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朱大可:過度的功利化閱讀是反文化的

朱大可:過度的功利化閱讀是反文化的

朱大可:過度的功利化閱讀是反文化的


朱大可:過度的功利化閱讀是反文化的


朱大可


英國《衛報》曾發表評論說,如果我們停止閱讀,人類的天性也會發生變化。不再有豐富而細膩的感情,不再那麼善解人意,不再自我反省,不再有創造性的思維。


荊楚網的一項調查表明,「功利化」的閱讀是當今社會公眾無法迴避的閱讀現狀。那麼,我們是否真的進入閱讀功利化時代?文化精英又應如何倡導「去功利化」閱讀?

閱讀現象:「只讀有用的書」


記者在北京、廣州、深圳等一些書店發現,在教輔區人流量尤其多,諮詢的人也多,特別是在開學的那個時間段,一些熱門的教輔圖書由於太暢銷甚至賣斷貨了。在大學書店裡,英語四六級教輔書及各種考證類教輔圖書往往是賣得最火熱的。深圳大學一在讀研究生告訴記者,在校園有限的時間裡,大多數人會優先選擇對求職有幫助的書。


文化學者、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認為,閱讀習慣一般是在幼年和少年時期養成的。如果老師和家長鼓勵學生只讀教輔類工具書,而一旦形成這種慣性,那麼他們長大之後,閱讀就會相對功利化一些,並會形成「不良偏食」的壞習慣。


不光是在校園,職場人士等群體的閱讀習慣也呈現出明顯的功利化傾向。記者在地鐵上時常發現捧著書讀的上班族,但幾乎凈是投資理財、心靈雞湯、厚黑學的書及考公務員的教材。


在深圳某創客大會採訪時記者發現,「只讀有用的書」才是創客信奉的標準,「我太功利,讀不進去文藝的書。我更傾向於實用的書籍。」

記者從深圳各大類圖書館(2007-2014)借閱量表發現,工業技術類與經濟類圖書借閱量排在第二和第三,由此可見,公眾的閱讀更傾向於實用類書籍。一些經典名著書籍,很多人表示沒有時間讀,或者目前不會去讀。「創客每天花費在讀書上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創客小宋說,「我個人覺得讀書是有目的的,我每天的壓力很大,要面臨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哪有時間去讀一些『閑書』,就算讀書也是實用的或目前自己需要這一方面知識的書。」


「當你發現你創造的產品跟不上時代,你就會逼著自己讀書。」


「我一般讀創業的人在微信或微博上寫的文章。」


「我喜歡讀《大秦帝國》和《明朝的那些事兒》,看了幾遍。但像《左傳》這類經典圖書,我讀了一半,發現根本讀不進去,主要是心太浮躁了,靜不下來。」


一個人的閱讀面,越寬越好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陳子善認為,我們處於現代化和信息化的社會,人們面臨著各種工作壓力,促使他們開始關注養生保健、人際關係、家庭教育等實用類書籍,但這一類書有一個問題,就是多而雜,還很爛。「比如我去飛機場、火車站的書店或報刊亭看到的幾乎是這一類圖書,而且質量也是良莠不齊。」陳子善說。


在朱大可看來,這個現象並不奇怪,「三十多年來的經濟改革起了兩個重要作用,一個作用是提升了中國人的物質渴望,另一個作用是杜絕了消除這種渴望的可能性。這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來逾越物質和現實功利的誘惑。這是生命中的唯一目標,它像巨大的磁鐵,把包括閱讀在內的所有其他活動,都引向這個中心。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抵抗這個強大的法則。」


朱大可說,功利化閱讀為中國人的功利化生活推波助瀾,鼓勵人進一步放棄精神性探求,成為只為物質利益而存在的逐利性動物。「這種閱讀也會造成一種文化假象。表面看來,許多人都在讀書,好像中國從此變得頗有文化起來,但實際上剛好相反。過度的功利化閱讀是反文化的,它是人本主義精神的敵人。」


一個人的閱讀面,越寬越好。譬如我們吃東西,不能老是盯著一樣東西吃,這樣就完全是「功利化閱讀」了。陳子善說,如果研究某方面的領域,專門去找這一類書來閱讀,這種閱讀未嘗不可,不能一概而論。一旦為了投資發財,想通過閱讀這類書來實現,那等於沉溺一種「效益期待」的讀書。

