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丁剛訪日手記(五):日本,還會是幫助中國發展的正能量嗎?

丁剛訪日手記(五):日本,還會是幫助中國發展的正能量嗎?

丁剛訪日手記(五):日本,還會是幫助中國發展的正能量嗎?



與中國赴日遊客的急劇增加相比,到中國的日本人數量卻沒什麼變化。與此同時,中日貿易額開始下降。中日關係向前推進的希望在哪裡?《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丁剛給出了他的觀察。


以下是全文:

在與日本媒體的交流中,有兩個數據被不斷提及,一是去年中國赴日遊客達469萬人次,比2014年翻了一番。二是日本最新民調顯示,日本民眾對中國好感度極低,持負面看法者高達80%以上。


469萬中國遊客,在日消費額1.4萬億日元(約合800億元人民幣),拉動日本經濟近0.3個百分點,這些數據化成日本媒體的一個新詞——「爆買」。


一位大阪媒體人士如此評價:「以前他們進商店會說,除了這個、那個要,別的不要;現在他們說,除了這個、那個不要,其他全要!」朝日放送會社報道局長大島尚先生在與我們交流時首先表示,雖然有時酒店會住滿中國遊客,給報社的商務活動帶來不便,但還是要對中國遊客的增多表示感謝,「他們給日本經濟增色不少」。


丁剛訪日手記(五):日本,還會是幫助中國發展的正能量嗎?

因為中國遊客的增多,很多景區的說明都有中文,這是京都一個景區外的自動售飲料機上的中文廣告,看上去不知所云。(作者供圖)


中國遊客還會持續增加嗎?全日空的董事長伊東先生告訴我們這樣一組數據,去年來日本旅遊的外國人達2000萬人次,差不多四個人中有一個中國人。日本政府的新目標是,到2020年奧運會,吸引外國遊客4000萬人次,希望中國遊客仍保持在25%,也就是要比現在翻一番,達到1000萬人次。


在久居日本的林先生看來,這是安倍政府的一個明智之舉。放寬中國人簽證,讓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有機會到日本來看一看,多買一些日本貨,這在日本的對外史上和中日兩國交往史上都是從未有過的。日本收穫的不僅僅是經濟利益,更是政治利益,持續下去,將會有幾千萬人有機會到日本一游,最終這很可能會改變中國民眾心目中的日本形象。


但是,與中國赴日遊客的急劇增加相比較,到中國的日本人數量卻沒什麼變化,去年大約為保持260萬人次,與前兩年基本持平。與此同時,中日貿易額開始下降,2015年下滑到了2786億美元,與2758億美元的中韓貿易額已相差不大。未來韓國極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日關係顯然已經從政治關係冷凍的「單冷」進入了政治與經濟關係的「雙冷」。


與久居日本的華裔人士交談,他們大都認為,日企對華看法急劇負面化與3年前的釣魚台事件相關。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國有化」釣魚島,造成中日關係惡化,激起中國各地民眾的強烈抗議。在長沙、青島等地,抗議活動失控,出現了打砸搶燒日資商店和工廠的現象。


一位長期研究中日關係的人士告訴筆者,有兩家日企被燒或被破壞讓日本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是松下在青島開發區的工廠。松下是最早進入中國的日企之一,也是松下幸之助先生按照鄧小平先生的要求做出的安排,成為用先進技術支持中國發展的典型案例。另一個是永旺超市。永旺集團的老闆支持中國環保,長年在北京長城和青島近郊等地開展植樹活動。汶川地震發生後,永旺集團是向中國捐款最多的日企。


破壞日企的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但後遺症卻一直在延續。它與中國勞動力價格上升、投資門檻增高並列為三大影響日本對華投資的因素。2014年,日本對華投資減少38.8%;2015年日本對華投資再度下降29%。


無論是從中日在全球經濟中所佔份額來看,還是從中日經濟的互補性來看,這都是不正常的。在所有發達國家中,日本對華技術貿易最多,今天中國製造中的很多技術也都是從日本學來的。有位華裔人士不無擔憂地說,長期下去,中日「經冷」的獲利者恐怕只有那個在遠方進行離岸操控的國家了。


中日關係向前推進的希望在哪裡?

