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第3750期


導語這一周,媒體相繼報道了臨床試驗中試藥人的遭遇,簡而言之他們是被控制與被傷害的「小白鼠」,同時也影響著臨床試驗數據的真實性。然而,臨床試驗界的專業人士們連發了好幾篇文章,直斥報道不專業乃至虛假,並表示絕大部分的臨床試驗都非常規範,要尊重試藥人。孰是孰非?搞清楚還真是不太容易。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先來看看雙方針鋒相對的描述與觀點——


其一:試藥人是不是造假成風?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其二:試藥是不是很危險?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其三:試藥人的權益是不是得不到保障?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其四:試藥人的報酬是不是被盤剝?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以上這些針鋒相對的表述看上去各有道理,但是都缺少有說服力的普遍數據


以上的四個對比只是代表,在相關的報道與反駁中,還有很多的說法,在此不一一贅述。單看哪邊,說的都挺有道理的。可是仔細琢磨會發現,媒體報道會採訪一些試藥人以及中介代表,從他們的案例來說事;行業的回應則是基於醫生、研究人員等專業人士在具體工作環境中的觀察與經驗。然而,不管是極端的案例還是自身的經驗,其實都是個體的,表達不了普遍性。而這兩方也基本在各說各話。


這是典型的「月暈效應」左右了公共議題


自然界里,偶爾會看到月亮周圍有光圈,從而掩蓋住了月亮本身的光彩,這叫月暈。大眾心理學中,也有一個名詞叫「月暈效應」(halo effect),指在人際交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表現為在個體的社會知覺過程中,將對方的最初印象不加整體分析就用來判斷、推論此人的其他特質。這個辭彙不單單可以用來表達人際交往,同樣適用於對公共議題的看法與分析。

事實上,從好幾年前開始,就有各種關於試藥人的報道,基本上也滿足了人們對這一神秘職業的想像——危險、被葯企控制等等。而一些採訪案例,也容易讓媒體人得出類似的結論。另一方面,遵守規範、信任規則的研究人員、行業人員,自然也會根據自己的工作環境而得出結論。並且,關於試藥人的爭論也持續了很久,不可否認,時代在發展,有些以前的問題也許今天已經解決了,可大眾並不知道,也存在認知錯位。例如,理學博士梁虹在其藥物臨床試驗網的專欄寫道,「關於職業試藥人和受試者中介,對於臨床試驗機構來說並不是新鮮事物。2013年鳳凰視頻曾經拍攝了一部反映試藥人生存狀態的紀錄片《我用性命賭明天》,(《試藥人受控中介,掉包尿液通過體檢》這篇報道的作者可能仔細研讀了這個紀錄片,因為新聞素材和情節選取有許多雷同的跡象)。職業試藥人頻繁試藥,洗脫期之內的藥物相互作用不但影響試驗數據的真實性,而且對試藥人身體健康是極其嚴重的潛在威脅。為此,各臨床試驗機構採取了各種措施。」


總之,大家都基於案例、經驗在判斷了,但是普遍的有說服力的數據卻沒有。


破除月暈效應,需要對具體問題的誠懇對話和透明公開易得的整體數據


人們傾向於對首先得到的信息印象深刻,所以,當媒體大規模地報道或者轉載試藥人的種種悲慘遭遇後,大眾往往是相信的,從而對新葯試驗心生排斥。而這又讓行業人士感到很擔憂,很不痛快。因為新葯的臨床試驗絕對是關係公共衛生與公共福祉的大事。而最後大家都堆積了強烈的不滿情緒,例如專業人士霍朝陽的回應文章直斥報道媒體「有失偏頗、以偏概全、為搏眼球而喪失職業道德與專業性」。


然而情緒解決不了公共議題,儘管行業人士回應了好幾篇文章,也都提及了自身的看法,但是傳播效力也很一般。因為也是基於自己經驗的回答,並不能解決人們的困惑。到底怎麼才有可能打破公共議題的月暈效應呢?誠懇而真摯的關於具體案例的對話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這次試藥人報道有幾個傳播點,一為記者採訪到的為了試藥而搞垮身體的人;二為報道中詳細描述調換尿液的孕婦;三為組織試藥人並曝光了很多「黑幕」的中介。這些給大眾印象深刻的案例究竟是不是個案,是怎麼回事,他們說的東西有沒有誇張化?如果行業和媒體之間能夠有一次追蹤對話,能夠排除一些迷霧,也更讓大眾信服。舉個剛剛發生的正面例子,鍾南山院士昨日就引用未經嚴格證實的數據——「每年210萬兒童死於豪華裝修」,向公眾致歉。「210萬兒童死於豪裝」這個點,一出來大眾是非常相信的,很契合人們的想像和情緒,公共事件中的月暈效應出現了。然而專業人士鍥而不捨地進行事實查證和闢謠,鍾南山院士自己也勇於和媒體對話,並反思錯誤。大家針對具體的點來就事論事。最終,大眾的認知又扭轉了。


鍾院士的道歉聲明:http://view.qq.com/a/20161224/004164.htm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話題 的精彩文章:

預告:中關村二小事件是霸凌還是玩鬧
汽車尾氣比空氣乾淨10倍?錯誤,但限行未必有效
提高個稅起征點,真的是「劫貧濟富」嗎?
「老師跟我互不為難」:高校評教怎成利益交換窗口

TAG:今日話題 |

您可能感興趣

有人說女人買包就是一場蝴蝶效應,你們怎麼看?
你知道棄貓效應嗎,它只是害怕
你應該知道有效應對小兒腹瀉
有些人睡覺會認床?那是因為「初夜效應」!
李嫣倆字被賣26萬,井柏然一字千金!是真材實料還是名人效應?
「滿月效應」來了,十二星座應該怎樣應對最不穩定的時刻?
什麼是鳥籠效應,一個「鳥籠」也能影響你的錢袋子?
孩子一考試就怯場是「詹森效應」的典型,如何幫助孩子你做對了嗎
為什麼你總和牛股擦肩而過,因為你不懂賺錢效應
又一對兒活見久系列被節目組硬湊成了cp,不過兩人之間好像還有不少的化學效應
最近瘋傳的「螃蟹效應」,竟然是這個意思……
為何要對套牌跑者零容忍 你不得不了解的破窗效應
小孩罵人都是跟你學的!你要知道什麼是:父親效應
如同蝴蝶效應一般,發生了這件小事情,卻讓法國走向了滅亡
「怕麻煩」是一種蝴蝶效應
大廠茶是否是「品牌效應」,還是真材實料?
經常坐飛機的人老得慢嗎?相對論顯示不可思議的時間膨脹效應
七大你不知道的小知識!量子糾纏效應描述的是什麼?
複利效應和負利效應不只是金融規律,它也在左右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