對於很多人說「沒時間讀書」,陳子善認為,閱讀就像在海綿里擠水一樣,時間是擠出來的。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總有一部分是空閑,哪怕用半小時的時間來閱讀,也是可以的。「我認為沒有時間,工作很忙等理由,不能成為一個人不閱讀的理由,只要讀者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加上合理地安排時間,就會自覺地去讀書。」


「不能推薦的書就是暢銷書」


朱大可認為,功利閱讀和非功利閱讀,應該被看作讀書題材中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若把它們對立起來並且只能從中二選一的做法,不是正確的讀書策略。「我並不反對實用化閱讀,為了提升生存和競爭能力,適當的技能學習無可厚非。但如果只讀這類書,而拒絕擴展讀書面,探求更高的價值空間,就會很容易淪為功利主義庸人。」


「現在也有一種情況是大中學生需要一紙文憑,而專門去看相關教輔書,可悲的是,等到他們快結束的時候,還沒有發現自己真正要讀哪一些書。」陳子善說,他在30多歲的時候,發現他真正感興趣的書籍是中國現當代文學,一直到現在還津津有味地讀,這不完全是功利化的閱讀。「因為讀書跟我的精神追求有關,跟興趣愛好結合在一起了,這種情況是最為理想的。」


朱大可說,「心靈雞湯和厚黑學的書才是真正需要我們警醒的,因為大多數心靈雞湯都有毒,而厚黑學更有劇毒,學會這一手,只能飲鴆止渴,加劇中國社會的傾軋、內訌和流氓化。」


有人評論指出,愛讀書的人常常看不起實用化閱讀,而不讀書的人也以此為理由,聲稱「反正實用化閱讀沒多大意思,與其如此,不如不讀」。


陳子善說,「愛讀書的人也不要一味指責實用化讀書人,人家讀得津津有味,也礙不著你什麼事情,但是一個善意的提醒還是可以的,這類書淺嘗輒止便可,還有其他的好書可以嘗試讀一下。比如一個人喜歡吃紅燒肉,但經常吃也會反感,嘗嘗青菜蘿蔔也別有一番滋味。」


陳子善認為,讀書要有中長遠規劃,比如20多歲的年輕人應該讀哪些書,這些書可以慢慢地去讀,到了中年,他們應該發現還可以讀一些更高級的書,讀書是伴隨著人們的一生。「我的建議是年輕人讀書不能盲目跟風,在我看來,不能推薦的書就是暢銷書。」


「要想徹底扭轉中國人功利化閱讀的局面,就必須從學校教育抓起,並把對應試教育制度的改造作為全民讀書運動的真正起點。此外,我看不到有其他更便捷的途徑。」朱大可說。


如果老師和家長鼓勵學生只讀教輔類工具書,而一旦形成這種慣性,那麼他們長大之後,閱讀就會相對功利化一些,並會形成「不良偏食」的壞習慣。


表面看來,許多人都在讀書,好像中國從此變得頗有文化起來,但實際上剛好相反。過度的功利化閱讀是反文化的,它是人本主義精神的敵人。


愛讀書的人也不要一味指責實用化讀書人,人家讀得津津有味,也礙不著你什麼事情,但是一個善意的提醒還是可以的,這類書淺嘗輒止便可,還有其他的好書可以嘗試讀一下。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請客的一方稱為「做東」?
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
什麼決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水平?
宋太祖是如何處理朝政的?
張居正「職場」悲劇的六大原因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閱讀思維變化下的深度閱讀
網路改變讀書人的,是閱讀的功力
如何變得更聰明?閱讀,大量閱讀。
關於閱讀的真相,略囧
閱讀科幻小說,真的需要「特殊姿勢」嗎?
全是選擇的聽力和永遠做不完的閱讀……
聽說閱讀可以改變人生的厚度和寬度
個性化推薦技術,對新聞閱讀產品形態的改變
讀你的文章,彷彿就是在閱讀我的心
讓閱讀成為我們的詩和遠方的田野
最好的閱讀是慢讀
全網首發|英文原版科普繪本,閱讀過世界,才有更加豐富的感知力(新增音頻)
閱讀志,最隱晦的諷刺
朗誦 閱讀的力量
閱讀的層次—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愛閱讀和不愛閱讀的孩子,都需要一次高品質的閱讀訓練課!
功利心,正讓你的孩子離閱讀越來越遠
自古深情留不住,漸行漸遠漸無言 | 一篇很美的文章,很值得閱讀和傾聽
你見過哪些明顯扯蛋,但閱讀量巨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