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琴弦的保養】

古琴弦主要分為尼龍包金屬弦和絲弦兩種,古琴的尼龍包金屬弦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老一輩琴家吳景略先生與相關人士研製成功,已廣泛使用於今天古琴的習彈與演奏,其特點是餘韻長、音色乾淨、易於保養、結實耐用、壽命長、不易磨手,是初學者的首選。還有一種是傳統的絲弦,蠶絲所制,優點是音色古樸、靜美,缺點是價格昂貴、不易維護、易斷弦、易跑弦、摩擦力大易損傷手指與指甲。絲弦更適合於有一定水平之後、能自如控制指法力度的琴友。


尼龍包金屬弦的保養,這種弦內部是金屬、外皮纏繞包裹尼龍,可以承受指甲的摩擦,質量較好的尼龍金屬弦手感潤滑。注意不要讓硬物、尖銳的、粗糙的物體刮到琴弦,尼龍皮一旦刮破就可能脫絲,整根弦很可能就廢了。家裡有孩子、寵物的,要特別注意不要讓他(它)們碰到琴弦。孩子喜歡把琴當玩具、用手提著琴弦往上拽,這樣很可能用力過大將弦拽斷。寵物的爪子、牙齒很尖,很可能刮到弦。



有時琴弦怎麼也擰不到標準音高,絨扣已擰結成很緊的麻花狀沒有餘量,琴弦最右邊的「蠅頭」(蝴蝶結/蜻蜓結)已經被拉至岳山右側以外,這時就要重新上弦,初學者應找老師幫忙上弦。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漆面的保養】


傳統工藝制琴採用的多是用大漆鹿角霜按比例混合做灰胎,灰胎分層乾燥打磨,然後整體還要經過數月至一年達到一定程度乾燥,最外面再做面漆,古稱「擦光法」,以達到一種溫潤的光澤效果(不同於化學漆的亮度)。常說大漆鹿角漆胎堅硬如水泥,指甲都磕不動,但我們常見水泥所制的牆體、構件表面時間不長也會有風化、磨損,所以不要盲目的認為傳統工藝古琴表面就很結實不用保養。通過了解歷代古琴傳世實物可知,古琴的漆面尤其是弦路底下的部分,由於經常來回按音或掉落磕碰,磨損是很常見的,所以很多古代琴的面漆都有修補痕迹,更有的琴經歷代修補到如今琴的整體顏色都改變了。


所以對於古琴漆面的保養也要重視,要防止灰塵、曝晒、吹風、水淋、驟冷驟熱、硬物刮蹭,不要靠暖氣太近。小灰粒無孔不入,有些看不見的灰粒會藏在琴弦底部,按弦彈琴時它們就會夾在弦與面板之間產生摩擦從而對面漆造成磨損,所以在彈琴前,要用軟布,或用超市裡賣的盒裝無妨布材料的濕紙巾,稍涼幹些,帶些濕度擦拭琴面,尤其是琴弦底部。


練琴比較多時,琴面弦路下的面漆在按弦走音較多的地方可能產生漆面磨損,露出底下的灰胎、小窪塘,都屬不正常現象,如已影響美觀,這時可聯繫斫琴師拿到制琴廠一併修復,重做一遍面漆即可。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古琴的室內擺放】


製作合格的新制古琴,它的拱形結構和強度完全可以長期承受琴弦拉力,不松弦的情況下平放幾十年也不會出現塌腰變形現象,平時放於琴桌上即可。主要是要防止落灰、防止直曬陽光、不要放在太靠近散熱器的地方,要避免濕度和溫度的驟變。冬季應將琴放在相對濕度在40-55%之間的室內,室內必須有加濕器,或將琴貼近於水盆之上,至少在龍池和鳳沼下方各有一大點的水盆,要貼近一些,琴不碰到水面即可。夏季自然空氣濕度就夠了。


