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不如換個活法
人生,有A面,也有B面,都活一遍,方無遺憾。當我們的物質財富、人脈資源、社會關係,精神修養,都積累到一定層次的時候,才有資格和能力,來一場「為自己而活」的旅行。所謂完美無瑕,所謂優雅,所謂高貴,都是為了活的好看
作者:小莉
來源:小莉說(xiaolispeaking)
http://url.cn/42AWi5W
轉載請與作者聯繫授權
排版編輯:水木文摘(mweishijie)
摘要:人生,有A面,也有B面,都活一遍,方無遺憾。
我有一閨蜜,比我小一歲。十年前,我們先後進了一個公司,乾的時間不長,我倆相繼離開。這段短暫的職業經歷,我們倆最大的收穫,就是收穫了彼此。
我們彼此喜歡,惺惺相惜,互相鼓勵。
五年後,她已經是國內一家著名公關公司的市場總監;我經歷了一份互聯網公司的工作以後,和朋友一起創業,做了幾款無線互聯網產品。
再然後,我就懷孕生娃了。在家帶娃三年,是我人生規劃之中的事情,因為我沒有老人幫忙,這是生之前就想好的;但做自媒體卻在我規劃之外。
我原本打算孩子三歲上了幼兒園,就重返職場。沒想到偶遇寫作,一發不可收拾。於是我就變成了現在這樣,全職主婦,兼職自媒體作者的生活狀態。
而我的朋友,以自己的踏實、穩健、聰明、勤奮,在職場一步一個台階,直線向上。當她告訴我她已經晉陞為一家上市公司VP的時候,我一點都不吃驚,十年前,我就知道她會有今天。
有一次,我眉飛色舞的和老公分享我這閨蜜現在的輝煌戰績,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我老公忽然意味深長的問我:你看到斐然現在這樣兒,你羨慕嗎?
我想都沒想:我為她高興,為她驕傲,但那並不是我現在想要的生活。職場拼殺,是我的上半場人生;帶娃三年,是我的中場休息;而現在,是我人生的下半場,我想要換個活法。
每個人的骨子裡
既是七月,又是安生
電影《七月與安生》,講述了兩個女孩的故事。七月乖巧安分,家教嚴格,學習優秀,是永遠的,別人家的孩子;安生不受世俗規則束縛,叛逆不羈,嚮往自由。
三十歲之前,我和我的閨蜜,都是七月;三十歲之後,我鬼使神差的,拼了命的想要活成安生。
或許,我們每個人骨子裡,都既是七月,又是安生。
如今,我和閨蜜,走在不同的人生軌跡上,各自快樂,彼此祝福:我希望她一直往上一直往上,直達人生巔峰;她笑看我瀟洒人間,來去如風。
我們都活出了,自己想要的另一種模樣;我們都喜歡著自己,也喜歡著對方。
人生這麼長
不如換個活法
前段時間,我做了個雙眼皮。許多朋友留言:你丹鳳眼很美啊,為什麼要弄成雙的?甚至有人說:你有多不喜歡過去的自己,非要改變模樣。
不不不,我並沒有不喜歡自己,我現在沒事兒還翻出單眼皮時候的照片自我欣賞,我也絕對不會刪除以前的照片,相反,我還時不時發幾張舊照懷念一下。
只是,單眼皮的我,已經三十年了,我看夠了,我想知道雙眼皮的我,到底什麼模樣?
我也並不討厭我過去的人生,相反,正是過去的很多經歷,給予了我眼界和智慧,讓我在寫作中受益匪淺。
只是,乖乖女,好孩子,按部就班,一步一個台階的人生,我過夠了,我想換個活法再活一回。
韓國影星李英愛,因扮演「大長今」紅遍亞洲,可她從35歲之後,便不再接戲,漸漸淡出公眾視線。4年前,更是舉家從首爾搬到了郊區,過起了農婦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種採摘,燒火做飯。
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在中年之後,選擇轉身,換一個活法。
有像李英愛這樣,歷經繁華,卸甲歸園的。朋友雁子,是典型的女強人,在房地產火爆的那十年,賺的盆滿缽滿,不僅銷售業績令人乍舌,每年獎金高過CEO,自己還投資了不少房產。
現在的她,褪下職業裝,脫掉高跟鞋,帶著英式禮帽,一席蕾絲長裙,左手兒子,右手女兒,盡顯溫婉。曾經的職場榮光已經恍如隔世,她現在的工作就是照顧好一對兒女,在她們的童年,給予最多的陪伴。
也有恰恰相反的。有一些女人,在孩子幼年時,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照顧孩子上面。等到孩子長大了,她們有了自己的時間,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經營事業,或重拾愛好,風生水起,好不熱鬧。
人生,有A面,也有B面,都活一遍,方無遺憾。
上半場活給別人
下半場活給自己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四十歲開始。
為什麼是四十歲?
