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將近一百年前,1918 年,魯迅寫成他的《狂人日記》,自此連續發表「小說模樣」的文章。

1923 、1926 年,北大新潮社與北新書局先後出版了他的小說集《吶喊》與《彷徨》。


將近五十年前,1966 年,「文革」爆發,所有孩子高興地輟學了。我貓在閣樓的昏暗中,一頁頁讀著魯迅的《吶喊》與《彷徨》,完全相信淪亡的孔乙己、瘋了的祥林嫂、被斬首的夏瑜……都是舊中國的鬼魅,我一邊讀,一邊可憐他們,也可憐魯迅:他居然活在那樣黑暗的年代!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狂人日記》插圖(慕容引刀/繪)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書中的故事遠在晚清,而晚清並不像魯迅描述的那麼可怕、那般絕望。但我至今無法對自己解釋,為什麼他筆下的鬼魅,個個吸引我。在我的童年,革命小說如《紅岩》、《金光大道》、《歐陽海之歌》……超級流行,我不記得為什麼不讀,也讀不下去。


同期,「社會上」流傳著舊版的郭沫若、茅盾、郁達夫、巴金、蕭紅……我不知道那就是民國書,零星讀了,都喜歡。不過,最令我沉迷惚恍的小說,還是魯迅。單看書名就有魔力:「吶喊」,而且「彷徨」,天哪, 我也想扯開喉嚨亂叫——雖不知叫什麼,為什麼叫——我也每天在弄堂里百無聊賴地亂走。


我不懂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只覺得活活看見了書里的眾生——那位暗夜裡抱著死孩的寡婦單四嫂子(鄉鄰「藍皮阿五」動她的腦筋),那群中宵划船去看社戲的孩子(從河邊豆田偷摘而旋即煮熟的豆子啊)……我確信書中那個「我」就是魯迅,我同情他躲開祥林嫂的追問,在我的童年,街巷裡仍可隨處撞見令人憎懼的瘋婆。這個「我」還在酒桌邊聳耳傾聽另一位食客上樓的腳步,而當魏連殳被軍服裝殮後,他會上前望一眼亡友的死相。那是我頭一回讀到屍體的描述,害怕,但被吸引。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合上書本,瞧著封面上魯迅那張老臉,我從心裡喜歡他,覺得他好厲害。


我已不記得六十年代小學語文課目——對了,有那篇《故鄉》。中年後,我童年的窮朋友也如閏土般畢恭畢敬,起身迎我,使我驚異而哀傷——八十年代後的中小學生會被《故鄉》吸引么? 實在說,我那一代的閱讀語境,永不復返了,那是前資訊、前網路時代。如果今日的學生厭煩魯迅,與之隔膜,我深感同情。除了我所知道的原因,我想了解:那是怎樣的一種煩厭。


近時果麥文化告知,新版《吶喊》與《彷徨》面世在即,要我寫點什麼。我稍稍吃驚,且不以為然。近百年過去,解讀魯迅的文字——超過原著數百倍——無論如何已經過時了,失效了,除了我輩與上代的極少數(一群嚴重過時的人),眼下的青年完全不在乎關於魯迅的累累解讀。然而《吶喊》與《彷徨》被它的解讀,亦即,過時之物,厚厚粘附著,與魯迅的原文同時奏效,其中每個主題都被長串的定義纏繞著,捆綁著。它並不僅僅來自官府,也來自真心推崇魯迅的幾代人,在過時的逆向中,他們挾持著魯迅。


眼下,倘若不是言過其實,《吶喊》與《彷徨》遭遇問世以來不曾有過的冷落(直到八十年代末,它們仍然喚起必讀的尊敬與愛),魯迅的讀者即便不是大幅度喪失,也在逐年銳減(太多讀物裹挾新生的讀者,逐出了魯迅)。近年我以另一種理由,可憐魯迅。我曾議論他,但不談他的文學:我不願加厚那淹沒魯迅的附著物。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陳丹青先生


當我五十年前閱讀他,《吶喊》與《彷徨》經已出版四十年:這是魯迅無法望見的歷史。當初他嵌入小說的記憶,潛入被他視為昏暗的晚清,停在十九世紀末;此刻,我的記憶迴向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那正是死後的魯迅被無數解讀重重封鎖的時期,他因此一步步令日後的青年倍感隔膜。

我慶幸兒時的閱讀:「文革」初年,一切文學解讀暫告休止,中小學停課,沒有課本。沒人摁著我的腦袋,告誡我:孔乙己與阿Q 「代表」什麼,我甚至不知道:這就是文學——新版的《吶喊》與《彷徨》旨在挽迴文學的魯迅么?近時回想這些熟悉的篇什,我的感喟可能不在文學,而是時間。


在《明室》的開篇,羅蘭·巴特寫道:有一次他瞧著拿破崙幼弟攝於十九世紀中葉的照片,心想:「我看到的這雙眼睛曾親眼見過拿破崙皇帝!」 這是過於敏感的聯想么?它提醒的是:在時間中,人的聯想其實有限。


