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劇場版三連發預告片

《屠殺器官》(虐殺器官)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虐殺器官》動畫版最新預告片近日公開,2017年2月3日上映


卡車穿過泥濘留下深深的車轍,我看見一個小女孩將臉埋在裡面。她就像愛麗絲,像去車轍底下延伸開的神奇異國漫遊似的。可那後腦勺大敞四開,綻放著殷紅的花,裝在頭蓋骨里的東西一覽無餘。


這是《屠殺器官》開篇的一段話。《屠殺器官》是伊藤計劃的處女作,1974 年出生的他,2006 年以這篇小說參加小松左京獎,獲得了早川書房編輯的青睞,自從此踏上正式作家的道路。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屠殺器官》的故事發生在不遠的未來。世界各地戰爭頻發,無數平民慘遭屠殺,而所有的戰亂背後隱約都有一個美國人約翰·保羅的身影。主人公身為專司暗殺的美國特種部隊士兵,接受指令追殺動亂之源,卻又屢屢錯過目標。在追蹤與反追蹤的過程中,主人公逐漸發現了約翰·保羅引發戰爭的機制:無論哪種語言,都共通地存在一種能夠導致大屠殺的深層語法,約翰·保羅就是通過目標地區的廣播、報紙、電視新聞和各種出版物,將蘊含了這種深層語法的語言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挑起目標地區的戰爭。換言之,人類為了適應進化過程而產生的語言這一「器官」,反過來導致了人類的滅絕。這也正是書名《屠殺器官》的由來。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點擊播放 GIF/499K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點擊播放 GIF/1471K


《和諧》(ハーモニー)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和諧》動畫版預告片,2015年11月13日已上映


作為伊藤計劃的第二部小說,也是他在病榻上寫成的生前最後一部小說,《和諧》塑造了一個無病無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成年後身體中就會注入納米機器人「WatchMe」,它會隨時監控身體狀況,主動修復一切外傷和疾患——這是作者飽受病痛折磨之下的憧憬嗎?並非如此。因為在故事的開頭,高中女生的主人公圖安便和兩個同學一起嘗試自殺,想要以此反抗這個「正變得越來越健全,越來越健康、和平、美好,善意在人世間四處流淌」的世界。最終三個人里只有提議自殺的米阿哈死亡,主人公和另外一人被救了下來。但在十三年後,全世界範圍內發生了6 000人於同一時刻集體自殺的事件,主人公在調查過程中驚訝地發現,一切證據都指向本該早已死亡的米阿哈。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點擊播放 GIF/798K



在日本文化傳統中,「和」佔據了最為醒目的位置,所以也許日本人對於作者在書中塑造的「和諧世界」更有感觸。這個世界讓人們彼此間無私相愛,像愛自己一樣愛他人,每個人都關懷、同情他人,同時也被他人關懷和同情。很難說這樣的描寫有多少是在影射日本社會,但從全文的基調來看,作者似乎並不認為這樣的世界真是人類最為美好的歸宿,哪怕作者在現實世界中還忍受著病痛的折磨。


《屍者的帝國》(屍者の帝國)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屍者的帝國》是伊藤計劃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準確地說,伊藤計劃只寫了這部小說的開頭(三十多頁),後續內容都是由他的好友円城塔補完的,所以這本書和前面兩本的風格有著巨大的差異,不過整部作品的基調在開篇已經確立下來,主要設定也在短短三十多頁里大致完成,因此依舊可以算是伊藤計劃的作品之一。


《屍者的帝國》屬於架空歷史小說,故事發生於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近代,但書中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並非蒸汽機,而是「屍者」——大腦中被寫入人工靈魂的人類屍體,可以遵循主人的命令從事各種工作。除了這個最大的區別之外,故事中的歷史進程與現實世界保持一致,譬如美國南北戰爭、英俄的歐亞大陸爭霸等等,但又雜糅了許多亦真亦幻的細節,比如說主人公名為約翰·華生,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福爾摩斯的未來助手;又比如華生橫跨地球一路追蹤的初代屍者名為查爾斯·達爾文,也就是現實世界裡那位創立進化論的著名科學家。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點擊播放 GIF/713K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點擊播放 GIF/699K



《屍者的帝國》預告片段,2015年10月2日已上映


伊藤計劃,與死亡並行


大約是因為一直在和死神搏鬥的緣故,在伊藤計劃的所有作品中,「死亡」都是最核心的元素。《虐殺器官》開篇就是如山的屍體,《和諧》通篇寫的都是生與死的問題,《屍者的帝國》更是直接將屍體塑造成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的原動力。就連短篇小說也帶有濃厚的死亡氣息,《無差別化引擎》(The Indifference Engine)中的主人公深陷於種族仇殺;《From the Nothing with Love》中的007本身就是行屍走肉。日本的小說中,對生與死的感悟和思考並不鮮見,但像伊藤計劃這樣對死亡的「痴迷」卻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伊藤計劃的「死亡」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他描寫死亡的態度就彷彿那是一件極其單純的事實,既無需敬畏,也不必恐懼。死亡就是身邊的日常小事,如同吃飯喝水一般自然。譬如《虐殺器官》的序章,用淡淡的筆觸描寫了殘虐恐怖的屠殺景象之後,作者筆鋒一轉:「我們一起前行,加入到死人的隊伍中去」。同樣地,在《無差別化引擎》中,主人公用鉛筆扎穿同學手掌的一幕,也被伊藤計劃寫的理所當然,彷彿毫無驚懼之處。


雖然伊藤計劃的作品內容常常會令人想像他厭倦病榻、生不如死的模樣,但伊藤計劃本人依然是個積極樂觀,對生命有著無限渴望的人。他曾經寫道:時間有限,無法浪費在很多興趣上,只能集中去做最重要的事。這讓人不禁想問,如果死亡之神多給他一些時間,他還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日 的精彩文章:

配對下酒菜,酒才好喝
秒殺網紅臉,日本現在流行這樣的「昭和顏」
寶冢歌劇團在日本為何有那麼多狂飯?女性反串男役太撩!
這個94年日本藝能界當紅小花,能成為下個時代的主宰嗎?
我有刺青,但我不是黑社會!

TAG:知日 |

您可能感興趣

他用34年生命,3部長篇小說,成為日本科幻的分水嶺。
1981年與2010年的特效對比,36年前的科幻片什麼樣?
2016年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4部科幻電影
2017年,還是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7年,未來向的30本科幻神作小說!
它才是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科幻大片
2017年第一部科幻大片,終於能看了!
29萬6千光年的征程——日本科幻漫畫前驅·松本零士
2016年07月12日星期二 科幻電影十大黑科技
這本1818年創作的小說,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
追光逐影:2016年的中國科幻
2017年好萊塢科幻大片前瞻
2017年十大最具科幻級的科學成就
國產科幻沙盒《幻》將在5月28日上線,售價98元
2016年當真是中國科幻元年?別鬧了
銀川13歲少年出版科幻小說!你的13歲在幹嘛?
2016年5大經典科幻電影,最後那部很多人哭了
2030年,科技中國很科幻
這個90後男孩把《水滸》108梁山好漢,畫成了文藝科幻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