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施一公:用科學報國,是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榮耀

施一公:用科學報國,是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榮耀

歡迎關注Science


國內最具潛力的科學自媒體


【人物介紹】施一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會長。主要從事細胞凋亡及膜蛋白兩個領域的研究。曾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2014年度愛明諾夫獎,2016年獲何梁何利獎的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施一公:用科學報國,是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榮耀



科學研究永無止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從2009年至今,施一公已在《細胞》《自然》《科學》世界三大頂級刊物(簡稱CNS)上發表論文17篇,獲得多項重大突破。他在多個生物學領域的新發現,為開發新型抗癌、預防老年痴呆的藥物提供了重要線索。而在2009年之前的25年,在清華的生命學科,只有兩篇世界級的文章發表。

施一公說,「在結構生物學這個領域,我的課題組已經處在國際前沿,可能走得還比較靠前。但我更願意看到國內各個學科全面開花,都儘快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畢竟,科技的進步才能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原動力。」


培養學生其樂無窮,讓科研「接力棒」傳承下去


在施一公看來,科研與教學兩者密不可分,都是圍繞人才培養。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思維方式;通過研究,讓學生掌握研究技能和方法,進而成為未來的科學領袖,把科研的「接力棒」傳承下去。從2007年在國內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起,施一公就採取「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他們做實驗。他每天和學生在實驗室里泡三四個小時,一起討論方法、設計方案,一起做實驗。


截至目前,已有18位博士從他的清華實驗室畢業,其中絕大部分選擇了繼續從事科學研究。


2016年12月,施一公領銜我國首家民辦高等研究院--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並將其定義為:我國第一所民辦的、含理工生醫等多個研究方向的小型、綜合性、劍指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的成立預示著,目前國內首所以基礎性、前沿性研究為支點,以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培養創新人才為宗旨,以博士生培養為起點的民辦高水平科研教學機構就此正式誕生。目前,西湖高研院已完成2次全球招聘,匯聚了一批海內外優秀的學術人才。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將擁有200名教授,近2000名科研人員,致力於前沿基礎科學研究,培養一批能以天下為己任、發揮領軍作用的高端人才。


施一公:「對於一個泱泱大國,如果沒有基礎研究,他的應用研究、轉化研究和技術一定不會成為世界最領先的。」


施一公:「我覺得我們這代人,趕上好時代了,國家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持續投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20年之前落後的情況,」


施一公:「我們不去攀比個人待遇的高低,因為每一個人都已經豐衣足食了,我們更應該去攀比科學貢獻的大小,攀比對國家貢獻的大小,在生活上知足常樂,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上、在對國家貢獻上不知足而常樂。」


轉載自:中國科技網 / 左麗媛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2016年《自然》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一位華人科學家上榜
3D納米列印大腦神經網路項目獲330萬歐元資金
美突破獎頒出2500萬美元科學界「奧斯卡」獎
Nature:期刊、論文還會是未來學術出版的唯一途徑嗎?
太空中的聲音聽起來像什麼?一起傾聽地球周圍「詭異」的聲音

TAG:Science |

您可能感興趣

至誠報國的科學家
唯一一個名字被寫進化學反應里的中國人,一心報國卻被當成「特務」
科學報國勇擔當,家國情懷赤子心
留學路(一)|索我理想之中華 歐美同學會與百年留學報國夢
精忠報國!華裔小將求歸化中國冰球:加拿大國籍算啥,我是中國人
中國航母研發改建充滿血淚:科學家精忠報國未見亡妻一面
海歸赤子 科技報國——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本忠
唱一曲慷慨激昂的精忠報國,逛一座碧血丹心的天波楊府
《科技報國——黃大年及團隊學術論文集》出版
他與岳飛、文天祥齊名,以丹心報國,忠心義烈,不愧為一代名臣,這才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清華大學柳百成:拳拳報國赤子心
牢記科技強國使命,擔當創新報國重任
62歲,遺齒寄家人,以死報國,英國被折服,稱最傑出的元帥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美女間諜,以身報國後深藏功與名
岳飛背上,有沒有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明末怪象:男兒屈膝豎降旗,盡忠報國賴紅顏|一個女子殉國的時代
報國土恩: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周年
榮耀暢玩5,暢玩5C,一個拖後腿,一個報國無門、壯志未酬!
這是一封立志報國的「宣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