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烏克蘭大饑荒:蘇聯製造的「種族滅絕」?

烏克蘭大饑荒:蘇聯製造的「種族滅絕」?

在很多民眾看來,80年前的一幕幕人間慘劇,都是一場有意而為之的「種族滅絕」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決策失誤。俄羅斯方面則始終對此嗤之以鼻。

烏克蘭大饑荒:蘇聯製造的「種族滅絕」?


彷彿永遠不會有結果的口水仗中,曾經親歷災難的倖存者們漸漸老去。被時光的河流帶走之前,他們愈發迫切地想要分享各自的故事,作為對世人長久的警示。


饑荒歲月的求生之道


面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鏡頭,現年87歲而依然精神矍鑠的妮娜·卡朋克,演示了自己在饑荒歲月的生存之道。


一邊輕聲細語地描繪當年種種,一邊往由劣質的麥片、麥糠、干蕁麻葉和其他雜草等原料混合而成的「食材」里加入水和鹽,然後揉搓成一塊發綠的糰子,再用它做成小小的餡餅——卡朋克管這種東西叫「麵包」,儘管它的形態完全超出常人所能想像。

她告訴記者,千萬別對這種「今天看來可能連動物都不願吃的玩意兒」不屑一顧;在1932年冬至1933年春的烏克蘭,有了這些,就意味著給自己留下了生的希望。


彼時,卡朋克一家生活在烏克蘭中部的一個小村莊,饑荒乍起沒多久,她的父親便咽了氣。卡朋克清楚地記得,雙腿浮腫的他,好不容易弄來一點食物,吃著吃著,忽然沒了氣息——饑荒肆虐之時,如此駭人的景象在烏克蘭鄉間司空見慣。


為了讓卡朋克和她的弟弟妹妹活下來,母親步行15公里,到附近的鎮子上找吃的。最終,她用一對耳飾和一個整日掛在脖子上的金十字架換回了兩公斤麵粉。


說著,這位老婦人把「麵包」放入平底鍋,再倒入一點油,在爐子上煎了一會兒,一頓飯就算做好了。採訪她的記者試著嘗了一口——「這『麵包』很硬,吃起來有青草的味道」。


需要指出的是,80年前,卡朋克的母親做「麵包」時,根本沒有一點油星。為了不糊鍋,她加入的是蠟,這也是鄉鄰的普遍做法。1932年嚴冬,全家老小整日以這種飼料般的東西度日,母親還把馬皮切成小塊煮湯。儘管既沒什麼營養又難以下咽,卡朋克一家靠著這麼一點食物,捱到了來年開春,待草綠苗青,他們就可以到附近的森林裡找吃的了。

烏克蘭大饑荒:蘇聯製造的「種族滅絕」?



然而,好運氣不會平均分配到所有人頭上。


「村裡死一般寂靜,人們餓得意識模糊,不想、也沒力氣說話或抬頭觀察周圍。」卡朋克說,「頭腦中盤旋的只有『死亡』二字——今天死的是別人,明天可能就輪到我。」


強制征糧引發災難

80年前的烏克蘭,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皆餓殍遍野,大多數死者是離開家鄉外出覓食的農民,最終餓斃於路旁。雖然饑荒肆虐,直到1933年秋天,卡朋克就讀的學校依然沒有關門,只不過,「三分之二的座位都空著」。


「征糧隊拿走了所有小麥。家裡可吃的東西幾乎都被拿光了,包括平時不怎麼吃,只是用來以防萬一的豆子。」卡朋克說,「很多人家裡被搜得一點食物都沒有,只能坐以待斃。」


卡朋克所說的征糧隊,是受當時的蘇聯政府派遣,並且有一定的歷史淵源。


早在十月革命前,列寧就認為,「糧食壟斷、麵包配給制和普遍勞動義務制,在無產階級國家手中是一種實行計算和監督的最強有力的手段。」蘇維埃建政後,為了控制糧食資源,國家便派出征糧隊下鄉,將農民的儲備糧,包括種子和賴以為生的口糧徵收走。

可想而知,這種「軍事共產主義」引發了劇烈的社會矛盾,對剛剛奪取政權不久的布爾什維克造成了威脅,為穩定局勢,渡過危機,列寧轉而採取「新經濟政策」,以糧食稅取代糧食徵收制,有條件地允許農產品自由買賣。

烏克蘭大饑荒:蘇聯製造的「種族滅絕」?



