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想要學養生?先來看看《黃帝內經》中的養生原則!

想要學養生?先來看看《黃帝內經》中的養生原則!

想要學養生?先來看看《黃帝內經》中的養生原則!



小編導讀

現代人對於養生,是越來越重視了,尤其到了秋末冬初的時候,人們的養生意識越發地強烈!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殊不知,這句話竟然出自《黃帝內經》!但這僅僅是《黃帝內經》關於養生的冰山一角,其實《黃帝內經》中還潛藏了不少的養生原則,具體的還是來看看正文吧!


1.基於「天人合一」的順時養生


怎樣進行養生?在中醫學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倡順應自然。為什麼要順應自然?這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基本問題。從人類文明之起始至今天,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天)是怎麼形成的、生命(人)是怎麼產生的、天與人關係如何等問題的思考與探索。天與人的關係之學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也是中國古代哲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中國的傳統文化集中體現在對天人之學的研究上。從本質上講,人是人與自然、社會關係的總和。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天即人,人即天。人之此生得之於天,既生此人,則天又在人矣。」天地和人是不能分割的。

中醫學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從「天」的研究到「人」,從「人」的探討到「天」,可謂「善言天者,必質之於人;善言人者,亦本之於天」(《舊唐書·孫思邈傳》)。可以認為,中醫學是以「天人合一」為理論核心,專門探討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及其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科學。《內經》是中醫學最早的經典文獻,其學術思想受先秦諸子百家哲學思想的影響,尤其與漢代道家黃老學派的思想一脈相承。《內經》沒有明確記載「天人合一」的字樣。但提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蔘天地」。《內經》「人與天地相應(參)」的觀點貫穿於整個學術體系之中,並以當時的醫學成就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內經》「人與天地相應」觀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第一,人本自然,人與自然有著相同的根源。《內經》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本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發展變化、消亡都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變化的結果。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的產物,人作為萬物之一,自然也來源於氣,「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第二,人賴自然而生存,並受自然的制約。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五氣、五味)都來源於天地,自然界的變化必然會影響人體的相應變化。「天氣變於上,人物應於下」,天地氣候的變化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


第三,人與自然遵循同一規律,人必須服從自然界規律。「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人)與天地同紀」「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人體生命活動規律與天地運行變化規律相通,人只有順應天地的變化,才能維護健康。

第四,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健康的象徵。


那麼,怎樣順應自然?具體來說就是做到順時養生。


生命是自然賜予的,自然界為生命活動提供了合適的條件,人體要保持健康,必須順應自然規律,旨在維持人和自然環境的統一。《內經》說:「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如果違背了自然規律,即破壞了人和自然的統一性,則不免要致病。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說:「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


《內經》提出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化規律來調節生活秩序及精神活動,提倡「四氣調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具體來說就是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

第一,春季養生法。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推陳出新。天氣轉暖,容易出現「春困」現象。人應該晚卧早起,漫步於庭院、田野,呼吸新鮮空氣,舒展形體,活絡筋骨。轉春季節,乍暖還寒衣服要逐漸減少,春天宜「捂」,俗話說「七九六十三,衣帽兩頭帶」。春季飲食宜吃清淡可口食品,不宜過食酸澀、油膩、生冷食物。春季情緒要保持疏泄暢快,不宜抑鬱惱怒。春季是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氣管炎、流行性腦膜炎等流行病的好發季節,因此,要做好防病保健工作。


第二,夏季養生法。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季節,暑氣逼人,汗孔開張,皮膚多汗,容易耗氣傷津,以致精神疲倦,容易中暑。人應該晚卧早起,午間適當休息,注意勞逸結合,不宜在烈日下勞作,以避免中暑。大汗時,不可過涼,圖一時之快,以致損傷陽氣。可適當進食清涼飲料,如西瓜、綠豆湯等清暑解熱止渴。切忌暴食冷飲、生冷瓜果及不潔食品,防止損傷脾胃。


這也是《內經》「春夏養陽」的精神。暑熱擾心,容易心神不安,應該消夏避暑,「心定自然涼」。同時避免夏季容易發生的一些流行病,如急性胃腸炎、肝炎等。


第三,秋季養生法。初秋余暑未盡,民諺有「火燒七月半」之說,晚秋天高氣急,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應當早睡早起,情緒不宜躁動。秋季天氣乾燥多風,容易消耗津液,應該多食清涼、滋潤、生津之品,如蜂蜜、生梨、甘蔗等,另用百合、蓮子燒湯代飲料。秋風蕭瑟,草木落葉,容易產生悲涼之情,應保持心情愉悅,收斂神氣,避免憂鬱、惆悵。天氣漸漸轉涼,衣服不宜驟加,所謂「秋宜凍」,以鍛煉耐寒能力。

