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進和魯智深是史進的精神教父

王進和魯智深是史進的精神教父


王進和魯智深是史進的精神教父







王進和魯智深是史進的精神教父


畫家劉雄飛《水滸》人物 手繪


史進是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是華陰縣史家莊史太公的兒子,因身上綉刺了九條青龍,被稱為九紋龍,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關門徒弟,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三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七名。在他身上寄予了作者的期望,寄予了作者所要表達的理想,史進身上凸顯出的俠義精神,不是人們天生就有的,是後天教育的結果,史進的經歷就是從一個幼稚青年成長為俠義好漢的成長史,是精神教父王進和魯智深引領的結果。

王進和魯智深是史進的精神教父



史進是那個時代的時尚青年,也是一個問題青年,北宋王朝重文輕武已牢牢印記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學而優則仕是當時所有青年的奮鬥方向,也是每一個家長的期望,大地主史太公對獨生兒子的期望更強烈,但是史進生長在距西夏不遠的華陰,宋軍與西夏作戰的敗績刺激了史進,他夢想有一身好武藝為國效力,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上流淌著關西秦人的血液,尚武好戰,梁山好漢除了山東人多就是關西人多就是這個原因。史進從小喜歡舞槍弄棒,在當時是不務正業,據史太公介紹:「老漢的兒子從小不務農業,只愛刺槍使棒;母親說他不得,一氣死了。老漢只得隨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錢財投師父教他。」史進在李忠等七八個江湖騙子的指教下,不僅學到了一點花拳繡腿,也學到了一些江湖義氣,忠義孝的觀念得到了畸形發展。

王進的到來是史進一生中第一個重要轉折點,武藝高強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受到高俅的迫害出逃,一路逃到陝西華陰縣,王進母子在史家莊借宿,史太公不僅留宿王進母子,而且治好了王進老母的胃病,因此王進看到史進練武后感恩圖報,在一棍搠倒史進之後,史進正式拜王進為師傅,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打下了深厚的武學基礎,大半年裡史進十八般武藝,一一學得精熟。多得王進盡心指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可見王進的武學素養和史進的武藝素質,看到自己平生的本事大多被史進掌握,王進感到欣慰,自己報國無門,自己的一身本事可以靠史進來傳續,王進的歸隱思想在路上還在猶豫,看到史進的表現後,王進期望根正苗紅的史進能成為國家棟樑,代替自己為國效力,王進不再猶豫的選擇了歸隱,後來史進到延安尋找師父沒有尋到就是明證,我常常想如果王進不歸隱,被義氣所害的史進在延安府尋到師父王進,師徒二人同在邊關為國出力豈不快哉。有人說王進和史進若能同上梁山豈不更好,這是不可能的,以王進的忠君思想他是不會把梁山作為選項的。王進不僅僅讓史進從一名武學愛好者變成了武學大師,更重要的是讓他從一個無知幼稚的青年成為一個忠君愛國忠孝兩全的合格公民。

王進和魯智深是史進的精神教父



史進的幸運是有一個德藝雙馨的好師父王進,他的不幸是有一群江湖騙子的江湖師傅,前者給了他武藝和忠君愛國,後者給了他嫖娼和江湖義氣,隨著師傅和父親的離去,沒有航向的史進逐步向後者下滑,史進聽獵戶李吉說家門口的少華山上來了一夥強人打家劫舍,華陰縣不敢捉他,身為大戶,承擔官府所委一鄉之治安的史進就想到要備戰,把村裡三四百史家莊戶請到家中,約定了「提防賊寇」。矛盾不可避免地產生了,陳達執意和史進火併。史進第一次上戰場就活捉陳達,將「陳達綁在庭心內柱上,等待一發拿了那兩個賊首,一併解官請賞」。這時師父王進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偉大,正當他大顯身手之時,事情來了一個逆轉,朱武、楊春沒有給他硬拼,而是往他面前一跪,流淚說,「小人等三個,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當初發願道,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雖不及關張劉備的義氣,其心則同」,這番話一下激活了史進大腦深處的義氣,尋思道:「他們這樣義氣,我如果拿他們解官請賞,豈不叫天下好漢恥笑我不英雄?」這條效仿桃園結義的苦肉計,對中「義氣」之毒的史進起了作用,不僅沒將朱楊二人捆起來,反而將他們全放了,更進一步,史進「就後廳上座置酒設席,管待三人」,「酒至數杯,少添春色」,盡歡而別。從此禮尚往來,和他們結成好友。在朱武等三人的表演和引導下,不僅激活了史進的義氣,進一步幫助他無限放大了義氣,逐步在史進的心中樹立起義氣是最高的追求,自己在天下好漢心中的形象是最要緊的,若不講義氣,被天下好漢恥笑,一輩子昂不起頭來了。「義氣」與統治者所要求的秩序和思想形成了對立,與史太公和王進對史進要求的「忠君」是縱橫的關係,二者只有一個交點,宋江等人是幻想二者重合的,史進是想像停留在交點上的,歷史的事實是,義氣反映了下層人民的反抗意識,「義氣」使下層社會能夠團結起來實行反抗。應該說「義氣」是封建社會裡下層的精神依託,史進為「義氣」拋棄主流社會的一切,正是一部《水滸》精神聚焦所在。

