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朱棣

轉自鳳凰歷史(ifenghistory)


靖難之役完全不是朱允炆一人的悲劇。當封建皇權終於發展到朱元璋時代,徹頭徹尾地蛻變為一種「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一人一姓」的極端主義君權,視全天下人為仇讎,而置自己為獨夫時,靖難之役的發生已經註定了—無論遲早。而朱允炆的悲劇,則是恰好承擔了這一切。


事實上,歷史也證明,儘管就帝王的個人品質而言,朱允炆並不該被推下台,但不幸的是,朱元璋交給他的權力既非他這樣性情的人所能掌控,又太過誘人。


於是,悲劇發生了,合適的舵手朱棣殺了出來。

觀察明初數十年的歷史,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段歷史太詭異了。朱元璋自己雖未選對集權體制下帝國的掌舵者,但這套集權體制卻準確無誤地找回了最合適自己的掌舵者。


登基以後,儘管實施了大規模的屠殺、酷刑以及極其歹毒的身心摧殘,但朱棣知道,單靠這些仍然遠不足以平弭朝野上下乃至後世的非議。他要做的,是一步步從根本上徹底毀滅一切證據,讓一切對自己「非法性」的異議結束。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朱棣畫像。永樂年間發生了眾多歷史大事件。

首先是焚毀歷史,然後再偽造歷史。這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手段,然而卻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卑劣的一種手段。《明史·王艮傳》載:「(朱棣稱帝後)出建文時群臣封事(即奏摺)千餘通,令縉等編閱,事涉兵農、錢穀者留之,諸言語干犯及他,一切皆焚毀。」在這裡,朱棣狡詐地表現了一番寬容大度,將建文帝時期朝廷官員的奏摺統統燒掉,以消除那些投降者的不安,但真正的目的則是要徹底消滅一切不利於自己的言論和材料。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絕不僅僅只是銷毀奏摺這麼簡單,在他的授意下,一大批文人走狗專職「焚史」一事,千方百計、不惜一切地銷毀了建文朝的文字記錄,致使到最後,建文朝史事「千鉤百索,隻字不留」。與此同時,為防「懷疑怨謗」,他還下旨,嚴禁民間自由談論或書寫建文時期的歷史,「事發族滅」。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被朱棣滅十族者:方孝孺

朱棣的目的達到了,他以自己超前的智慧給中國的歷史開了一扇「天窗」,將一段歷史從帝國的集體記憶中抹去,使後人無法知道當時的具體情況。但這還不是最惡劣的,最惡劣的是,他還添加進去許多假話。


朱元璋的《明太祖實錄》在建文帝時期已經修過,但是朱棣上台後並不滿意。他要把所有有利於朱允炆的記述都刪減乾淨,然後再添加進去自己的輝煌形象,以顯示自己才是根正苗紅的、朱元璋欽定的帝國接班人。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當後人因為那部所謂是世界上塊頭最大的《永樂大典》而紛紛對朱棣投去崇拜和讚賞的目光時,卻不知道,這部從出生後就深鎖皇家圖書館中,只與塵土為伴,幾乎不被人們翻閱的大典,它真正的出身也是朱棣名為搜集古今文獻,實為徹底消除不利於自己的歷史資料,是企圖永遠掩蓋其篡位事實的工具。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價值。


但是於朱棣而言,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經通過種種手段牢牢地控制了「史者」的操守和氣節,然後摧殘他們,收服他們,進而通過他們操作歷史。因此,別開生面的一幕出現了,別人是創造了歷史,才擁有歷史,而只有他,不需要創造歷史,卻同樣擁有歷史。


控制了歷史之後,朱棣的第二個手段則是製造白色恐怖。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據史料記載,「明成祖晚年患疾病,容易狂怒,發作難以控制,甚至歇斯底里,他本人殘忍好殺,又添上晚年患有疾病,所以就更加狂暴異常」。


前面已經敘述過,上台以後,朱棣通過大規模的屠殺來消滅反對者,若僅僅出於這種需要,大家可能認為他毫無必要。但事實證明這是有必要的。朱棣的屠殺,一方面實現了從肉體上消滅和打擊反對者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則是為製造恐怖而行使恐怖,展示一種反對他的「下場」。所以我們看到,朱棣的屠殺不僅毫無節制,而且手段極盡狠辣之能事。


通過翻檢史料,我們發現,害怕世人的非議成為朱棣一生的噩夢。他不斷舉起屠刀然後砍下,但還是擔心在某個隱蔽的角落,有人會對他「念念有詞」,有人在對他進行抵制。他異常恐懼地認為若是不加控制,總有一天,這些人也許會慢慢匯聚起來,變成一股能夠正面衝擊他的力量—正如百年後王世貞所分析的「既由藩國起,以師脅僭大位,內不能毋自疑人人異心,有所寄耳目」。


