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家綏中(50)郭松齡反奉:兵亂綏中

老家綏中(50)郭松齡反奉:兵亂綏中

老家綏中(50)郭松齡反奉:兵亂綏中


民國十四年(1915年),11月,郭松齡率軍倒戈反奉,在山海關附近衝破張作相的吉林軍的阻擊,29日進佔綏中,30日通電全國改稱「東北國民革命軍」,並出境東北,全縣飽受搶掠。」


郭松齡反奉是當年東北一件大事,大軍過處綏中百姓飽受兵亂之苦,這次兵變到底是怎麼回事?

郭松齡,字茂宸,1883年出生於盛京東郊漁樵寨村(今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鎮趙家鋪村),祖籍山西汾陽縣。據族譜溯源和後人代代傳述,郭家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郭松齡的遠祖是在明朝遷來東北戍邊。


一、棄文從武,加入同盟會


1906年,郭松齡被選入奉天陸軍速成學堂學習。1907年以優等成績畢業。見習期滿後,充任盛京將軍衙門衛隊哨長(相當於排長),由於帶兵嚴謹,勤於職守,深得陸軍統領朱慶瀾賞識。1909年,朱慶瀾調入四川駐防,郭松齡隨他一同入川,任第六十八團連長。1910年,郭松齡經方聲濤、葉荃的介紹加入新軍同盟會,成為同盟會早期成員之一。


1911年,四川發生保路運動,郭松齡負責成都北部的防守,川督趙爾豐以通匪嫌疑撤銷了他的營長職務,,後在朱慶瀾的懇求下才恢復原職。武昌起義後,辭職回到奉天。

1912年1月23日,密謀武裝起義的革命黨人張榕被害。之後,張作霖奉趙爾巽之命大肆捕殺革命黨人。郭松齡因為剪了頭髮,一身時裝,並且帶有四川新軍證件,因而被逮捕,草草審問之後就被押往刑場。緊要關頭,奉天奇女子韓淑秀冒死挺身而出,刀下留人自認是郭松齡未婚妻,趙爾巽將郭松齡當場釋放。郭松齡對韓淑秀的冒死相救感激不盡,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遂結為生死與共的夫妻。


二、廣東護法


1912年,郭松齡考入北京將校研究所,第二年的秋天又考入中國陸軍大學。1916年陸大畢業,被特聘為北京講武堂教官。1917年,孫中山在廣東發起護法運動,郭的老上級朱慶瀾擔任廣東省省長。聽到這個消息,郭松齡毫不猶豫辭去官職,隻身南下,投奔到革命軍陣營中。被任命郭擔任粵、贛、湘邊防督辦公署參謀和廣東省警衛軍營長等職務,後來又調任韶關講武堂教官,為廣東軍政府訓練軍隊和培養軍事人才。


1918年5月,護法運動失敗,郭松齡無法繼續留在廣州,當年秋天重返奉天。


三、與張學良交好

回到奉天受人推薦進入奉軍,東北講武堂成立後調入擔任任戰術教官。張學良為炮兵第一期學員,兩人建立師生之誼。


張學良推薦郭松齡任衛隊旅參謀長兼第二團團長。1921年5月,郭松齡被提升為擴編後的陸軍混成第八旅旅長,與張學良任旅長的第三旅合署辦公,實際的行政、訓練都由郭負責。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任東路軍第二梯隊副司令的郭松齡負責具體指揮三、八旅,山海關一役,在臨榆、撫寧一線與直軍幾倍追兵相抗衡,阻止了直軍突破山海關直取奉天的計劃。


1924年秋,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以張學良為軍長、郭松齡為副軍長的第3軍增援九門口後,激戰石門寨,出擊秦皇島,所向披靡。山海關大捷使張學良與郭松齡的名聲大振,他們在奉軍中的地位已不可動搖。


四、調轉槍口,七萬大軍反奉

11月21日晚,郭松齡在灤州發出討伐張作霖、楊宇霆的通電,提出三大主張:


一是反對內戰,主張和平;


二是要求禍國媚日的張作霖下野,懲辦主戰罪魁楊宇霆;


三是擁護張學良為首領,改革東三省。

郭松齡將所部整編為5個軍,並親任總司令,原炮兵司令鄒作華為參謀長,劉偉、霽雲、魏益三、范浦江、劉振東任軍長。 11月23日,七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奉天進發,一場血戰拉開帷幕。


11月28日,郭軍攻佔山海關。


11月29日進佔綏中。


11月30日,郭松齡將司令部移駐山海關,將部隊更名為「東北國民軍」,官兵一律佩帶「不擾民、真愛民、誓死救國」的綠色標誌。以東北國民軍總司令的名義發表通電,電告全國,隨即率部隊出關。


郭軍卻利用大風雪的掩護,從結冰的海上進行偷襲,迅速突破張作相的連山防線,並於5日清早奪取連山。


12月7日黎明,郭軍攻佔錦州,聞此消息張作霖大失常態,「當即命令內眷收拾細軟轉移,府內上下手忙腳亂,張作霖準備下野。


張作霖慌不擇路張作霖向日本人求助,只要能保住他的地位,「一切要求都好商量」。日本人乘機提出增築吉會等7條鐵路、獲得商租權等侵害中國國家主權的要求,張作霖為一時之急,同意了日本人的無理要求,雙方訂立了反郭密約。戰事結束後,張作霖全部反悔,作為補償,張作霖親自攜帶私款500萬現大洋酬謝日方有關人員。釀下日後被炸身亡後患。


