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4個祛濕「開關」,一按濕毒就出來!簡單易學,春夏必備
春末夏初多雨天,潮濕、濕冷的環境容易讓濕氣入侵我們體內。所以,在春夏交替的時候,及時給身體「排濕」,對一年的養生保健都至關重要!
在中醫看來,濕氣似乎稱得上是「萬惡之邪」。在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致病因素中,濕邪殺傷範圍最大。
目前已知,濕邪已經成為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心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
今天就教大家找找我們身上的祛濕開關,只要記住4個穴位,就能排體內的濕毒,更簡單實用!
體內濕氣五大信號
別有了濕毒還不知道!
都說「十人九濕」,不怕體內有濕氣,就怕自己體內有濕氣了還不知道!
下面是體內有了濕氣之後,身體的5個「求救信號」,趕緊對照一下:
1
總覺得身體沉重,渾身不清爽,腿像灌了鉛。
2
滿面油光,毛孔粗大。
3
舌苔很厚。
4
大便黏膩,馬桶總沖不幹凈。
5
體型肥胖,大腹便便。
以上這些信號都與濕邪的特點有關。濕性重濁,所以感受濕邪後,會覺得全身非常沉重,好像被什麼東西捆住一樣,不清爽。
又因濕性趨下,容易侵犯人體下部,故雙腿沉重尤為明顯。濕性黏滯,停滯於大腸,則大便總是很黏膩。
身上的四大祛濕開關一按濕毒就出來!
中醫專家指出,按摩是一種很好的祛濕方法,常刮身體4大祛濕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濕效果。
1、豐隆穴
位置
足陽明胃經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如上圖)。
方法
用大拇指或食指間關節點按該穴3分鐘,然後順時針揉按穴位約5分鐘。
功效
通調脾胃氣機、祛濕化痰。
2、足三里
位置
足陽明胃經合穴,乃保健要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如上圖)。
方法
用大拇指按壓或順時針揉按穴位5-8分鐘。
功效
足三里除具有調理脾胃、疏風化濕功能,還能補中益氣、扶正祛邪,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如上圖)。
方法
用指端或掌根作用於穴位,順時針揉按2-5分鐘。
功效
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適用於濕滯、胃脘飽脹、噯氣者。
4、曲池穴
位置
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完全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處(如上圖)。
方法
以大拇指指腹點揉此穴2-5分鐘,亦可用四指併攏,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膚微紅為度。
功效
可泄大腸濕熱,用於肛門灼熱、大便黃爛、排不盡者,亦可治療濕疹等皮膚病症。
4個祛濕「開關」一按,濕毒就出來!不僅自己要記住,還要告訴家人朋友,在家就能按一按,排走濕氣,遠離疾病!

※身上4個祛濕"開關",一按濕毒就出來!簡單易學,春夏必備
※早餐油條就要這樣做,簡單易學,還能吃出健康來
※百病從「濕」起,生薑這麼吃,消滅體內濕毒!簡單易學
※簡單易學的桃花妝,才是這個春天的出街必備!
※這樣做出來的包子,你一頓可以吃好幾個,簡單易學又美味
※這幾種簡單又易學的小甜品,新手必備,趕緊學起來
※降膽固醇最好的食譜,趕緊給爸媽收藏起來,簡單易學。
※體內有濕氣,這樣吃生薑,體內再也沒濕毒!簡單易學
※百病從濕起!生薑加「它們」這樣吃,體內再無濕毒!簡單易學
※夏末秋初,女明星都在靠這一款髮型換季!簡單易學,上班族也能3分鐘搞定
※簡單易學的瘦腰操,很多人一想到瘦腰,就會想到去健身房!
※炎熱夏季頭髮紮起來才顯得有氣質,沒關係,小妙招簡單易學又清爽
※這麼熱的天一出門就流汗,別再披頭散髮了,這樣扎頭髮,簡單易學比披髮好看多了
※夏天做這菜最划算,簡單易學爽又實惠,廚房小白也能做出一流口味
※夏季出門這樣扎頭髮,而且簡單易學比披髮更好看
※夏季出門這樣扎頭髮,簡單易學比披髮更好看
※魚這樣做出來,好吃,並且簡單易學,尤其適合喜歡健身的朋友
※冰鎮黃桃罐頭,簡單易學又好吃,讓這個夏天真正爽起來!
※圓臉妹子夏天別只會披著頭髮,這幾種清爽扎發,簡單易學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