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德經》與道治天下——道家和道教在中國古代政治中的功用

《道德經》與道治天下——道家和道教在中國古代政治中的功用

《道德經》與道治天下——道家和道教在中國古代政治中的功用


《道德經》(《老子》)這本書是流傳千古的道家名著,而白雲觀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當然內部的道教「氣場」非常之強大,廟中的神殿,靈官殿、玉皇殿、八仙殿、呂祖殿、慈航殿、三星殿、真武殿、藥王殿、老律堂、邱祖殿,其中邱祖殿前的柱聯「見君禮稽首一言止殺救蒼生,悟道藏玄機四海馳名朕信寵」, 聯想到邱處機長途跋涉和成吉思汗暢談的歷史佳話,使得本人對道與天下產生了興趣。前者所代表的道教和後者代表的治國者,實質上是政權和神權的整合,政權需要披上合法性的神聖化外衣,而道教也需要正統皇權的承認才可能生存下去。治國者需要道家道教的智慧,治國不僅要用儒法,道治是中國古代治國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歷史意義不容忽視。


一.儒治法治的傳統,道治的概念

儒家學派發端於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宣揚以「仁」為核心的思想。在這個歷史時期內,首先由孔子提出了「仁」的理念,遊歷各諸侯國,宣傳儒治之治國理念。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思想的內核,提出了「仁政」的理念,延續著儒家的治國策。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當時的思想主導,儒治從此成為了中國治國術的基本內核。


法治的理念和其實踐發源於戰國時的秦國,商鞅變法是法治思想和行為的最早典範,開創了法治國家的先河。「法治」思想強調國家、國民只有在法律,或稱嚴刑峻法的壓力下,才能維護秩序的正常。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則僅僅尊崇「儒治」的治國術,但是從操作層面上來看,實際上是儒法並用,漢武帝判定李陵叛國的事例顯示出法家思想對政治的強有力的作用。


「道(德語:daoismus)治」這個概念幾乎未曾在歷史學或者政治學的視野中出現過,本人從《道治與自由》這本書中,獲得了很多的啟示,道治的概念提出,為下面的討論在邏輯上提供了立足點,打了堅實的基礎。


從思想層面考慮,「道治」理念主要來源於《道德經》這本書,強調「無為而治」「清靜無為,政尚簡易」。另外,見素抱樸的政治韜略也同樣是「道治」理念的理論展現。「道治」不僅作為治世的理念,還作為合法性與政治認同的工具,道教圖讖在歷史上多為新朝的統治者提供合法性的理論證明,是有力的政治工具之一。

從實踐層面考慮,「道治」不僅涉及到治國者的治國方略,還涉及到諸如農民起義的政治反叛運動。政治行為是實踐行為的體現,治國者的方略主要包含對道家道教的政治支持,還有無為之治的實踐,一般看來,王朝初期「寬刑薄賦」的政策乃其實踐的典範。諸如黃巾、方臘等以道教名義起義的政治叛亂行動,也是「道治」思想的實踐。


本文試從「道治」概念開始闡發,探尋道家道教的治世理念,進而將為新王朝獲得政治認同的工具之一道教圖讖展現,從實踐層面剖析「道治」思想支配下的政治行為,證明「道治天下」理念的合理性。


《道德經》與道治天下——道家和道教在中國古代政治中的功用


二.道家道教的治世理念


《道德經》之「無為而治」治世理念

《道德經》這本書是道家思想的開山之著,乃「眾妙之門,玄之又玄」者,道家道教治世思想的理論基礎來源於此,因此,對其進行解構具有重大的意義,是對其治世理念歷史發展進行剖析的邏輯前提和資料原本。


其涉及到治國的章節中,老子對當時的社會充滿了悲憤,既反對禮儀和法治,也反對戰爭,並且構想出了一幅美好的社會圖景,即「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是「無為而治」所能達到的最高的境界。


批判現實:


民之飢者,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飢。民之難治者,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民之輕死者,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老子》第七十五章)天之道,損之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第七十七章)


道恆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

現實中的世界是如此的戰亂橫飛、民不聊生,老子諷刺了人間如此悖逆天道的狀況,批判了世間的不公與暴戾。無為而治的政治綱領的施行會使天下自正,王朝的功業恆在,老子通過批判現實,闡發無為而治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為天下大計謀策。


反兵戰: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老子》第三十章)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懵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

從以上的節選可以看出,老子認為在天下立足應該憑藉「道」,而不是武力,強調了戰爭的巨大的破壞性作用。慾望使得國家的戰爭行為越來越多,一切罪惡的根源是「欲」,告誡各個國家要知足,不要窮兵黷武,應以道治國,富國強民,達到一種和平的境界。


理想社會: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


《道德經》中,老子對其理想社會有著淋漓盡致的描繪,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和樂融融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景象。但是其社會構想具有空想性,與歷史中的母系氏族社會結構比較相似,本座認為,這種復古主義實則是歷史的倒退,不具可行性。


《道德經》與道治天下——道家和道教在中國古代政治中的功用


"太平世道"的社會政治思想。


《太平經》一書以"太平"為名,有其解釋:"太者,大也。乃言其積大行如天,凡事大也,無復大於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復奸私也。"


理想政治模式:


《太平經》一書追求的理想世界是無災異、無病疫、無戰爭,君明臣賢,家富人足,各得其樂的太平世道。「澄清大亂,功高德正,故號太平」,「平之為言者,乃平無冤者,故為平也。是故德君以治,太平之氣立來也,所以然者,乃天下無自冤者,各自得其所樂。」