古琴放在桌面上,要有防滑墊,古人是用細長的沙包,今人可以用超市賣的汽車儀錶盤上放東西用的那種車用防滑墊,剪成小條,放在琴與桌子接觸的地方。注意琴軫不要直接放於桌面,那不是腿,琴軫是要懸空的。


如果有條件在牆上固定有軟包或木質包裹的釘子,算好距離,掛琴於牆上,則古琴的受力會更加合理。如長期不彈琴弦應適當放鬆。新購古琴有一個穩定期,最好不要松弦,請老師將琴弦調到標準音高,以觀察琴體變化,一般在北方古琴在正常琴弦拉力下過冬後,請老師看看沒問題的,就算渡過穩定期了。


【古琴的清潔方法】


古琴喜潔不喜污,古琴最怕油煙,被油煙污染了琴弦,音色就會改變。也要防止灰塵,時時擦拭,保持琴身潔凈。用柔軟乾淨的專用擦琴布每天將琴面上的手汗印與細小的灰塵擦拭乾凈。切忌用粗糙的布使勁擦,那樣琴面多少會有些磨損。


【古琴的攜帶】


古琴一般都配有琴囊,有的琴還配有硬質琴盒,短途攜帶裝入琴囊即可,抱琴時應大頭朝上,琴尾朝下,注意保護琴軫、琴弦不要受到磕碰。長途旅行應將琴先裝入軟質琴囊,再裝入硬質有緩衝層的專用琴盒。如果坐飛機,有的航班允許直接放在座位上的行李架,有的航班則要求走飛機底倉託運,託運的琴應將弦適當放鬆,配套琴盒琴是正好卡在盒內的,非配套琴盒要將空隙全部用軟布塞緊。古琴不要放在受日晒的汽車內,秋冬季節更不能放在汽車裡過夜。


古琴最忌在秋冬乾燥季節,坐飛機直接從濕潤的南方帶到北方,如不得已,則要請教老師,可以採用特殊防護措施,防止琴體因突然乾燥而變形開裂。而北方琴帶到南方,一般沒什麼問題,我國南方地區很多古琴愛好者經常從北方知名斫琴師處訂琴,未見明顯的氣候影響。而南方製作的琴到北方,很容易出現變形開裂等問題。琴材的特性是怕干,空氣濕潤則更適宜樂器保養。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如何讓愛琴安全過冬】


1、古琴對室內的溫度、濕度要求甚高。冬季溫濕度驟降,保養不當的話古琴就會變形或者開裂;


2、不要靠暖氣太近,不宜長期陽光直射,不宜驟冷驟熱,不宜一直放在室外吹冷風;


3、室內通風時,可將古琴裝入琴囊,不宜長期暴露在通風處;


4、環境濕度應盡量保持在35%以上,最好維持在40%,不要超過50%。北方地區室內最好有濕度計和加濕器。如果家裡沒有條件長時間開加濕器,可以放盆水在室內;


5、古琴在空氣較乾燥時,會出現弦鬆動的現象,音高很可能突然偏低,有時會聽見琴弦自己發出一種「嘎」的聲音。那就是因為濕脹干縮導致拉住琴弦的琴軫、絨扣鬆勁的聲音,這種情況很正常,調音後再彈即可;


6、無論什麼檔次和質量的琴,四季均常見一種情況:當彈到某根弦的散音、或泛音、或按音時,會聽到一種尖銳的噪音。這時很可能是由於空氣濕度變化,導致雁足與龍齦之間的那段多根弦靠在一起的「非有效振動弦」與琴面「有效振動弦」間產生共振,這時可把琴底板上那段琴弦用膠布纏裹起來,不讓它們互相振動,噪音就可消失;


7、宜經常清潔琴面,落灰不但會加劇磨損面漆,還會影響音色。應用略濕的軟布,或超市裡有賣的那種濕紙巾,稍涼幹些,帶點濕度擦琴,塞入琴弦底,把琴面板和琴弦底部都擦凈,干後抹些醫用白凡士林潤滑琴弦和琴面。