1933年烏克蘭哈爾科夫街上的餓殍


事後觀之,「新經濟政策」只是蘇維埃政權遭遇嚴重危機時的無奈之舉。1929年,全國局勢剛剛穩定下來,斯大林便宣布「讓新經濟政策見鬼去吧!」同年11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決議,開始全盤推行集體農莊制度。


烏克蘭向來有「東歐糧倉」的美譽,這裡有肥沃的黑土地,無須施用化肥,糧食便可獲得高產。對於抑制個體積極性的集體農莊,農民普遍持抵制態度。斯大林則相信,反對集體農莊者是「和共產主義的敵人勾結在一起的」;於是,從1932年秋天起,烏克蘭地區的農民幾乎都被劃為「富農」,成為「階級敵人」,他們的生產資料和農產品隨之被「收歸國有」。


全副武裝的征糧隊闖入民宅後,把牆角、床底、屋頂等可能藏匿糧食的地方搜遍,甚至挖地三尺找出農民事先藏好的糧食。土豆、甜菜、捲心菜……凡是可吃的都會被運走。


於是,人為因素引起的饑荒,如瘟疫般降臨到烏克蘭大地上。


「吃人」傳聞甚囂塵上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來臨時,瑪利亞·西馬克只有9歲。


西馬克生長於烏克蘭中部一個繁榮的哥薩克村莊里,村民們世代務農,「幾乎每家都有耕地和馬匹」。但在1932年秋天,征糧隊到來,家畜、糧食、蔬菜隨即被席捲一空。


在西馬克的印象里,她當裁縫的母親算是政治上的「積極分子」,即便如此,一家人仍不得不到處搜尋野菜和腐爛的菜葉,才勉強熬過了荒年。


那時候,我們吃過枯草和碾碎的稻草,」西馬克說,「把這些東西碾碎後再煮熟,媽媽就拿來做餡餅。我們還把乾草葯其他一些可以吃的植物搗成粉,同樣做成餡餅。我們管這種餡餅叫『馬特岑基』,裡邊一點麵粉都沒有。」


除了「馬特岑基」,被飢餓逼迫的人們還到河床上搜尋貝類,在田間捕捉蛇和地鼠充饑。自然,樹皮也是能吃的——把它扒下來放到水裡煮,然後弄成粉狀,便於吞咽。

烏克蘭大饑荒:蘇聯製造的「種族滅絕」?



梅科拉·梅科拉恩科是烏克蘭第三大城市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的詩人兼劇作家,寫過許多關於當年大饑荒的文字。1933年,他還是一名13歲的少年,飢餓的感覺「如同毒蛇一般」啃噬著內心,促使他做出了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到附近一家工廠的幹部餐廳里偷竊廢棄的魚頭,帶回家,讓母親煮湯。


隨著時間推移,「吃人肉」的傳聞甚囂塵上,將梅科拉恩科全家嚇得不輕。所以,儘管並未親眼見過饑民將人殺死並割肉來充饑的場面,每次出門偷魚頭前,母親都會叮囑梅科拉恩科注意安全,不要被村裡那些「餓得什麼事情也做得出來的傢伙」盯上。


「其實,1933年前就應該有這種事情發生了。一天,村裡有人到鄰居家借鹽……到了第二天,村民中間就流傳著那家被借鹽的人在吃人肉的說法。另外,我還聽人議論,有一家人殺死了家裡排行老小的孩子,給大一點的孩子充饑。」梅科拉恩科說,「這些傳聞讓媽媽對我的安全擔心不已,但沒辦法,我目標小,便於混入(幹部餐廳)。為了活命,不得不冒險。」


牢記真相比爭論重要


饑荒初起時,餓斃的人還能得到一座墳塋,到了後來,連活著的人都沒力氣掩埋屍體了。於是,政府組建了收屍隊,規定每處置一具屍體,可得200克麵包。在大饑荒的背景下,這是非常大的誘惑,促使收屍隊隊員們異常積極地搜尋死者。很多時候,那些被餓得皮包骨頭,奄奄一息的人也被當作屍體,活生生地掩埋。


