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回家的博物館」 文創產品融入衣食住行
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發展潛力,尤其是各博物館依託自身的資源優勢,在文創產品的研發中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嘗試,現選擇部分案例予以展示——
湖南省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養生魅力
2008年,湖南省博物館依託自身豐富的館藏資源研發出馬王堆養生枕系列產品。它以「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為參照,根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帛書記載的養生理論,在對同時出土的西漢文物「長壽綉枕」原物製作材料和用途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現代工藝打造而成。
馬王堆養生枕系列產品因其華麗的面料和精美的長壽綉紋飾,很快就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植物香料芳香怡人,同時具備促眠、醒腦的功效,也使馬王堆的文化魅力再次得到了充分驗證。馬王堆養生枕系列產品是全國文博系統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首個具有註冊商標、產品執行標準、通用條碼的商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
恭王府:「福文化」帶來的市場效益
恭王府的「福文化」源遠流長,鎮府之寶便是康熙帝御筆親題的有著「天下第一福」之稱的「福」字碑,「福」文化貫穿了恭王府始終。在這種深厚的歷史與人文背景下,恭王府深入挖掘「福」字文化資源,開發出上萬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商品。
恭王府曾舉辦旅遊商品設計大賽,公開向社會大眾徵集設計創意,最後有62件作品獲獎。其中,銀獎作品《天天錢到家》,用365枚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的銅幣穿制的「福」字,雖然售價高達2.8萬元,仍成為當年的暢銷產品。與此同時,恭王府對文創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十分重視。如今,恭王府的「福」字早已成為文化和理想的寄託,「福」字紀念品成為暢銷產品,每年帶來的經濟收入達數千萬元。
蘇州博物館:將「國寶」捧在手裡,含在嘴裡
2014年,蘇州博物館研發出的「蓮花尊餅乾」深受消費者喜愛,它的原型是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窯秘色瓷蓮花碗」。蘇州博物館研發餅乾的初衷是為遊客提供一種較為貼心的服務,讓遊客在看展感到勞累時,可以在書屋裡看看書、喝喝茶,再吃些點心。原本「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珍藏文物,變成了精緻小巧的餅乾,這種體驗讓消費者格外喜歡。
隨後,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也各自推出了「古蜀青銅面具」「皇后之璽玉印」「長樂未央瓦當」「開元通寶貨幣」「舞馬銜杯銀壺」等餅乾,同樣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
故宮博物院:故宮裡的「貓保安」
近年來,故宮先後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形成了鮮明的故宮文化品牌,目前共有文化創意產品8683種,2015年截至11月底銷售額達9.5億元,故宮與洛可可設計公司合作開發的故宮貓系列產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故宮貓系列產品於2015年正式問世,產品研發的靈感來源於深宮中的貓咪們。貓不僅可以驅除鼠害,還與指代長壽的「耄耋」的「耄」諧音,因此具有吉祥意義。貓不僅受到民間百姓的喜愛,在宮廷中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是常見的繪畫題材。
故宮貓系列產品將貓咪卡通化,這使得它們更具親和力,專門為兒童和青少年研發的「貓皇帝」橡皮、書包、玩具、手錶、手機殼等產品,既有趣又實用。
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的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仍處於起步、探索和培育的初級階段,從總體看,目前我國文博單位的文創產品研發經營整體水平還不高,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相比差距很大,為改善這種情況,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中小型博物館的「文創」之道
※故宮博物院賣萌 文創產品受追捧
※文創讓博物館「活」起來
※故宮的文保與文創:從文物到萌物
※中軒堂入駐山人生態文創園 助力現代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
※大學生改造舊物 山村文創產品讓遊客留下來
※「帶著博物館的尊嚴進入市場」——故宮公布文創開發「十大秘笈」
※國內博物館文創的春天來臨了嗎?
※廢舊工廠變身文創園 將引300家文創企業入駐
※遼博研發文創作品展 備受市民歡迎
※文旅生動融合 打造文創企業聚集區
※北京國際文創產品交易會將在農展館舉行 主題為「匠心共融,設計共生」
※讓我推薦博物館文創?先給你一個交代
※「剛需、痛點、高頻」的產品標準,博物館文創做到了嗎?
※互聯網巨頭騰訊布局藝術 生態圈 博物館文創迎來藝術科技時代
※省文物局陝文投攜手打造陝西文創品牌
※攜優秀文化精品展深圳文創活力
※華中文交所打造文創企業投融資平台
※博物館文創:從「賣萌」到「最後一個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