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憶東林寺:東林舊事說不盡

憶東林寺:東林舊事說不盡



廬山東林寺(資料圖)

文:景玉川

東林寺是江南名剎,佛教凈土宗祖庭。

第一次去東林寺,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寺院大,遊人多,時值修復擴建,顯得有些亂。很出我意外的是:鼎鼎大名的虎溪竟為寺前一條小水溝,溝旁立一塊尺余高、上刻「虎溪」二字的石碑。

1992年我在省政協《江西政協報》(後改為《光華時報》)打工,年初全省開「人大」、「政協」兩會,作為記者我採訪了參加政協會議的佛教界代表果一法師與一誠法師。兩位高僧同住一室,果一法師時任省佛教協會會長,是東林寺住持;一誠法師為副會長,兼任雲居寺住持。果一法師年輕時曾在星子縣棲賢寺為僧,1949年洋人偷竊寺藏古畫《五百羅漢圖》,他無辜被羈縣獄。聽說我是星子人,彼此之間交談更為親切,採訪變成了輕鬆的聊天,他對我詳細談起了那次失畫及入獄、出獄的過……1994年果一法師在東林圓寂,不久一誠法師升任全國佛教協會會長,此後我與二位高僧再無聯繫。後來我雖也曾去過幾次東林寺,但由於是法門之外的俗人,每次只是當一回匆匆過往的遊客。

2015年2月,東林寺住持大安法師邀請我主編《東林寺志》。我感到有些突然,作為一位「不諳法門事」的俗人,我不得不掂量、慎重考慮寺院之邀。儘管我曾主編出版了《萬杉寺志》,但萬杉寺歷史要比東林寺要短得多,名氣也稍遜。幾經猶豫,最後我還是同意接受這一重任。

自慧遠大師東晉大元十一年(386年)建寺以來,東林寺有1600多年的歷史,卻沒有一部寺志。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藏書家晁君石曾藏有佚名者撰《廬山東林寺志》,但後來此志失傳。因此,這次編修的《東林寺志》,應是東林建寺以來第一部獨立的寺院志。

3月初,與方丈共同擬定基本篇目後,我便開始了《東林寺志》的編撰工作。由於參與撰稿者多為有較高學歷的東林僧侶和居士,加上前人為志書搜集了一定的資料,我又是性急之人,所以修志進展比預想快。2016年6月,一部40萬字、分18章37節的《東林寺志》初稿經過各堂口校對,已經裝訂成冊。根據以往經驗,如果對此稿稍加刪節,再請行家進行校對,查檢硬傷和糾正錯別字,書稿就可以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可惜出於諸種緣由,這部內容較全面的《東林寺志》卻一時難以面世。對我來說,不免有幾分遺憾。

因為修志,我多次留宿東林寺,陶醉於晨鐘暮鼓和悠揚的誦經聲中。「霜清東林鐘,水白虎溪月」。那些日子,我或在虎溪兩岸徘徊,探訪村夫野老,尋覓東林舊事與歷代高僧的足跡;或爬梳史冊,從浩繁的舊典中體察東林的興衰枯榮。一年多來,我與寺院各堂口的師父們接觸,向他們請教,無論是沙彌還是法師,大多都很謙和、禮讓,我感受到濃郁的佛家氣息。

東林是千古名寺,一度為佛教東傳的重要驛站,南方佛教的中心。在悠長的歲月里,成千上萬的佛子在東林修行禮佛。可惜由於戰亂和年代久遠,散見的史冊中能找到的僧人僅有350多名,有記載的住持也只有60位。這些住持除了慧遠大師,還有熙怡、靈澈、正言、常總、祖誾、普度、中峰明本、山鐸真在……他們都曾是江南名重一時的高僧大德。

