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政治時鐘 | 古代中國政治周期交替的原因

政治時鐘 | 古代中國政治周期交替的原因

政治時鐘 | 古代中國政治周期交替的原因我們無法簡單回答,為什麼政治模式循環一輪大約800年,而不是其他時間,就好像無法簡單回答,為什麼地球繞太陽一周恰好365天。大部分周期運動的「周期大小」都無法以數學公式推導出,現代經濟學提示,由兩個以上多元主體構成的大型社會博弈系統,其平衡點的運動呈現周期性的運動形式,而國家組織——作為統治者與公民的特殊交易形式,即納稅與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的交易,可以視作一種特殊的經濟交易類型,因而可以借鑒經濟學原理探討其成因。


約瑟夫·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和《經濟周期循環論》兩部著作中揭示了市場活動中一些令人著迷的周期性規律:


首先,市場中存在著4—5年的「基欽周期」,稱為短周期,反映生產產品的累積和去庫存的循環活動。

其次,存在一種9—10年的「朱拉格周期」,稱為中周期,主要反映宏觀經濟系統中的產業配置結構的輪替。以中國為例,20世紀80年代屬於內貿周期,俗稱「倒兒爺周期」或「批文周期」;90年代屬於外貿周期,外貿行業領導其他行業增長;21世紀第一個10年屬於房地產周期,房地產帶動全國60多個相關行業增長。


最後,存在一種更長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歷時50—60年,稱為長周期,呈現出國民經濟長期的繁榮和衰退交替現象。熊彼特認為,這種長周期的根源是人類的經濟創新活動,譬如歐洲第一個長周期從1780年持續到1842年,是「產業革命時期」;第二個長周期從1842年持續到1897年,是「蒸汽和鋼鐵時期」;第三個長周期從189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屬於「電氣、化學和汽車時期」。在熊彼特之後,20世紀下半葉屬於電子半導體時期,20世紀末持續至21世紀的是信息技術時期,這是我們今天身處的技術革命環境。


據此可認為,人類經濟活動歷史系由一系列周期組成,而經濟周期存在不同級別,相互像「俄羅斯套娃」一樣疊加在一起:一個中周期包含2—3個小周期,一個長周期包含5—6個中周期;至於更長的周期譬如世紀或數世紀,囿於歐洲歷史時間限制則已超出西方經濟學的研究範疇。


但是,若將一切政治現象都視作經濟現象的延伸,那麼中國的政治周期完全可以作為熊彼特原理的恰當延續,因為800年周期的最終原因必然深藏於小農經濟的政治尋租活動中,儘管窮盡其理不易。在60年長周期之後,在中國呈現一種更長周期是200年朝代交替,這是史學家感興趣的話題;比200年朝代交替更長的周期則是800年政治模式升級,這可能是人類有史記載的最長周期,至今已循環四輪,總時長超過3000年;時間再往上,只能尋覓天文周期了。

與熊彼特周期模型類似, 800年的中華帝國周期也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囊括數個200—300年朝代,大凡名垂青史的朝代譬如漢、唐、明、清,往往持續200—300年,而弱勢王朝往往僅存續數十年,但是幾代累積也可達200年,譬如魏晉南北朝合計。一個800年帝國周期至少包含一個二三百年盛世朝代,有時可能達到數個,譬如第一帝國有秦、漢,第三帝國有隋、唐,第四帝國有元、明、清。同時每一帝國都包含幾個短命並且弱勢的朝代,譬如第一帝國包含魏、晉、北周、北齊、北魏、宋、齊、梁、陳,第三帝國包含五代十國,第四帝國包含太平天國、民國政權等。


200年朝代更迭周期的成因,與800年治理模式迥然相異。目前,學術界較為接近的共識是,200年周期的機制在於人口周期性增減與土地相對不變的矛盾,在數學上表現為人、地兩條曲線的交合。


馬爾薩斯曾指出,人口的繁衍遵循指數曲線,是一條向上彎曲的加速曲線。但是農業生產糧食的供給曲線並不如此。歷史上,有效耕地面積在建國初年多呈直線增長,並隨之帶來人口增殖,拓荒至山巒丘陵、河流灘涂後,土地開墾的邊際效率開始遞減,逐漸轉化為向下彎曲的雙曲線。一旦人地兩條曲線相交,耕地供養的人口數量即達到極限,然後無一例外地導致暴力衝突,通過械鬥來搶奪土地和水利資源。與此同時,天災人禍往往是戰爭的導火索。大量人口史料揭示,古代戰爭常常發生於人地矛盾緊張之時,而終於人地矛盾緩和之後,客觀上充當了人地剛性矛盾的調解人。通常在帝國政治衰落後,經濟供求關係失衡,戰爭持續數個世紀,生靈塗炭、餓殍遍野,直至千里之內無雞犬之聲相聞。戰爭後,人地緊張暫時消失,國家重振朝綱,馬上恢復生產,百廢待興,政通人和,政治很快進入正軌,直至下一次人地矛盾爆發。從數學上看,200—300年周期雖無法直接推算,但顯然與人口增殖節奏和土地開墾節奏高度相關。


800年政治周期基本上由國家制度創新和規則破壞的輪番作用所造成,它與熊彼特在經濟領域揭示的創新周期十分類似,只不過技術革命與經濟結構創新要替換成政治體制創新。如果歐洲近代經濟史中5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分別起因於「產業革命」「蒸汽機革命」和「電氣、化學和汽車革命」,那麼中國的800年帝國模式的升級,則先後起因於「井田制」「郡縣制」「均田制」和「魚鱗圖冊」等重大變革,動力模式和技術路徑非常類似。