閱讀古典小說,譬如《水滸》、《紅樓夢》,甚至略早於魯迅的《老殘遊記》與《孽海花》……我們夠不到書中的「時間」,可是經由巴特的聯想,我似乎找到我與魯迅可資銜接的「時間」:它直接勾連我的長輩——《彷徨》出版的翌年,1927 年,木心出生了,屬兔;又過一年,我父親出生,屬龍,而魯迅的公子周海嬰誕生於下一年,屬蛇……我有幸見過晚年的海嬰先生,彼此用上海話笑談。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魯迅、許廣平與幼年周海嬰


但在連接三代的「時間」之外,還有什麼?


「秩秩乾乾、幽幽南山」、「粵有盤古,生於太荒」,這是魯迅幼年必須熟讀的句子,之後,他寫出了《吶喊》與《彷徨》。


「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這是我幼年必須熟讀的句子,之後,我讀到了《吶喊》與《彷徨》。


現在的孩子熟讀什麼句子?他們長大後,如有萬分之一的青年選擇新版《吶喊》與《彷徨》,而且讀了進去,他們如何感知遠距魯迅的時間,包括,遠距我的童年的那一長段歲月?


所有閱讀迴向過去,進入時間隧道。博爾赫斯說——我不記得原話了——當他閱讀荷馬,古人沒有死,古書,會在今人的閱讀中整個兒復活。我相信他的話。巡察我們今日的文化,綠林好漢與巨家閨秀,早經絕滅,但宋江與林黛玉活在我們的閱讀中。


《吶喊》,《彷徨》,不是古書。當我親見周家的兒孫,我確認魯迅不是封面的側影,確認他的記憶與我的記憶,如何分殊,或竟重疊——這是令人暗暗吃驚之事:新版的阿Q 與假洋鬼子,新版的孔乙己和夏瑜,新版的祥林嫂和子君,其實仍然活著,並非是舊書中的鬼魅。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吶喊》插畫《白光》(慕容引刀/繪)


嗚呼!為敷衍編輯,我好容易想出以上這段話,隨即發現,我可能又復墮入我所熟悉的、過時的魯迅解讀。魯迅厲害。歷來的解讀,恐怕並非無緣由,而《吶喊》、《彷徨》,確乎隱隱牽動著後世的解讀。


看來我是說不出關於魯迅的新的感想了。那是我的問題。本屆諾貝爾文學獲獎人阿列克謝耶維奇說及今日的閱讀,正確地指出:「一切都在溢出邊緣,即便是文獻的語言也正在出離原本的邊界。」《吶喊》與《彷徨》的邊界是什麼?


據魯迅說,《吶喊》初版才八百冊,請今日編輯做一統計:上世紀三十年代迄今,這兩冊薄薄的小說集總共出版了多少冊?它們早經成為文獻。文獻,即是指停止了活力的語言嗎?不,不是的。我願補充博爾赫斯的意思:在閱讀中復活的每一經典,迎對陌生的歷史,交付新的讀者。我多麼期待今日的讀者——假如真會有的話——做出新的魯迅解讀。


如今我已到了魯迅尚未活到的歲數。當此果麥新版魯迅小說集面市之際,我卻想鑽回一無所知的童年時光,尋來舊版的《吶喊》與《彷徨》,與魯迅單獨相對。


「你抄了這些有什麼用?」有一次,他翻著我那古碑的抄本, 發了研究的質問了。


「沒有什麼用。」


「那麼,你抄他是什麼意思呢?」


「沒有什麼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點文章……」


因為不知怎樣地收束這篇稿子,我取了《吶喊》的自序,略一讀,讀到魯迅與金心異的這幾句對話,噫!我於魯迅的好久之前的愛,又泛了起來。

陳丹青:我們今天怎樣讀魯迅



魯迅照片中唯一大笑的鏡頭,沙飛攝於1936年10月8日。十一天後,魯迅逝世。

您可能感興趣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李白
吳伯凡: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讀文學經典
梁文道:今天,我們怎麼去讀中國經典?
我們為什麼要讀王陽明?
為什麼今天我們還在談論羅馬
今天,我們該怎樣紀念孔子?
俞敏洪高峰對話:今天的我們如何培養明天的孩子
組圖:今天你們上班上學,我們兵哥哥在幹啥?
「前朝」今天我們失去了我們的『喬丹』,願安息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讀《周易》?
今天 我們該如何談論「孝」
今天,我們該如何談論「孝」
讓孟子孔子蘇軾陶淵明說:我們如何快樂呢
劉元旦:我們為什麼要讀阿城?
冬天結冰春天解凍,這種青蛙告訴我們什麼?
我們的今天和明天
從林丹劉愷威說起,我們為何如此熱衷討論明星出軌?
楊奎松:我們文明了嗎?
薦讀北島:我們該給孩子留下一些什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