慕名而來的名人顯宦更是多如過江之鯽:李白、白居易、蘇軾、黃庭堅、陸遊、王陽明、康有為……由於陶淵明、陸修靜與慧遠三位大師在東林寺的交往,「虎溪三笑」的故事千古流傳;白居易隔虎溪構築了他的廬山草堂,還將自己的詩文全集存放在東林寺內;詩仙李白幾次游東林,《別東林寺僧》與《廬山東林寺夜懷》是他流放夜郎前後不同的詩作;蘇東坡的《題西林壁》更是膾炙人口……「寺因山而鍾靈,山因寺而聞名」。高僧大德們駐錫東林,名流雅士往來東林,廬山之聞名雖不因東林寺,但東林寺確實為廬山文化增添了情韻風采。1928年胡適在《廬山遊記》中稱:「慧遠的東林,代表中國『佛教化』和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揭示了東林寺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早在唐、元時代,東林寺就有與海外交往的歷史:一次是唐天寶九年(750年)楊州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前朝禮東林寺,偕寺僧智恩渡海至日本,凈土宗遂傳日本;一次是元至治元年(1321年)日本大阪留學僧澄圓到東林求道,臨別時慶哲大師贈白蓮種。澄圓回國後鑿池種蓮,東林白蓮漸盛於日本凈宗道場。1990年10月,日中友好凈土宗協會訪問團訪東林,專程將原自東林引種的白蓮種子回饋祖庭,一時傳為佳話。

……

上述這些可能為一般人所知,但更多的東林史事,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



虎溪因東林而聞名,一直流淌在中國文學史與宗教史中。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卻將寺前一條與虎溪平行、相距僅數十米的小水溝當作虎溪,真正溪流湍急、溪聲震耳的虎溪反倒成了無名溪(近年才被取名「東林河」)。這次修志,我爬梳史料,反覆尋證,終於分清了真、假虎溪。

東林寺為凈土宗祖庭,可在後來很長的歲月里,這裡成為律宗與禪宗的道場。從唐至德初年(756年)熙怡大師起,東林住持多為律宗法師。宋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太宗還一度改寺名為「太平興國寺」,若干年後才又恢復原名。宋元豐三年(1080年)正月,宋神宗詔「革江州東林律院為禪席,命常總禪師居之」,律宗的地位被禪宗代替。到了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弘揚律宗的三昧寂光律師又代替禪宗,住持東林寺。光緒三年(1877年),東林寺再歸屬禪宗,並成了「子孫廟」。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文革」結束,改革開放,國家宗教政策落實,果一上人在地方政府和各地信眾的支持下,東林寺才又成為凈土宗道場。

由於戰火和朝代更替,東林曾屢興屢毀,最繁盛期為唐、宋兩代,其時東林寺建築宏偉,經藏萬卷,殿宇金碧輝煌,號稱「萬僧之居」。南宋初陸遊、周必大游廬山,二人這樣記述東林寺:「殿閣極天下之壯麗,雖閩、浙名剎不能逮……寺極大,連日遊歷猶不能遍」;「樓閣華燠,宛如仙宮」……可惜南宋中、晚期間,寺院不幸兩次失火,後雖也曾屢次重建,但規模均大不如以前。元延佑七年(1320年),寺院又一次毀於火。此後因白蓮教興起,寺院漸趨衰敗、沉寂,至明、

清及民國時期,東林寺一直無興復之機,遂堙沒無聞,成了子孫廟。

「白蓮教」與東林寺本不相干,然而自元代起,每逢社會不平與生活艱辛讓人們難以忍受時,下層百姓尤為嚮往慧遠大師所追求的「凈土」世界。於是,領頭者便利用這種心理,假借「蓮池結社」,「共期凈土」的名義秘密結社,然後揭竿而起,暴力對抗官府,引發綿延數百年的白蓮教起義。白蓮教從此為朝庭所忌,東林寺因而一直籠罩在它的陰影里,東林寺的興衰被「白蓮教」和「白蓮教起義」所左右,直到清代滅亡。晚明詩人陳昂游東林,曾賦詩描述寺院的蕭條:

「欲尋神運殿,一徑盡莓苔。鐘響日先落,溪荒月少來。大都身後事,難免劫餘灰。千載相逢晚,白蓮不再開。」

1959年7月,周恩來總理在江西省省長邵式平陪同下訪東林,有所叮囑。不久,省政府撥款5萬元,後又調果一法師主持寺務,東林寺有所修復。

「文革」十年浩劫,東林寺厄運難逃,神像、文物被毀,僧人遣散,寺院先被學校佔用,後又成了公社(鄉)的化肥廠……1978年,有關部門決定恢復東林寺,6月,果一法師返東林重任住持,東林寺開始了新的復興。果一上人圓寂後,傳印長老與大安法師先後繼任方丈,隨著社會財富日漸增強,東林寺開始進入歷史鼎盛期,香火旺盛,信眾遍布,寺院規模宏大,殿堂雄偉,為東林歷史之最。除了山北祖庭,寺院還在廬山西南方建立凈土苑,佔地3000多畝。

