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湖南人曾經有一句豪言:「只要湖南人不死,中國就不會亡!"這是近代史上,面對一波又一波的外敵入侵,在祖國大地上,中華兒女發出的最強音。從曾國藩創辦首家洋務企業一一安慶內軍械所,希望自強求富,到毛澤東率領中國人民創立共和國,真正走上獨立自主之路,湖南兒女們為此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無愧這一壯志豪言。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中國 近代革命史上,湖南瀟湘大地的雙峰縣荷葉鎮一一曾國藩的家鄉,養育了三個著名的女革命家,她們從不同的地方嫁到了荷葉,由於是鄰居,又是親戚,又都識文化,善詩書,很快成了閨蜜。在往後的人生中,相互影響,先後走上了救國救民的道路,號稱「瀟湘三女傑",她們是秋瑾,唐群英,葛健豪。

說來她們三人還真是有緣,秋瑾本是福建雲霄縣出生,紹興長大之人。成年後奉家長之命嫁給了荷葉鎮王廷釣,王是曾國藩的表侄;唐群英是湖南衡山人,奉母命嫁給荷葉曾國藩的堂弟曾傳綱;而葛健豪的堂叔葛信藩是曾國藩二弟曾國潢的女婿。這樣,三人又是鄰居又是親戚,此地曾,王,葛三家是荷葉的三個大戶,又都是姻親。三人常來往,「情同手足,親如姐妹,經常集聚在一起,或飲酒賦詩,或對月撫琴,或下棋談心,往來十分密切」。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一,秋瑾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瀟湘三女傑中年齡最小的是秋瑾(1875一1907),但卻是最早參加革命,擺脫封建家庭束縛的。她1896年嫁往王家後,生有一兒一女,後丈夫王廷鈞1900年到北京做官,她也到了北京,接觸到了當地的革命黨人,並於1904年在革命黨人幫助下離家東渡日本求學。期間,認識了孫中山,黃興,魯迅,宋教仁,陳天華等革命黨人士,後加入同盟會,走上革命道路。她於1907年創辦了《中國女報》,提倡女權,宣傳革命,成為中國最早的女權運動家之一。1907年在浙江準備與安徽的徐錫麟一起發動起義(史稱浙皖起義),失敗後被捕犧牲,時年僅32歲。


秋瑾犧牲後,孫中山稱其為「最好的同志秋女俠」,並題詞「鑒湖女俠(秋瑾筆名一一筆者注),千古英雄",送楹聯:「江戶知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時人把秋瑾,魯迅,周恩來一起稱為「紹興三傑",而把她與徐錫麟,陶成章一起稱為"辛亥三傑」。周恩來則說秋瑾是資產階級女革命家。

二,唐群英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年齡第二的是唐群英(1871一1936)。唐群英的丈夫曾傳綱早逝,她在丈夫死後,衝破當時的禮教束縛,不為其夫守貞,毅然回到娘家居住(當地稱大歸)。後聽說秋瑾到日本留學,她便義無反顧地遠赴曰本加入到留學行例中,並結識了孫中山等革命領導人。1905年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唐群英成了第一個女會員。辛亥革命後,於1911年12月發起組織女子北伐隊並擔任第一任隊長。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她作為女界協贊會的代表,受孫中山接見並榮獲「總統府二等嘉禾勳章",被孫譽為"巾國英雄"。


唐群英自參加革命以後,一直自費辦女學,女報,提倡和宣傳女權,男女平等,是著名女權運動的先驅,教育家。1936年病逝,享年65歲。後來,朱德夫人康克清為其題詞,尊為"一代女魂";1995年,她與秋瑾,宋慶齡等被中央認定為"中華百年女傑"。


三,葛健豪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三傑中,年齡最大的是葛健豪(1865一1943),也是最為傳奇的一個。她嫁給了蔡蓉峰,一個家境衰敗而又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人。她鼓勵子女與父親抗爭,反對封建禮俗,反對家庭為子女包辦婚姻,裹腳等,支持子女讀書求學。深受閨密秋瑾,唐群英的影響,不但自己走上了革命道路,走得更遠,還養育了一家子5個革命家,其中四個是中共中央委員,成為真正的革命之家。

葛健豪原名葛蘭因,為示自己的志向,在長沙周南女中讀書時,改名葛健豪。她育有三男二女,長子早逝,二子蔡鹿仙在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擔任工人糾察隊隊長,不幸犧牲了;長女蔡慶熙,三子蔡和森,小女蔡暢。