四十不惑。
四十歲之前,我們或許還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又哪裡談得上為自己而活呢?
而人到中年,趨於穩定和成熟,我們終於認清了自己的能力、愛好、天性、資質,從心底里,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四十不匱。
人活在這世上,必然要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我們要吃,要喝,要生存;同時也要擔負各種責任,要扮演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種種角色。
一句「為自己而活「,說說簡單,做起來,又談何容易?
而當我們的物質財富、人脈資源、社會關係,精神修養,都積累到一定層次的時候,才有資格和能力,來一場「為自己而活」的旅行。
近年來, 我身邊的朋友,跨界的越來越多。很多人,「不務正業」之後,比之前的正業做的還要好。大抵是因為,與之前為了生存而工作不同,轉行的他們,選擇的都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行業。
重要的不是活的好看
而是活得好
2014年五一期間,張曼玉登台草莓音樂節。這一次,她不是以影后的身份亮相,而是以搖滾歌手的身份進行表演。
在演藝界,張曼玉是神一般的存在,《龍門客棧》里風情萬種的金鑲玉;《花樣年華》中風姿綽約的蘇麗珍;《甜蜜蜜》里可愛俏麗的大陸妹;《阮玲玉》里百轉千回的薄命美人。隨便哪個角色,都足以讓張曼玉站在中國的影壇,笑傲江湖。
然而,當她披散著長發,穿著皮裙短褲,站在草莓音樂節的風沙里嘶吼的時候,她只是一個樂壇新人,甚至是一個唱歌跑調、感覺凌亂的蹩腳歌手。
但那又怎樣呢?
如果說所謂完美無瑕,所謂優雅,所謂高貴,都是為了活的好看;這一次,不管不顧的,唱出自己心裡的歌,則是為了,活個舒坦,活個自在,活個自己喜歡。
人生隨時可以
從頭來過
也許你心裡有詩和遠方,但身邊有老人孩子、社會擔當;也許你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喜歡的事情不賺錢,而你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也許你壓根兒還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的是什麼。
沒事兒啊,不著急。
人生那麼長,又不是一兩天。
摩西奶奶,一個普通的美國農婦,一輩子生了十個孩子,她的大半個人生都獻給了擠牛奶、擦地板、裝罐頭、照顧孩子,洗衣做飯。在她77歲的時候,孩子們都長大了,摩西奶奶拿起畫筆,開始作畫。
這位老人一生未接受過任何正規藝術訓練,但對美的熱愛使她爆發了驚人的創作力,留世1600餘幅作品,在全世界範圍舉辦畫展數十次。她的畫作,以及她的故事,流傳世界,鼓舞著許多擁有夢想的人。
你覺得你比摩西奶奶的年齡還要大么?
從前,我們吟唱詩人的詩句:
如果我能夠從頭活過
我會試著犯更多的錯
我會放鬆一點,我會靈活一點
我會比這一趟過得傻
很少有什麼事情能讓我當真
如果我能夠重來一次
我會到處走走,什麼都試試
並且輕裝上陣
如果我能夠重頭活過
我會延長打赤腳的時光
從儘早的春天到盡晚的秋天
我會多騎些旋轉木馬
我會采更多的雛菊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許多人更早的完善了生存保障;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平台的壁壘被推翻,跨界成為可能。
今天的我們,已經不只在詩中吟唱,在歌中幻想;不用問天再要五百年;不用等到下一生下一世;人生隨時可以,開啟下半場。
?作者小莉簡介:
小莉,女性自媒體作者。不煲雞湯 ,只說真話;不講道理,只講實力。著有《願你永遠擁有愛的能力》,公眾號:小莉說(id:xiaolispeaking)。
※下半場的人生,需要做一些減法
※人生的下半場,敵人只有你自己
※你下半場的人生層次,將毀於這3種習慣
※假如兩種身形代表著兩種人生,你的人生下半場該做出怎樣的抉擇?
※人生下半場該怎麼活,也輪到中國人考慮了
※中年危機?不過就是一個人的世界盃快到下半場時,你在中場休息時的焦慮,人生來一次終極絕殺就夠了
※「時代頑主」高曉松:到了人生下半場,敵人只剩下自己
※看《我的前半生》,過好你的人生下半場!
※波波:上半場一般,下半場不錯
※人生的上半場和下半場
※房地產下半場,沒有天花板的戰爭
※「攪局者」果小美:巨頭入場不足為懼,我瞄準的是無人銷售下半場
※職場下半場,十二句扎心話,贏就贏個全場!
※人生的上半場和下半場,總結的太精闢了!
※人生下半場的生活:多跑跑步少吃糖
※智能手機的下半場,這些手機品牌可能就沒有了
※見學中國文旅:這個時代,是人人真人秀的時代;一生二世,人生下半場完成更滿意的自己
※職場下半場,怎麼逆襲?
※上半場很精彩下半場有點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