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基本處方一覽表,難得的好文!

基本處方一覽表,難得的好文!

>天天快報










基本處方一覽表,難得的好文!


基本處方一覽表,難得的好文!

悅讀中醫


2016-12-08閱讀原文

基本處方一覽表,難得的好文!



★ 2016年最後一個粉絲福利日 ★


活動方式:在文末的寫留言處,寫下您對悅讀中醫微信的評價或是祝福,形式、長短不限,留言入選為精選留言的,按點贊數會有不同等級的獎品等著您抱回家喲~~


活動時間:2016年12月8日即刻至2016年12月9日9:00。

小編導讀


想要成為一名好中醫,對中藥知識的了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對於方劑的記憶與運用,也是令很多人感覺頭疼的事情,所為何?方劑眾多,記不住呀!但一些很基本的處方,總還是要記住吧!小編今天就分享一批必須熟記的基本處方,好好看喲~


徐靈胎說:「欲治病者,必先識病之名;能識病名,而後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當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癥狀所由異;然後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葯,或病名同而病因異,或病因同而病症異,則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葯,千變萬化之中,實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減出入而紀律井然。」的確,治療每一種病必須辨證求因,才能確定治療方針。同時,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葯,這是治病的基本法則。在這基礎上,再根據具體病情加減出入,靈活運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前人留傳下來的成方,都是通過實踐得來的,必須加以重視。特別是幾個基本方劑,必須熟悉。現在擇要說明,以見一斑。


1.四君子湯

人蔘、白朮、茯苓、甘草。為補氣主方,用於脾胃薄弱,食少,泄瀉等症。氣不運者,可以加陳皮,名異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


2.四物湯


生地、當歸、白芍、川芎。為養血主方,用於肝血虛滯,婦人經水不調。氣血俱虛,可與四君子湯同用,名八珍湯;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黃丸

熟地、山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為養陰主方,用於腎水虧乏,腰痛遺精等症。虛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內熱者,可加黃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單加肉桂,名七味地黃丸,能引火歸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氣丸,能治癆嗽。


4.四逆湯


附子、乾薑、炙甘草。為回陽主方,用於寒盛陽微,四肢厥冷,水瀉不止。寒傷血分,脈細欲絕,可加當歸、木通,名當歸四逆湯;風濕相搏,身體煩疼,可加白朮、大棗,名術附湯。


5.桂枝湯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為調和榮衛主方,亦治傷風。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湯;精關不固,可加龍骨、牡蠣,名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倍白芍,加飴糖,名小建中湯;再加黃芪,名黃芪建中湯,治中氣虛寒腹痛。


6.麻黃湯


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為發散風寒主方,用於寒熱無汗,脈象浮緊。挾外濕者,可加白朮,名麻黃加術湯;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湯,治表邪內陷,肺熱氣喘。


7.銀翹散


銀花、連翹、豆豉、荊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葉、蘆根。為風溫初起主方,用於發熱、口渴、脈象浮數。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貝,宣肺化痰;熱重者,可加山梔、黃芩清氣。


8.六一散


滑石、甘草。為清暑主方,用於身熱煩渴,小便短赤。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風可加薄荷,名雞蘇散。


9.平胃散


蒼朮、厚朴、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為化濕主方,用於滿悶、嘔惡、舌苔白膩。痰多者可與二陳湯同用,名平陳湯;泄瀉溲少,可與五苓散同用,名胃苓湯。


10.五苓散


茯苓、澤瀉、豬苓、白朮、桂枝。為利濕主方,用於小便不利,飲水吐逆。無寒但渴者,可除去桂枝,名四苓散。


11.十棗湯


芫花、甘遂、大戟、大棗。為瀉水主方,用於水飲內停,胸脅滿痛。


12.瓊玉膏


生地、人蔘、茯苓、白蜜。為潤燥主方,用於津液枯涸,氣虛乾咳者。


13.五仁丸


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江、郁李仁、陳皮。為潤腸主方,用於津枯大便困難者。


14.白虎湯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為清熱主方,用於壯熱、口渴、汗出、脈象洪大。氣陰虛者,可加人蔘,名人蔘白虎湯;挾濕者,可加蒼朮,名蒼朮白虎湯。


15.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為瀉火主方,用於三焦積熱,狂躁煩心,迫血妄行等症。


16.普濟消毒飲


玄參、黃連、黃芩、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薄荷、僵蠶、升麻、柴胡、桔梗、甘草、陳皮。為清溫毒主方,用於大頭瘟、咽痛口渴等症。


17.清骨散


銀柴胡、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為清虛熱主方,用於骨蒸勞熱,陰虛,午後潮熱或夜間發熱。


18.三仁湯


杏仁、蔻仁、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葉。為清化濕熱主方,用於濕溫身熱,胸悶,渴不欲飲。