治世方略:


主張帝王當行道德,黜刑禍,理政應法天地、順自然。它將帝王分為上君、中君、下君、亂君及凶敗之君。認為帝王是天然的統治者,理想的政治是以有道、德、仁治理天下的明君,實行以民為本的治國之道,滿足人民生活之急需,方能致太平,得人心而稱天心。它還強調君、臣、民三者關係的協調。認為君明、臣良、民順"三氣悉善",是太平長治的根本條件。而相反「三氣失散」是使天下失治的原因,"君導天氣而下通,臣導地氣而上通,民導中和氣而上通",君、臣、民三者相得,上下相通共成一國。


其還強調了以德治國的必要性,「故古者上君,以道服人,大得天心,其治若神而不愁者,以真道服人也。中君以德服人,下君以仁服人,亂君以文服人,凶敗之君將以刑殺傷服人。是以古者上君,以道德仁治服人也,不以文刑殺傷服人也,所以然者,乃鄙用之也。」 (《太平經-分別貧富法第四十一》)


三.道治的實踐層面-政治行為:


文景之治­——無為之治的典範


文景之治是西漢統一後,經過一段時期的治理經營而出現的,是有名的治世之一。漢朝在文帝、景帝統治時期,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使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為西漢王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歷史上把這段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踐行了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道恆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遠」。他曾多次誡令地方官吏,要積極鼓勵農業生產,對那些努力耕田種桑的人要給予獎勵。他下詔說:「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文帝和景帝提倡節儉。有一次文帝想蓋一座露台,但是一計算,需要花費100斤黃金,約相當於中等人家十家的家產,便取消了這個計劃。文帝和景帝還在刑罰方面有所減輕,取消了一些從秦代沿用下來的殘酷的刑法,如割鼻、斬趾、連坐(即一人犯罪全家人一同治罪)等,這樣做減少了社會的動亂因素。


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一書中記載說:「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由此可見,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無愧為「無為而治」治世理念的實踐典範。


道教圖讖——各方政治勢力的工具


中國封建社會處於君主專制政治等級制度及封建禮教的壓迫和控制之下,而且中國封建社會不乏戰爭頻仍、朝政腐敗的黑暗時期,人民的精神寄托在鬼神崇拜觀念和災祥說、讖緯迷信等,道教神學理論擁有深厚的社會基礎,道士有著廣闊的活動場所,這是其影響王朝政治的社會土壤。


在這種篤信神靈災異讖緯的社會氛圍中,治世者認識到政權既要以暴力、懲罰等強制手段加以保證,也要有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信仰的思想武器予以維持。而這種從思想上控制民眾的最好的思想武器,就是宗教神學理論。因此,他們將神權作為皇權的依託,要保住皇權,必須擁有神權。利用道教圖讖,加強王朝的合法性基礎,成為了必要,唐代尊奉道教太上老君為其先祖,是利用道教圖讖的核心,其行為加強了唐朝的至上性神聖性,使唐朝的統治具有道教性的合法解釋。


一旦出現神權背離皇權的現象,統治者便要運用國家機器以暴力手段改變這一狀況,二者重新統一起來。歷代統治者殺方士、道士,禁星占、讖緯,禁淫祀奇術,其目的蓋出於此。所謂「執左道,亂朝政,傾覆國家,誣罔主上,不道」;「幻惑眾心,遠使諸將不復相顧君臣之禮」;「假託玄象,妄說妖怪,志圖禍亂」。以上漢哀帝、孫策、隋文帝的這些話語,一針見血地道破了統治者畏懼方士、道士的真實原因。例如煬帝懷疑李金才從子李敏名應讖語,殺李金才一族三十二人。舉義群雄中之李姓者也以「名應圖讖」欲稱王。李軌與曹珍等人「謀共舉兵,皆相讓,莫肯為主。曹珍曰:『常聞圖讖雲李氏當王。今軌在謀中,豈非天命也。』遂拜賀之,推以為主。」 唐高祖李淵稱帝前本為隋「煬帝友人,煬帝以圖讖多言姓李將王,每排斥之」。隋煬帝的行為是皇權壓制反叛勢力的一個很好的說明,同時也驗證了道教圖讖可以為多方勢力利用的客觀現實,而且隋朝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藉助著道教圖讖的神聖化力量而登上了王座,然而,也為反對正統統治的「叛亂者」提供了理論性的政治工具,雖然是讖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龜非人 的精彩文章:

親們很少有人知道:近現代史上美國「吞併」了不少國家
「憋在小黑屋」里理解日本,歷史上日本是友邦,以後也能友好合作
有這麼一個國家,把大英帝國和蘇聯埋葬,號稱帝國墳場
您可能感興趣

政治與道德的弔詭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光武帝
中國古代政治最開明的王朝,天家無私事
「道德救國」:蔡元培與北大的政治參與
中國古代地名:政治的晴雨表
讀《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中國政治通史(一)萌生中的遠古政治
「中國國家歷史」專訪:佛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的多元互動
儒教:中國傳統政治和文化的死結
茶道與權力政治
歷史資訊:韓國政治生態中的「家臣文化」
巾幗英雄: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傑出的女政治家
三國中的政治英雄排名
美國的世襲政治:布希和柯林頓家族的總統之爭
「新書」成中英、黃田園著《<易經>文明觀:從易學到國際政治新思維》出版
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後代如今在哪?
周桂鈿:儒學與當代中國政治
曹操:政治的巨人,道德的矮子
影響中國歷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你都知道有哪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