當丈夫準備以500大洋嫁出小女蔡暢後,葛健豪強烈反對,並支持小女躲往長沙親戚家。在丈夫負氣出走後,已四十大幾年近半百的葛健豪,毅然帶領祖孫三代(外孫,大女兒蔡慶熙的兒子劉昂,蔡和森,蔡暢,蔡慶熙)往長沙求學,並被破格錄取,與兒子蔡和森同在周南女校共讀一班,成為年齡最大的學生。她們一家住在長沙嶽麓山下劉家檯子,成為毛澤東,蔡和森等進步青年的聚會場所,並於1917年在她家成立了"新民學會」。在此期間,認識了後來的兒媳向警予,女婿李富春。


1919年,已54歲的葛健豪又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帶領蔡和森,蔡暢,向警予,李富春一起,赴法勤工儉學,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赴歐留學的裹腳女子,也是1600多名留學生中年齡最大的,被當時輿論譽為"二十世紀驚人的婦人」。與此同時,還與兒女們一起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後來,兒女們轉到莫斯科繼續求學,她一人帶著李富春與蔡暢的孩子李特特回國,到湖南後加入湖南女界聯合會,創辦女子職業學校,從事女權運動和革命工作。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這一家子革命者中,蔡和森是中共創始人之一,中共三大,四大中央委員。後於1931年在廣州因叛徒出賣被捕,堅貞不屈而犧牲,他曾是毛澤東長沙第一師範的同學和好友。蔡暢也是後來的中央委員,建國後擔任第一屆全國婦聯主席,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兒媳向警予是中共第一位女中央委員,於1928年被捕犧牲。女婿李富春一路革命,建國後曾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是老一輩革命家中不多的幾個經濟專家之一。


在蔡和森,向警予犧牲後,葛健豪帶著長女與丈夫一起回老家,但她並不知道兒子兒媳已犧牲。在老家擔負起了養育烈士後輩的責任,丈夫死後,定居石坂沖,於1943年3月病逝,終年78歲。後人稱她為"女中豪傑","革命的母親";而毛澤東則題詞:「老婦人,新婦道;兒英烈,女英雄",以此紀念陪伴他們在長沙求學的蔡伯母。

昔日為中國前途而奔波的「瀟湘三女傑",她們為革命付出了青春,甚至是生命;為婦女的解放而努力奮鬥,更為後代作出了萬世榜樣!英雄的母親們安息。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威老師講歷史段子/文


她們是閨蜜,號稱「瀟湘三女傑」,其中一個養育了四個中央委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狼文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在秦國統一路上的路上,呂不韋策劃,秦始皇完成,她則負責添亂
您可能感興趣

他養育6個子女:5個留美博士,一個碩士。他說:我的職業是父親
中國的一道美味,養育了泰國一家三代人
民國最偉大的媽媽,一生沒有名分,但為梁啟超養育了九個兒女
掃40年廁所,養育七個兒女,這個日本外婆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富有
此人是共和國第一位女將軍,一生經歷三次婚姻,養育20多個烈士遺孤,卻沒有自己的孩子
大J|養育「第二個孩子」的這兩年教會我的這些事
一位普通的女人,一名普通的母親,卻養育了一個偉大的兒子!
直擊:90後女孩擔起整個家,為養育弟弟妹妹兩年來拒婚百次
鏡頭下:90後女孩擔起整個家,為養育弟弟妹妹兩年來拒婚百次
這也行?美國夫婦愛上同一個女孩,決定共組家庭養育孩子
丈夫去世後,埃及婦人為了養育孩子剃光頭髮,女扮男裝四十年,
兩個泰國男生舉行浪漫婚禮,共同養育一個孩子
老太一生養育8個子女,臨終身邊卻只有一個閨女來捧場
實拍中國姑娘和黑人小伙的婚禮,已養育兩個可愛女兒
美國夫婦愛上同一個女孩 3人決定共組家庭養育孩子
她是陪嫁丫鬟,梁啟超背後的女人,沒名分,卻養育出一門三院士
超級英國辣媽獨自一人養育五個孩子,身材完美令人艷羨
養育一個男孩,90%的媽媽應該都不知道的6個秘密
山東有個「善人村」:全村人共同養育痴呆中年男子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