第四,冬季養生法。冬季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季節,萬物生機潛藏,草木凋零。人應該早睡晚起,以待日光。勞作不宜過度,以避免陽氣外泄。冬季是進補的最好季節,「冬令進補,來春打虎」,可以增強人體抵抗能力,避免疾病的發生。尤其對於亞健康、體質虛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患者,此為最好的調理方式,這也是《內經》「秋冬養陰」的精神。


2.基於道家「淡泊清靜」的精神養生


有人說,精神是生命的舵輪。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否,關係到人體的健康和疾病、事業與生活。實踐告訴我們,人們要想健康長壽,光靠吃好、穿好、住好、生活舒適是不夠的,光靠體育鍛煉、藥物進補、補充營養等也是不夠的。誠然,健康長壽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但物質條件絕不是決定因素,而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與健康長壽則是有著十分密切關係的。金錢可以買到補藥,但買不到健康;金錢可以換來營養品,但換不來快樂。目前,心理行為和健康的關係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臨床上威脅人們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均與心理緊張和精神壓力有很大關係。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在所有人類疾病中:1/3是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1/3是心理障礙引起的軀體疾病(心身疾病);病死率最高的三種疾病——心血管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的發生髮展,都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長期的心情壓抑、情緒緊張、焦慮、心力交瘁是引發癌症的重要因素。


分析當前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導致人們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加。有競爭,結果自然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失敗者若是缺乏應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產生心理矛盾和衝突,進而形成心理疾病;成功者在競爭過程中也必有心理壓力,如果長期超負荷的勞作,則易由於過度緊張而致病。


第二,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社會上充滿著各種誘惑,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生活方式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發生著變化。人生觀決定了每個人的慾望和需求,以及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和需求採取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同時,其也決定了當自己的慾望和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矛盾和衝突。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商海的風浪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不能正確把握處理好各種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以及各種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就難免陷入痛苦,甚至引發心理疾病。


第三,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和改善的今天,精神生活並未得到應有的充實。一個人物質上的需求容易滿足,而精神上的需求不容易滿足。有人處於艱難時,為求溫飽和改善生活而努力工作,往往心裡很充實;但一旦暴富之後,突然感到人生沒有了意義,甚至可能產生厭世心態。有一位作家寫道:「最可怕的是樣樣都不缺的人。」物質上的滿足反而導致精神上的空虛,而精神空虛、無所追求,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第四,迫於習慣,人們有了心理障礙不願意接受專業醫生諮詢、診治,日久成病。也就是說,不少人缺少心理衛生知識,既不懂得如何進行心理保健,也不知道有了疾病應及時診療。這也是心理問題增多的原因之一。


那麼,該如何維護心理健康呢?


具有數千年歷史的中醫學關於養生有著豐富的見解和實踐經驗。《內經》強調「治未病」就是主張預防為主。即把養生放在治病之先,養生不外乎養神和養形,而養神是養生的關鍵。按中醫理論「心主神明」,即中醫認為人的精神(心理)活動是由心主宰的,因此養生必先養心。


如何進行養心?核心是使人的情志保持快樂狀態,要快樂地生活,生活得快樂。那麼,快樂從哪裡來呢?


第一,淡泊名利,知足常樂調控人生的慾望。


節制慾望,是中國古代養生家智慧的結晶。《老子》主張「少私寡慾,清靜無為」「清靜為天下正」「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此為不死之葯」。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莊子》承《老子》之學,提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只有淡泊情慾,才能「歸心於虛,凝神於靜」「抱神以靜,形神自正」。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內經》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主張「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其基本精神就是要節制人的慾望,保持內心淡泊寧靜的狀態,不受外界種種誘惑的干擾,使神氣內藏於五臟,心理和生理處於和諧狀態。


俗話說七情六慾乃人之常情。慾望是人生命的重要表現,適度的慾望是推動人努力奮鬥的動力,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但是,人的慾望難以徹底滿足,也是人的共同心理特點。當人的慾望超越了客觀現實而無法滿足時,隨之而來的就是痛苦。


