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擺脫父母的控制吧,不要再追求他們的認可

擺脫父母的控制吧,不要再追求他們的認可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中。


這種陰影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要麼是打著「我為你好」的名義實行的道德綁架,要麼是用父母的威嚴強行將自己的意志貫徹於子女身上,要麼是將子女當做滿足自己各種需要和期待的工具。


幾乎百分之八十來找我諮詢的來訪者都有著和父母相處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幾乎都是那幾種情況:

我一直試圖贏得父母的認可,可他們卻從未誇獎過我。無論我多麼努力,他們卻總會覺得我不夠好;


我感覺父母對我的愛是有條件的,我必須不斷地滿足他們的那些期待和對我的要求,他們才會在意我,才會對我好;


我的父母總是會過度的干涉我的決定,他們總讓我必須按照他們的要求來。甚至在我成年以後的一些如考研、結婚等很重大的決定也必須要聽他們的。


很多人都會非常痛苦的告訴我,他們的父母在童年時給他們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

但與此同時,他們卻又幾乎都會在說完這些後接著告訴我:可是那也不能怪他們呀;父母也很不容易呀;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吧;他們是為我好呀……


於是這些人所受的所有悲傷,所有的痛苦都在這些來訪者非常「懂事」的、不自覺的就為父母換位思考、不自覺的就站到了父母的立場上時被壓抑住了。


他們一邊滿懷著對父母的【怨恨】與【憤怒】,一邊又不敢將這些【憤怒】發泄出去。


因為他們下意識的就認定了:「如果我不能去為父母考慮的話就是我的錯」。


所以他們本能地就會在當他們試圖去【怨恨】父母時,就會產生一種【負罪感】。

他們認為自己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去怨恨和指責自己的父母;雖然自己很受傷也很不幸,但那不是父母的錯;或是經年累月的認知與行為習慣令他對父母的畏懼成為了一種本能。


一個人所有未被正確發泄出去的憤怒和情緒都會轉變為對內的自我攻擊。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原生家庭的不幸能給一個人造成如此巨大的傷害的原因。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子女,即受到了幼兒不該承受的父母在情感和行為上的實質傷害,又要忍受潛意識裡怨恨父母的負罪感,還要承受那些未能發泄出去的憤怒的對內攻擊。


不是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人根本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人看起來活得很好啊,衣食無憂的應該很開心,可他怎麼就是快樂不起來呢?

是啊,他怎麼就是快樂不起來呢?


因為他從小到大這麼多年裡已經習慣了去扮演滿足別人的需要的角色,他已經戰戰兢兢的去追求別人的認可這麼多年了,對於滿足父母期待的追求已經泛化到了他人際關係中的方方面面。


他始終是帶著一個面具,不不不,是他根本就已經變成那個面具了,他早已忘記了自己是誰,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不知道自己怎樣才能開心,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該追求什麼。


一個從小就被教育或暗示「你要成為別人」、「你要為了別人而活」的人怎麼可能快樂呢?

這個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怎麼可能獲得發自內心的滿足,與不急不躁的對於喜悅、快樂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完整的體會呢?


每一次我試圖令我的來訪者意識到:「你不需要為你父母的問題負責,你父母多麼的辛苦那也並不是他們能夠傷害你的理由,你完全可以拒絕你父母對你的要求,也許在大多數時候錯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父母,是你的父母沒有盡到父母的職責,反而是他們一直像是在被照顧的小孩子一樣在索取你的愛。」


很多來訪者要麼會很不可思議的問我:真的嗎?我真的也可以這樣想嗎?


或是他們會很堅定的認為:不可能!我不可能拒絕他們的要求!而且那個時候他們也是沒辦法呀,這真的不是他們的錯啊……


「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在心理學中的地位如此之重要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你和父母的關係會穩固的成為你今後的行為與認知的藍本,此後你的成長過程中的經歷又會加強對於你這些認知與行為的習慣性。


所以就因為一開始沒有開了一個好頭,而導致許多人都在今後許多年的人際關係中陷入了惡性的循環之中。


但是對於原生家庭重要性的一再強調也令非常多的人幾乎喪失了自我改變,走出陰影的動力。有不在少數的人認為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太深了,他將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擺脫那些陰影,他將一輩子都不可能獲得幸福。