這次訪問中,我們了解到,雖然日本人多對中國持有負面看法,但有7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非常重要。中國國際台的記者張暉用自己的數據說明了這種關切的程度。去年閱兵式,國際台與日方聯合直播,點擊率高達1.4億次。今年兩會期間,對李克強總理報告的直播又達到了1.6億的點擊量。


中國人對日本話題的關注度也同樣很高。就在我寫完這篇文章的時候,環球網副總編輯石丁發來了一個數據,專為這次中國媒體人士訪日團開設的微博公號——#日本微報#的點擊量已經上億!


在與日本媒體的對話交流中,雙方都沒有迴避問題,也提出了一些合作的可能。朝日電視台外報部記者橋岡可繪建議,雙方媒體應當更多地挖掘中國遊客「爆買」背後的故事。日本受眾很羨慕中國人的購買力。「爆買」背後的故事有經濟的,也有文化的,比如中國人重視人脈關係,來日本一趟總會帶些東西回去送給親朋好友,也會受他們之託帶很多東西回去。


丁剛訪日手記(五):日本,還會是幫助中國發展的正能量嗎?

中國媒體名人代表團還拜訪了《聖鬥士星矢》作者、日本動漫大師車田正美,並參觀了車田正美漫畫工作室。


日本時事社外信部記者北條稔則認為,日本的動漫有1.5萬億日元的市場,卡拉OK市場僅有4000億日元,酒店業為1.5萬億日元,報業1.8萬億日元,電視則有4萬億。相對而言,動漫與中國合作的潛力很大。如果中日聯手,一定會使動漫市場有更大發展。


在與日方的交談中,大家都常常用「搬不開的鄰居」來形容雙方的關係,既然搬不開,那就只能交流、合作。


正如一位中國外交官所言,在所有的雙邊關係中,中日關係無疑最複雜、最敏感,任務也最艱巨。中日關係考驗的是我們的耐力與戰略引導力。中國如今已經超越日本成為經濟總量第二大的國家,具備了重塑中日關係的優勢和能量。怎樣才能使中日關係最大程度地成為中國發展的正能量,化為我們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重要動力,是認識和把握中日關係的一個重要問題。


(作者是《環球時報》高級顧問、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18日起,環球網陸續推出丁剛老師的系列評論文章——《如何認識我們的近鄰日本》,每天一期,共五期,今天這五期全部刊發完畢,謝謝網友一路相伴。


往期精彩回顧


80歲了還像棒小伙,鍾南山首次公開養生秘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印度突轉風向在南海支持中國訴求?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網吧的發展史,還記得四塊錢就能玩一個通宵的日子嗎?
拉麵在日本是如何發展的?
警惕!中日兩國如此發展,兩國間會發生衝突甚或戰爭嗎?
日媒:中國智能手機發展速度已超日本,後發先至竟至如斯
精彩亮點:劉邦的後人,其中一支在日本發展壯大,曾來中國祭祖
美日英三國可能聯手:尋求盟友抱團取暖才是當今時代發展上上策?
樂天會長:中國是祖先生活過的地方,希望能繼續在中國發展
末茶為何在中國式微,卻能在日本發展成今天抹茶?
中國衛星發展迅速:已經超越俄羅斯,趕上美國已是指日可待!
你知道你們喜歡的日式紋身在日本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嗎?
此國殺日戰俘逼日本花錢消災,拿著日本的錢快速發展,如今又很窮
中國發展沒那麼快了?日本權威經濟雜誌:全是誤解!
打臉!曾說日本是親媽的她,今要來大陸發展替夫還債
徐福對秦始皇撒了個彌天大謊,卻促進了日本社會的發展
專家:日本的書法發展超越了中國。元芳你怎麼看?●圓桌談
劉邦的後人,其中一支在日本發展壯大,曾來中國祭祖
原來這些中國明星都去日本發展過!(鄧麗君,王菲,劉亦菲,徐若瑄,王力宏,陳柏霖……)
對中國軍事發展敏感的國家:排在第一的並非美日俄!
【2ch】中國人:我們國家的手機比日本發展更好,已經沒法比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