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和明代,兩位文學大師竟是這樣對待下人的……

宋代和明代,兩位文學大師竟是這樣對待下人的……

每逢周日,書法日課邀你「詩書囧讀」……


儘管我們的身體無法穿越到過去,但是思想可以。於是大家吵吵著要回去,有人夢想盛唐,有人思念北宋,還有人想到晚明去湊湊熱鬧。


盛唐是帶著大氣象的,像王維那麼婉約的人,年輕時到邊關去,也忍不住要吟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那種大的王朝,大的氣象,常常令人情不自禁,尤其在大自然的背景下,人在其中,就顯得很渺小。

宋代和明代,兩位文學大師竟是這樣對待下人的……



長河落日


進入宋朝,疆土和氣象都在收縮,而個人的感覺開始強烈,大漠黃河都淡忘了,大家更關注家門口的風景,秦少游的「寶簾閑掛小銀鉤」,可算其中代表了。

明朝,尤其是晚明,小資萌芽開始,大家日子過得奢侈而快活,公子哥們的玩法前無古人。有個叫屠隆的風流才子玩女人染上梅毒死了,臨死前自己居然覺得榮幸,周圍朋友也祝賀他死得其所,「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就是打這兒來的。


宋朝和明朝最大的不同,是在政治上,宋朝不殺文官,明朝對文官可狠。因此,政治上的恐怖對文人的影響很大,總的來說,宋朝文人相對豁達,而明朝文人顯得小氣一些。


比如宋朝的蘇東坡,和明朝的張岱,都是我很喜歡的人物,他們的詩詞文章,也有很多經典。現在就從他們的經典中,看看他們是怎麼對待下人的。


一、蘇東坡詞《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詞是蘇東坡謫居黃州時寫的,當時他四十幾歲,大難不死,被貶到湖北黃岡去當團練副使。謫居生活很苦,但蘇東坡天生是個苦中作樂的人,因此他一邊開荒種地,一邊飲酒賦詩,日子過得洒脫隨意。


蘇東坡喜歡夜遊,話說這一天他在江邊舟中喝酒,喝得很開心,這首詞講的便是當時的經歷和感受。我們看,他喝了很多酒(其實總量不會大,因為他酒量很小,但是愛喝),回來已經很晚了,門已經上鎖,看門的小廝睡得很香,鼾聲如雷,任主人怎麼敲門都沒反應。這主人如果發了脾氣,小廝定要被一頓好打:主人未歸,居然敢鎖門睡覺,完全不把主人放在眼裡!


可是蘇東坡是怎麼做的呢?進不去門就不進了,在江邊獨自倚杖,聽大江東去的水聲。而且發出了感慨與夢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不讓我進門,我駕一葉小舟就遠走高飛,跟你們玩失蹤咯。

宋代和明代,兩位文學大師竟是這樣對待下人的……


小舟從此逝


據說這件事很快傳到了太守耳朵里,他嚇壞了,因為作為一地長官,他有監視蘇東坡,並限制其出境的責任。這人如果跑了,自己的烏紗也就甭要了。


好在他匆忙趕來,發現東坡先生高卧雪堂,仍在酣睡。看來,東坡在外面呆了一宿,轉天回來也沒拿看門小廝怎麼樣。

二、張岱《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這是晚明文學家張岱的散文名篇,其中大寫意般的畫面,電影式的人物出場,營造的散文詩般意境,常常為人樂道。


不過我讀來讀去,卻發現張岱對下人的態度,真的很糟糕。


比如他說他要去看雪,「挐一小舟」「獨往湖心亭」,真的是獨往嗎?當然不是,因為還有個划船的船夫。但是他全程對其無視,到最後需要他收尾了,才把他請出來,假如這篇文章不需要他那句話來結束,這位「舟子」大概被一直無視的吧。


此外,張岱乘船到了湖心亭,所見者共三人,但他並不直說,而是說有兩人對坐,一童子燒酒,童子和人是可以分開論的,只因為他是僕人。


晚明公子哥,在寫文章時仍不忘將人分成三六九等,童子和舟子,都是主人們的配角。是呼來喚去的服務生。

宋代和明代,兩位文學大師竟是這樣對待下人的……



湖心亭看雪


張岱在《自為墓志銘》中放言「好孌童,好美婢」,倒是很實在,不過當時孌童美婢都是窮人的孩子,都是不得已而賣身的下人,其遭遇完全控制在主人的情緒里。


在封建社會,沒什麼以人為本。稍遇到善良豁達點的主人,就是下人們的幸事了。所以,我們普通老百姓,還是不要做穿越的大夢了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日課 的精彩文章:

一個「不拍馬屁會死」的詩人,終因馬屁而死……
唐伯虎:風情多少愁多少,百結愁腸說與誰?
您可能感興趣

「我是范雨素」,你是誰?——世俗時代的文學與文明
你們迷戀的陰陽師,其實是日本古代的天文學家……
每個時代對文學的想像都不一樣
張大春:我對當代文學的看法是零
才子郭沫若和日本女人的後代,無一人從事文學,但都是名人
表白,我最佩服的是這些文學大師
作為小說家的魯迅,對現代文學的負面影響在哪
阿曉得?這裡是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一代文學大師陳忠實逝世,帶走了「一個民族的秘史
這十個世界名人,你能叫出名字的有幾個,看看你的文學功底如何?
文學大家也有打盹的時候,來看看這些奇怪的言論
他名叫喬峰,也有兩個好兄弟,一個是文學家,一個淪為漢奸
太爺爺是反王,爺爺是功臣,孫子是男寵,後代是大文學家,熱鬧的一大家子
宋代大文學家范仲淹的書法是啥樣的嗎,快來圍觀!
此人是我國近代史上的文學巨匠,但其三次婚姻可圈可點,他是誰?
張莉:當代文學不是垃圾
莫言在東亞文學論壇的演講很震撼:所有壞人的結局都是一樣的
宋徽宗雖導致了大宋滅國,但令人想不到是,他卻是一名文學大師
它曾經也是正的,後來硬是被天文學家「掰彎」了……