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天天快報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詮釋


2016-12-08閱讀原文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於上海商城劇院內接受媒體採訪。圖片版權歸屬於文築國際


繼10月的安藤忠雄2016上海講演會之後,「大師之旅」再次力邀日本國寶級建築師組合、世界級建築大師、2010 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SANAA)同時來華講演。本次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上海講演會由文築國際和TOTO東陶(中國)共同主辦。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演講會媒體發布會現場,圖片版權歸屬於文築國際


國際時尚設計雜誌《詮釋TRENDS》應邀出席了該演講會的媒體發布會,並用極寫實的筆觸將兩位大師與媒體記者的對談記錄下來,之後更會分享新鮮出爐的演講會視頻,希望這些內容能為設計界同仁帶來思維及靈感上的有益啟發。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妹島和世答記者問,圖片版權歸屬於文築國際


[建築的靈魂 ]


Q為建築注入靈魂,要如何才能做到?


A:靈魂這個詞有點誇張了,每一個設計我們都想體現出一種關懷,給予每個設計適合它的構思和靈感。

Q建築的靈魂具體是指什麼?


A:「建築的靈魂」似乎已經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了,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語來描述它的話,我想應該是「自由」。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供人們自由地使用,並最終愛上這個空間。


[ 白色建材的運用 ]


QSANAA的設計運用了很多白色的建材,這樣會不會比較容易臟?


A:事實上我反倒覺得黑色更容易變髒。我們用了很多種材料,比如鋁板、混凝土等,可能這些材料的特質與建築所在場地環境的顏色(比如周圍植物的顏色)產生出強烈的對比,從而使我們的建築,遠觀的話呈現出一種「白色」的效果。


[建築與環境的關係 ]


QSANAA做設計時會如何闡述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呢?


A:與建築本身相比,我們更關注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包括建築與城市的關係以及建築在城市中起到的作用。我們希望自己的建築可以影響和改善周圍的環境,讓建築周圍的人們能夠喜歡它,這一點在我們接下來的演講會上,我們會做具體的講解和分析。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講座錄音及現場圖片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演講會現場,圖片版權歸屬於文築國際


SANAA 從人和人與人的關係為基點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從令人刻骨銘心的建築造型出發來進行建築設計。由微小處出發,由人的活動以及身體與心理的感受出發進行空間設計,這恰是當下時代稀缺的一種建築精神。本次講演會妹島和世老師與西澤立衛老師圍繞著「建築與環境」,通過其合作的建築作品,解讀了「輕盈、飄逸、靈動」的建築結構美學背後精緻的建築觀。


SANAA代表案例簡析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Kanazawa 21st Century Museum) | 2004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金澤21世紀美術館,建於金澤的市中心,該美術館方案獲得了2004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最佳方案獎。美術館的設計理念就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方便到達,是實現交流與藝術體驗的公園式美術館。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妹島和世在演講會中著重強調了美術館內部的功能結構。不同大小的方塊錯落有致的分布在美術館圓形的外部結構內,解決了美術館對不同功能分區的需求。由於整體結構是圓形,空間、功能組織結構之間的重要性等被消減,對於作品的展覽和呈現都是平等的。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圓形的整體建築結構,讓人們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方便地進入美術館內部,這是美術館在其功能性設計上的出色構想。圓形加網狀的結構改變了傳統美術館的交通流散方式,讓整個場所在功能上更具便利性。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金澤美術館將場地關係、組織結構網路、空間等一體化結合,表面上消減了空間功能性,但深層次卻加強了這一種內在的聯繫,這也是SANAA想要展現的「建築與環境」的關係理念之一。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托萊多藝術博物館(Louver Lens) | 2006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該圖片版權歸屬於 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