但在這裡我必須令你意識到:任何心理層面的原生家庭的問題,都可以從認知與行為的角度切入達成改變。


或者套用一句用爛了的很玄的話:如果你認為自己沒辦法從父母的陰影中擺脫出來的話,那你就真的沒辦法擺脫了;但只要你相信你能夠擺脫,就一定能夠擺脫。


同時你也應從一個更客觀地角度上來看待你和父母關係的問題。


在你的童年時期,你作為一個幼兒是不具備成年人的獨立自主的能力的,所以你不應該也沒有能力為你童年所受的痛苦負責;


而你的父母,不管你多麼能夠理解他們,不管你多麼了解他們的處境,但他們對你造成了傷害,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理解,不等於原諒。


就好比一個人兒子得了癌症急需用錢搶了你的錢捅了你一刀,你能夠理解這個人的處境,但不意味著他搶了你的錢就不用還回來、他捅了你一刀就不用受懲罰了。


理解是且僅是作為同生為人對於別人的心理和處境的共情而已,你再能理解一個人,你再同情一個人,但這個人對你所造成的傷害,你就必須讓他付出代價。


當然你可以選擇基於你的同情心而選擇忍受,這沒有絲毫的問題,這也是你個人的選擇。只是所造成的後果,就是你目前所承受的這一切了:你的父母不僅沒有意識到他們對你的傷害,反而始終是一如既往的在傷害著你。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想再被父母控制,你不想再總是要迎合與滿足你父母對你的期待,那你就不要用「但是我父母會很傷心啊,我會覺得很對不起他們啊,他們也不容易啊」這一類的話來作為你不去改變的理由。


你想獲得別人的尊重,你想成為你自己,你想不再去滿足別人的期待,那麼父母的傷心,對不起他們的感覺這些本來就是你應該付出的「代價」。(當然這其實並不是「你」要付出的代價,因為那些要求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問題。)


就好比你想摘到山頂的一顆桃子,那你就需要爬上去。你不能說我好想要這顆桃子啊,但是爬到山頂好累啊。


如果你想吃桃子,就必須爬上去;如果你想獲得自尊自愛與快樂,你就必須去開始「違背」你父母的意志。(有人說,那我忍,忍到對方良心發現,可能嗎?不,往往是忍到最後自己也變成了一樣的人,然後轉而傷害自己的孩子。)


不願意爬上去,卻說吃不到桃子我好傷心啊;不願意嘗試違背父母的意志,卻說我感覺總是很難受活著很痛苦啊;


那我們只能說這一切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所必然要承擔的結果。


成長是一種改變,而改變往往都是伴隨著痛苦的。


許多來訪者最後會問:那老師,我也想改變自己,我究竟該做些什麼呢?


我的回答往往是:就從去做那件你最不願意去做的事情開始吧。


你一直害怕告訴父母你內心深處的想法,你既害怕他們不會接受你的想法,又害怕他們不理解你,你害怕即便告訴了父母,或者說已經告訴了他們之後,他們還是會一如既往;


你一直想辭掉父母給你安排的這份工作,但這份工作在別人眼裡事少錢多地位高,而且你難以想像你辭職之後你父母會多麼的生氣,多麼的憤怒;


你超想告訴你的父母:我就是喜歡這個人,我很享受和他在一起啊!結不結婚這種事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不要為了結婚而去談戀愛,我也不想用房子車子金錢這些來衡量我是否愛一個人,但你很怕「惹」父母傷心,你很怕見到他們難過的樣子;


你看,其實很多人所想到的改變其實都是試圖去「改變別人」而已。


他們希望的是:怎樣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又不會令父母不開心。


他們覺得能讓父母變得支持他,讓父母變得不再生氣,讓父母不再干涉自己的婚姻,這樣問題就能解決了。


但是你怎麼還沒意識到呢?


這是你自己的問題啊。


雖然我們一直在語言上的表述是【你和父母的關係】,但現在是【你】要改變這段關係,所以,這只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


你無法改變你的父母。


當你產生【希望父母變得支持我、希望父母變得不再生氣】這種想法時,這本質上是和你父母【希望孩子按我的想法來,希望孩子聽我的找個好老公】的期望是一樣的了。


事實上你沒辦法、也不需要改變你的父母,你明白嗎?


