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冬至一陽生 道醫告訴你鮮為人知的進補宜忌

冬至一陽生 道醫告訴你鮮為人知的進補宜忌

冬至雖然陽氣回復,但仍較為寒冷,晨起鍛煉等仍需保持冬季養生要領: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每天較早就寢,待日出後再起床活動,切不可趕早,以免受寒。


文/李博成


最古老的節氣:冬至

冬至一陽生 道醫告訴你鮮為人知的進補宜忌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出的一個(資料圖)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出的一個。西周初年,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測得洛陽即為「天下之中」。

《史記·律出》云:「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也就是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年開始的日子。雖然這是一次國家層面的、有重大政治意義的都城規劃,但卻使冬至成為影響後世幾千年的重要節日之一。


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在天文學上也把「冬至」規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這一天也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自此之後,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夜空的星象也完全換成冬季星空,從當天起開始「進九」

冬至一陽生 道醫告訴你鮮為人知的進補宜忌



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資料圖)

正因為冬至是由寒轉暖的起始點,故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詩聖杜甫也有「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的詩句。也正是因為冬至一陽生,自然界的陽氣,以及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的人體陽氣也發生變化,故古人十分重視冬至節,甚至有「冬至大如年」、「冬至為亞歲」的說法,並衍生出了許多風俗。


冬至習俗


古代冬至最為重大的活動,即是皇帝祭天。《周禮·大司樂》:「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目的在於祈求國泰民安,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祭天固然是至高無上的活動,但除了天子,其他人都沒有這種資格,因此民間冬季多選擇祭祖,告訴祖先家裡一年的情況。東漢時,天、地、君、親、師都是冬至供賀的對象。

冬至一陽生 道醫告訴你鮮為人知的進補宜忌


吃水餃據傳是為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習俗(資料圖)


《東京夢華錄》中更是描繪了南宋時期對冬至的重視程度:「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明清時期,雖然不似過年那樣大事操辦,卻也由此衍生出裹餛飩、吃湯圓、百工停業、慰問老師、宴請聚餐等個性活動

現在多數中國人冬至的習俗是吃水餃,據傳是為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習俗。不過不同地區還有各具特色的冬至傳統飲食。在江南一些地方,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在蘇州,姑蘇人家在冬至夜喝冬釀酒,並配以各式滷菜;在福建,麻糍被作為祭祀時的貢品。


冬至進補宜忌


冬至預示著陽氣開始萌動,《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因此不妨遵從傳統習俗,進食一些溫補性的食物,如羊肉、板栗、牛肉等,以增強陽氣。當然,如果濕熱體質、或者陰虛火旺體質者不宜

冬至一陽生 道醫告訴你鮮為人知的進補宜忌



不妨遵從傳統習俗,進食溫補性的食物(資料圖)


此外,道醫認為冬至進補還應注意一些禁忌。


一忌無病進補,「是葯三分毒」,補藥並不是多多益善,過量食用會傷害身體。


二忌虛實不分,「虛者補之」,不虛則正常飲食即可,同時應分清補品的藥性和適用範圍,根據醫生指導辨證論治選擇適合自己的。


三忌慕名進補,例如雞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雞湯所含的營養物質只有少量水溶性小分子,湯中的雞油卻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冬至護衛陽氣


道醫認為,「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處於嚴寒天氣,人們的活動要深居周密,陽氣在內運動而不外泄,像門軸在門臼內轉動一樣。如果起居妄動,神氣向外浮越,陽氣就不能固密了。所以,冬至雖然陽氣回復,但仍較為寒冷,晨起鍛煉等仍需保持冬季養生要領: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每天較早就寢,待日出後再起床活動,切不可趕早,以免受寒

冬至一陽生 道醫告訴你鮮為人知的進補宜忌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資料圖)


人之陽氣,既能養神,使精神慧爽,又能養筋,使諸筋柔和;反之,如果過度煩勞,就會緊張亢盛,而致陰精耗竭。所以,保持心情愉悅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動怒,以養情志。古人講究「第一戒晨嗔」,每日早晨為氣機升發之始,嗔恨惱怒,不利於氣機疏達、陽氣升發,有害一日健康。所謂「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同樣的,冬至為一年陽氣初升之時,此時更當保持愉悅,以免擾亂氣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根據冬至寒極陽生、一陽來複,制定了養生課業,主張每日當有冬至,以平靜為主養生,「最是『靜』字功夫要緊」,體驗「靜極生陽來複之仁心」。其「日課十二條」中,要求「主靜,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頗值得當代人參考。(編輯:若水)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李博成。)

冬至一陽生 道醫告訴你鮮為人知的進補宜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教你摸脈查陰邪方法!
道醫治療感冒久咳不愈有良方!
何為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道教符咒治病的秘密!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養生知識告訴你怎麼健康過冬?
產後第一天必須知道的幾件事!醫生都沒空告訴你
夏至養生吃什麼,這就告訴你!
白髮蒼蒼的「老醫生」瞄了一眼我的鋇餐報告,告訴我得了乙肝!
人體自愈的秘密,你知道嗎?醫生不會告訴你
如果你知道某人被綠了,會告訴他嗎
網上有人說穿胸罩會致癌?專業醫生告訴你真相
得知自己懷了雙胞胎被寵若驚,接著醫生告訴她一件事如同晴天霹靂
請告訴我,你是一棵什麼樹_人生感悟
緊緻通知!春天吃它小心中毒,趕緊告訴家人!
醫生告訴你剖腹產的真相了嗎?驚醒
醫生告訴你,為什麼早餐一定要吃熱的才養胃!
道人告訴你不為人知的羅盤秘密
只告訴你的小秘密 女人都應該知道
夏季常吃這物祛濕又養胃,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產後醫生告訴我的收腹小秘訣,及坐月子護理方法,讓我受益一生
晚上別吃這些食物,趕緊告訴家人,再不知道就晚了
錦州海鮮上央視了!告訴你怎麼吃才過癮
十大癥狀告訴你生男生女早知道,別再做個一問三不知的傻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