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冬季,看《黃帝內經》學古人養生

冬季,看《黃帝內經》學古人養生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醫書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分《靈樞》、《素問》兩部分。

冬季,看《黃帝內經》學古人養生

《內經》中記載:智者養生也,必須四時而調寒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瘺厥,奉生者少」。


冬季3個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天是陽氣閉藏的季節,所謂冬藏,草木凋謝,種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動物冬眠,水面結冰。在五臟中腎主水,對應的季節是冬季,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就是傷了陽氣,若人們在冬天傷了陽氣就是傷了腎。如果冬天沒有藏好,到了春天就會腿沒有勁,抽筋、半身不遂等,這都屬於痿症,冬天腎水沒有藏住,春天就會出現痿症、肝病、筋脈鬆弛等。厥就是四肢冰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夠,到了春天,還是手腳冰涼,春天的病從冬天來。如果冬天沒有養好,給春天生髮的力量就不夠了。

下面讓我們看看古人如何養生:

早卧晚起,「冬夜伸足卧,一身俱暖」,暖被中,溫柔鄉,一覺初醒,溫香沉沉,晨光依然熹微,於是再回籠一覺,任憑自然醒多美。現代人夜生活豐富,但是提醒一句:在冬天熬夜的傷害比平常更大,冬季不要晚睡。

減少陽氣外泄,如果陽氣外泄,容易出現疲乏,感冒,頭暈,手足冰涼的癥狀。「去寒就暖,無泄皮膚」,在冬季,如果汗水大量流瀉,不利養生。冬季一定要懂得收斂,每周洗澡一到兩次就可以了,在冬天不宜做拔罐等排毒功效的保健方式,凡是泄的方式都不適宜在冬天進行。

冬季,看《黃帝內經》學古人養生

學會避寒,唐代張孜有詩云: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寒從足生」,保持足部的溫暖才有助於身體溫暖。腳部有60多個穴位,三陰經和三陽經都走腳,足底有湧泉穴,屬腎經。洗腳要用溫熱水泡20分鐘以上為佳,應該泡到腳腕以上,冬天少吃涼拌菜,涼麵和性能偏寒的食品。酒最好要溫了喝,不要耗費胃中的陽氣,黃酒溫和養人,冬天可常飲用。


應時佳品,「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冬季植物凋零,植物的營養保存在根部與果實之中,因故,吃種子類和果實類的食品是很好的滋補。

冬季,看《黃帝內經》學古人養生

讓我們學古人順應自然,在冬季「藏」好自己,儲存實力,保存潛力,以待來春,生髮盎然。

綜合整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錦江飯店的老闆出身青樓
詩詞里的大雪
慈禧扮觀音,李連英扮護法,這些照片好珍貴!
這句話,讓宋江吳用的人品見高低!
魯迅與周揚

TAG:小佛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從《黃帝內經》學習古人的養生與保健
解讀《黃帝內經》的夏季養生智慧
讀《皇帝內經》,知夏季養生
揭秘《黃帝內經》中的,夏季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學與用25:四季養生之春天怎麼養生?
今日立夏——《黃帝內經》夏季養生要點
今日立夏|《黃帝內經》夏季養生要點
想要學養生?先來看看《黃帝內經》中的養生原則!
《黃帝內經》中蘊含的春季養生觀 值得借鑒!
揭秘《黃帝內經》中三伏天的養生智慧!
跟《黃帝內經》學養生,跟《心經》學養心,跟《莊子》學養性
養生《黃帝內經》七大養生法則
養生丨《黃帝內經》七大養生法則
黃帝內經的飲食養生
跟《黃帝內經》學養生,跟《心經》學養心,跟《莊子》學養性!
向古老的《周易》學養生
《黃帝內經》七大養生法則
黃帝內經中醫經絡養生時間表
《黃帝內經》教你道教夏季養生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