王進和魯智深是史進的精神教父



由於忠君和義氣的矛盾不統一,史進與少華山山寨的交往被官府發現,引賊入門的史進在義氣的主導下燒掉房屋,反出史家莊,史太公留下的家業消失在史進的義氣中,史太公九泉之下有知的話也會被氣死。四人且戰且退,一起回到少華山。這時候的史進,已經落到有家不能回的境地,但是父親和師父王進對他的影響使他斷然拒絕朱武三人的加盟要求,史進道:「我是個清白好漢,如何肯把父母遺體來點污了!你勸我落草,再也休題。」想著到師父王進邊庭上去,「也要討個出身,求半世快活」,此時義氣二字還沒有使他完全背離他多年受的忠君教育,他踏上了尋師的道路。


沒有找到師父,史進卻遇到了魯達,成為他一生的第二個轉折點。在渭州小茶坊史進見到了相見恨晚的魯達,立即被魯達的俠客氣質所折服,三人在潘家酒店喝酒時遇到了哭泣的金翠蓮,聽說金翠蓮被鄭屠所害的事情後,俠義滿懷的魯達就決定幫助金翠蓮父女,已經完全被魯達俠客行為征服的史進不僅給了金翠蓮10兩銀子,而且沒有勸魯達走法律路子。當聽到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時,魯達的形象高大的超過了王進,從此魯達成了史進的精神教父。中國人的俠義觀、道德觀,重人情,有時立場不分,史進以前的義氣只不過是個人義氣而已,不是人們通常以為的「正義」,水滸世界裡義氣的故事很多,真正的俠義精神卻發生在魯達身上,對史進的影響很大,這個優秀青年從此找到了伸張正義的道德標準,當史進在赤松林遇到已是和尚的魯智深時馬上聽出魯智深的聲音,二人同去伸張正義,合力殺死了非作歹的和尚崔道成、道士丘小乙。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看到自己的精神化身魯智深都不能被官僚集團容忍,為了生計的史進把少華山作為自己伸張正義的平台,依靠自己的武藝和道德水平坐上了少華山的第一把交椅,實踐自己的俠義道路,走向了王進期望的反面。

王進和魯智深是史進的精神教父



率領三山好漢同歸梁山的魯智深沒有忘記精神相通的史進,他和武松到少華山看望史進,沒見到史進,朱武道:「小人等三個在此山寨,自從史大官人上山之後,好生興旺。近日史大官人下山,因撞見一個畫匠,原是北京大名府人氏,姓王,名義;因許下西嶽華山金天聖帝廟內裝畫影壁,前去還願。因為帶將一個女兒,名喚玉嬌枝同行,卻被本州賀太守,原是蔡太師門人;那廝為官貪濫,非理害民。一日因來廟裡行香,不想正見了玉嬌有些顏色,累次著人來說,要取他為妾。王義不從,太守將他女兒強奪了去為妾,又把王義刺配遠惡軍州。路過這裡,正撞見史大官人,告說這件事。史大官人把王義救在山上,將兩個防送公人殺了,直去府里要刺賀太守;被人知覺,倒吃拿了,見監在牢里。」史進不愧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像魯智深一樣俠義滿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了一個於己無關的弱者,單身去刺殺太守,給自己上少華山伸張正義的行為增加了亮點!多少讓師父王進有一點安慰。史進這一刺,使他也像魯智深一樣加入了俠客的行列!


史進隨同精神教父魯智深走上了梁山,他用梁山這個更大的舞台發揚自己的俠客道德標準,如果說魯智深反對招安是從秩序外發揮自己的俠客作用,史進是擁護招安的,家庭和王進的影響使史進傾向在封建秩序內發揮自己的俠客作用,英雄排座次,對梁山貢獻不大的史進,由於俠客道德水平突出表現的加分,天微星九紋龍史進,排天罡地煞二十三位,僅次於宋江的親信李逵,排在梁山恩人雷橫和元老三阮之前。


歸依招安以後,史進隨大軍南攻方臘,一路披肝瀝膽打到方臘大本營,於睦州昱嶺關死於小養由基龐萬春之箭下,為國捐軀。九泉下可以含笑見到史太公和師父王進,史進找到了忠君報國和俠客義氣縱橫交點。


史進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每次出場,都光彩照人,與朱武三人結交,義氣感人;資助金氏父女,慷慨大方;助魯智深除惡,豪俠無比,東平府酷刑拷打,堅強不屈。最讓人難忘的是為替與己無關的王義報仇剌賀太守而身陷牢獄,俠客情懷,趕超魯智深,梁山上只有魯智深和史進兩個俠客。史進是梁山好漢群體中,出身地主家庭而品質優秀的讓讀者難忘的高大形象之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馬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漂洋過海來「扣」你 滿園春色沒「扣」住
庸醫殺人與家教
洪燭: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還自殺?
周慶榮:井岡山
惜福當惜物 鋦瓷成非遺

TAG:二馬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走進王陽明的精神世界
進德修業——儒家的真精神
精進去做精神上的富翁
清教徒精神是什麼 清教徒精神與美國的創業精神
王近山解釋「瘋」的精神,其實就是亮劍的精神、戰狼的精神
學誠大和尚:祖師精神與祖庭文化是國際漢傳佛教界的精神財富
趙培智—人文精神的推崇者
《孔子家語》精神與領導智慧
北魏建国皇帝拓跋珪真是个有精神问题的帝王吗?
精神分析心理學鼻祖 探尋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醫療生涯
神聖的龜式讓精神鎮定和神經放鬆
解讀丨《孔子家語》精神與領導智慧
海賊王里的精神
教師節:漢字中的教育精神
冯友兰: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安仁的尚武精神與跆拳道的精神內核
天孤星的「孤」,花和尚的「花」,解開魯智深俠義精神的密碼
從建築藝術看儒家的實踐理性精神
吐槽大會李誕:我的專業精神是奧美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