作為2006年國際競賽的一部分,Louver Lens由SANAA事務所與Imrey Culbert的紐約工作室、景觀設計師Catherine Mosbach和Adrien Gardère工作室共同完成。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這幢建築位於一片二十公頃的荒地之上,最初在1960年的時候這裡曾是一個煤礦,設計師打造的這座360米長的建築由鋼和玻璃構成,預計每年吸引500000名遊客,有助於振興後工業城市。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托萊多藝術博物館玻璃展館是托萊多藝術博物館的附屬建築,由SANAA事務所設計打造,它既是博物館的玻璃收藏品展覽空間,也是製造玻璃場所。來自SANAA的日本建築師Kazuyo Sejima和Ryue Nishizawa想要避免單一的中心建築構造模式,他們選擇網路化結構,用鋼和玻璃打造出五個彼此之間存在密切聯繫的建築,包括四個矩形建築和一個大廣場。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展館內的每一個空間都被透明玻璃圍合,玻璃之間的空氣層起到了展覽空間和室外之間隔熱的作用。展館的平面來自於根據功能設定的直線網格,在房間的連接處使用了彎曲的玻璃。圍合房間的玻璃是連續的曲線,角落也是圓弧線。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勞力士學習中心 (Rolex Learning Center) | 2010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該圖片版權歸屬於Alain Herzog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成立於1853年,由SANNA設計打造的的勞力士學習中心就位於該校區內。在2004年的國際競賽中,SANNA擊敗了包括OMA、赫爾佐格等強勁對手獲得競標,於2010年2月建成向學生和公眾開放。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以「把建築作為公園」(Makearchitecture like a park)作為空間概念,建築強調社會性,人們可以一起吃飯、喝咖啡、學習、討論,以激發來自不同學科的人們之間的輕鬆接觸。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建築平面是一個長方形,建築底面上下起伏,將大小形狀不同的13個庭院聯繫起來,並在建築的4個方向的邊上抬起,讓使用者可以從建築中心的一個主要入口進入建築。勞力士學習中心2萬平方米的連續單層流動空間為人們提供了圖書館、閱覽室、學習實驗室、信息諮詢、交流空間、學習空間、會議中心、餐廳、咖啡廳和多樣的室外庭院等多種學習和娛樂空間。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格雷斯農場 (Grace Farms) | 2015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該圖片版權歸屬於Iwan Baan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該圖片版權歸屬於IwanBaan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該圖片版權歸屬於IwanBaan


SANAA為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格雷斯農場(Grace Farms)設計的這幢優美的建築,輕盈靈動,蜿蜒如蛇狀,其佔地面積約7700平方米。這幢建築由一條幾乎完全順應地勢的起伏屋面及其下方的透明玻璃組成,從遠處看就如一條懸浮的絲帶,徹底融入環境中,在空間中輕靈舞動。


該圖片版權歸屬於DeanKaufman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來上海演講,談什麼?



該圖片版權歸屬於DeanKaufman


設計師希望這幢建築可以吸引人們走進這個美麗迷人的風景中去,讓人們通過五感來體味和接近自然。「我們的目標是將這幢建築設計到環境中去,建築雖然微不足道,但置身其中的感受卻是難忘的。」妹島和世曾這樣說道。建築形制雖然如此簡單,其承載的功能卻不簡單,在起伏的屋頂下囊括了庇護所、圖書館、體育館、指導中心、咖啡廳等空間功能分區。」


(除個別圖片單獨標註版權所有外,其餘圖片版權均歸SANAA事務所所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倫敦的海德公園下篇:演講角與自由
奧巴馬廣島演講全文
趙麗穎登上《星空演講》舞台,趙麗穎承認自己來自農村
星空演講劉燁趙麗穎李小璐等加盟,網友:對穎寶來說是很好的鍛煉
任天堂開發者演講:《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海拉爾地區是怎樣建成的
蔡孟翰:如何聽懂斯金納教授在北大的演講
金一南華為演講《將軍是怎樣產生的》:將軍的來源
奧巴馬演講的越南「獨立宣言」真相:北宋熙寧戰爭並非大國欺小國
王健林演講:一千多東西的叫奢侈?
京師大學堂初立,光緒皇帝親臨演講,可惜了一位明君
奧巴馬在越演講引越抗華名將古詩:南國山河南帝居
比爾·蓋茨北大演講:來自中國的經驗正幫助非洲邁向嶄新的明天
村上春樹昨晚罕見在東京演講:翻譯是我的愛好
馬雲爸爸在馬來西亞煲了一鍋新「雞湯」,英文演講圈粉無數!
毛澤東演講說英語沒人聽懂 毛澤東演講為何說英語
夏季星空演講:趙麗穎談了農村出身,劉燁聊兒子聊嗨了,鄭愷現場唱起歌
趙麗穎攜楚喬上演王者歸來,星空演講自曝十一年成長逆襲之路
趙麗穎演講全文-為了自己的信仰!
宗薩欽哲仁波切北大演講:四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