東林寺1600多年歷史中,經歷了無數次的興衰枯榮,即使淪為「子孫廟」,也有僧人堅守,不乏學者關注。民國時期,著名學者古直(古層冰)、李拙翁等名人曾募資為寺院建造殿堂僧寮,併購回了40畝寺院的土地山場,古直還在東林寺設帳課徒,著名作家杜宣為其學生之一。1998年10月,杜宣撰文《東林寺的懷念》,回憶他在東林寺讀書的歲月。



被稱為暴君的隋煬帝楊廣,也與東林寺有交往,還曾是東林的大檀越(功德主)。現代公路出現之前,江州通往南昌的古驛道從東林寺門前經過,每日里人喊馬嘶,影響東林寺的安寧與僧人的修行。隋初,天台宗大師智顗駐錫東林,隋煬帝楊廣時為晉王,他篤好佛教,很尊重智顗大師,稱智顗為智者,智顗遂又稱智者大師。到東林後,智顗寫信給楊廣,希望他成為兩寺(峰頂寺、東林寺)檀越,還希望能制止行人車馬在東林寺門前停留、吵鬧。楊廣很快複信,表示願意做兩寺檀越,告訴已令江州官府張貼公告,禁止車馬在東林寺前停留、喧嘩。幾個月後,楊廣又遣主簿王灌給寺院送去法衣六件,鹽一百斛,米一百斛,並指定「鹽米悉出江州正倉」。

隋煬帝雖為暴君,但他寫給智顗大師的信,態度恭謙,文辭優美,其592年農曆3月一信云:

「暮春暄和,寺眾清勝,禪悅法喜,致足恬懷,罏(通壚)峰香氣,煙霞共遠,智者經託(托)勝地,為在總內,令為檀越,誠深隨喜,更追厚愧,善當敬朂(音xù古同「勖」。勉力、勉勵之意),楊廣和南(佛教語,意為稽首、敬禮)。三月二十一日(《與峰頂寺書》)」。

……

東林舊事說不盡。

2016年夏日裡一個清晨,我站在廬山仙人洞旁御碑亭憑欄遠眺,山下東、西二林寺和田園風光盡收眼底。從千米高處下視,寺院宏偉殿宇與寺後的高塔都顯得很小,聯想到東林漫長的歷史,頓時,我彷彿看到歲月之河在蜿蜒流淌,從遠古而來,向天際而去。這是一次歷史的眺望,萬千感慨一齊襲來:千餘年中,有多少僧眾在這裡修行、禮佛、弘法,東林寺成為佛門弟子和廣大信眾的精神家園與信仰聖地,佛教在這裡傳承、發展,與璀璨的中華文化相融合。

(2016.12.21冬至日)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桂林人不知道的桂林舊事 桃花江上游的百年古石橋
何 松:滇西的古詩舊事
東北王——張大帥府上的塵封舊事,梅蘭芳都去了!
《伊川賦》——憶曹植洛神舊事
林心如趙薇反目成仇?疑扒趙薇舊事拉其下水,網友:塑料姐妹花!
舊事重提,安東內拉前男友:我把她讓給了梅西
『錦瑟』鄉村舊事
《憶慈母舊事》作者:湖北尋才
周傑舊事重提舌吻林心如一事,意外的是林心如有人設崩塌危險,網友稱應該感謝吳京
梨園舊事——真實的梅蘭芳
《武林舊事》-杭城「國慶」記憶
繪畫-林海音《城南舊事》美麗的小城,回憶!
《城南舊事》之秀貞
漳州古城舊事:講古
薛之謙人紅是非多,林心如周傑舊事重播,卓偉你怎麼看?
周傑和林心如爭論《還珠》舊事,為何能得到廣大網友普遍支持?
滄桑偏臉城——金溝舊事
周美霞:天涯舊事何堪憶,雲去蒼梧湘水深
林心如為何關閉微博評論?芭莎慈善夜分文未捐被罵慘?林心如趙薇陳年舊事被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