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母女血型不合 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就要全身大換血

母女血型不合 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就要全身大換血


母女血型不合 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就要全身大換血



全身皮膚粘膜重度黃染,膽紅素高達359.6umol/L,12月6日晚上,才出生28小時的女嬰天天(化名)在溫州市中心醫院接受了換血治療。

小寶寶天天的媽媽為O型血,而她為B型血,考慮是ABO溶血引起的黃疸,合并貧血。天天出生後4小時即出現黃疸癥狀,並且進展很快,出生後28小時血清總膽紅素高達359.6umol/L,遠遠超過出生小時膽紅素曲線圖的指標範圍,比普通的黃疸寶寶高出數倍,屬於高危新生兒。


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陳清說:「血液中的游離膽紅素過高,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就會發生膽紅素腦病,損害寶寶的神經,造成腦癱等諸多後遺症,甚至會有生命危險。」考慮到情況緊急,經過科室討論後,新生兒科主任瞿爾力積極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搶救,入院的第一天就為天天實施臍靜脈插管換血術。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急救治,共換出500ml的血液。術後,天天的血清總膽紅素降到了215 umol/L,血紅蛋白也隨之上升,換血成功。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28天),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陳醫生介紹,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後出現生理性黃疸,皮膚有淡淡的黃色,尿色微黃,5-6天達高峰期,一般一周左右會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療。但是,如果黃疸出現在生後24小時以內,進展快,皮膚黏膜等顏色較深,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復現,伴有其它臨床癥狀,則應考慮是病理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症、甲狀腺功能減低、母乳餵養性黃疸、母乳性黃疸等都是病理性黃疸常見的原因。

據了解,新生兒病房裡一半以上住的都是黃疸的小寶寶,經過藍光治療或者藥物治療後均能好轉,像膽紅素這麼高的寶寶並不多見,去年就只有2例,今年至今才出現1例。陳醫生提醒,在新生兒出生第一天就要開始監測血清膽紅素,超過出生小時膽紅素曲線就要及時干預。另外,一定要在自然的光線下觀察寶寶的臉部、軀幹及四肢皮膚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什麼是新生兒換血術?



新生兒換血術是通過一名或多名供血者的紅細胞和血漿,替換受血者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紅細胞和血漿,以換出致敏紅細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體,阻止繼續溶血,降低未結合膽紅素,使之降低到安全水平, 防止核黃疸發生。換血也可糾正貧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是治療高膽紅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於治療母嬰血型不合的溶血病、高膽紅素血症等。



母女血型不合 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就要全身大換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准媽媽孕時胃口太好,寶寶生下後整個醫院都震驚了!
抱起寶寶的韓星,隔著屏幕都能感到滿滿的父愛啊
萌相逼人的變色龍寶寶,要是它們永遠長不大就好了
英豬寶寶哀痛離世牧羊犬好友令人動容
丨爸媽不在家時,寶寶和寵物會做些什麼?

TAG:寶寶 |

您可能感興趣

熊貓血二孩產婦與寶寶血型不合?寶寶一出生全身換血!
邵陽二孩產婦與寶寶血型不合!寶寶一出生全身換血!
寶寶出生後吃的第一口奶影響一生的體質,可大多寶媽都做錯了
寶寶出生後,這些母嬰用品寶媽都不需要買!
出生才24小時,就為他全身大換血,這幾點寶媽們一定要掌握
寶媽孕期這樣給孩子做胎教,可寶寶出生後整的她想哭
寶寶出生後身上的胎脂還這麼有用,寶媽別再粗心洗掉了
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媽咪做好這幾件事寶寶更健康
寶寶出生後第一次見媽媽,寶媽怪異的反應把醫生都嚇壞了
寶寶一出生就嘔吐泡沫黏液,醫生這樣說
寶寶出生第五天,脖子後面卻長成這樣
今年這三大生肖最適合生二胎,寶寶出生就好命!
寶寶出生後第一針注射的原來不是疫苗 而是它
孕檢雙胞胎變四胞胎,寶寶出生後全家人直呼以後可有的忙!
女嬰提前6周出生卻全身沒血液,治療成功後終綻放笑顏
二胎,羊寶寶出生,我是這樣復原,可以湊一個好字了
這個出生後不得不一直「做鬼臉」的寶寶,終於第一次給了爸媽一個笑容
寶寶出生後第一次見媽媽的反應,好感動
想讓寶寶出生後一哄就睡,只用在胎教時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