古人強調節慾,就是要求調控人生的慾望,把慾望控制在適度的範圍內,不僅可以推動人生奮鬥的動力,而且可以減少痛苦,獲得快樂。因此,淡泊名利,知足常樂,是古代養生家駕馭人生慾望的自律格言。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謬爾森創立了快樂方程:快樂=現實/慾望。慾望越高,分值越小,快樂越少。


古人強調「淡泊名利,知足常樂」不是消極地對待人生、無所作為、及時行樂,也不是完全壓抑或消除對於名利的慾望。古人倡導「欲可節而不可絕」。


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幸福和享受幸福。「名利」本身是把「雙刃劍」。古訓有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道,即合理、合法。如果超越了常理和常法,必然導致壞事。所以古人說「患生於多欲,禍生於多貪」,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所謂知足,「不為自己沒有的東西而悲傷,而為自己擁有的東西而喜悅」。有詩云:「家財萬貫,日食三餐;廣廈千層,夜眠八尺。」知足換來快樂。


第二,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處理好人際關係。


不同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會引起不同的情感體驗,也會引起不同的行為反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對促進人際間的團結,提高工作效率有積極的作用。


如何搞好人際關係,也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與人為善、助人為樂恐怕是最佳的途徑。馬克思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古人的教訓是:「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敬之。」人際關係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你尊重別人,敬愛別人,你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敬愛。中國古代儒家關於人際關係倡導以「仁」為本,以「愛人」為核心,而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具體的方法。這些論述對我們今天處理好人際關係仍有一定借鑒價值。


與人為善,就是以仁愛為出發點,真誠地對待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認可別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和別人分享愛和恨,樂和憂。看到別人的成功,懷有同樣的喜悅;看到別人的不幸,懷有惻隱之心,並樂意幫助別人。


與人為善,還需要助人為樂。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傳說有一位登山者,遇到了暴風雪而迷了路,正值走投無路之際,觸到了一位凍僵了的登山人。是自己逃命還是立即救人?他決定先救人,經過按摩不僅使凍僵了的人恢復了知覺,而且他自己也獲得了熱量,終於兩人相互攙扶著,走出了風雪大山。


與人為善,必須寬容待人,這是改善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寬容需要寬廣的胸懷,法國作家雨果說:「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俗語說:「退一步天高地寬,讓三分心平氣和。」退讓是一種風範,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是改善人際關係的金鑰匙。


第三,熱愛生活,自得其樂保持良好的心境。


情緒與人類的健康關係密切。人的情志活動以五臟精氣為物質基礎,也是各臟腑功能的一種功能反映;但情志活動對臟腑有反作用。中醫把情志過用作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內經》說:「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意思是情志的過度變化可以傷及氣機,人體出現功能紊亂,進一步可以損傷臟氣,形成心身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緒是維持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證。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苦。」


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最重要的是熱愛生活,學會自得其樂。世上無人會恩施快樂,快樂要靠自己尋找。


快樂並不一定存在於追求目標的結果,而是存在於追求快樂的過程之中。所以,無所事事,沒有什麼生活目標的人,即使他衣食不愁,常常與寂寞、無聊為伴,也感覺不到快樂。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是沒有快樂,而往往是缺少發現快樂的心情。其實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我們要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種花栽草、練拳做操、唱歌跳舞、旅遊登山、習書繪畫、品茗美食、結衣縫衫……快樂沒有固定的內容和形式,只要是快樂著的生活,必然有益於身心。


梁啟超曾經說過:「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捱過幾十年,那麼生命便成沙漠,要來何用?」因此,熱愛生活,在生活中尋找情趣,我們就會擁有快樂。


第四,品味人生,以苦為樂學會積極的認知。


有人說,生活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需要慢慢品味,痛苦和快樂不過是人生的一種體驗。對於痛苦和快樂的理解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同樣一件事,有人認為這是件很痛苦的事;有人卻認為無所謂;有人甚至認為壞事可以變成好事。這就是心理學講的「認知」。所謂認知,就是認識客觀事物獲得知識的方法。其實,一切苦惱來自於自己的認知。


有人說,生活就像是一面鏡子,你從生活中看到的東西常常是你心態的映照。假如你的心態是暗淡的,那生活在你的眼裡就會是灰濛濛的;假如你的心態是晴朗的,那生活在你的眼裡就充滿陽光。只要你能從容樂觀地面對人生,就會發現生活和生命原來是這樣的美好。