但是,從更為深層次的原因來看,熊彼特並未揭示為什麼經濟創新活動不能持之以恆堅持下去,以打破周期性經濟蕭條的宿命。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詰問中國政治模式:為什麼政治變革不能持之以恆做下去,以打破黃炎培式「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

對這個問題的追問,使我們聯想起前述宇宙天體運行,譬如為什麼月球繞地球一周是30天,地球繞太陽一周是365天?物理學啟示我們,周期性運動背後的原理是存在兩個相反方向的動力,以地球而言是向心力和離心力:地球對月球的萬有引力是月球的向心力,月球自身的慣性運動則產生離心力。當兩種力量達到平衡後月球就開始波動性運動,有規則的波動則產生運動周期;同理,地球繞日運動亦然。


以經濟學中的基欽周期為例,企業的利潤擴張慾望是產品庫存增加的動力,而社會的消費慾望是庫存減少的動力。由於市場經濟的運行存在不確定性,企業家並不能清楚地計算市場的真實需求,對利潤的貪婪遂導致高估市場需求,衍生出過剩的生產決策。反之,若企業家悲觀地估計市場前景,囿於市場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他很可能因低估需求和準備不足而喪失一次發財良機。機會總是賦予有準備的人,方向判斷準確總是可能帶來財富,但是持續的樂觀總有一天犯錯,一旦經濟危機來臨,企業只能停止生產,削價消化積壓庫存,這種反向過程制約了企業活動,即產生4—5年的經濟周期。


基於天體物理學啟示及基欽周期解讀,我們推測中國古代800年政治更新周期的起因,實際上是古代土地產權的政治建構、維護和保護,與非法破壞、尋租的對抗過程的輪番交替作用。問題是我們如何深度挖掘這些建構和破壞因素。


從微觀經濟活動說,不論是農戶、地主還是國家統治者,都毫無疑問地認同並且參與土地產權建構的廣義法律過程——不論是民間習慣法還是成文法過程,因為農業生產是一種投資行為,是對確定土地資源的時間、人力、財力、經驗和知識產權的持續投入,因而必須確保產出的確定性才可形成投資決策,只有在投入與產出之間建立確定的因果關聯,投資人才有信心進行大量投資。這就需要全社會對土地及其上面的產出物歸屬產生共識,形成規則,這實際上是原始自發的產權現象,也是人類從事生產的必要規則。若無此規則,人類將非人類,國亦不國,農業生產活動將會冒很大風險,很可能不僅最終莊稼不歸自己,甚至連產出莊稼的土地都被他人奪走。為保證農業生產的基本運行,全社會各階級都具有制定和保護土地產權的共識,這是全社會建構產權的動力。


另一方面針對既有產權安排格局,也廣泛存在著一系列的消散力量,通俗地說是產權「負能量」。從歷史表象中我們可以總結很多原因,譬如政治腐敗是第一種力量,它利用政治權力侵犯和霸佔既有土地及其產出物的權利;第二種力量是民間惡霸的土地兼并、欺行霸市;第三種是官僚主義,若民間勢力侵利,官方又不作為,公民財產權利就很難維繫;第四種是政府也力圖作為,但是山高皇帝遠,政令不通暢,惡人為非作歹,上面毫不知情。

最後一種現象將會是本書討論的重點,它可能是制約800年周期的主要負面因素,即核心「負能量」。以施政能力而言,中國國土過於龐大了,就善政標準而言,施政變得不可能。但是下章又要解釋,龐大自有龐大之理,並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總結下來,廣泛存在的土地產權建構共識是一種「吸引力」,是一種建構機制;同時郡縣制下的長鏈式文官代理制及其產生的政治黑洞,是一種「離心力」,是一種破壞作用。綜合地看,國家運作必須建構土地財產規則;若要維護集權制的大國政治,就必須維繫長鏈代理的文官系統——具體說是漢魏以來的「九品中正制」或「十八級文官制」,而這個長鏈制度在理論上不可彌補的黑洞,就是不斷滋生對土地產權規則和利益的非法侵佔和尋租行為,細節後面再述。


類比基欽周期中,企業每一次增產和減產之間,冥冥中就決定了4—5年的庫存周期;同理,政治上每一次影響土地產權的微觀事件,興農或抑農,正義或非法,及其一漲一消之間,就誕生了中華帝國的800年政治周期。千年中國政治宛如一個大致精確的鐘錶,如果說鐘錶周期起因於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的咬合,那麼土地產權建構過程與消解過程的對抗,就分別是中國政治時鐘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它們的對峙就誕生中華帝國800年周期。


本文摘自《中國政治時鐘:三千年來國家治理的周期運動》,於陽 著,當代中國出版社,2016年1月

政治時鐘 | 古代中國政治周期交替的原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中國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共和政治與現代政治
中國古代地名:政治的晴雨表
解放前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政治病
司馬懿的三國:從英雄時代到宮廷政治
中國政治通史(一)萌生中的遠古政治
周桂鈿:儒學與當代中國政治
揭秘三國時期最出色的政治家:司馬懿
五代十國的政治制度
大清帝國最後的政治班底
美國總統大選,看政治家們的政治秀
貝淡寧:中國的賢能政治與民主政治並不矛盾
李斯政治主張對中國和世界產生的影響,奠定兩千多年政治制度格局
中國女性的「胸部政治史」 | 短史記
「中國國家歷史」專訪:佛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的多元互動
中國古代政治最開明的王朝,天家無私事
蔣經國:如何完成從威權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轉型
於洪君: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國際政治與經濟
三代之治,隱藏著中國古代政治成功與失敗的究極奧義
儒教:中國傳統政治和文化的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