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青銅器!
青銅器做為古代王族權利的象徵,在 收藏界一直受到追捧,藏家以收藏一件到代的青銅器(老三代)的為榮,保利香港2016春拍中一件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方彝以1475萬成交,再次引發熱議。
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方彝成交價:1475萬港元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在中國,距今5000-4000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古老青銅器,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經碳14鑒定距今約5000年。
綜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計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壺、瓠形提梁壺、中柱盤、盤等,包括了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門類。較早的器類比較簡單,但是爵、觚、斝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現。
首先我們先認識什麼是青銅的范線與墊片這兩點是鑒別青銅器最簡單的鑒別方法之一,也是鑒別青銅器真偽的要訣之一。
(范線)
范線就是鑄造青銅器時銅液留下的痕迹
一般作偽的銅器以失臘鑄造為主。失臘鑄造是用整模,不分范塊,器表清潔光滑。所以假器往往不見范線,但會出現一些細小的砂眼,失臘鑄造就有此特徵。
鑒別這些改刻或增刻的紋飾,可首先比較其本身或周圍的表層和地子是否與該器的其他部位相一致,因為若是後刻的,一定是破壞了原有表層的色澤。辨別青銅器真假,講究重量、嗅覺、聲音和銹色的程度。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表比商周器輕薄,若重量相反,則存疑。銅器出土有土氣味,作假的器表總散發出酸味。
因為商周銅器是以銅錫合金鑄成,敲擊的聲音自然清脆,而後仿的青銅器往往用黃銅鑄成,或澆鑄而成,敲擊的聲音混濁,若偏薄,則脆而散。
1.先用蒸餾水將鏽蝕的青銅器沖洗乾淨,主要針對錶面的泥土、油污以及一些有機粘連物
2.對粉狀鏽蝕區域採用Ag2O局部封護處理,操作是先用機械方法將產生粉狀銹的病源——灰白色蠟狀物的氯化亞銅剔除,直到看見金屬銅為止。
3.用3%苯駢三氮唑(BTA)的乙醇溶液於60℃恆溫槽中進行減壓滲透處理,使BTA充分滲入青銅器的鏽蝕層內。
4.最後用含有BTA的聚乙烯醇縮丁醛的乙醇溶液做表面封護。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周秦王朝的文明
※青銅器銘文整理!
※西周青銅器 牆盤銘文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西周青銅器
※博古今之青銅器(銅鏡)
※博古今之青銅器(水器)
※夏商周青銅器
※故宮收藏的青銅器與銘文
※收藏見證歷史6-25春秋楚地青銅鼎與吳越青銅鼎三,百越、群舒青銅器
※走進隨州青銅器王國,探其古老神秘與文明
※青銅器!來自於神秘的古老文化
※稀奇古怪青銅器酒器篇(爵)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從西漢彩繪青銅扁壺略論彩繪青銅器
※青銅器——古典音樂
※青銅器丨劍鋒所指:回望蘇州博物館春秋兵器展
※晚清收藏青銅器成風 多推崇乾嘉文人墨跡
※青銅器:國之瑰寶,藝林中珍品
※博古今之青銅器(盉)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