日本人開始對郭軍的進攻進行干預。 12月14日晨,日本守備隊奉白川司令官的命令對渡過遼河開往營口市區的馬忠誠旅進行強硬阻撓,遲滯了郭軍原定14日對奉軍發起總攻的時間。15日,白川司令官將大石橋、遼陽、奉天、撫順、鐵嶺、開原、長春等14個鐵路沿線重要城鎮劃為禁止武裝部隊進入區域,禁止郭軍通過。


21日,郭松齡部隊與張學良部隔著巨流河決戰。22日,受寒冷、缺糧、缺彈藥困擾的郭松齡不待主力集中便發出總攻擊命令。郭軍對興隆店奉軍司令部形成包圍之勢,但最終因劉文清旅彈藥供應不上轉勝為敗。吳俊升率黑龍江騎兵殺到,炸毀了郭軍在白旗堡的彈藥庫。郭軍遭此嚴重打擊,士氣低落,士兵中流傳:「吃張家,穿張家,跟著郭鬼子造反真是冤家」。


張學良乘勢加緊策反工作,親自給郭軍軍官打電話,講明形勢,表示既往不咎,致使郭軍全線震動。張學良用飛機撒傳單「老張家人不打老張家」渙散了郭的軍心,士兵開始紛紛投誠。郭軍遂大潰,郭松齡見大勢已去,於是在12月24日晨攜夫人韓淑秀及幕僚數人以及200多名衛隊出走。


五、兵敗被害


郭松齡等人化裝成農民坐著騾車,走出新民縣約20里,遭到奉軍王永清騎兵旅的追擊,衛隊戰敗,郭松齡夫婦藏在農家的菜窖內被搜捕出來。


25日晨,張作霖派出衛隊團長高金山去押解郭松齡,但不久又下達了「將郭氏夫婦就地槍決」的命令。


1925年12月25日上午10時,高金山將郭松齡夫婦押到離老達房5里許的地方槍殺。


郭氏夫婦被害後屍體運回奉天,在小河沿體育場曝屍三日示眾,並將遺體拍成照片各處張貼,傳示東三省各市、各縣,懲一儆百。當時小河沿圍觀群眾數以千計。遺體後由親友代為裝棺,暫厝於小東門外珠林寺。「九一八」事變後,其家屬才安葬在家鄉附近,1948年,由其繼子郭鴻志移葬於瀋陽東陵區七間房墓地。


1981年,「九一八」事變50周年之際,張學良回顧往事仍扼腕長嘆說:「如果當時郭松齡在,日本人就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郭松齡早年接觸過「世界大局、社會潮流」之類的新知識,仰慕孫中山,參加過南方軍政府,他在多舊軍閥土匪出身的奉系中算是一個新式人。


郭松齡反奉一是因其具備一定的新思想,有反軍閥、建立民主政治的意願;二是他始終反對出兵關內,認為保住東北、安定民生才是第一要務。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奉系內部發生了激烈的地盤之爭。據何柱國回憶:張作霖原先預定由姜登選去接江蘇,郭松齡去接安徽。不料楊宇霆也想要個地盤,結果楊去了江蘇,把姜登選擠到了安徽,郭松齡則落了空。郭松齡在此次直奉戰爭中功高而未獲賞,心中極為不滿。後來楊宇霆、姜登選將蘇、皖丟失,郭松齡氣憤地對張學良說:「東北的事都叫楊宇霆這幫人弄壞了,安徽、江蘇失敗,斷送了3個師的兵力,現在楊宇霆又纏著老帥,給他們去打地盤子,這個炮頭我不再充當了。要把東北事情辦好,只有把楊宇霆這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趕走,請少帥來當家。」


分贓不公,未能得到應有重視和獎賞也是一個直接原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家綏中 的精彩文章:

老家綏中(49)兩次直奉戰爭:綏中縣百姓慘遭蹂躪
老家綏中:民國二十九年綏中大洪水---百里汪洋
您可能感興趣

老家綏中(56)綏中抗日義勇軍: 第十三路軍總司令王炤泮
老家綏中(60) 過境綏中的偽滿大漢奸(李香蘭義父)李際春
老家綏中(61)綏中縣惡霸:偽滿「救國軍」旅長王閣臣
老家綏中(49)兩次直奉戰爭:綏中縣百姓慘遭蹂躪
老家綏中(59)綏中前衛城劣紳---張三狼
老家綏中李際春
老家綏中(67) 滿洲國統治下的綏中:溥儀皇帝的詔書
老家綏中:民國二十九年綏中大洪水---百里汪洋
老家綏中(68) 滿洲國統治下的綏中:國兵漏和「勤勞奉公
記憶中原,老家河南:根在河南的21個大姓
【老家禾豐】肖公岩
劉殿紅:老家的小院
朱元璋老家鳳陽明中都一日游
老子的老家在哪裡?(八卦史記83)
老家綏中:「九一八」國難當頭:綏中縣各色人等的抉擇
老家的土炕(下)
老家的土炕(上)
誓復仇國乒!日本派42人參加中國賽 華裔神童回四川老家恐遭噓
這個古村是劉伯溫老家有1800餘年歷史,村民可能是劉邦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