國運河徒步旅行的旅遊紀錄片,2010年由BBC四台攝製,是英國深度游的指南。系列片由朱麗葉·布拉德伯里 (Julia Bradbury) 主持。朱麗葉·布拉德伯里1970年7月24日出生在都伯林,以主持BBC一台的「鄉土」 (Countryfile) 節目而著名。


London Underground,《倫敦地鐵》


BBC,2012年出品,片長180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為了迎接2012年奧運會,倫敦對地鐵系統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改造,BBC非常關注這個改造工程,全程拍攝了改造工程的不同階段進展狀況,最後製作了一部6集的系列片,全面介紹倫敦地鐵。通過這部紀錄片,人們可以貼近倫敦人的日常生活,也從一個側面了解這個國際大都會的管理和運行情況,非常有意思。


The Story of King』s College Choir,《國王學院唱詩班的故事》


美國普羅米修斯公司,1991年出品,片長60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是劍橋大學內最有名的學院,成立於1441年,由亨利六世創建,學院最初只招收伊頓公學的畢業生。學院內的禮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是劍橋古建築的典型代表,由亨利六世親自設計,耗時近100年才最後完工。禮拜堂中的屏隔是都鐸式木工的絕佳典範,分隔前廳和詩席班,屏隔上方巨大的17世紀管風琴箱飾有兩尊手持喇叭的天使。這個禮拜堂也是國王學院的唱詩班的聖殿。


國王學院的唱詩班比這座禮拜堂歷史更加悠久。唱詩班1441年與學院同時創建。亨利六世規定,每天由6名普通教徒和16名「舉止高雅謙虛的」男童在國王學院禮拜堂里唱彌撒曲。這樣的儀式已經沿襲了570多年了。16名男童身穿伊頓公學的校服,頭戴大禮帽,身著燕尾服,於下午5點半來參加晚祈禱。這些男童都來自國王學院預備學校。在那裡,除了唱歌外,他們還學習自我約束、忠誠和毅力這些傳統道德。中世紀以來,英國的大教堂和學院專門培訓男童唱詩班,作曲家特別為這些男童編製復調作品,那是一種英國獨有的聲樂文化。國王學院唱詩班將這種聲樂文化臻達了超凡脫俗的地步。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由於國王學院禮拜堂只能容納1500人,每年的聖誕之夜音樂會,總會看到音樂會前一晚上人們帶著睡袋在學院大門外排長隊。BBC自1928年起開始轉播國王學院的聖誕之夜音樂會,從此,「國王學院的讚歌」成為全英國聖誕慶典必不可少的儀式。


Making Scotland』s Landscape,《蘇格蘭地貌的形成》


BBC,2010年出品,片長90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蘇格蘭不僅具有獨特的自然地貌,還保持著獨特的歷史文化,了解蘇格蘭地貌的形成過程,也許更有助於認識蘇格蘭人歷史文化傳統的形成根源。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BBC的這部專題片,邀請了蘇格蘭地質學家、蘇格蘭皇家地質學會會員、普利茅斯大學教授伊恩.斯圖爾特 (Iain Stewart) 為觀眾分析蘇格蘭的地貌形成,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Iolo』s Jewels of Wales,《威爾士瑰寶》


BBC 2011年出品,片長59分鐘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威爾士, 東界英格蘭,西臨聖喬治海峽,南面布里斯托爾海峽,北靠愛爾蘭海。河流、湖泊、峽谷雕塑其美,海鰻、秋沙鴨、黃鵡彰顯出其生態的多樣性。威爾士擁有不受污染的自然美景以及千變萬化的地理景觀,境內處處是原鄉之美。威爾士的崇山峻岭之間處處瑰寶,各類鳥類點綴于山林之間。



了解英國的10部紀錄片



這部系列片從水、礦藏、低地、上城四個主題深入介紹威爾士的自然資源。如此美麗多姿,不由得心神馳往。


文/谷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客海外深度游 的精彩文章:

黑山引人入勝的10個旅遊勝地
一起走近英格蘭最美的200個金色村莊
阿姆斯特丹10家最出色的設計酒店
10本給旅遊裝文化的書
瑞士10個最著名冬季度假勝地

TAG:路客海外深度游 |

您可能感興趣

設計師必看的10部紀錄片
豆瓣評分9.4!這部紀錄片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連放3天
這部紀錄片播了13年還在繼續,堪稱《舌尖上的中國》日本版!
8部紀錄片,帶你領略中國之美
餐桌上長達7000年的秘密戰爭,都在這部紀錄片里
豆瓣9.4分,這部紀錄片哭著看完
推薦這部紀錄片《楚國八百年》,配樂和解說都很贊的一部紀錄片
比《戰狼2》破50億更令人欣慰和感動的是,這部紀錄片6天破億
豆瓣9.1,這部紀錄片每個中國人都該看看……
連續10年跟蹤「00後」,他拍出的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8.5,父母們看完都沉默了
神操作?40個人演出了百萬人的場面!這部紀錄片秒殺了眾多國外大片!
娛樂也要輕斷食,17部紀錄片,每月2部,半年不片荒
五一假期待在家,用30部紀錄片帶你看遍中國!
端午節,為大家奉上這部紀錄片《楚國八百年》
7年跑遍129個縣,6萬分鐘素材剪成短短5分鐘,這部紀錄片被王毅外長看上,還要拿它當名片!
這部紀錄片講的是,最聰明的一群人50年來的吵架史
豆瓣評分9.4 比肩BBC 這部紀錄片告訴你華夏有多美!
必看!這部紀錄片千萬不能錯過!豆瓣9.5分,歷時3年製作!
這部紀錄片堪比《舌尖上的中國》,看哭了上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