3.基於「謹和無味」的飲食養生


人類要生存,必得有飲食物的供給,食物在性味上可以歸納為酸、苦、甘、辛、咸五種,因此「五味」就代指了所有的食物。而食物的五味分別與人體的五臟相對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飲食入口,五髒得養,生命得以維繫。所以《內經》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意思是人體生理活動必需的陰精,本源於飲食五味。雖然飲食五味是我們維持生命的重要保障,但如果攝取不當,也會危害健康。《內經》多處對於飲食不得偏嗜的原理進行了闡述。比如《內經》說:「高梁之變,足生大疔。」長期無節制的過食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陽熱蓄積,滋生高脂血症,容易產生代謝性疾病,並發一些外科疾病。「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飲食過度,可以損傷五臟精氣,提醒人們不可貪嘴,要重視飲食的合理搭配。實際上,飲食不得偏嗜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內經》「生病起於過用」的發病學觀點。受古代儒學中庸思想的影響,《內經》作者深知世上很多事情都是過猶不及,因而極重視「度」的把握。比如通常五臟循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作為一個彼此聯繫、牽制、互相協調的整體系統,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這種平衡具體而言便是五髒的調和,《內經》認為「和」則健。而五味中任何一種性味的食物攝入過量,都會造成相應的臟之精氣過剩從而這個臟出現功能的偏亢,可想而知若繼續一味攝入這個性味的食物,五臟在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就此破壞。五臟不和,疾病也就由此產生。比如偏好酸性食物,容易使肝氣過勝,肝為風木,專克脾土,所以肝氣過勝的結果是脾氣被克,甚至衰竭;偏好鹹味食物,則腎臟受傷。腎的功能有主骨、納氣,腎傷則不能正常發揮功能,故見骨枯、短氣。腎五行屬水,水克火,又為土所克。腎病日久,也會克火太過,使心的功能被壓抑,同時腎的病氣會反過來克制脾土,中醫稱之為反侮,於是脾的功能被壓制,具體可以有脾主肌肉的功能失常,出現肌肉萎縮。同理,過度偏好甜味、辛辣或者苦味的食物,都會導致相應的臟氣過盛,於是根據五行生剋原理,不僅本臟失常,與之相關的臟也會發生病變。所以,五味調和而不偏嗜,是健康長壽的重要保證。當然,本段原文也只是列舉了飲食偏嗜的部分惡果,在當今社會,過度偏食引起營養不良等各種疾病的例子是很多的,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


《內經》提出了飲食養生的要領,就是「謹和五味」。「五味」代表飲食物中的各種營養元素,這些營養元素必須保持「和」的狀態,也就是要求營養要均衡、合理分配,這是飲食養生的關鍵。


4.基於「氣血以流通為貴」的運動養生


說到運動養生,人們常會運用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生命在於運動」。但是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呢?《呂氏春秋·達郁》有一句名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動的水不會腐臭,活動的門樞不會蟲蛀。人體同樣如此:「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內經》認為,人以氣血為本,氣血以流通為貴,氣血瘀滯是疾病的標誌,氣血衰竭是死亡的象徵。《內經》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正平,長有天命。」因此,生命在於氣血的流動。


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血氣狀態和調是維繫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當氣血由於某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和調時,機體「變化乃生」,疾病就會因此而生。


本句的一個中心詞為「和」「和」字有和緩、平穩、協調、均衡的意思。


中醫非常強調「和」,比如我們常說,人的脈象應該緩和、人的心態應該平和、人體五臟應該安和、人體氣血應該調和、人體應該保持陰陽平衡和諧的狀態等。中醫有句話叫做「氣血流通為貴」,強調了氣血呈現「流通」的狀態對人體的重要性。此是人體最佳的生理狀態。在此前提下,五臟安和,經脈通利,氣血和暢,人感覺自在舒適,疾病便無從而生。


可見,氣血和調對於人體是何等的重要。要想避免疾病的發生,我們必須懂得調和血氣,只有血氣相和,才能永葆健康、生機和活力。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脂肪攝入過多,脂肪類物質在動脈血管壁上沉澱下來,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影響血液的流通,因此,依靠這些血管供應營養物質的器官自然便受到影響。由此引起心臟、大腦的供血不足,甚至心肌梗死、腦梗死。所以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


要保持氣血流通,身體就必須經常「動」。「動」—活動、勞動、運動。


「動」的要領—《內經》提出「不妄作勞」「形勞而不倦」。意思是「動」不可超過常度,形體動而不至於疲勞。孫思邈說要「動而中節」。意思是說要科學運動,適可而止。另外,運動貴在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切不可急功近利。