8、北方冬季古琴在不彈的時候盡量放回琴盒保管


【彈琴是古琴最佳保養方法】


古琴最佳的保養方法,實則為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彈奏它,如此音色才會越來越好(當然要視琴本身的斫制工藝和水平,音色上升潛力有很大區別)。彈奏前也要將手擦乾淨,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髒或生鏽而縮短使用期。彈奏後也需用干布擦拭琴身後再存放。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關於彈古琴的指甲】


1、指甲長度:古琴演奏不輔助於其他工具。彈古琴右手一般要留出一點真指甲,右手大、食、中、名四指有條件的可留出長手指肉頭二至三毫米。如果右手完全沒有指甲,則聲音較為混沌、發悶。如果右手指甲太長,彈出的聲音會太干、太燥。左手不宜留指甲,左手是用來按弦的。尤其是左手大、食、中、名四指。左右手的兩個小手指不作要求(禁指)。


2、修剪方法:古琴彈奏者的指甲宜「兩圓」(即豎向前後圓、橫向左右圓)且厚實為佳。右手指甲一般留2毫米長短即可,沿口呈圓形。大指甲沿口的突峰須修剪在靠左一側,在「托」時手腕就可免得抬得太高。


指甲長度也須因人而異,指尖肉頭較厚者指甲適當留長,反之留短,一般留2-3毫米為宜。左指甲無須留長,尤其左大指即使留得1毫米,也會碰擦前方不演奏的弦而發出雜聲。無名指若長,則會影響按弦的角度與力度。


因工作需要和規定及有些學生不能留指甲。則可以努力通過練習,將指尖的肉頭練得變成厚肉,其音也別具特色。


3、護甲方法:《與古齋琴譜》堅護指甲法:以生薑白芨等分,切片,水熬濃,蘸指甲上,久漸堅硬有力。中藥店買10塊錢的白芨,放入碗中以水浸沒,待水變為粘稠狀,切等量生薑片,加一升水熬煮兩次,剩下的濃汁就是堅甲靈藥。每日早晚將各手指浸入其中1分鐘,拔出後待自然干即吸收完全。


公眾平台簡介


此公眾平台由禪藝國際藝術機構主辦,為簽約畫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關道長設置公眾平台號,歡迎關注。本平台發布郭關先生藝術創作內容之外另涉及書畫、音樂、藝評、哲學等文化藝術類內容,您若有好文好畫歡迎來稿,請先關注此公眾平台,再投稿至郵箱:ybbud2008@126.com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郭關簡介: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繪畫、音樂、書法、詩文、斫琴、裝置、行為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曾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後於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美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神人暢》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古琴、琴弦、指甲保養良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甲 的精彩文章:

巧用鳳仙花治療灰指甲,效果大不同
當主人給喵星人剪指甲時,喵星人竟這樣來拒絕!
她居然把多肉種在了指甲上,植物控的腦洞簡直了
指甲上的月牙越多越健康?關於指甲的 3 個真相
聽說你還需要幾瓶和冬天配一臉的指甲油

TAG:指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教科院院長:「未來課堂」改革路在何方?培養智慧型教師是「良方」
醫聖張仲景治療失眠、抑鬱的「神奇良方」
七大保健良方防治痔瘡
治痢良方芍藥湯
中醫藥治療肝癌的方法和肝癌患者的飲食良方
3款魚腥草茶-防霾、排毒、祛痘、消炎的良方
精彩!宋朝「虎媽貓爸」的教子良方
治肺疾良方——千金葦莖湯
首次揭秘防治「腦梗」的奇術,藏精壯陽的良方—「閉天門」
管住嘴、邁開腿、覺睡足、心平和——血液病「良方」
沉香:稀世藥材 養生良方
名醫良方:全國名中醫邱健行教授潛心研製的「調肝膠囊」
厭食寶寶的健脾良方
仙鶴草良方妙用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克服短視的良方:創造餘閒
漢隸精品《賢良方正·允字子游殘碑》
健康良方:有氧運動?
治便秘食療良方
農村路邊的野草,是治理「痘痘」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