你能理解什麼叫做尊重自己,什麼叫做滿足自己的需求嗎?


你,是給予了你父母一個「通知」,而不是去「懇求」或者和他們「商議」。


你只是告訴他們「我準備和這個人結婚,我後天辭職,其實我一直渴望你們能給予我更多的認可而不是責備,但是現在我不需要了。」然後去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


至於你父母同不同意,開不開心,會不會接受。這些,根本就不重要。


因為作為一個成年人,你的父母已經沒有了「同意」你的決定的「權力」。


你父母開心與否,這在本質上和你也沒有關係,如果說你父母因此傷心了,那也只是他們自己的不合理期待所導致的,那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就好比你在地上躺著,忽然有個人過來說你站起來,你不站,這個人就又哭又鬧說你都不站起來我好傷心呀!


那這個人不就是很無厘頭么!


你可能又會試圖為你的父母去「辯解」:但父母不是陌生人啊,我們是親人啊!他們愛我,我也愛他們啊!


愛的首要基礎就是尊重,你的父母如果愛你,他們就應該給予你最起碼的尊重,而不是試圖去控制你。


要說擺脫父母控制,不再追求父母的認可,不再讓父母來決定自己的生活簡單嗎?


簡直太簡單了,只要你現在開始做你自己,那你在這一秒就已經是自由的了。


但問題是,你用「父母會傷心;別人會覺得我不孝順;我覺得對不起他們」等等這些無數的本不屬於你該去承擔的問題都歸結於自己身上,你又怎麼能夠洒脫自如呢?


所以如果現在的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的話,那麼你還之所以繼續被父母所控制和影響,那麼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你自己選擇了被父母控制,如是而已。


你說:爸,我想辭職。


你父母大發雷霆:不行!絕對不行!你是想氣死我么!


然後你選擇了:好好好,我不辭職了!對不起!


然後你開始覺得痛苦,認為【父母在控制你】。


你說:爸,我辭職了。


你父母大發雷霆:不行!絕對不行!你是想氣死我么!


你:我已經辭了,這是我自己的事,你們別管。這事我就是告訴你們一下,不需要再繼續討論下去。能吃飯,咱就好好吃飯;要是再揪著這事不放,那我自己出去吃了。


這叫人格獨立,為自己負責。


你所要意識到的是且僅是:從一開始就沒什麼東西在束縛著你。


以上。

擺脫父母的控制吧,不要再追求他們的認可



左岸記:我聽過最不服氣的辯詞是,「只能覺得作者年紀太輕了,作者還沒有孩子吧,過了50歲,你自己再回頭看看這篇文章吧」。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等每個人老了都會變成專門控制孩子的父母,你相信嗎?反正我不信。誰要跟他一樣啊?我就是想做開明、溫和的爸爸,尊重孩子,絕不輕易給孩子添麻煩。


對了,最關鍵的是,既然選擇了擺脫父母的控制,那麼就要做到真正的獨立,不能說一邊叫嚷著不要他們管一邊又厚顏無恥地要他們養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三道邏輯推理題
冬至陽生春又來
抱怨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找到好老闆
東野圭吾新作《拉普拉斯的魔女》

TAG:左岸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做父母,你追求的可能不是自我,而是自私!
並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接受出櫃他要求父母參加自己的婚禮,卻被拒絕
父母不說,但這可能是他們最想要的禮物
你可能真的不認識你的父母
現在你們父母還參不參與你們的結婚權了,在一起父母同意嗎?
父母堅決不同意你們,要放棄嗎?
你無法改變父母,但可以做更好的父母
你再堅強的決心,也逃不過父母的手掌心!
被父母強迫,跟不認識的親戚打招呼時的你!
跟父母和解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跟自己和解才是
做父母的不看,下一個被欺負的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做了父母,我們為什麼更要努力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靠得住,難以置信的父母行為!
請不要讓父母在你的生活里苟且,你受不起
請不要害你的孩子,論父母的無私
父母給不了你完美的高鼻樑,它可以給你,一秒成型,無需手術哦!
你做過什麼事讓父母高興的事?我追的他腿都要跑斷了才追上,可是到最後他也沒有好好珍惜
父母一開始不讓養寵物,養了之後愛得不要不要的!
找了城裡的女朋友,她說沒錢可以,但要我保證以後跟父母斷絕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