最好的運動方式—堅持走路。達·芬奇說:「腳是世間最偉大的工程設計。」有人說,腳承載了整個人體,所以是「人體之根」「連繫全身的臟腑經絡」。腳的功能又常與心的功能相聯繫,有人說腳是「第二心臟」。可是現代人常以車代步,致使腳的功能日漸退化,以致影響了全身臟腑氣血的功能。其實,堅持走路是最科學、最先進、最廉價的鍛煉方法。它可以流通氣血;舒展筋骨,防止骨質疏鬆;改善心肺功能;按摩腸胃,增加食慾,治療便秘;消耗能量,促進新陳代謝,控制體重,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


5.基於儒家「仁者壽」的道德養生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養生從來就不局限於研究機體本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而總是與道德品性修養,以及治國安邦之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極豐厚的文化內涵。《呂氏春秋·先己》說:「昔者先聖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古人認為,治身與治國並不矛盾,必先修身養性,而後才能治國理天下。


中國傳統養生十分注重「以德立身」「養生必先養性」,這裡的「性」是指品德、稟性。孔子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又說「仁者壽,智者樂。」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則天地之美以養其身。」荀子也認為仁義德行,為長安之術。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完善人格,是養生必先養心的重要內容,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這樣的事例古今以來不勝枚舉。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了健康的定義:「健康應是軀體、心理、社會適應、品德的良好狀態。」指出健康不僅是軀體、心理、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而且還有品德的健康。《內經》有「德全而不危」的記載,意思是一個道德健全的人,就沒有遭遇疾病的危險。


那麼,道德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孔子說:「仁者,愛人。」一個道德健全的人,一定是擁有愛心的人,愛家人,愛天下人。具體來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核心意思是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不能強加於人,自己想做的,必須也幫助別人做。


具有一定道德修養的人,往往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理性地處理問題,自制力強,為人豁達大度,對未來充滿信心,遇到困難和挫折不會灰心喪氣,以快樂的生活態度面對人生。


以上就中醫學經典《內經》中有關養生方面的內容。最後我還要強調兩點:一是養生貴在把握好飲食之度,要做到孫思邈所說的「飢中飽,飽中飢」,意思是吃飯不能等到太飢餓時再吃,吃飽時要做到八分飽,即飽中有一點飢;勞逸之度,要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即有規律地生活;運動之度,要「動而中節」「形勞而不倦」;房事之度,要做到「欲不可絕,亦不可縱」,這一點很重要;悲歡之度,要做到儒家所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任何養生的方法,不能超越常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二是健康長壽要法於自然之道。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命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有其自然規律,人的壽域是可期而不可求的,健康之道法於自然而然。


人不必刻意地去追求長壽,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只要能做到從容、淡定、坦然地面對生活,品味人生,樂天知命,以平常之心生活在真實的生命過程之中,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麼你必將擁有和諧的人生,健康長壽就悄然地不期而臨了。


新媒體編輯:王丹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杏林散墨:王慶其醫論醫案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慶其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中藥絕學:小小五味子,功效竟這般妙不可言!
黃元御的「下氣湯」,看麻瑞亭怎麼化裁通治百病!
多麼深的感悟:《方劑學》的溫度和生命!
中醫經典必讀:人體的精氣神是怎樣的?
經方大師:胡希恕用生石膏經驗!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防重於治!跟《黃帝內經》學養生,做到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跟《黃帝內經》學養生,跟《心經》學養心,跟《莊子》學養性!
跟《黃帝內經》學養生,跟《心經》學養心,跟《莊子》學養性
中醫學養生是什麼?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干祖望:養心要靜,養身要動
《黃帝內經》養生法:如何科學食五味,才能科學養五臟?
你以為你在養生?科學養生,才能健康養生
科學養生30條,看明白了你就是養生專家!
學養生,先護好你的腎
賞書 看畫 學養生
《黃帝內經》學養生課系列之一
賞書法,學養生——蘇軾小楷《養生論》
立秋之後,如何科學養肝?戳進來看我的!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何任:養生要有正確養心觀
跟著孫儷學養生,看娘娘如何吃出健康體質
養生先養氣,養顏先養血 跟著仙子學養生·第30期
別瞎買老年保健品了,6招教你科學養生,快幫爸媽看看!
蓓儷芙養森輔助課:《黃帝內經》學養生系列課之四
儒者說:先學做人再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