殘酷的現實讓烏克蘭人意識到,留在家中必死無疑。可是,想要外出逃荒亦困難重重——大部分道路被封鎖,政府還規定,凡是試圖逃到國外的,被發現後可當場處決。


1932年秋,8歲的瑪利亞·維瓦查里克生活在茲布魯奇河西岸的一個無名小村。當時,此地尚屬波蘭控制。「人們偷偷從蘇聯那邊泅水過來,只為吃頓飽飯。很多人身體虛弱,還沒游到西岸就淹死了。我跟著祖母在河邊搭救游過來的饑民,給他們乾衣服,還給他們食物。」


有一次,村民們捐贈了一批糧食給游過來的烏克蘭人,讓他們帶回去給正在挨餓的家人吃,竟被一口回絕。


「村裡的人你三斤他五斤地湊了一些糧食,讓游過來的烏克蘭人拿回家,這批布爾什維克分子卻說:『我們那裡根本沒有饑荒!』」


維瓦查里克等人可能無法想到,對岸的烏克蘭人寧可讓同胞餓死也不接受援助,是因為蘇聯政府嚴禁任何人向外界透露關於大饑荒的任何情況。此後,不管是在斯大林執政時期,還是在赫魯曉夫或勃列日涅夫任內,這場人間悲劇始終是敏感話題。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開始自由化運動,有關大饑荒的部分歷史檔案才首先在烏克蘭重見天日,並在蘇聯解體後,成為烏克蘭、俄羅斯,乃至西方學界、政界經常探討和爭論的話題。


以美國耶魯大學蒂莫西·斯奈德代表的一派歷史學家,在廣泛的調查研究基礎上,認為烏克蘭饑荒奪去了約330萬人的生命,還有不少人相信實際死亡的人數比這還要多。但無論真實的數字是多少,4500萬烏克蘭人心靈深處,早已留下一道久久無法癒合的傷痕。

烏克蘭大饑荒:蘇聯製造的「種族滅絕」?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官方一直反對烏克蘭大饑荒乃「大屠殺」之說,稱當年蘇聯境內除烏克蘭外的許多地方都發生了饑荒,「這是一場悲劇,沒有針對哪個民族的預謀」。


兩國就大饑荒的定性問題爭吵多年。直到2010年,亞努科維奇成為烏克蘭總統,烏方的態度有所軟化,他認為,把饑荒說成「大屠殺」是「不正確的,有失公允的」。


不管後世如何解讀歷史,悲劇已然鑄就,死者亦無法復生。就像已經時日無多的倖存者們所期望的那樣,牢記真相,確保它永遠不要再次發生,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最後,請允許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文史類微信公眾號


掌上精品閱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歷史 的精彩文章:

王熙鳳一生心狠手辣,唯獨在一人面前返璞歸真,他會是誰?
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十句話,句句精髓

TAG:瘋狂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被遺忘的大屠殺!納粹德國曾在非洲搞種族滅絕
海賊王:奇特種族的強者,人族最強是卡普?
《海賊王》七武海中那些奇異種族,莫利亞到底是什麼種族?
俄羅斯:戰鬥種族的彪悍屬性
漫威科普:宇宙天神組創造的超級外星種族——斯克魯爾人!
《海賊王》各大種族價格,哪個種族最貴?
黑鏡頭:被稱為饑荒種族清洗的烏克蘭大饑荒 讓人看到了這樣的畫面!
一次瘋狂的殺掠:蘇聯對車臣種族滅絕式的大遷徙
亞洲人太玻璃心?吉吉·哈迪德種族言論引網友炮轟!
中國坦克太棒了!國人在俄羅斯大呼小叫是戰鬥種族認慫了嗎?
喬治克魯尼《迷鎮》抨擊種族歧視
弗吉尼亞州暴力衝突釀慘劇,美國種族問題「舊恨」添「新傷」
博物館裡的德克薩斯州(四)種族問題遺留,南北戰爭爆發
《海賊王》七武海中那些異於常人的強者,莫利亞是何種族?
極少人了解的萊沙姆戰役,反種族和法西斯主義的崛起
原來還有少數民族啊!海賊王八大種族之外的種族
魔獸雜談:艾澤拉斯的精靈種族與各自的力量之源
互相宗教屠殺與種族滅絕:沙皇俄國征服車臣之戰
埃爾多安:庫爾德人投票的風險是「種族和宗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