19.達原飲


厚朴、常山、草果、檳榔、黃芩、知母、菖蒲、青皮、甘草。為治濕熱瘟瘧主方,用於濕濁挾熱,阻滯中焦,寒熱胸悶,舌苔厚膩等症。


20.二陳湯


姜半夏、陳皮、茯芩、甘草、生薑。為除痰主方,兼能理氣,祛濕和中。如頑痰膠固,可加膽星、枳實,名導痰湯;膽虛不眠,可加竹茹、枳實,名溫膽湯。


21.消氣化痰丸


姜半夏、膽星、橘紅、枳實、杏仁、瓜蔞仁、黃芩、茯苓。為清痰熱主方,用於氣火有餘,煉液成痰。


22.三子養親湯


蘇子、白芥子、萊菔子。為平痰喘主方,用於氣實痰多,喘滿胸悶。


23.保和丸


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陳皮、萊菔子、連翹、麥芽。為消食主方,用於噯腐吞酸,腹痛泄瀉等症。氣分郁滯,可與越鞠丸同用,名越鞠保和丸。


24.小活絡丹


川烏、草烏、川芎、地龍、膽星、乳香、沒藥。為活絡主方,用於痰濕入絡,手足麻木等症。


25.天王補心丹


棗仁、當歸、生地、柏子仁、天冬、麥冬、遠志、五味子、人蔘、丹參、玄參、桔梗。為安神主方,用於健忘,怔忡,失眠,虛火上炎等症。


26.牛黃清心丸


犀黃、黃連、黃芩、山梔、鬱金、辰砂。為開竅主方,用於邪陷心包,神識昏迷。


27.金鎖固精丸


潼沙苑、芡實、蓮須、龍骨、牡蠣。為固精主方,用於精關不固,滑泄不禁。


28.牡蠣散


煅牡蠣、黃芪、麻黃根、浮小麥。為固表主方,用於陽虛自汗。


29.訶子散


御米殼、訶子、炮姜、橘紅。為澀腸主方,用於泄瀉不止,脫肛。


30.補中益氣湯


黃芪、人蔘、甘草、白朮、陳皮、當歸、升麻、柴胡、姜、棗。為升提主方,用於中氣下陷,或氣虛不能攝血。


31.七氣湯


厚朴、半夏、茯苓、紫蘇、姜、棗。為行氣主方,用於氣分郁滯,胸滿喘促。


32.越鞠丸


香附、蒼朮、川芎、神曲、山梔。為舒郁主方,用於胸膈痞悶、吞酸嘔吐、飲食不消等症。


33.十灰散


大薊、小薊、側柏葉、荷葉、茅根、茜草、大黃、山梔、棕櫚皮、丹皮。為止血主方,用於勞傷吐血。


34.桃仁承氣湯


桃仁、大黃、桂枝、甘草、元明粉。為祛瘀主方,用於蓄血及婦人經閉。


35.小柴胡湯


柴胡、黃芩、人蔘、半夏、炙甘草、姜、棗。為和解主方,用於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目眩等症。


36.逍遙散


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生薑。為疏肝主方,用於頭痛目眩、抑鬱不樂及婦人月經不調。火旺者可加丹皮、山梔,名加味逍遙散。


37.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豆豉。為催吐主方,用於痰涎壅積上脘。


38.大承氣湯


大黃、厚朴、枳實、元明粉。為瀉下主方,用於實熱便閉,腹痛拒按;津液不充者可去元明粉,加麻仁、杏仁、芍藥,名脾約麻仁丸。


39.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蓬莪術、黃連、黃柏、大黃、香附、牽牛子。為導滯主方,用於胸痞、腹脹、便閉,或下痢、里急後重等症。


40.化蟲丸


使君子、鶴虱、檳椰、苦楝子、蕪荑、胡粉、枯礬。為殺蟲主方,用於因腸寄生蟲引起的腹痛陣作。


以上方劑,僅從病因和證候等方面提出一些通治的例子。雷福亭曾說:「嘗考丹溪治病,凡遇氣虧者以四君子湯,血虧者以四物湯,痰飲者以二陳湯,濕食者以平胃散,都以四方為主,更參解郁治之,藥品不繁,每多中病。」可見掌握通治方劑也是臨證上必需的,但是通用方也當切合病情,不等於籠統施用。大凡每一個病都有主方,一病有幾種證候又各有主方,這裡所說的通治方是一方能治多種病的,這就在了解通治方之後,還應進一步鑽研各病的主方和各種證候的主方,才能更細緻地隨症化裁。


新媒體編輯:王丹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醫學大家秦伯未方葯論著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秦伯未編著;紀征瀚整理),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方葯基本知識一覽表,難得的好文!
基本處方一覽表,難得的好文!(必須收藏)
督脈穴位一覽表,難得好文,不可不讀!
任脈穴位一覽表,難得好文,不可不讀!
這麼漂亮的篆書,而且是寫的佛經,真是難得一見的好書法呀!
難得一見的好文,值得收藏!
難得一見,好美!
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難得的好文,怎能不知道呢!
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難得的好文,怎能不知道呢!
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難得的好文,怎能不知道
都是我的錯,是一種難得的修為,真修當不見世人過
厲害了,劉嘉玲這覺悟估計在整個娛樂圈都是難得一見的,真是無價
難得一見的不挑食的二哈,真好養!
難得一見的好手相!
懂得簡單,是一場難得的修行
難得一見的人體顯微圖片,真的太神奇了!
用好一面牆,難得這些病!
善意的低頭,實在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記住行書的這些要訣,練就一首漂亮難得的好字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