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恐艾症」也是一種病

「恐艾症」也是一種病

「 恐艾症」是指有過「 高危行為」的人群,感覺自己身體不適時,就認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從而出現更加強烈的恐懼、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這些人會反覆上網查詢、撥打諮詢熱線,或去做艾滋病抗體檢測,或在多家醫院花錢做很多全面的體檢,結果仍是陰性,但又總對陰性結果持懷疑態度。

「恐艾症」也是一種病

在臨床中曾接診過一名青年患者,因一年前有過一次婚外性行為,從此墜入「恐艾」深淵。12 個月內他接受了9 次艾滋病抗體實驗,從當地市疾控查到省疾控,再從省疾控查到國家疾控,結果都是陰性。但他仍然不放心,又輾轉打聽到解放軍302 醫院感染病診療與研究中心的院士科研團隊,再次來就醫。通過醫生的談話式開導,仍然收效甚微。後來醫生改變方式,與他談心理,誘導出「恐艾」產生的心理癥結,最後對「症」下「葯」,頑症解除。

「恐艾症」確實也是一種病,不是身體的器質性病變,而是一種頑固的心理疾患,需要及時的心理疏導才能緩解病症。但具體的困難是,這類患者往往拒絕承認自己是心理疾病,反覆暗示自己是嚴重的身體損害。比如,有位患者從醫院出來後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手指略有破損,繼之懷疑這隻手可能觸碰了醫院診室的門把手,而這個門把手又很可能已經被另外一名艾滋病患者的手碰到過,這樣病毒就有可能傳染給自己,從而陷入恐慌,不停地在諮詢、追問,堅持斷定自己已經「病入膏肓」,亟須醫治;甚至他可以詳細地列舉出自己至少12 個癥狀表現都符合艾滋病的診斷。因此,「 恐艾」原本就是一種「心理強迫症」。

其實,要想不「恐艾」,那就趁早潔身自好,管控自己。安全套雖然有較好的保護作用,但也無法徹底避免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的風險。這就像開車上路,雖然你繫上了安全帶,但也不能隨便亂開違反交通規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面部「三角區」的腫物能切除嗎?
孩子寫作業,家長如何「陪」?
骨科手術突破瓶頸,步入智能化時代
托老所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對於社區養老的模式需要進行反思和重新評估
婚姻里真的忍忍就能白頭到老嗎?到底該如何是好?

TAG:保健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艾滋病是怎樣引起的 恐艾症如何治
警惕恐艾症 注意四種癥狀
世界艾滋病日 教你如何預防恐艾症
恐艾症:為何男性遠遠多於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