為防止那股力量壯大,朱棣認為自己必須先發制人。他命令兵部發布公告:「今為眾所推戴,嗣承大統……爾兵部亟出榜曉諭,令各安心樂業,勿懷疑懼,敢復有妄言惑眾,許諸人首告,犯人處死,家產給賞告人。知而不告,與犯人同罪。」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明長陵內朱棣端坐的銅像


這是一道表面上以高壓強使百姓安居樂業的命令,但實質卻是告訴百姓,不準「疑懼」,更不準「妄言惑眾(即背後議論)」,否則就是死罪。甚至,為了徹底防止人們對他非議,他很卑鄙地利用人的求生本能,許諾首先起來檢舉揭發別人者的罪行即可免除,而且會得到其他所有被處死者的家產作為獎勵,相反,「知而不告,與犯人同罪」。可以想見,此令一出,社會上的風氣會變成什麼樣子。


除了鼓勵民間百姓相互揭發以外,朱棣的另一重要的恐怖手段則是重新起用錦衣衛,恢復其刑偵職能,並「尋增北鎮撫司,專治詔獄」。從此以後,只要是錦衣衛認為某人不法,即可直接投入詔獄定刑定罪,甚至還可以「取詔行,得毋徑法曹」,即只要皇帝同意,便可越過法律程序將人犯直接處死。


Q版錦衣衛


永樂時期,錦衣衛人數究竟有多少,現在已不可考。但根據史料的記載,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之初,為表示新君新氣象,一次性就裁汰了錦衣衛近三萬二千人。明代後期,有人痛陳其弊曰:「自錦衣鎮撫之官專理詔獄,而法司幾成虛設……羅織於告密之門,鍛煉於詔獄之手,旨從內降,大臣初不與知,為聖政累非淺。」國家的法律如同虛設,政府司法部門和工作人員被撇在一邊,皇帝一人想怎麼辦就怎麼辦,鼓勵告密、縱容刑逼,這樣的國家怎能不亂?


然而,對於瘋狂地想要將所有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裡的帝王來說,這些手段無疑是成功的。只有百姓懼怕你,你手中的權力才能足夠大,也只有控制了一切,才能知道你手中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幾百年後,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會發現歷史的進程竟是如此詭異。朱棣對於帝國的統治是非法的,然而正是因為他是非法的,他才會想方設法、用盡一切手段來強化這得到的權力—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創設的集權體制才真正發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也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才足以證明帝國權力的篡奪者朱棣,才是朱元璋構建的集權體制的合格繼承人。


免責說明: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侵權等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篡位者朱棣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幹了何事? 點擊播放 GIF/1788K



關注本號後獲知答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三頻道 的精彩文章:

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不然則會互相傷害
明朝的皇帝雖一些是荒淫無道,但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
愛國的「叛國者":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出逃記
柴靜:一個不追求真相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墮落的社會
「胡說八道」是哪八道,「六親不認」是哪六親

TAG:李三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備死後,獨攬大權的諸葛亮為何不敢篡位?只因劉備說了三句話
為什麼說謀權篡位的王莽是穿越者?西漢的王莽究竟做了怎樣的體制改革
劉禪並不是昏庸之主,諸葛亮為何遲遲不肯還權,難道他真想篡位?
楊秀清真的是篡權奪位的野心家?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篡位者?
雍正是位明君,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為何民間卻總黑他矯詔篡位?
同是篡位,為何獨有王莽被污名化?這主要看歷史是誰寫的
同樣是謀朝篡位,王莽為何評價不如趙匡胤?
曹丕並非良善之輩,篡位後為何要優待漢獻帝?
如果你是建文帝,如何避免朱棣篡位謀權?
千古之迷司馬家謀權篡位,曹氏勢力去了何處?
漢有王莽,唐有朱溫,宋朝之後為何再無權臣篡位?
李世民明知武媚娘會篡位奪權,卻只因這個原因就留下了她的性命!
故宮的龍椅為何不能輕易坐?此人曾篡位謀權,卻一直不敢坐龍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歷史上最著名的篡位者,誰才是明君呢?
男丁不旺,才是曹魏被司馬篡位的主要原因…
「玄武門之變」,唐太宗蓄謀已久的篡位行動?
清朝的巨貪和珅權力也是相當之大的,乾隆駕崩後為何他不篡位呢?
隋朝為何短命?不怪楊廣,自楊堅篡位起,結局就已註定
同樣是篡位,為什麼大家只罵王莽,而不罵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